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將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粉機磨輥間傳動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將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方法及裝置。
目前在國內外已有的機架為鋼板焊接結構形式的磨粉機制造技術中,磨輥間的傳動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齒輪傳動、齒形帶傳動、齒楔帶傳動等。其中磨輥間齒輪傳動形式的磨粉機有不可克服的缺點,即油污染、噪聲大、維修保養不方便等。近幾年研制的機架為鋼板焊接結構、磨輥間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磨粉機,不僅沒有油污染、噪聲低、結構簡單,而且其控制水平和整機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為成熟的磨粉機制造技術。將大量的現有齒輪傳動的磨粉機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但是,由于磨輥問齒輪傳動的磨粉機與磨輥間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磨粉機相比較,在機架的鋼板焊接結構和機械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以及磨粉機用戶制粉生產環境和現場加工條件的限制,目前尚無將磨輥間齒輪傳動形式的磨粉機在用戶制粉生產線現場改制成性能優越的磨輥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磨粉機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用戶制粉生產線現場利用原有機架將磨輥間齒輪傳動磨粉機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磨粉機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在原有磨輥間齒輪傳動磨粉機的機架上焊接一塊可用作磨輥間齒形帶傳動或齒楔帶傳動機構安裝基礎和裝配基準面以及能夠承受帶傳動機構載荷的安裝板實現的,該安裝板在裝焊前經過精密加工以滿足改裝后的工作要求,并在用戶制粉生產線現場利用已加工好的精密的定位具,將其與機架形成符合正常工作機械性能要求的空間定位,再由四組各有頂、拉作用的螺釘,在百分表的監控下,將安裝板的空間位置鎖定。同時,這四組螺釘具有約束安裝板點固焊焊接變形的作用,然后在安裝板四周均布有序地點固焊和強度焊接。具體方法如下①將安裝板固定在定位具上;②將帶安裝板的定位具安裝在機架橫梁上;
③以安裝板上的異徑孔作為定位孔在平門形板上制作四個螺孔;④利用百分表和螺釘調整安裝板使其與平門形板在緊固前后保持原始零位;⑤將安裝板焊接在平門形板和機架橫梁上。
本發明所用的裝置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裝板和定位具,所說的安裝板為長方形金屬板,其上有用于與定位具裝配緊固的螺孔,在其中部至少有一個用于定位并承受載荷的凹形鍵槽,有用于安裝緊固同步齒形帶輪支架或齒楔帶輪支架的螺孔,有四組用于安裝板與磨粉機平門形板裝焊定位的工藝孔及螺孔;所說的定位具為T形金屬板,其上均布有用于與磨粉機橫梁連接的孔及緊固螺釘,有用于安裝并緊固安裝板的孔,在孔之間至少有一個用于安裝板定位并承受載荷的凸形鍵。
本發明機架兩側的改裝方法和裝置相同。
本發明僅用一塊定位具和兩塊相同的安裝板就可在原有磨輥間齒輪傳動磨粉機的機架上進行改制,可廣泛應用于傳統磨粉機的改造,所用裝置簡單,方法簡捷,并可在用戶制粉生產線現場進行改制,改裝后的磨粉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消除了油污染,降低了噪聲,并提高了磨粉機的控制水平和整機性能。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描述
圖1為齒形帶輪與機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齒楔帶輪與機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機架結構主視圖;圖4為圖3中A向視圖;圖5為圖4中B-B剖視圖;圖6為安裝板與定位具的裝配示意圖;圖7為安裝板的主視圖;圖8為安裝板的俯視圖;圖9為圖7中的C-C剖視圖;
圖10為圖7中的D-D剖視圖;
圖11為定位具的主視圖;
圖12為定位具的俯視圖;
圖13為
圖11中的E-E剖視圖;
圖14為
圖11中的F-F剖視圖;
圖15為
圖12中的P-P剖視圖。
圖1、圖2為改裝后的傳動裝置示意圖,如
圖1所示,同步齒形帶輪(簡稱齒形帶)1、3與齒形帶支架2相連結,齒形帶支架2通過螺釘4與安裝板5相連結,安裝板5與平門形板6和機架橫梁7焊接。如圖2所示,齒楔帶輪(簡稱齒楔帶)44與齒楔帶支架14相連結,齒楔帶支架2通過螺釘4與安裝板5相連結,安裝板5與平門形板6和機架橫梁7焊接。
安裝板5的形裝結構參見圖5~
圖10,安裝板5中的螺孔20、23、24、28、32、33,用于與定位具13的裝配緊固,凹形鍵槽45用于定位并承受載荷;螺孔15、16、17、27、29用于齒形帶支架2或齒楔帶輪支架14的安裝緊固;異徑孔18、螺孔19、異徑孔22、螺孔21、異徑孔26、螺孔25、異徑孔30、螺孔31是四組用于安裝板5與平門形板6裝焊的定位工藝孔;其中異徑孔18、22、26、30用于安裝螺釘9;螺孔19、21、25、31用于安裝螺釘8。圖中給出的是一種可行的實施方案,本發明對上述各孔的數目與分布沒有特殊限定,以安裝平穩、受力均勻、工作可靠為準,可根據現有技術的設計原則和待改裝磨粉機的具體結構而定。
圖11~
圖15給出了定位具13的形狀結構示意圖,定位具13的H、I面用于和磨粉機機架橫梁7的安裝定位,其中H面通過孔34、35、38、39用螺釘緊固于橫梁7的J面上,I面通過四個螺釘12緊固于橫梁7的K面上,孔36、37、40、41、42、43用于安裝并緊固安裝板5,安裝板5的L面通過孔40、41、42、43及螺釘11被緊固在定位具13的M面上。定位具13的凸起部分46用于安裝板5凹槽45的裝配定位。定位具13與安裝板5的裝配定位可參見圖6。
本發明是在原有磨輥間齒輪傳動磨粉機的機架上裝焊一塊尺寸精度符合工作要求的安裝板5,用作齒形帶1和3的安裝基礎和裝配基準面,齒形帶支架2通過凸鍵46與凹鍵槽45面與面的機械配合,由螺釘4固定在安裝板5上,齒形帶1和3安裝在齒形帶支架2上。齒形帶1、3與磨粉機中的快慢磨輥上的齒形帶(圖中未畫出)構成磨輥傳動系。
以下是本發明裝焊過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1)如圖6所示,將經過精密加工的安裝板5固定在定位具13上。安裝板5的L面和N面分別由螺釘10和11緊固在定位具13的M面和G面上,先緊固螺釘10,再緊固螺釘11。
(2)如圖3、4所示,將帶有安裝板5的定位具13安裝在機架橫梁7上,使定位具13的I面卡緊橫梁7的K面,并用四個螺釘12緊固。然后用螺釘和壓板將定位具13的H面壓緊在橫梁7的J面上。橫梁7的J面和K面作為定位具13的定位基準面,安裝板5的位置應在機架橫梁7的正中位置。
(3)如圖5所示,用等孔徑鉆頭以安裝板5中的異徑孔18、22、26、30作為定位孔,在平門形板6上作四個M8螺孔的標記點,取下帶有安裝板5的定位具13,并在平門形板6上制作四個M8螺孔。
(4)重復步驟(1)的操作,將帶有安裝板5的定位具13重新安裝在機架橫梁7上,在安裝板5的兩側下方100mm距離的位置處安裝磁力表座和百分表,將百分表置于安裝板5兩側下部緊固孔18和30旁的平面上并調整到零位。以定位具13確定的安裝板5的空間位置,以較小的預緊力先將4個M8螺釘8裝入螺孔19、21、25、31并頂住機架上的平門形板6,再將另外4個M8螺釘9裝入螺孔18、22、26、30,并將安裝板5與平門形板6緊固,緊固時先緊下側螺釘,再緊上側螺釘,并使百分表在各螺釘緊固狀態下保持原始零位。
(5)在安裝板5的頂部兩側、底部兩側、兩側面上下部位用φ2.5E4303焊條,電流為100A的焊接規范,并用交流焊機依次進行定位角接斷續焊,焊縫長度為10mm,焊角高度為3mm。
(6)取下定位具13和百分表,對安裝板5依次進行如下焊接安裝板5兩側斷續角焊各三處(均布),每段焊縫長度為70mm,焊角高度為6mm,焊接規范采用φ4E焊條,焊接電流160A,仍用交流焊機。然后再以相同的焊接規范,將安裝板5的上、下端面以角焊縫形式焊接在機架橫梁7和機架平門形板6上。
本發明可廣泛應用于傳統的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傳動或齒楔帶傳動。其結構簡捷、操作方便,并可在用戶制粉生產線現場進行改制,從而使磨粉機消除油污染、噪聲低,并提高了磨粉機的控制水平和整機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將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將安裝板(5)固定在定位具(13)上;2)將帶安裝板(5)的定位具(13)安裝在機架橫梁(7)上;3)以安裝板(5)上的異徑孔(18)、(22)、(26)、(30)作為定位孔在平門形板(6)上制作四個螺孔;4)利用百分表和螺釘(8)、(9)調整安裝板(5)使其與平門形板(6)在緊固前后保持原始零位;5)將安裝板(5)焊接在平門形板(6)和機架橫梁(7)上。
2.一種將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裝板(5)和定位具(13),所說的安裝板(5)為長方形金屬板,其上有用于與定位具(13)裝配緊固的螺孔(20)、(23)、(24)、(28)、(32)、(33),在其中部至少有一個用于定位并承受載荷的凹形鍵槽(44),有用于安裝緊固同步齒形帶輪支架(2)或齒楔帶輪支架(14)的螺孔(15)、(16)、(17)、(27)、(29),有四組用于安裝板(5)與磨粉機平門形板(6)裝焊定位的工藝孔(18)、(22)、(26)、(30)及螺孔(19)、(21)、(25)、(31);所說的定位具(13)為T形金屬板,其上均布有用于與磨粉機橫梁連接的孔(34)、(35)、(38)、(39)及緊固螺釘(12),有用于安裝并緊固安裝板(5)的孔(36)、(37)、(40)、(41)、(42)、(43),在孔(40)、(41)、(42)、(43)之間至少有一個用于安裝板(5)定位并承受載荷的凸形鍵(45)。
全文摘要
一種將磨粉機磨輥間齒輪傳動改制成齒形帶(或齒楔帶)傳動的方法和裝置,其特征是僅用一塊定位具和兩塊相同的安裝板就可在原有磨輥間齒輪傳動磨粉機的機架上進行改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并可在用戶制粉線生產現場進行。改制后的磨粉機可消除油污染、噪聲低,并且能提高磨粉機的控制水平和整機性能。
文檔編號B02C4/00GK1323656SQ0010738
公開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2日
發明者沈平 申請人: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