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嬰兒浴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
背景技術:
嬰兒浴缸,顧名思義,是專供嬰兒洗澡的衛浴用品,目前此類產品大致存在兩種形式的設計:一種浴缸的側面高度較低,可方便嬰兒側躺洗頭及傾倒排水,但由于水位較淺,更適合較小月齡的嬰兒使用,不能夠滿足較大月齡的嬰兒的保暖需求,另一種浴缸的側面高度較高,因而水位較高,可滿足保暖需求,但嬰兒側躺洗頭時較為不便,且采用傾斜桶身的排水方式時較為費力,若利用浴桶底部的塞子排水,較高的水位亦會使得操作時不夠方便,故目前現有的嬰兒浴缸大都僅能滿足保暖、便于洗頭及排水等某方面的需求,不能兼顧到多個方面,或是僅適用于某個年齡段的嬰兒,不能覆蓋所有的年齡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包括主體、第二底座、調節機構和排水機構,所述主體的內部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二底座為中空結構,所述主體設置在第二底座的上方,所述主體的底面設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二底座的頂面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對應,所述調節機構位于主體內,所述主體上設有開關,所述第二底座的側面設有排水口,所述第二底座的內部設有隔板,所述隔板水平設置在第二底座的側面上,所述排水口位于第二底座的頂面和隔板之間,所述排水機構位于調節機構的下方;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支板、第一支桿、第二支板、固定塊、升降單元和移動單元,所述第一支桿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支板位于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二支板豎向設置,所述第一支桿的一端與主體鉸接,所述第一支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板連接,所述第一支桿與第二支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板的頂端與第一支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支板的底端與固定塊鉸接,所述升降單元設置在第一凹槽內,所述固定塊設置在升降單元的上方,所述移動單元位于升降單元的一側,所述移動單元與升降單元傳動連接;
所述升降單元包括第一底座、升降彈簧、座椅、限位彈簧和限位球,所述第一底座的內部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一底座設置在主體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底座與主體的底面滑動連接,所述座椅設置在第二凹槽內,所述座椅的下端面通過升降彈簧與第二凹槽的底面連接,所述升降彈簧有兩個,兩個升降彈簧關于座椅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座椅的兩側均設有第三凹槽,所述限位彈簧水平設置,所述限位彈簧有兩個,兩個限位彈簧分別位于兩個第三凹槽內,所述限位球有兩個,兩個限位球分別通過兩個限位彈簧與座椅連接,所述第一底座的兩側均設有第三開口,所述第三開口為圓形,所述限位球與第三開口一一對應且匹配,兩個限位球分別與兩個第三開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固定塊設置在座椅的上端面上,所述移動單元與第一底座傳動連接;
所述移動單元包括電機、蝸桿、軸承、蝸輪、絲桿、套筒、限位塊、限位桿和第二支桿,所述電機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所述蝸桿與電機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電機與蝸桿傳動連接,所述蝸輪套設在絲桿上,所述蝸輪與蝸桿嚙合,所述絲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主體的內壁連接,所述絲桿水平設置,所述絲桿的另一端位于套筒內,所述套筒的內壁設有螺紋,所述絲桿與套筒螺紋連接,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設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沿著套筒的外壁軸向延伸,所述限位塊位于燕尾槽內,所述限位塊與燕尾槽匹配,所述限位塊與燕尾槽滑動連接,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與限位塊連接,所述第二支桿水平設置,所述限位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桿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桿的另一端與主體的內壁連接,所述套筒的遠離蝸輪的一端經主體的側面伸入第一凹槽內,所述套筒的外壁與主體的側面滑動連接,所述套筒的遠離蝸輪的一端與第一底座的側面連接,所述套筒和第一支桿位于第二支板的同一側;
所述排水機構包括踏板、驅動桿、第四支桿、連桿、第三支桿、塞子和第二彈簧,所述第四支桿豎向設置,所述第四支桿設置在第二底座的內壁的底面上,所述驅動桿水平設置,所述驅動桿的中部與第四支桿鉸接,所述第二底座的側面設有第四開口,所述驅動桿的一端經第四開口伸出第二底座,所述第四開口的孔徑大于驅動桿位于第四開口內的擺動的最大距離,所述踏板位于第二底座外,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踏板連接,所述驅動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與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三支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三支桿豎向設置,所述第三支桿與隔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桿的一端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桿的另一端與塞子連接,所述塞子位于第一開口內,所述塞子與第一開口匹配,所述塞子與第一開口滑動連接,所述塞子通過第二彈簧與隔板連接,所述第二彈簧有兩個,兩個第二彈簧關于第三支桿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
作為優選,為了使嬰兒配合洗頭,所述第一支板上設有娛樂單元,所述娛樂單元包括第一彈簧、第一觸片、第二觸片、第三支板和音樂投影機,所述第一觸片位于第一支板內,所述第一彈簧與第一支板的頂面垂直,所述第一觸片通過第一彈簧與第一支板的內壁的頂面連接,所述第二觸片設置在第一支板的內壁的底面上,所述第一觸片和第二觸片所在的直線與第一支板的底面垂直,所述第三支板的一端與第一支板鉸接,所述音樂投影機設置在第三支板的另一端,所述音樂投影機與第一觸片和第二觸片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水溫過高,所述主體上設有報警單元,所述報警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溫度報警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主體內,所述溫度報警器設置在主體的外部,所述主體內還設有PLC,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溫度報警器均與PLC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第三支桿在升降過程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塞子無法塞入主體的下開口的情況,所述隔板的下方設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套設在第三支桿上,所述限位環與第三支桿滑動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浴缸移動,所述第二底座的下端面上設有萬向輪。
作為優選,為了使電機便于控制,從而靈活掌控機械元件的運轉情況,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多功能嬰兒浴缸,兼顧多方面的需求,首先,主體側面的高度較高,因而水位可以比較高,滿足對于保暖的需求,其次,調節機構具有側躺功能,通過調節機構調節座椅的位置、高度,使第二支板傾斜,從而讓嬰兒可以側躺洗頭,滿足便于洗頭的需求,最后,通過踩下踏板,驅動排水機構進行排水,使排水更省力、方便,另一方面,嬰兒在較小月齡時僅需使用調節機構的側躺功能即可,到較大月齡時,洗澡可將調節機構收回,達到保暖的效果,有洗頭需要時可采用調節機構的側躺功能,故可適用于嬰兒的各個成長階段。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多功能嬰兒浴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B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的排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的移動單元的側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的調節機構和主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支板,2.第一彈簧,3.第一觸片,4.第二觸片,5.開關,6.第一支桿,7.第二支板,8.固定塊,9.座椅,10.限位彈簧,11.限位球,12.升降彈簧,13.第一底座,14.套筒,15.限位桿,16.第二支桿,17.絲桿,18.蝸輪,19.軸承,20.蝸桿,21.電機,22.排水口,23.萬向輪,24.隔板,25.限位環,26.第三支桿,27.連桿,28.第四支桿,29.驅動桿,30.踏板,31.第二底座,32.溫度傳感器,33.溫度報警器,34.主體,35.第三支板,36.音樂投影機,37.塞子,38.第二彈簧,39.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6所示,一種多功能嬰兒浴缸,包括主體34、第二底座31、調節機構和排水機構,所述主體34的內部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二底座31為中空結構,所述主體34設置在第二底座31的上方,所述主體34的底面設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二底座31的頂面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對應,所述調節機構位于主體34內,所述主體34上設有開關5,所述第二底座31的側面設有排水口22,所述第二底座31的內部設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水平設置在第二底座31的側面上,所述排水口22位于第二底座31的頂面和隔板24之間,所述排水機構位于調節機構的下方;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支板1、第一支桿6、第二支板7、固定塊8、升降單元和移動單元,所述第一支桿6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支板7位于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二支板7豎向設置,所述第一支桿6的一端與主體34鉸接,所述第一支桿6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板7連接,所述第一支桿6與第二支板7垂直,所述第二支板7的頂端與第一支板1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支板7的底端與固定塊8鉸接,所述升降單元設置在第一凹槽內,所述固定塊8設置在升降單元的上方,所述移動單元位于升降單元的一側,所述移動單元與升降單元傳動連接;
所述升降單元包括第一底座13、升降彈簧12、座椅9、限位彈簧10和限位球11,所述第一底座13的內部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一底座13設置在主體34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底座13與主體34的底面滑動連接,所述座椅9設置在第二凹槽內,所述座椅9的下端面通過升降彈簧12與第二凹槽的底面連接,所述升降彈簧12有兩個,兩個升降彈簧12關于座椅9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所述座椅9的兩側均設有第三凹槽,所述限位彈簧10水平設置,所述限位彈簧10有兩個,兩個限位彈簧10分別位于兩個第三凹槽內,所述限位球11有兩個,兩個限位球11分別通過兩個限位彈簧10與座椅9連接,所述第一底座13的兩側均設有第三開口,所述第三開口為圓形,所述限位球11與第三開口一一對應且匹配,兩個限位球11分別與兩個第三開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固定塊8設置在座椅9的上端面上,所述移動單元與第一底座13傳動連接;
所述移動單元包括電機21、蝸桿20、軸承19、蝸輪18、絲桿17、套筒14、限位塊39、限位桿15和第二支桿16,所述電機21設置在主體34的內部,所述蝸桿20與電機21的輸出軸同軸設置,所述電機21與蝸桿20傳動連接,所述蝸輪18套設在絲桿17上,所述蝸輪18與蝸桿20嚙合,所述絲桿17的一端通過軸承19與主體34的內壁連接,所述絲桿17水平設置,所述絲桿17的另一端位于套筒14內,所述套筒14的內壁設有螺紋,所述絲桿17與套筒14螺紋連接,所述套筒14的外壁上設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沿著套筒14的外壁軸向延伸,所述限位塊39位于燕尾槽內,所述限位塊39與燕尾槽匹配,所述限位塊39與燕尾槽滑動連接,所述限位桿15的一端與限位塊39連接,所述第二支桿16水平設置,所述限位桿15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桿16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桿16的另一端與主體34的內壁連接,所述套筒14的遠離蝸輪18的一端經主體34的側面伸入第一凹槽內,所述套筒14的外壁與主體34的側面滑動連接,所述套筒14的遠離蝸輪18的一端與第一底座13的側面連接,所述套筒14和第一支桿6位于第二支板7的同一側;
所述排水機構包括踏板30、驅動桿29、第四支桿28、連桿27、第三支桿26、塞子37和第二彈簧38,所述第四支桿28豎向設置,所述第四支桿28設置在第二底座31的內壁的底面上,所述驅動桿29水平設置,所述驅動桿29的中部與第四支桿28鉸接,所述第二底座31的側面設有第四開口,所述驅動桿29的一端經第四開口伸出第二底座31,所述第四開口的孔徑大于驅動桿29位于第四開口內的擺動的最大距離,所述踏板30位于第二底座31外,所述驅動桿29的一端與踏板30連接,所述驅動桿29位于隔板24的下方,所述驅動桿29的另一端與連桿27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27的另一端與第三支桿26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三支桿26豎向設置,所述第三支桿26與隔板24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桿26的一端位于隔板24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桿26的另一端與塞子37連接,所述塞子37位于第一開口內,所述塞子37與第一開口匹配,所述塞子37與第一開口滑動連接,所述塞子37通過第二彈簧38與隔板24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8有兩個,兩個第二彈簧38關于第三支桿26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
作為優選,為了使嬰兒配合洗頭,所述第一支板1上設有娛樂單元,所述娛樂單元包括第一彈簧2、第一觸片3、第二觸片4、第三支板35和音樂投影機36,所述第一觸片3位于第一支板1內,所述第一彈簧2與第一支板1的頂面垂直,所述第一觸片3通過第一彈簧2與第一支板1的內壁的頂面連接,所述第二觸片4設置在第一支板1的內壁的底面上,所述第一觸片3和第二觸片4所在的直線與第一支板1的底面垂直,所述第三支板35的一端與第一支板1鉸接,所述音樂投影機36設置在第三支板35的另一端,所述音樂投影機36與第一觸片3和第二觸片4電連接,由于嬰兒側躺時,第一支板1受到頭部的壓力,使得第一觸片3和第二觸片4接觸,電路閉合,使音樂投影機36在嬰兒頭頂的天花板上放映圖片同時播放音樂,因而令嬰兒保持仰臥的姿勢并且頭部不亂動,從而更好地配合洗頭。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水溫過高,所述主體34上設有報警單元,所述報警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32和溫度報警器33,所述溫度傳感器32設置在主體34內,所述溫度報警器33設置在主體34的外部,所述主體34內還設有PLC,所述溫度傳感器32和溫度報警器33均與PLC電連接,溫度傳感器32將不同溫度的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給PLC,當水溫過高時,PLC判斷出超出設定溫度的電信號,將電信號傳給溫度報警器33,溫度報警器33報警提示溫度過高。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第三支桿26在升降過程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塞子37無法塞入第一開口的情況,所述隔板24的下方設有限位環25,所述限位環25套設在第三支桿26上,所述限位環25與第三支桿26滑動連接,由于限位環25將第三支桿26的活動空間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使其在升降過程中不易發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又由于第三支桿26與塞子37連接,因而可使塞子37不產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從而避免塞子37無法塞入第一開口的情況。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浴缸移動,所述第二底座31的下端面上設有萬向輪23,由于萬向輪23的結構允許水平360度旋轉,故可方便浴缸的任意移動。
作為優選,為了使電機21便于控制,從而靈活掌控機械元件的運轉情況,所述電機21為伺服電機,由于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故能形成智能操控系統,便于控制移動單元的工作狀態。
該多功能嬰兒浴缸,初始狀態時,第二支板7豎向設置,座椅9的高度較低,由于主體34側面的高度較高,因而水位可以比較高,故此時較大月齡的嬰兒坐在座椅9上洗澡,可滿足其保暖需求,當其有洗頭需要或者較小月齡的嬰兒需要使用浴缸時,按下開關5,此時電機21開始工作,電機21驅動蝸桿20轉動,由于蝸輪18和蝸桿20嚙合,蝸輪18套設在絲桿17上,故蝸桿20通過蝸輪18驅動絲桿17轉動,由于絲桿17水平設置,絲桿17的另一端位于套筒14內,套筒14的內壁設有螺紋,絲桿17與套筒14螺紋連接,又因套筒14的外壁上設有燕尾槽,燕尾槽沿著套筒14的外壁軸向延伸,限位塊39位于燕尾槽內并與其匹配,限位塊39與燕尾槽滑動連接,限位桿15的一端與限位塊39連接,第二支桿16水平設置,限位桿15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桿16的一端連接,第二支桿16的另一端與主體34的內壁連接,故套筒14在絲桿17的驅動下做水平運動,又因套筒14的遠離蝸輪18的一端經主體34的側面伸入第一凹槽內,套筒14的外壁與主體34的側面滑動連接,套筒14的遠離蝸輪18的一端與第一底座13的側面連接,套筒14和第一支桿6位于第二支板7的同一側,故套筒14經主體34的側面向第一凹槽內水平移動,第一底座13受到一個套筒14對其在水平方向的遠離蝸輪18的推力,此時,由于第一底座13與主體34的側面存在間隙,因而可同時按住兩個限位球11,初始狀態時,由于第一底座13的兩側均設有第三開口,限位球11與第三開口一一對應且匹配,故兩個限位球11的部分球體位于第三開口內,由于兩個限位球11分別通過兩個限位彈簧10與座椅9連接,座椅9的兩側均設有第三凹槽,限位彈簧10水平設置,兩個限位彈簧10分別位于兩個第三凹槽內,兩個限位球11分別與兩個第三開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故同時向底座內按壓限位球11時,限位球11被擠壓進第三開口,由于第一底座13的內部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口朝上設置,座椅9設置在第二凹槽內,座椅9的下端面通過升降彈簧12與第二凹槽的底面連接,故座椅9在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彈出,由于第一底座13設置在主體34的底面上,第一底座13與主體34的底面滑動連接,故第一底座13在向遠離蝸輪18的方向水平移動的同時通過升降彈簧12將座椅9向上彈起,由于固定塊8設置在座椅9的上端面上,第二支板7的底端與固定塊8鉸接,第二支板7豎向設置,第一支桿6水平設置,第一支桿6的一端與主體34鉸接,第一支桿6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板7連接,第一支桿6與第二支板7垂直,故第二支板7可通過第一支桿6繞主體34轉動,形成傾斜面,滿足較大月齡的嬰兒側躺洗頭的需求,另外,由于第二支板7傾斜的同時,座椅9上升,使得較小月齡的嬰兒可以在第一凹槽的上部側躺著洗澡,以防止水位過高,保證安全,從而滿足了較小月齡的嬰兒對浴缸的使用需求,因此,該多功能嬰兒浴缸可適用于嬰兒的各個成長階段,最后,當需要排水時,踩下踏板30,由于第二底座31的側面設有第四開口,驅動桿29的一端經第四開口伸出第二底座31,驅動桿29的一端與踏板30連接,第四開口的孔徑大于驅動桿29位于第四開口內的擺動的最大距離,又由于第四支桿28豎向設置,第四支桿28設置在第二底座31的內壁的底面上,驅動桿29水平設置,驅動桿29的中部與第四支桿28鉸接,故可通過踏板30驅動驅動桿29以第四支桿28為支點轉動,由于驅動桿29的另一端與連桿27的一端鉸接,連桿27的另一端與第三支桿26的一端鉸接,第三支桿26豎向設置,故驅動桿29可通過連桿27驅動第三支桿26向上移動,由于第三支桿26與隔板24滑動連接,第三支桿26的一端位于隔板24的下方,第三支桿26的另一端與塞子37連接,故第三支桿26可經隔板24向上移動并推動塞子37向上移動,由于塞子37位于第一開口內,塞子37與第一開口匹配,塞子37與第一開口滑動連接,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對應,所以第三支桿26可將塞子37向上推出第一開口,從而進行排水,當排水結束,松開踏板30,由于塞子37通過第二彈簧38與隔板24連接,第二彈簧38有兩個,兩個第二彈簧38關于第三支桿26的豎向中心軸線對稱,故塞子37可在第二彈簧38的作用下被拉回第一開口,將塞子37塞上,從而使排水更省力、方便。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多功能嬰兒浴缸,兼顧多方面的需求,首先,主體34側面的高度較高,因而水位可以比較高,滿足對于保暖的需求,其次,調節機構具有側躺功能,通過調節機構調節座椅9的位置、高度,使第二支板7傾斜,從而讓嬰兒可以側躺洗頭,滿足便于洗頭的需求,最后,通過踩下踏板30,驅動排水機構進行排水,使排水更省力、方便,另一方面,嬰兒在較小月齡時僅需使用調節機構的側躺功能即可,到較大月齡時,洗澡可將調節機構收回,達到保暖的效果,有洗頭需要時可采用調節機構的側躺功能,故可適用于嬰兒的各個成長階段。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