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散熱水箱的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存放與轉運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工裝架構。
背景技術:
水箱是水冷式發(fā)動機的重要部件,作為水冷式發(fā)動機散熱回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件,能夠吸收缸體的熱量,防止發(fā)動機過熱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收缸體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并不是很多,所以發(fā)動機的熱量通過冷卻水這個液體回路,利用水作為載熱體傳導熱,再通過大面積的散熱片以對流的方式散熱,以維持發(fā)動機的合適工作溫度。
汽車水箱主要是由散熱器芯子、水管、散熱空氣葉片、上水箱及下水箱等組合而成。上水箱在散熱器上,由水管將上水箱與散熱器下面之水箱相連通,熱水由上而下流到下水箱時變?yōu)闇厮?,散熱空氣葉片則構成孔道,由風扇的抽吸及車子前進行駛時的相對風速,使大量的冷空氣經空氣孔道,將流經水管中冷卻水的熱量吸收,再發(fā)散于大氣中。
目前,客車公司在客車裝配過程中,散熱水箱工裝是用鋼板從上部將全部散熱水箱壓緊固定,保證其存放穩(wěn)定,但是取料難度較大,一但卸下鋼板,散熱水箱的穩(wěn)定性將得不到保證,造成生產效率低下,危險系數(shù)較高,而且此問題一直未有有效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工裝架構,通過 一對固定支座和一對活動卡塊的方式固定一個散熱水箱,然后在架構上并排固定若干對“一對固定支座和一對活動卡塊”的形式進行對散熱水箱的存儲與運輸,解決了現(xiàn)有散熱水箱在存儲與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取料難度較大、結構易損壞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工裝架構,包括固定支架,兩端分別固定有固定支架的兩個第一橫梁、兩個第二橫梁和兩個第三橫梁,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之間并排固定有擋桿,所述第二橫梁上并排固定有活動卡板;所述一第三橫梁一側并排固定有第一支座,所述另一第三橫梁一側并排固定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與第二支座位置上相對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卡板表面開有條形槽口,一側面固定有導桿;所述導桿兩端分別與軸承配合;所述軸承固定在第二橫梁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為矩形框架,采用不銹鋼方管焊接而成,所述固定支架一側固定有底座,相對另一側固定有吊耳,便于對該工裝進行位置上的吊運。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為一圓臺,一端面固定有支柱,另一端固定有橡膠墊,在固定支架的底部設置底座用于支撐,采用彈性材質的橡膠墊提高該固定支架的彈性,避免對放置的散熱水箱產生應力損傷。
進一步地,所述擋桿與第一支座或第二支座或活動卡板間隔布置,通過擋桿將散熱水箱單獨隔開,避免放置時繁盛碰撞。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為L形角板,一板面上開有開口,夾角處固定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支座為L形角板,一板面上開有圓孔,夾角處固定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固定在固定支架的橫截面位置上形成矩形;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配合,所述活動卡板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根據散熱水箱的外形將工裝分為框架及固定機構。外圍框架根據散熱水箱大小及重量設計,保證工裝承載能力。固定機構同樣利用散熱水箱的外形特點,可將散熱水箱四角固定,保證存取方便。
2、本實用新型針對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存儲與運輸而單獨設計的工裝架構,該工裝架構通過一對固定支座和一對活動卡塊的方式固定一個散熱水箱,然后在架構上并排固定若干對“一對固定支座和一對活動卡塊”的形式進行對散熱水箱的存儲與運輸,并且避免了散熱水箱在存儲與運輸中對結構的應力破壞。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工裝架構的結構主視 圖;
圖2為圖1的結構側視圖;
圖3為圖1的結構俯視圖;
圖4為第一支座的結構主視圖;
圖5為圖4的結構俯視圖;
圖6為第二支座的結構主視圖;
圖7為圖6的結構俯視圖;
圖8為活動卡板的結構主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支架,2-第一橫梁,3-第二橫梁,4-活動卡板,5-第三橫梁,6-第一支座,7-第二支座,8-擋桿,101-底座,401-條形槽口,402-導桿,403-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開孔”、“上”、“下”、“厚度”、“頂”、“中”、“長度”、“內”、“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組件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 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發(fā)動機散熱水箱的工裝架構,包括固定支架1,兩端分別固定有固定支架1的兩個第一橫梁2、兩個第二橫梁3和兩個第三橫梁5,第一橫梁2和第二橫梁3之間并排固定有擋桿8,第二橫梁3上并排固定有活動卡板4;一第三橫梁5一側并排固定有第一支座6,另一第三橫梁5一側并排固定有第二支座7;第一支座6與第二支座7位置上相對設置。
其中如圖8所示,活動卡板4表面開有條形槽口401,一側面固定有導桿402;導桿402兩端分別與軸承403配合;軸承403固定在第二橫梁3上。
其中如圖2所示,固定支架1為矩形框架,采用不銹鋼方管焊接而成,固定支架1一側固定有底座101,相對另一側固定有吊耳,便于對該工裝進行位置上的吊運。其中,擋桿8與第一支座6或第二支座7或活動卡板4間隔布置,通過擋桿8將散熱水箱單獨隔開,避免放置時繁盛碰撞。
其中,底座101為一圓臺,一端面固定有支柱,另一端固定有橡膠墊,在固定支架1的底部設置底座101用于支撐,采用彈性材質的橡膠墊提高該固定支架1的彈性,避免對放置的散熱水箱產生應力損傷。
其中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支座6為L形角板,一板面上開有開口601,夾角處固定有加強筋。其中如圖6和圖7所示,第二支座7為L形角板,一板面上開有圓孔701,夾角處固定有加強筋。
其中,第一橫梁2和第二橫梁3固定在固定支架1的橫截面位置上形成矩形;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配合,活動卡板4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配合。
其中,活動卡板4一側的導桿402繞軸承403轉動,表面開有的條形槽口401與散熱水箱的上水箱上的固定螺釘配合,條形槽口401為缺口式結構,將活動卡板4形成U形的卡板。第一支座6的一角邊固定在一第三橫梁5一側上,第二支座7固定在另一第三橫梁5一側上,并且將第一支座6與第二支座7相對并排設置,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上的其中一個固定螺釘與第二支座7上的圓孔701配合,另一固定螺釘與第一支座6上的開口601配合,開口601與條形槽口401的結構一致,便于調節(jié)散熱水箱上的螺釘固定位置。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通過將活動卡板4向外翻轉,將散熱水箱的下水箱與第一支座6與第二支座7配合,再將活動卡板4卡在散熱水箱的上水箱上,通過螺母固定散熱水箱。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過著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jié),也不限制該實用新型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