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絲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
背景技術:
在金屬絲生產過程中,從加熱爐出來的加熱后鋼絲,要想得到想要的組織結構就要保證鋼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組織轉變,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鋼絲轉變過程中受到外界環境溫度影響較大,尤其是當鋼絲直徑越細就越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加熱后的鋼絲先淬火后再進入酸洗工段,當冬季溫度較低,從加熱爐出來后的鋼絲溫度約600℃,此時鋼絲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不易控制,溫度變化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不僅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夠實現對鋼絲的保溫。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的上蓋和下蓋組成控制箱加熱區,在所述的下蓋上設有加熱器,在加熱器上設有導熱層,在導熱層上設有托輥。
在所述的上蓋上等間距設置熱電歐。
所述的上蓋為長條形,在相鄰上蓋的接縫處設有排熱孔。
在所述的上蓋的兩端設有用于取放上蓋的把手。
所述的控制箱加熱區分區設置。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通過上蓋和下蓋組成控制箱加熱區,在下蓋上設有加熱器,在加熱器上設有導熱層,在導熱層上設有托輥,實現了對鋼絲的保溫,且結構簡單易于拆卸,在夏季可以拆除上蓋,同時通過分區加熱,克服了因加熱爐輻射不均帶來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結構示意圖;
圖2為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A-A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包括鋼絲1、托輥2、導熱層3、加熱器4、把手5、熱電歐6、排熱孔7、下蓋8和上蓋9。
因為在前一工序,鋼絲經過加熱爐輻射加熱,因輻射不均,鋼絲自身溫度不同,因此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采用分區加熱的方式加熱。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包括上蓋9和下蓋8,上蓋9和下蓋8組成鋼絲加熱的區域,該區域均勻分為若干加熱區。
在下蓋8上設有加熱器4,在加熱器4上設有導熱層3,在導熱層3上設有托輥2,鋼絲1在托輥2上前行加熱。在上蓋9上等間距設置熱電歐6。上蓋9為長條形,在相鄰上蓋9的接縫處設有排熱孔7,可以根據外界環境溫度和控制箱內溫度啟閉排熱孔7。
導熱層3的作用是將加熱器4的熱量散發到箱體中,同時加熱鋼絲,防止污染加熱器4,防止鋼絲斷掉,隔絕鋼絲。
在上蓋9的兩端設有把手5,用于取放上蓋9。
工作過程:需要通過恒溫可調轉變控制箱保溫時,將上蓋9蓋在下蓋8上形成保溫區域,對加熱器4和熱電歐6通電,鋼絲1在托輥2上前行加熱保溫,例如在鋼絲1溫度為600℃時,需要保證控制箱內溫度為300-400℃,這樣就能控制鋼絲1的溫度,得到想要的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