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加工技術領域,涉及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
背景技術:
自動化加工設備中,通常包括有機械手與料車,料車上堆疊有用于放置毛胚工件的料盤,料車將毛胚工件運送至固定的待取點,然后通過機械手將毛胚工件夾取送至加工端加工,待毛胚工件加工為成品后,再送至料車的料盤上,最后由料車將成品工件移送出待取點。
現有的加工設備中,由于料車的移動范圍較大,通常無法快速、精確的移動至固定的待取點,造成機械手無法精確取料,從而延誤了工件的正常加工,導致加工效率較低。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上述料車存在的技術問題,需要設計一種能使快速、精確的移動至固定待取點的料車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使快速、精確的移動至固定待取點的料車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包括
置料臺,其水平設置且為方形,所述置料臺用于放置碼放工件的碼盤;
導輪,其有四個,四個導輪分布于置料臺的四個角上并與置料臺下表面固連,所述導輪能使置料臺移動;
導柱,其有兩個且分別垂直設置于置料臺的前后端的下方;
安裝板,其橫向水平設置并與導柱上端固連,所述安裝板與置料臺下表面固連;
軸承,其套設于導柱上并與導柱下端固連;
所述導柱能使置料臺準確的移動至預定的地點。
在上述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中,在置料臺上表面相對的兩個對角上分別設置有用于支撐碼盤的支撐塊,在另外兩個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安裝塊且在每個安裝塊上分別固設有用于固定碼盤的限位桿。
在上述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中,所述置料臺的周緣凸設有高出置料臺上表面的擋圈,所述擋圈用于集中遺留在置料臺上的殘留物。
在上述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中,所述置料臺內部具有一容納腔,在置料臺的上表面開設有與其容納腔相通的收集孔,在置料臺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將該容納腔封住且能開啟的底蓋。
在上述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中,所述導輪包括轉向輪與從動輪,所述轉向輪有兩個且分別與置料臺其中一端的兩側固連,所述從動輪有兩個且分別與置料臺另一端的兩側固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置料臺的底部設置導柱,然后在固定的待取點設置與之相應的導槽,料車移動時,導柱進入到相應的導槽內,如此,使得料車能快速的定位并移動至固定的待取點,從而方便機械手快速、準確的取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
圖中,100、置料臺;110、轉向輪;120、從動輪;130、導柱;131、安裝板;132、軸承;140、支撐塊;150、安裝塊;151、限位桿;160、擋圈;170、收集孔;180、底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料車結構,包括置料臺100與安裝在置料臺100底部的導輪與導柱130。
置料臺100為水平設置的方形體結構,置料臺100橫向延伸,該置料臺100用于放置并固定碼放工件的碼盤。
導輪包括轉向輪110與從動輪120,轉向輪110有兩個且分別與置料臺100一端的兩側固連,兩個轉向輪110能相對置料臺100軸向轉動,以方便調整置料臺100的移動方向,從動輪120有兩個且分別與置料臺100另一端的兩側固連,兩個從動輪120無法轉動,四個導輪分別位于置料臺100下表面的四個角上,通過轉動輪與從動輪120,能使置料臺100隨意移動。
導柱130有兩個且分別垂直設置在置料臺100下表面的前后端,兩導柱130呈軸向分布,在每個導柱130的上端分別固設有一安裝板131,每個安裝板131橫向水平設置并與置料臺100下表面固連,在每個導柱130的下端分別套設有與其固連的軸承132。
在與機械手相鄰的固定的待取點,可軸向設置相應的導槽,該導槽可通過安裝兩塊豎立且軸向設置的板而形成,也可通過其它方式形成,料車移動時,導柱130進入到相應的導槽內,如此,使得料車能快速的定位并移動至固定的待取點,從而方便機械手快速、準確的取件。
如圖1、圖3所示,在置料臺100上表面相對的兩個對角上分別設置有用于支撐碼盤的支撐塊140,在碼盤的底部相應設置有支撐桿且支撐桿能落在支撐塊140上,在置料臺100底部另外兩個對角上分別設置有安裝塊150且在每個安裝塊150上分別固設有限位桿151,在碼盤底部對應安裝有限位套,該限位桿151能插入限位套內,如此,使得整個碼盤水平固定在置料臺100上,而在置料臺100上可疊放多層碼盤,碼盤與碼盤也能通過相通的方式固定,通過這種結構堆放碼盤,使得碼盤堆放簡單、方便且碼盤固定效果較好,同時也便于機械手拾取工件。
作為改進,所述置料臺100的周緣凸設有高出置料臺100上表面的擋圈160,所述擋圈160用于集中遺留在置料臺100上的殘留物,置料臺100在長期工作過程中會積累較多的碎屑或者水漬,其會隨著置料臺100的移動到處灑落,嚴重影響工作環境,而通過在置料臺100的周緣設置擋圈160,使得碎屑或水漬等殘留物能集中,避免由置料臺100灑出,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工作現場的工作環境。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置料臺100內部具有一容納腔(圖中未示出),在置料臺100的上表面開設有與其容納腔相通的收集孔170,在置料臺100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將該容納腔封住且能開啟的底蓋180,通過收集孔170能將將置料臺100表面的殘留物引入到容納腔中收集,待容納腔內的殘留物集中到一定程度時,可打開置料臺100底部的底蓋180并將殘留物泄出,如此,方便了殘留物的收集、儲存與集中處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