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腐酸復混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領域,尤其是一種黃腐酸復混肥料。
背景技術:
目前,復合肥料主要分為二大類,第一類為無機復合肥料類,第二類為有機、無機復合肥料類,主要以生物復合肥和腐植酸復合肥為代表,生物復合肥主要以雞糞、豬糞、兔糞為載體,再加上一些硫酸、硅灰石或其它一些微量元素等制成。因該類復合肥含有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所以在南方氣候溫暖潮濕,施用效果比較好,而在北方因氣候寒冷干燥,不利于微生物活動,所以該類肥料在北方效果不明顯,適應性差,有區域局限性。腐植酸復合肥,腐植酸是從泥炭、褐煤、風化煤中提取出來的有機物質。腐植酸在改良鹽堿土壤中,以其含有活性基因較多;鹽基交換容量大,能夠使土壤的可溶性鹽中吸附和阻留較大數量的有害陽離子,降低土壤鹽濃度,降低鹽堿土的堿度,但由于其溶解性能的問題,使復合肥中的N、P、K含量難以提高,從而影響復合肥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改良土壤,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農作物抗病能力的黃腐酸復混肥料。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黃腐酸復混肥,它由以下組份混合復配而成,黃腐酸1-50%、氮4-35%、磷4-40%、鉀4-40%、中微量元素2-50%。
各原料的配比是黃腐酸16-20%、氮16-20%、磷5-8%、鉀5-8%、硼6-10%。
各原料的配比是黃腐酸16-22%、氮18-30%、磷4-15%、鉀8-15%、鋅8-15%。
黃腐酸是古代植物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形成的產物,存在于泥炭、褐煤、風化煤和土壤中。含有多種活性基因團和對植物的生理活性,是分子量較小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酸性基因多、滲透性強、能溶于酸、堿和水、易被植物所吸引。
黃腐酸與氮磷鉀無機肥料相結合,不僅是有機和無機肥料的結合,也是化肥與化肥增效劑的結合,是土壤改良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結合,是速效和緩效(長效)的結合,是黃腐酸N、P、K和微量元素的結合。
黃腐酸對氮肥增效的作用表現在(1)減少氮素揮發損失。特別是對尿素的增效延長。(2)促進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3)對土壤中有機氮礦化速度加速,促使土壤速收氮的含量有所提高。
黃腐酸對磷肥的固定增效作用表現在(1)能夠減土壤對速效磷的固定,起到解磷的作用。(2)能使土壤中難溶性磷轉化為有效磷,對農作物對磷的吸收具有促進作用。(3)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同時可以促進土壤中有機、無機磷的轉化,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動距離,刺激作物根系發育,有利于作物對磷的吸收。
黃腐酸對鉀肥增效作用表現在(1)能減少土壤中對鉀的吸收固定、提高速效回收率。(2)促進難溶性鉀的釋放,增加速效鉀的數量。(3)能夠緩解鉀肥對土壤和作物產生的不良影響,對改善作物品質有良好效果。
黃腐酸對微量元素也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能夠緩解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促使其轉化為有效的能夠被作物吸收的元素。
黃腐酸復合肥對改善作物生長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1)改良土壤、調節土壤酸堿度、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對改良鹽堿地的作用尤為明顯。(2)有明顯的固氮解磷緩釋鉀的作用。減少氮素揮發損失,把土壤或磷肥中的磷轉化為可溶性磷,減少土壤對鉀的吸收固定,提高速效鉀回收率。還能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發生螯合反應。(3)刺激作物生長發育,黃腐酸是水溶性的,它不僅表現在對拌種、蘸根、噴灑等方式對各種作物有明顯刺激作用,而且被根系吸收產生刺激作用。(一)促進種子發芽,提高出苗率的成苗率。(二)對作物根系發育有特殊的促進作用,促使幼苗發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長,使作物吸收水份和養份的能力增加。(三)黃腐酸的刺激作用在作物地上部分表現出生長旺盛、株高、桿壯等到方面前期表現尤為明顯。(四)對小麥等根作物能促進有效分蘗,能夠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使作物生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長,促進有效分蘗、增強光合作用和呼吸強度。(4)增強作物抗逆性能,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具有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節水能力可以提高到30%,節水保墑的效果僅次于地膜覆蓋所產生的節水保墑效果。(二)增強作物抗寒能力,使用黃腐酸復混肥可實施黃腐酸葉面噴灑都可以提高冬作物的抗御力。(三)具有防御病蟲危害的能力黃腐酸對防治病蟲害有獨特的效果,與農藥配合施用更為明顯,使用黃腐酸復混肥能夠從作物的根部開始防御病害的發生,對小麥黑穗病、玉米碳疽病、棉花枯萎病、果樹白粉病等病害防御效果更好。(5)防御作物病蟲害,對防治病害有獨特效果,與農藥配合施效果更為明顯。對作物因菌類產生的病害,如水麥黑穗病,玉米碳疽病,棉花枯萎病、果樹白粉病等都有特殊功能。(6)改善作物品質、提高疏果糖份、降低果質酸度,增加糧食低分子有機營養物質。
黃腐酸復合肥適應于各類農作物。其成品為顆粒狀或粉壯,顏色為黑色或灰色。在作物生長的同等條件下,均表現出明顯對比特征,都有良好的增產效果。但因作用種類、土壤及生長條件不同,所產生效果也不同。推廣應用面積最多的是小麥、玉米、棉花,其它作物推廣應用面積較小,推廣應用效果表明效果最為明顯的是蔬菜及莖塊類作物,如白菜、芹菜、羅卜、紅薯等。效果明顯的是小麥、玉米、稻谷類及棉花等。效果中等的有油菜、花生、大豆等。各類作物長期使用黃腐酸復合肥效果會越來越好。
1、小麥小麥生長期根系發育、越冬分蘗、需肥量大且時間較長,使用黃腐酸復合肥采用一次施足底肥的辦法,在風沙、鹽堿、旱嶺薄地效果明顯。在風沙鹽堿地施用,使小麥前期葉面黑綠、苗壯、分蘗多,中期生長旺盛,后期抗干熱風、少青干、麥桿呈臘黃色。這些表面特征與施用其它化肥的麥田形成鮮明對比。1999年在西華縣東夏鎮沙質田中試驗,小麥最高可增產30%-40%,一般可增產15%以上。旱嶺薄地施用表明小麥長勢均勻,腳苗與主苗呈齊頭并長之勢,收割期限麥穗呈挺直飽滿狀,表現了黃腐酸的抗旱性能。鞏義市西村鎮焦麥鬧1996年以來都是每畝施用50公斤增長到400多公斤。在水澆田中,能夠體現出小麥莖桿粗壯的抗倒性能。
2、玉米玉米生長期短,需肥量集中,單施化肥不宜做底肥或苗期限追肥,易造成幼苗傷害。黃腐酸復合肥以及性能穩,肥效長宜作底肥或苗期限追肥,使玉米在整個生長過程均勻吸收養分,達到健苗壯桿,根系發達,籽粒飽滿。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苗期茁壯、莖桿粗,不陡長。二是在較旱氣候中葉面較施用其它肥料的玉米葉曲卷度小。如持續干旱一星期,玉米高度明顯高出其它施肥玉米。三是玉米棒足籽、穗頂飽滿。在1997年玉米半絕收的情況下,鞏義市羅口村康孝本的玉米苗產仍達450公斤,增產效果非常明顯。
3、棉花棉花生長期長,管理復雜,最難解決的是棉枝陡長和以棉花枯萎病為主的棉花病害。據對扶溝縣、西華縣的11個鄉鎮30戶棉農調查表明黃腐酸復合肥能夠抑制棉枝陡長、有效地從根本部防治棉花枯(黃)萎病及因真菌類產生的棉花病害。表現以下幾個特征一是棉花病害得到防治、葉色濃綠,葉大葉厚,棉桿粗壯。二是棉玲增加,每株平均增加6-9棉玲,增產幅度15%-30%。三是棉玲大,棉絮開放均勻,可提前10天成熟。四、能改善棉纖維品質,增加纖維強度。五、即可作底肥,又可作追肥。施用黃腐酸復合肥達到了防治病害,苗期限茁壯,中期穩長,后期限不早衰,使伏前桃、伏桃有明顯提高的效果。西華縣紅花鄉田樓村一女性棉農講她的棉花1998年進入7月份發生枯萎病,大部分死亡。1999年8畝棉田中,施用300公斤黃腐酸復合肥,使棉花枯萎病基本絕跡。黃橋鄉村棉農王群說我把黃腐酸復合肥專門施在已經黑(褐)心的棉田中,竟然把黃枯萎病搬過來了。
4、蔬菜在蔬菜生產中施用黃腐酸復合肥,其經濟效益最為顯著。在蔬菜育苗苗床施用,使菜苗苗齊苗壯,可提前7-10天移栽大田或大棚,使蔬菜提前上市。在大田中作底肥、追肥,能增強抗病能力,改善蔬菜品質,便于蔬菜儲藏,提高果菜、葉菜產量30%以上。同時對改善菜田肥力下降,有機質不足的善有明顯作用。黃腐酸是無任何公害的有機物質,用于蔬菜生產不產生任何污染和危害。
5、果樹黃腐酸復合肥在果樹上的應用,除黃腐酸的機理性能作用外,效果最好的就是防治果樹腐爛病。以蘋果樹為例蘋果樹腐爛病是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發病較為普遍,危害很大,輕者樹皮壞死,枝干殘缺,重者整株死亡,在蘋果樹根部施用黃腐酸復合肥,即可給果樹增養份,又可從根部抑制真菌繁衍,同時可以提高產量和質量,蘋果著色早,表面色澤光滑。
6、花生能使花生結實率高,空殼少,根瘤菌多,增加單株結果粒,飽果率,百果重,百仁重等。
7、西瓜能刺激生長,改良品質,提高瓜瓤糖份含量0.5-1%。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棉花肥料配比黃腐酸18%、氮18%、磷6%、鉀6%、硼8%。
或黃腐酸16%、氮16%、磷5%、鉀5%、硼6%。
或黃腐酸20%、氮20%、磷8%、鉀8%、10%。
實施例2玉米肥料配比黃腐酸16%、氮18%、磷4%、鉀8%、鋅8%。
或黃腐酸22%、氮30%、磷15%、鉀15%、鋅15%。
或黃腐酸18%、氮20%、磷5%、鉀5%、鋅10%。
實施例3肥料配比黃腐酸1%、氮4%、磷4%、鉀4%、中微量元素2%。
實施例4肥料配比黃腐酸50%、氮35%、磷40%、鉀40%、中微量元素50%。
實施例5肥料配比黃腐酸30%、氮25%、磷30%、鉀30%、中微量元素25%。
權利要求
1.一種黃腐酸復混肥料,其特征是它基本由以下組份混合復配而成,黃腐酸1-50%、氮4-35%、磷4-40%、鉀4-40%、中微量元素2-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腐酸復混肥料,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配比是黃腐酸16-20%、氮16-20%、磷5-8%、鉀5-8%、硼6-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腐酸復混肥料,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配比是黃腐酸16-22%、氮18-30%、磷4-15%、鉀8-15%、鋅8-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腐酸復混肥料,它基本由以下組份混合復配而成,黃腐酸1-50%、氮4-35%、磷4-40%、鉀4-40%、中微量元素2-50%。黃腐酸復合肥適應于各類農作物。其成品為顆粒狀或粉狀,顏色為黑色或灰色。在作物生長的同等條件下,均表現出明顯對比特征,都有良好的增產效果。但因作用種類、土壤及生長條件不同,所產生效果也不同。推廣應用面積最多的是小麥、玉米、棉花,其它作物推廣應用面積較小,推廣應用效果表明效果最為明顯的是蔬菜及莖塊類作物,如白菜、芹菜、羅卜、紅薯等。效果明顯的是小麥、玉米、稻谷類及棉花等。效果中等的有油菜、花生、大豆等。各類作物長期使用黃腐酸復合肥效果會越來越好。
文檔編號C05G1/00GK1504441SQ02147788
公開日2004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3日
發明者郭新文 申請人:郭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