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飲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白茶飲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茶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制作的飲品,可分為綠茶、紅茶和白茶等。白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的鮮葉在采摘后,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干燥后加工;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從傳統醫藥記載中可知,白茶的功效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針對煙酒過度、油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癥,具有獨特、靈妙的保健作用;但是沖泡白茶需要一定條件與時間,造成在室外若想飲用,也十分的方便,限制了白茶功效的發揮。
中國專利CN201510859577.2公布了《一種茶酸奶及其制備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驟:將原料乳均質,取占均質后原料乳總質量為20%~30%的均質后原料乳,預熱,加入甜味劑、茶葉和抗氧化劑,保溫浸提,過濾,將濾液與剩余的均質后原料乳混合,滅菌,冷卻,接種發酵劑發酵,即可。但是上述方案制備的茶酸奶,對于不喜歡固狀或糊狀酸奶的人群而言,難有吸引力,故現在急需一種能白茶制成便于攜帶且保留白茶功效的茶飲料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白茶飲料及其制作方法,以得到保留白茶功效的白茶飲料。
本方案中的一種白茶飲料,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白茶7~8份、鮮牛奶12~15份、水110~120份、酸奶發酵劑0.05~0.1份、木糖醇1~2份和益生菌0.5~0.8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通過白茶與鮮牛奶的混合,不僅能將白茶攜帶的茶香與鮮牛奶的奶香相融合,而且白茶中的營養物質在溶入鮮牛奶后,鮮牛奶會在營養物質表面形成一層蛋白質膜,避免營養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并發生氧化反應,造成營養物質破壞,保留了白茶的功效;而0.05~0.1份酸奶發酵劑的加入,增加了鮮牛奶中有益菌數量的同時,還不會造成鮮牛奶結塊,使得鮮牛奶仍然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隨后木糖醇的加入,不僅增加白了茶飲料的甜味,還減低白茶飲料中的糖類物質含量,確保各類人群都能飲用白茶飲料,而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益生菌的加入,增加白茶飲料中的有益菌的種類,豐富了白茶飲料的營養價值。
進一步,所述白茶選用儲存時間在三年以上的陳年白茶。由于儲存三年以上的陳年白茶中的維生素a原含量最多,人體能吸收更多的維生素a。
進一步,白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制備白茶湯:選用帶蓋的容器,在容器內注入水并加熱至沸騰后,停止加熱,將白茶投入容器內進行首次沖泡,首次沖泡時間為7~8min,隨后過濾容器中白茶得到第一道白茶湯,將第一道白茶湯倒入存茶桶內保溫;重新朝容器內注入水并加熱至沸騰后,停止加熱,將過濾后的白茶投入容器內進行再次沖泡,再次沖泡時間為4~5min,過濾后得到第二道白茶湯,并將第二道白茶湯也倒入存茶桶內保溫;
步驟二,制備白茶蒸汽:保持步驟一中的白茶湯溫度為65~70℃,隨后對白茶湯進行霧化形成白茶蒸汽;
步驟三,發酵:鮮牛奶注入發酵桶內,將步驟二中的白茶蒸汽從發酵桶的底部通入與鮮牛奶接觸,待白茶蒸汽通入8~10min后,在發酵桶內加入酸奶發酵劑;待白茶蒸汽通入25~27min后,向發酵桶內加入益生菌,持續通入白茶蒸汽4~5min;隨后加熱發酵桶,使發酵桶內的溫度保持在45~50℃,保溫時間115~118min,得到白茶飲料半成品;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白茶飲料半成品維持在39~40℃,并加入木糖醇,并通入白茶蒸汽2~3min;隨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白茶飲料成品。
采用本方法,通過對白茶的沖泡,使得白茶內部富含的營養物質溶解在白茶湯中,而將白茶湯保溫在65~70℃內,是避免白茶湯因為熱散失,導致后期加熱鮮牛奶的溫度不夠。在超聲波霧化機的作用下,白茶湯霧化成白茶蒸汽,并通過發酵桶的底部通入發酵桶內;由于發酵桶內裝有鮮牛奶,通入的白茶蒸汽的密度小于鮮牛奶的密度,使得白茶蒸汽在鮮牛奶內上浮,使得鮮牛奶產生攪拌效果;并且白茶蒸汽攪拌鮮牛奶的同時,白茶蒸汽中攜帶的大部分營養物質與鮮牛奶充分接觸,使得鮮牛奶大量吸收這些營養物質,而白茶蒸汽攜帶的熱量也加熱了鮮牛奶,使鮮牛奶溫度逐步升高至42~45℃。之所以在白茶蒸汽通入25~27min后,才加入酸奶發酵劑,是因為此時的鮮牛奶已經有一定的溫度,酸奶發酵劑這時加入,能更快溶解在鮮牛奶中,快速的擴散至全部鮮牛奶,并提高酸奶發酵劑的活性,使得鮮牛奶快速進入到發酵過程中,鮮牛奶中有益菌含量開始升高。之所以益生菌的加入晚于酸奶發酵劑,是為了避免酸奶發酵劑與益生菌相互爭奪鮮牛奶中的能量物質,造成酸奶發酵劑或益生菌受到抑制,無法達到增加茶飲料中的有益菌種類的目的;并且整個發酵時間控制在146~153min范圍內,避免鮮牛奶完全發酵成酸奶的同時,可確保了鮮牛奶中的營養最大化。
進一步,所述步驟四中的冷卻過程為真空冷卻。在冷卻步驟進行正空處理,使得發酵桶內的壓強減小,能夠達到快速冷卻,并且真空環境能夠對好氧生物進行滅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白茶飲料,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白茶7份、鮮牛奶12份、水110份、酸奶發酵劑0.05份、木糖醇1份和益生菌0.5份;白茶選用儲存時間在三年以上的陳年白茶。
實施例2
一種白茶飲料,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白茶7.5份、鮮牛奶13.5份、水115份、酸奶發酵劑0.075份、木糖醇1.5份和益生菌0.6份;白茶選用儲存時間在三年以上的陳年白茶。
實施例3
一種白茶飲料,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白茶8份、鮮牛奶15份、水120份、酸奶發酵劑0.1份、木糖醇2份和益生菌0.8份;白茶選用儲存時間在三年以上的陳年白茶。
白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制備白茶湯:選用帶蓋的容器,在本實施例中選用玻璃壺,在玻璃壺內注入水,且注入水的體積為玻璃壺體積的3/4,然后將玻璃壺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停止加熱,將白茶沖泡至玻璃壺內,沖泡時間為7~8min,隨后過濾玻璃壺中白茶得到白茶湯,將白茶湯倒入存茶桶內保溫;重新朝容器內注入水并加熱至沸騰后,停止加熱,將過濾后的白茶投入容器內進行再次沖泡,再次沖泡時間為4~5min,過濾后得到第二道白茶湯,并將第二道白茶湯也倒入存茶桶內保溫。
步驟二:制備白茶蒸汽:將步驟一中的白茶湯保溫至65~70℃,隨后將白茶湯注入到超聲波霧化機內,得到白茶蒸汽。
步驟三,發酵:先將鮮牛奶用巴氏消毒法進行滅菌后,再將鮮牛奶注入至發酵桶內,步驟二中的白茶蒸汽通過發酵桶的底部與鮮牛奶接觸,使鮮牛奶在發酵桶內翻動,待白茶蒸汽通入8~10min后,朝鮮牛奶內加入酸奶發酵劑;并繼續通入白茶蒸汽攪拌,使酸奶發酵劑與鮮牛奶充分接觸,待白茶蒸汽通入25~27min后,朝鮮牛奶內加入益生菌,再繼續通入白茶蒸汽攪拌4~5min;隨后加熱發酵桶,使發酵桶內的溫度保持在45~50℃,保溫時間115~118min,得到白茶飲料半成品。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白茶飲料半成品保溫至39~40℃時,加入木糖醇,并通入白茶蒸汽攪拌2~3min;隨后在真空冷卻條件下冷卻至室溫,得到白茶飲料成品。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