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屬于漁業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牡蠣肉味鮮美, 營養價值較高,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稱,是世界各國重要的海水養殖對象。而牡蠣養殖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對貝類養殖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牡蠣作為我國淺海養殖的主要品種,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每年則需要大量的牡蠣苗種,而目前制備牡蠣苗種的采苗器貝殼串、水泥塊串、棕繩、網片、太陽布等材料純手工制成,效率低且絕大多數不可重復使用,而且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同時大部分此類采苗器采苗效果不理想、脫基困難、牡蠣苗易破碎、牡蠣互相堆集附著等不同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包括長繩和薄板,所述長繩上經連接件間隔連接有多塊薄板以形成串珠狀,所述薄板的兩側面板上分別設置有規則的網狀凸起紋理。
進一步地,所述長繩為圓柱形雙股的聚乙烯膠絲繩,所述長繩的直徑為2~5mm。
進一步地,所述薄板為長方形的聚氯乙烯塑料板,薄板上設置有圓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為防銹鎂鋁合金線,所述長繩上設置有穿過圓孔的套圈,所述防銹鎂鋁合金線穿過套圈并打結實現長繩與薄板的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薄板規格為1.2~2mm×25~35mm×140~160mm,所述圓孔設置于薄板長度方向的1/3處,且圓孔直徑為φ7~φ9mm。
進一步地,所述防銹鎂鋁合金線的直徑為φ1.2~1.8mm,長度為45~55mm,相鄰兩薄板之間的距離為145~15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不僅結構簡單,而且突破了傳統采苗器均由人工生產的現狀,實現新型采苗器的高效制作,節省了大量人力,財力,而且制備過程操作簡單,勞動強度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2)同時制作簡易、耐用,而且管理方便,若妥善使用,可循環使用3年以上,節省每年購買采苗器的成本;
3)采完苗種后能直接進行吊養,給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同時貝苗下海養殖時可以避免傷害貝苗;
4)海水中漂蕩的采苗器可避免接觸原有沉積在水底的污物和泥沙,同時糞便和雜物不易沉積其上,為牡蠣生長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其次,采用掛吊分層立體采苗方法采苗,解決了傳統采苗方式造成采苗場老化的場地淤積問題,故在有效利用海區的前提下,不污染海水,充分利用有效空間,同時牡蠣成活率高,生長快,大大提高了單位水體產量,有效提高了生產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A區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0-長繩 11-套圈 20-薄板 21-網狀凸起紋理 22-圓孔 23-距離 30-連接件 40-樁體 50-腳架 60-橫纜 70-縱纜 80-重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參考圖1至圖3
一種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包括長繩10和薄板20,所述長繩上經連接件30間隔連接有多塊薄板以形成串珠狀,所述薄板的兩側面板上分別設置有規則的網狀凸起紋理21。
本實施例中,所述長繩為圓柱形雙股的聚乙烯膠絲繩,所述長繩的直徑為2~5mm。
本實施例中,所述薄板為長方形的聚氯乙烯塑料板,薄板上設置有圓孔22。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為防銹鎂鋁合金線,所述長繩上設置有穿過圓孔的套圈11,所述防銹鎂鋁合金線穿過套圈并打結實現長繩與薄板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薄板規格為1.2~2mm×25~35mm×140~160mm,所述圓孔設置于薄板長度方向的1/3處,且圓孔直徑為φ7~φ9mm。
本實施例中,所述防銹鎂鋁合金線的直徑為φ1.2~1.8mm,長度為45~55mm,相鄰兩薄板之間的距離23為145~155mm。
本實施例中,所述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懸掛在養殖棚上,所述養殖棚包括若干根用于埋入灘涂并形成兩排的樁體40,所述樁體上設置有腳架50,橫向相鄰兩腳架上部之間設置有橫纜60,相鄰兩橫纜之間設置有縱纜70,所述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間隔懸掛于縱纜上,且延繩垂下式牡蠣采苗器的下端懸掛有重物8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