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水體修復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農業河道水體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區內河及相關水體的環境狀況越來越差。有關部門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實施了包括引流、截污、清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是隨著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的不斷增加,污水處理率未能同步增長,使城市內河接納污染的負荷越來越大,大多數河段淤積嚴重,水流不暢,納污容量越來越小,內河水質普遍越來越差。水體惡臭及由水體富營養化引起的藍藻水華泛濫日趨嚴重,破壞了生態系統環境,嚴重威脅居民身體健康。
人工浮島是現在研究和使用較多的生物修復技術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浮島植物發達的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可吸附大量懸浮物,并逐漸形成生物膜,靠其中的微生物降解和吞噬作用凈化水中的污染物,其次浮島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有效吸收、利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另外,人工浮島通過遮光作用來抑制水體中負有藻類的生長繁殖,可有效防止“水華”發生,提高水的透明度。相較于城市水體修復,農業水體河道較為狹窄,周圍地形較為復雜,環境也相對惡劣,現有的人工浮島裝置并不適用于農業水體的修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農業河道水體修復裝置,該裝置可以靈活調節自身寬度和長度,來適應農業河道處的復雜地形,容易放置和固定,實用性好,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農業河道水體修復裝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兩端鉸接在一起,它還包括手動伸縮桿,所述的手動伸縮桿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所述的手動伸縮桿上設有鎖緊按鈕,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邊緣處均設有浮島植物種植帶。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設有若干拉鉤。
進一步,所述的手動伸縮桿下方連接有定位錨。
進一步,所述的手動伸縮桿伸縮位置處設有防水保護套。
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農業水體河道處的寬度和地形特點,調整手動伸縮桿的長度,從而改變水體修復裝置的長度和寬度,來適應河道地形,拉鉤用于高處放置水體修復裝置,定位錨用于定位水體修復裝置,防止裝置漂移。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采用支架鉸接和手動伸縮桿,實現了水體修復裝置的靈活調節,來適應不同的農業河道地形,適用性好;采用拉鉤和定位錨可以方便放置裝置和保證裝置的穩定性,尤其適應于水位較低的狹窄河道水體;采用防水保護套,可以延長手動伸縮桿的使用壽命,而且更換方便,經濟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側視圖。
圖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防水保護套;4、手動伸縮桿;5、拉鉤;6、浮島植物種植帶;7、鎖緊按鈕;8、定位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農業河道水體修復裝置,它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兩端鉸接在一起,它還包括手動伸縮桿(4),手動伸縮桿(4)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手動伸縮桿(4)上設有鎖緊按鈕(7),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邊緣處均設有浮島植物種植帶(6),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均設有兩個拉鉤(5),方便在惡劣地形放置裝置,手動伸縮桿(4)下方連接有定位錨(8),用于防止裝置在水中漂移,手動伸縮桿(4)伸縮位置處設有防水保護套(3),用于防止手動伸縮桿(4)腐壞。
使用時,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農業水體河道具體地形,調節手動伸縮桿(4)的長度來改變水體修復裝置的長度和寬度,來適應地形,再在浮島植物種植帶(6)種植合理的浮島植物,通過吊繩連接拉鉤(5),將裝置放置在河道水體上,定位錨(8)來固定裝置位置,利用浮島植物來凈化水體環境,保證農業水體質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