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雌雄同株大麻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雌雄同株大麻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大麻栽培歷史悠久。栽培方式多種多樣(大垅、畦、小垅、穴、平播等),金部采用雌雄異株本地農家品種。這種栽培方式適宜小地塊、小規模人畜力作業。本發明針對國外引進的雌雄同株品種,適宜大地塊、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此項技術在中國專利文獻檢索中為空白。其中的復混肥施用(特別是中量元素的應用)、藥劑拌種、包衣、除草劑和殺蟲劑施用、采種田相應措施、收獲時期、大麻地塊回避農藥殘留等均為我國的空白。本發明適用于雌雄同株大麻采麻田(保證種子產量和質最,不結種予),采麻采種兼顧田(兼顧纖維產量、質量和種子產量)和采種田(保證種子產量和質量,纖維質量差),為大麻農業生產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雌雄同株大麻栽培方法。本發明的內容是這樣實現的適用于雌雄同株品種采麻田、采麻采種兼顧田和采種田,其特征在于A種子處理1、如無大麻種衣劑,播種前1-6個月時間內每噸種子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公斤加水10升拌種,以防治大麻萎蔫病、白腐病和灰斑病,還可殺蟲和驅避鼠類,2、播種前用大麻種衣劑包衣,以防治跳甲為主的苗期和地下害蟲以及大麻灰斑病、大麻白腐病、大麻萎蔫病、大麻白斑病、還有葉斑病、根腐病、霜霉病、條紋病,并起到營養、生長調節、增強抗逆性、增產提質等作用;B選地選茬大麻地最好選擇黑土層深厚、耕層疏松、透氣滲水性良好、土質肥沃、中性、輕酸輕堿的平地,且以秋翻秋整地和前茬草少地為佳,切忌洼地或崗中洼,回避前茬甚至前幾年施用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的地塊以及風口、過水、壩外等風險大的地塊,玉米、大豆、馬鈴薯和小麥均是大麻的好前作,采種田周圍2公里范圍內嚴禁有任何生長的大麻;C整地大麻整地無論是秋翻地還是原垅地,都在大麻播種前進行,整地和播種連續作業,整地應達到整平、耙碎、壓實的效果,1、秋翻地如果地塊經過秋翻秋整已經達到播種狀態,為防止跑墑,播前鎮壓一次即可,如果秋整地質量不好,沒達到播種狀態,則應在播種前進行耙、耢、壓連續作業一次;2、原垅地播種前重耙、輕耙、耢地、鎮壓連續作業一次,玉米茬還須事先滅茬;D除草劑處理1、播前結合整地實施土壤處理秋翻秋整地進行土壤處理時,采用下列配方之一(1)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72%杜爾乳油2公斤兌水450升,(2)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48%氟樂靈乳劑2公斤兌水450升,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原垅地進行土壤處理時,播種前先用缺口耙耙1---2遍,然后按上述劑量噴藥,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混土后土較干時應鎮壓,5天后即可播種;2、播后苗前實施土壤封閉播前來不及或無條件進行土壤處理情況下播種后馬上進行封閉處理,除草劑品種、藥量和兌水量同土壤處理,噴藥后用加重樹枝耢子耢1-2遍,封閉作業一定要在出苗前完成,如因天氣或土壤水分過高等原因出苗前實在下不去地進行封閉或已經出苗,則取消封閉作業,只能靠麻苗抑制雜草了,苗后正常情況下嚴禁地面作業;E播種施肥和施用殺蟲劑播期的科學依據是種床土溫升到8--10℃,與日期相符的大致規律(因年、因地區、因地塊而異)是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4月10日,第二積溫帶4月15日,第三積溫帶4月20日,第四積溫帶4月25日,采麻田播種量每公頃發芽種子500萬粒即75-90公斤,用48行、10行谷物播種機,行距7·5CM--15CM。采麻采種兼顧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子400萬粒即60--65公斤,播法同采麻田,超級原種和原種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予90萬粒即15-16公斤,用48行播種機,行距60CM、播種時播種機靠邊的排種口敞口,向里每堵3個排種口留一個敞口排種口,順序排列,采用平播后起垅,原種一代和原種二代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子180萬粒即30--35公斤,采用45+15CM雙行條播,播種時播種機靠邊的2個排種口敝口,向里每堵2個排種口、留2個敞口排種口,順序排列,播種材料的質量應符含相應標準發芽率≥90%、凈度≥95%、外殼開裂和無外殼種子≤2%、不含檢疫性雜草種子,種子復土深度土濕時2-3CM,土干時≤5CM,土較干時播后馬上加重鎮壓,過濕時播后嚴禁鎮壓;種子未包衣情況下,為防治以跳甲為主的苗期和地下害蟲,同時驅避鼠和雀,用3%甲拌磷顆粒劑每公頃60公斤與種肥均勻混拌后隨肥施入種床;施肥,對于黑龍江省普遍存在的普通黑鈣土,大量元素有效成分施用量應為每公頃氮、磷、鉀各45--60公斤,復混肥中的鉀應以硫酸鉀為原料,不應含氯。種肥要單施和深施,可結合除草劑土壤處理施用,即噴藥后馬上用機引48行谷物播種機沿播種方向把復混肥深施15CM以上,然后混土。
F田間管理窄行的采麻田、采麻采種兼顧田正常情況下播后、除草劑封閉處理后一切地面作業停止,無需田間管理,只是草地螟可能成災時噴灑高效氯氰菊酯;干旱時有條件的可灌水,連陰雨或洼地形成地面積水時要排澇;超級原種和原種田除苗高20CM進行起垅、行間中耕除草和葉面追肥及滅蟲外,普通雄株現蕾期開始每隔3天去雜一次,拔除普通雄株,總共7-8次,不允許雄株開花散粉;原種一代和原種二代田總共去雜3-4次;G收獲1、收獲期采麻田普通雄麻謝花后枯萎前、此時是雌花的盛花期,有雌花的花序尚未結籽時,采麻采種兼顧田在花序上50%的種子成熟時,采種田在花序上70%的種子成熟時;2、收獲方法大麻收割是把麻株貼地割斷,大麻收獲用大麻割麻機、大麻康拜因、大麻拾莖脫粒機和大麻脫粒機,不同收獲工藝采用不同機械,在無機械時只能人工用鐮刀割麻、用抽子脫粒、用水稻脫粒機給種子除雜、用木锨揚場,割麻技術要求留茬不超過5CM高,貼地橫割,刀背不離地面,不用鐮刀攬麻以免刀刃割傷纖維,放麻鋪厚度均勻,根部對齊,麻株方向與行向垂直,割麻時躲開草,放鋪和捆麻時挑凈草,平鋪晾曬2--3天后捆捆,捆麻要求-是采麻田捆1-2道繞,株高1.5M以下捆1道繞,位置在距根部占株高1/3處,株高1.5M以上捆2道繞,位置分別在距根部和梢部占株高1/4長度處,采種田和采麻采種兼顧田捆一道繞、為便于脫粒,位置在距根部占株高1/3處,一律用小麻做繞,不能用高麻或大草做繞,二是捆前捆后墩齊根部、挑凈雜草;三是麻捆直徑、占株高一半處,不超過20CM,四是捆緊系牢以防散捆,五是根部和梢郊各自朝一個方向,不能根梢混雜;捆完捆后就地碼碰頭碼子繼續干燥、收種子的麻是繼續后熟,碼碼子要求;一是每碼子不超過6--8捆麻、捆間距離大致相等,以便充分通風,二是麻捆根朝下、梢朝上、麻梢互相對正頂住,不產生扭矩,以防倒塌,三是碼子之間距離大致相等,碼排成直線與行向平行、碼排之間距離也大致相等,四是每過2-3天查看碼子是否倒塌、麻捆梢部里面和緊密接觸部位是否發熱霉變、麻捆內外是否充分干燥,如倒塌應隨時扶起、如霉變應組織倒碼子、如充分干燥馬上送交大麻廠或運回上垛,五是采種子的麻捆在捆捆、碼碼、倒碼、拉運各作業環節均要輕拿輕放、減少種子脫落;采種子麻捆干燥后要及時脫粒,脫粒要求一是脫凈抖凈,最大限度回收種子,二是避免麻莖受機械損傷,用鋼絲抽子抽打麻梢的脫粒方法省工,速度快、抽的凈、不傷麻,抽打時不斷翻轉麻捆,打凈后把麻捆梢部分開用力抖動,抖凈夾持的種子;脫出物用簡單的水稻脫粒機,處理后得到凈度90%以上的種子,不揚場,麻捆不用打包,采麻田的麻捆在地里干后直接裝車運到加工廠,脫過粒的麻捆上垛、直接裝車。不論何種情況下松繞的或散捆的必須隨時重新捆好,以減少麻莖損失和便于裝卸。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1、應用大麻復混肥比普通化肥原莖增產8%、纖維增產12%、種于增產10%。
2、藥劑拌種、包衣和殺蟲劑的應用使發病率少于1%、保苗率提15個百分點、麻苗幼葉受損下降90%以上、鼠和雀的危害明顯減輕。
3、化學除草劑的應用使雜草減少95%以上,收獲后麻田地板干凈,麻捆中雜草極少。
4、除草劑和殺蟲、殺菌劑苗前施用使采麻田和采麻采種兼顧田正常情況下在播種后或除草劑封閉處理后直到割麻這段時間杜絕田間一切作業,也就是無需田間管理,使大麻成為最省事的莊稼。
具體實施例方式1、2004年在五九七農場種植雌雄同株USO一14品種40公頃,每噸種子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公斤加水升拌種,播種量為每公頃90公斤,用美式播種機實行15cm行距條播。采用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復合肥每公頃600公斤,把3%甲拌磷顆粒劑均勻混拌在復合肥中。先用播種機播肥料加殺蟲劑,然后再單播種子。播種后第4天(出苗前)用金都爾和氟樂靈桶混封閉處理,此后沒進行田間管埋。只是排一次澇。在花序上50%種子成熟時人工收割,捆捆后碼碰頭碼子干燥,干后拉到曬場人工用抽子脫粒,種子用水稻脫粒機除雜后裝袋。據田間檢驗和產量實測結果,除草效果85%、防蟲效果98%、發病率1%每公頃單產為原莖8.6噸、種子550公斤,原莖纖維含量31.5%。
2、2005年在克山縣古北鄉永勝村種植雌雄同株USO一31品種30畝,種子用大麻種衣劑包衣,播種量為采麻田每公頃75公斤、采種田出每公頃15公斤。采麻田為7.5cm行距條播、采種田為60cm行距條播。均使用48行谷物播種機。種肥用氮磷鉀含量分別為25%、10%、10%的復混肥每公頃300公斤,肥料和種子同時播入地下。播種次日用利谷隆和杜爾桶混進行封閉處理。采麻田噴藥后到割麻前沒進行田間管理。采種田在麻苗高20cm時用中耕機起開口垅一次。采麻田在工藝成熟期收割,不用脫粒;采種田在花序上70%種子成熟時收割,用木棍敲打脫粒,木锨揚場。據田間檢驗和產量實測結果,除草效果98%、防蟲效果98%、發病率0.5%;每公頃單產為;采麻田原莖7.5噸、采種田原莖6噸、種子750公斤;原莖纖維含量32%。
權利要求
1.一種雌雄同株大麻栽培方法,適用于雌雄同株品種采麻田、采麻采種兼顧田和采種田,其特征在于A種子處理(1)、如無大麻種衣劑,播種前1-6個月時間內每噸種子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公斤加水10升拌種,以防治大麻萎蔫病、白腐病和灰斑病,還可殺蟲和驅避鼠類,(2)、播種前用大麻種衣劑包衣,以防治跳甲為主的苗期和地下害蟲以及大麻灰斑病、大麻白腐病、大麻萎蔫病、大麻白斑病、還有葉斑病、根腐病、霜霉病、條紋病,并起到營養、生長調節、增強抗逆性、增產提質等作用;B選地選茬大麻地最好選擇黑土層深厚、耕層疏松、透氣滲水性良好、土質肥沃、中性、輕酸輕堿的平地,且以秋翻秋整地和前茬草少地為佳,切忌洼地或崗中洼,回避前茬甚至前幾年施用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的地塊以及風口、過水、壩外等風險大的地塊,玉米、大豆、馬鈴薯和小麥均是大麻的好前作,采種田周圍2公里范圍內嚴禁有任何生長的大麻;C整地大麻整地無論是秋翻地還是原垅地,都在大麻播種前進行,整地和播種連續作業,整地應達到整平、耙碎、壓實的效果,(1)、秋翻地如果地塊經過秋翻秋整已經達到播種狀態,為防止跑墑,播前鎮壓一次即可,如果秋整地質量不好,沒達到播種狀態,則應在播種前進行耙、耢、壓連續作業一次;(2)、原垅地播種前重耙、輕耙、耢地、鎮壓連續作業一次,玉米茬還須事先滅茬;D除草劑處理(1)、播前結合整地實施土壤處理秋翻秋整地進行土壤處理時,采用下列配方之一(1)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72%杜爾乳油2公斤兌水450升,(2)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48%氟樂靈乳劑2公斤兌水450升,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原垅地進行土壤處理時,播種前先用缺口耙耙1--2遍,然后按上述劑量噴藥,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混土后土較干時應鎮壓,5天后即可播種;(2)、播后苗前實施土壤封閉播前來不及或無條件進行土壤處理情況下播種后馬上進行封閉處理,除草劑品種、藥量和兌水量同土壤處理,噴藥后用加重樹枝耢子耢1-2遍,封閉作業一定要在出苗前完成,如因天氣或土壤水分過高等原因出苗前實在下不去地進行封閉或已經出苗,則取消封閉作業,只能靠麻苗抑制雜草了,苗后正常情況下嚴禁地面作業;E播種施肥和施用殺蟲劑播期的科學依據是種床土溫升到8-10℃,與日期相符的大致規律(因年、因地區、因地塊而異)是黑龍江省第--積溫帶4月10日,第二積溫帶4月15日,第三積溫帶4月20日,第四積溫帶4月25日,采麻田播種量每公頃發芽種子500萬粒即75-90公斤,用48行、10行谷物播種機,行距7·5CM--15CM。采麻采種兼顧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子400萬粒即60--65公斤,播法同采麻田,超級原種和原種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予90萬粒即15-16公斤,用48行播種機,行距60CM、播種時播種機靠邊的排種口敞口,向里每堵3個排種口留一個敞口排種口,順序排列,采用平播后起垅,原種一代和原種二代田播種量為每公頃發芽種子180萬粒即30--35公斤,采用45+15CM雙行條播,播種時播種機靠邊的2個排種口敝口,向里每堵2個排種口、留2個敞口排種口,順序排列,播種材料的質量應符含相應標準發芽率≥90%、凈度≥95%、外殼開裂和無外殼種子≤2%、不含檢疫性雜草種子,種子復土深度土濕時2-3CM,土干時≤5CM,土較干時播后馬上加重鎮壓,過濕時播后嚴禁鎮壓;種子未包衣情況下,為防治以跳甲為主的苗期和地下害蟲,同時驅避鼠和雀,用3%甲拌磷顆粒劑每公頃60公斤與種肥均勻混拌后隨肥施入種床;施肥,對于黑龍江省普遍存在的普通黑鈣土,大量元素有效成分施用量應為每公頃氮、磷、鉀各45--60公斤,復混肥中的鉀應以硫酸鉀為原料,不應含氯。種肥要單施和深施,可結合除草劑土壤處理施用,即噴藥后馬上用機引48行谷物播種機沿播種方向把復混肥深施15CM以上,然后混土。F田間管理窄行的采麻田、采麻采種兼顧田正常情況下播后、除草劑封閉處理后一切地面作業停止,無需田間管理,只是草地螟可能成災時噴灑高效氯氰菊酯;干旱時有條件的可灌水,連陰雨或洼地形成地面積水時要排澇;超級原種和原種田除苗高20CM進行起垅、行間中耕除草和葉面追肥及滅蟲外,普通雄株現蕾期開始每隔3天去雜--次,拔除普通雄株,總共7-8次,不允許雄株開花散粉;原種一代和原種二代田總共去雜3-4次;G收獲(1)、收獲期采麻田普通雄麻謝花后枯萎前、此時是雌花的盛花期,有雌花的花序尚未結籽時,采麻采種兼顧田在花序上50%的種子成熟時,采種田在花序上70%的種子成熟時;
2.收獲方法大麻收割是把麻株貼地割斷,大麻收獲用大麻割麻機、大麻康拜因、大麻拾莖脫粒機和大麻脫粒機,不同收獲工藝采用不同機械,在無機械時只能人工用鐮刀割麻、用抽子脫粒、用水稻脫粒機給種子除雜、用木锨揚場,割麻技術要求留茬不超過5CM高,貼地橫割,刀背不離地面,不用鐮刀攬麻以免刀刃割傷纖維,放麻鋪厚度均勻,根部對齊,麻株方向與行向垂直,割麻時躲開草,放鋪和捆麻時挑凈草,平鋪晾曬2--3天后捆捆,捆麻要求-是采麻田捆1-2道繞,株高1.5M以下捆1道繞,位置在距根部占株高1/3處,株高1.5M以上捆2道繞,位置分別在距根部和梢部占株高1/4長度處,采種田和采麻采種兼顧田捆一道繞、為便于脫粒,位置在距根部占株高1/3處,一律用小麻做繞,不能用高麻或大草做繞,二是捆前捆后墩齊根部、挑凈雜草;三是麻捆直徑、占株高一半處,不超過20CM,四是捆緊系牢以防散捆,五是根部和梢郊各自朝一個方向,不能根梢混雜;捆完捆后就地碼碰頭碼子繼續干燥、收種子的麻是繼續后熟,碼碼子要求;一是每碼子不超過6-8捆麻、捆間距離大致相等,以便充分通風,二是麻捆根朝下、梢朝上、麻梢互相對正頂住,不產生扭矩,以防倒塌,三是碼子之間距離大致相等,碼排成直線與行向平行、碼排之間距離也大致相等,四是每過2--3天查看碼子是否倒塌、麻捆梢部里面和緊密接觸部位是否發熱霉變、麻捆內外是否充分干燥,如倒塌應隨時扶起、如霉變應組織倒碼子、如充分干燥馬上送交大麻廠或運回上垛,五是采種子的麻捆在捆捆、碼碼、倒碼、拉運各作業環節均要輕拿輕放、減少種子脫落;采種子麻捆干燥后要及時脫粒,脫粒要求一是脫凈抖凈,最大限度回收種子,二是避免麻莖受機械損傷,用鋼絲抽子抽打麻梢的脫粒方法省工,速度快、抽的凈、不傷麻,抽打時不斷翻轉麻捆,打凈后把麻捆梢部分開用力抖動,抖凈夾持的種子;脫出物用簡單的水稻脫粒機,處理后得到凈度90%以上的種子,不揚場,麻捆不用打包,采麻田的麻捆在地里干后直接裝車運到加工廠,脫過粒的麻捆上垛、直接裝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雌雄同株大麻栽培方法。其特點是播前結合整地實施土壤處理秋翻秋整地進行土壤處理時,采用下列配方之一(1)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72%杜爾乳油2公斤兌水450升,(2)播種前先用機引噴霧機向地面噴灑每公頃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公斤加48%氟樂靈乳劑2公斤兌水450升,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原垅地進行土壤處理時,播種前先用缺口耙耙1-2遍,然后按上述劑量噴藥,噴藥后馬上用輕耙縱橫各耙一遍進行混土,混土后土較干時應鎮壓,5天后即可播種;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1.應用大麻復混肥比普通化肥原莖增產8%、纖維增產12%、種于增產10%。2.藥劑拌種、包衣和殺蟲劑的應用使發病率少于1%、保苗率提15個百分點、麻苗幼葉受損下降90%以上、鼠和雀的危害明顯減輕。
文檔編號A01D45/00GK1792144SQ20051001056
公開日2006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3日
發明者衛德林 申請人:衛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