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結構的改進,特別是專門用于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背景技術花蕓豆又名奶花蕓豆,生長在涼爽地區,其富含蛋白質、氨基酸,易消化,用于做成各種食品,可預防高血脂、肥胖癥等病,是出口創匯的好產品,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目前尚沒有專用的用于播種花蕓豆的機械設備,只能暫時用外槽輪式條播機對花蕓豆進行播種,由于機械設備不匹配,致使花蕓豆種子的破損率達15%以上,且播種不均,缺苗、斷苗現象較為嚴重,嚴重制約著花蕓豆產業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不僅結構簡單,可以對花蕓豆進行精量點播,消除播種不均、缺苗、斷苗現象,而且播種時不會對花蕓豆造成任何傷害,有助于花蕓豆產業的飛速發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包括由地輪驅動的鏈輪傳動機構以及安裝在排種室內驅動軸上的排種盤,排種盤的直徑為200mm,在靠近排種盤外周緣的盤面上均布設置著排種孔,排種孔的孔徑為6.0-7.0mm,排種孔中心與排種盤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6mm。
本實用新型精量播種機在現有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的基礎上對位于其排種室內驅動軸上的排種盤結構稍作改進,使排種盤上的排種孔的孔徑與花蕓豆的大小相適應,使得播種時花蕓豆可以從容的從排種孔中排出,而不會被排種孔阻擋,這樣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對花蕓豆進行精量點播,消除播種不均、缺苗、斷苗現象,而且播種時不會對花蕓豆造成任何傷害,有助于花蕓豆產業的飛速發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無需對氣吸式精量播種機作較大的改動即可播種花蕓豆,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排種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傳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如圖1、圖2所示,包括由地輪4驅動的鏈輪傳動機構以及安裝在排種室8內驅動軸上的排種盤1,排種盤1的直徑為200mm,在靠近排種盤1外周緣的盤面上均布設置著排種孔2,排種孔2構成圓環形。為了防止排種孔2阻擋花蕓豆從排種孔2中順利排出,排種孔2的孔徑為6.0-7.0mm,與花蕓豆的大小相適應,排種孔2中心與排種盤1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6mm。如圖2所示,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播種機既能保證花蕓豆正常播種,又能保證播種機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在鏈輪傳動機構中與地輪4同軸的主動鏈輪3齒數為22齒,與該主動鏈輪3配合傳動的從動鏈輪7齒數為26齒,在所述的從動鏈輪7軸上安裝著齒數為23齒的過渡主動鏈輪5,與該過渡主動鏈輪5配合傳動的過渡從動鏈輪6齒數為19齒。在實際播種時,株距選97mm、排種孔2的數目采用30個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包括由地輪(4)驅動的鏈輪傳動機構以及安裝在排種室內驅動軸上的排種盤(1),其特征是排種盤(1)的直徑為200mm,在靠近排種盤(1)外周緣的盤面上均布設置著排種孔(2),排種孔(2)的孔徑為6.0-7.0mm,排種孔(2)中心與排種盤(1)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6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其特征是鏈輪傳動機構中與地輪(4)同軸的主動鏈輪(3)齒數為22齒,與該主動鏈輪(3)配合傳動的從動鏈輪(7)齒數為26齒,在所述的從動鏈輪(7)軸上安裝著齒數為23齒的過渡主動鏈輪(5),與該過渡主動鏈輪(5)配合傳動的過渡從動鏈輪(6)齒數為19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其特征是排種孔(2)的數目為30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播種花蕓豆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包括由地輪驅動的鏈輪傳動機構以及安裝在排種室內驅動軸上的排種盤,排種盤的直徑為200mm,在靠近排種盤外周緣的盤面上均布設置著排種孔,排種孔的孔徑為6.0-7.0mm,排種孔中心與排種盤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6mm。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對花蕓豆進行精量點播,消除播種不均、缺苗、斷苗現象,而且播種時不會對花蕓豆造成任何傷害,有助于花蕓豆產業的飛速發展。
文檔編號A01C7/18GK2857433SQ200520136698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1日
發明者朱新輝, 李愚超 申請人:朱新輝, 李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