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防火門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火板生產用的攪拌機。
背景技術:
防火絕熱板采用熱反應等特殊工藝及特殊配方制作而成,它具備隔熱、保溫、防火、防水、防腐、抗脹、抗縮、抗壓等功能,是新一代高科技綠色環保節能原料。
在現代的建筑當中,對建筑物的防火功能越來越重視,防火絕熱板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目前人們不僅要求墻體具有防火性能,對于防火門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防火門利用防火絕熱板制成,防火絕熱板的制作原料的混合與攪拌是采用配料機和攪拌機來完成的,配料機和攪拌機是分離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攪拌機需要與相應規格的配料機一起使用,占地面積大,攪拌卸料不能一體化操作,而且不能根據實際需要控制進行混料和攪拌的原料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火板生產用的攪拌機,機身小巧,能實現攪拌卸料的一體化操作,控制方便,還能根據實際需要控制進行混料和攪拌的原料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
一種防火板生產用的攪拌機,包括進料機構、攪拌機構和固定架;
所述進料機構包括進料斗、進料管、稱重料斗和混料箱,所述進料斗與所述稱重料斗通過進料管連接,所述稱重料斗連接混料箱,所述混料箱與所述稱重料斗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氣動閥門;所述混料箱底部設置有第二氣動閥門,所述混料箱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還固定設置有水箱;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箱和由上至下水平設置在攪拌箱上方的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所述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上分別設置有相反方向的把手,所述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位于所述混料箱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篩板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攪拌箱的上邊框設置有供所述滑輪滑動的滑軌,所述攪拌箱底部設置有第三氣動閥門,所述第三氣動閥門處連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連接有成型裝置,所述成型裝置下方設置有底座,所述攪拌箱與所述水箱之間連接有水管。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時,將原材料按比例通過進料斗,由進料管送入稱重料斗進行配比,當每個稱重料斗內的原料的重量達到設定值時,第一氣動閥門工作將原料送入混料箱,當所有的原料都按設定的重量進入混料箱后,混料箱工作并將原料進行充分混合后,再打開第二氣動閥門,通過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送入攪拌箱進行攪拌,同時水箱向攪拌箱進行注水,并通過流量計控制進入攪拌箱的水量。攪拌完成后,打開第三氣動閥門,經過攪拌箱攪拌好的原料被送入成型裝置,進行成型作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所述第一氣動閥門設置在斗體與混料箱的連接處,用以控制進入混料箱的原料的導通與關閉,通過稱重料斗以及第一氣動閥門相配合可實現配料混合的精確控制;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可以相對移動,重合面積改變,可以控制同一時間進入攪拌箱的原料量,實現控制攪拌箱的進料量,當同一時間內需要加入大量原料時,使第一篩板和第二篩板完全重合,此時重合面積最大,同一時間通過兩個篩板進入攪拌箱的原料最多。本發明的機身小巧,占地面積小,不僅能實現攪拌卸料的一體化操作,還能分別控制混料和攪拌過程中的原料量,能保證原料混合充分和攪拌充分,控制方便。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稱重料斗包括斗體和稱料秤,所述稱料秤位于所述斗體內的底部,用以對進入斗體內的原料稱重。
優選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進料斗至少為兩個,用于同時添加不同原料。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稱重料斗至少為兩個,配合進料斗對不同原料進行稱重。
優選方案四: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水管上設置有流量計,以控制水的用量,實現精確配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防火板生產用的攪拌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篩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進料機構1、攪拌機構2、出料斗3、成型裝置4、水箱5、固定架6、進料斗11、進料管12、稱重料斗13、混料箱14、斗體131、第一氣動閥門132、第二氣動閥門141、攪拌箱21、第一篩板22、第二篩板23、第一把手24、第二把手25、滑輪26、第三氣動閥門31、底座41、水管51、流量計52。
實施例
基本如附圖1所示:
一種防火板生產用的攪拌機,包括進料機構1、攪拌機構2、出料斗3、成型裝置4、水箱5和固定架6,所述進料機構1包括進料斗11、進料管12、稱重料斗13和混料箱14。
所述進料斗11和稱重料斗13為兩個,稱重料斗13包括斗體131、稱料秤(圖中繪出)以及第一氣動閥門132。所述稱料秤設置在斗體131 內的底部,用以對進入斗體131 內的原料稱重。所述第一氣動閥門132設置在斗體131與混料箱14的連接處,用以控制進入混料箱14的原料的導通與關閉,通過稱料秤以及第一氣動閥門132 相配合可實現配料的精確控制;所述混料箱14與底部設置有第二氣動閥門141,使得各原料在混料箱14中混合完畢之后再進入攪拌機構,所述混料箱14為無重力混料機,混料機筒體內裝有雙軸旋轉反向的漿葉,漿葉成一定角度將原料沿軸向、徑向循環翻攪,使原料迅速混合均勻。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箱21、所述攪拌箱21上方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的結構均如附圖2所示,所述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篩板22設置有第一把手24,所述第二篩板23上設置有第二把手25,同時拉動第一把手24和第二把手25,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相對移動,重合面積變小,可以控制同一時間進入攪拌箱的原料量,實現控制攪拌箱的加工量,當同一時間內需要加入大量原料時,使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完全重合,此時重合面積最大,同一時間通過兩個篩板進入攪拌箱的原料最多;所述第二篩板23底部設置有滑輪26,所述攪拌箱21為無上蓋的四面體,所述攪拌箱21的上邊框設置有滑軌(未繪出),拉動把手24,所述攪拌箱21連接有出料斗3,所述攪拌箱21與出料斗3之間設置有第三氣動閥門31,使得原料在攪拌箱21中攪拌完畢之后在通過出料3導通到成型裝置4中,用于將攪拌箱21攪拌后的原料成型,所述成型裝置下方設置有底座41。
所述水箱5通過一水管51與攪拌箱21相連接,水管51上設置有流量計52,用于控制進入攪拌箱21的水量,以控制水的用量,實現精確配料,同時也可以根據攪拌過程中的需要隨時進行加水,保證攪拌原料的干濕度。
所述水箱5和進料機構1焊接在所述固定架6上,固定架用于支撐水箱5和進料機構。
工作時,將原材料按比例通過進料斗11,由進料管12送入稱重料斗13進行配比,當每個稱重料斗13內的原料的重量達到設定值時,第一氣動閥門132工作將原料送入混料箱14,當所有的原料都按設定的重量進入混料箱14后,混料箱14工作并將原料進行充分混合后,再打開第二啟動翻板閥141,通過第一篩板22和第二篩板23送入攪拌箱21 進行攪拌,同時水箱5向攪拌箱21進行注水,并通過流量計52 控制進入攪拌箱21的水量。攪拌完成后,打開第三氣動閥門31,經過攪拌箱21攪拌好的原料被送入成型裝置4,進行成型作業。
本發明機身小巧,占地面積小,能實現攪拌卸料的一體化操作,控制方便,能夠根據實際需要控制進行混料和攪拌的原料量。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