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印機或復印機配件,特別是一種新型感光鼓端蓋結構。
背景技術:
感光鼓的端蓋內部的內端部上安裝有導電片,傳統結構中,導電片僅僅通過定位柱限位固定,我們在實際使用中,經常遇到導電片松動的情況,如此一來,在打印過程中感光鼓與打印機的電連接容易出現導電不良的缺陷,所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一種新型感光鼓端蓋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感光鼓端蓋結構,該感光鼓端蓋上的導電片能夠相對牢靠的固定,不容易松動,導電能力穩定。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
凸臺,
端蓋主體,所述的凸臺的上表面開設有卡槽,所述的端蓋主體的下端連接在凸臺的卡槽內,
內端部,所述的內端部位于端蓋主體內,所述的內端部通過導電柱連接在凸臺上,
導電片,所述的端蓋主體的側壁上開設有插槽,所述的導電片的一端穿過插槽伸入至端蓋主體內,所述的位于端蓋主體內的導電片的下端與內端部的上端相接觸,
上蓋,所述的上蓋可拆卸的連接在端蓋主體的上端,所述的上蓋與端蓋主體之間還設置有卡緊機構,
壓板,所述的壓板位于端蓋主體內,所述的壓板通過升降機構與上蓋相連,所述的壓板活動連接在導電片的上方。
進一步:所述的凸臺的兩側各連接有一根定位柱,所述的凸臺上端的兩側壁上各開設有一個與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與卡槽相連通,所述的端蓋主體的下端相對于定位孔的位置開設有通孔,所述的定位柱的一端穿過通孔。
又進一步:所述的卡緊機構包括開設在端蓋主體上端外側壁上的半球形卡槽、開設在上蓋下端內側壁上的導向槽、球形卡頭和彈簧,所述的球形卡頭通過彈簧連接在導向槽內,所述的球形卡頭在彈簧的作用下卡入半球形卡槽內。
再進一步: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調節螺栓和導向柱,所述的導向柱豎直連接在凸臺上,所述的上蓋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的調節螺栓穿過螺紋孔活動連接在壓板的頂部,所述的壓板的一端活動連接在導向柱上。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電片上安裝壓板來將導電片進一步固定和限位;與此同時,本設計還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和實用高效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感光鼓端蓋結構,包括凸臺2、端蓋主體1、內端部3、導電片5、上蓋9和壓板6,所述的凸臺2的上表面開設有卡槽,所述的端蓋主體1的下端連接在凸臺2的卡槽內,所述的內端部3位于端蓋主體1內,所述的內端部3通過導電柱4連接在凸臺2上,所述的端蓋主體1的側壁上開設有插槽,所述的導電片5的一端穿過插槽伸入至端蓋主體1內,所述的位于端蓋主體1內的導電片5的下端與內端部3的上端相接觸,所述的上蓋9可拆卸的連接在端蓋主體1的上端,所述的上蓋9與端蓋主體1之間還設置有卡緊機構,所述的壓板6位于端蓋主體1內,所述的壓板6通過升降機構與上蓋9相連,所述的壓板活動連接在導電片5的上方。工作時,先把端蓋主體1安裝在凸臺2上,然后把導電片5插入至端蓋主體1內,然后通過調節螺栓10調節壓板6的高度,利用壓板6和內端部3對導電片5進行夾緊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電片5上安裝壓板6來將導電片進一步固定和限位;并且本設計中的上蓋9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當需要進行維修和更換零部件時,可以通過拆下上蓋9進行直接更換,不需要整體進行拆除,大大增加了其的實用性能。
如圖1所示的凸臺2的兩側各連接有一根定位柱11,所述的凸臺2上端的兩側壁上各開設有一個與定位柱11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與卡槽相連通,所述的端蓋主體1的下端相對于定位孔的位置開設有通孔,所述的定位柱11的一端穿過通孔。本設計中的端蓋主體1可以從凸臺2上進行拆除,防止由于端蓋主體1出現故障而導致整體報廢,從而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如圖2所示的卡緊機構包括開設在端蓋主體1上端外側壁上的半球形卡槽13、開設在上蓋9下端內側壁上的導向槽12、球形卡頭14和彈簧15,所述的球形卡頭14通過彈簧15連接在導向槽12內,所述的球形卡頭14在彈簧15的作用下卡入半球形卡槽13內。本設計中的上蓋9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當需要進行維修和更換零部件時,可以通過拆下上蓋9進行直接更換或維修,不需要整體進行拆除,大大增加了其的實用性能。
如圖1所示的升降機構包括調節螺栓10和導向柱8,所述的導向柱8豎直連接在凸臺2上,所述的上蓋9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的調節螺栓10穿過螺紋孔活動連接在壓板6的頂部,所述的壓板6的一端活動連接在導向柱8上。本設計通過旋轉調節螺栓10來調節壓板6的高度,從而利用壓板6和內端部3對導電片5進行夾緊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電片5上安裝壓板6來將導電片進一步固定和限位,其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和實用高效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