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生物肥料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生物肥料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風化煤、褐煤等含有腐殖酸,但一般均處于與金屬離子絡合態,直接施入土壤一般不能發揮膠結土壤顆粒的作用。采用物理、化學方法可以活化一部分腐殖酸,但效率低,一般只能在液體中進行,需要大量能源進行后續的脫水工序,從而成本偏高。利用腐殖酸的絡合、刺激植物生長等特性,配以無機肥料提供養分,可以制成腐殖酸肥料。但目前這類肥料對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考慮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生物肥料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生物肥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風化煤粉碎,過2mm篩,選用<0.5mm的風化煤顆粒進一步處理;調節風化煤顆粒含水量到30%,加入風化煤量10%的一價離子及其載體和20%的穩定劑,混合均勻,室溫下放置1至2天,其間每6小時攪拌1次;均勻噴灑0.01%肥沃土壤水浸提液(水∶土=10∶1,稀釋100倍)和0.1%活性引物,20-30℃培養7天,之后在60℃下烘干;處理后的風化煤與尿素、硫酸鉀混合制成肥料。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既可提供養分,又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做到肥、水同步。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種新型肥料的生產方法,在風化煤含水量不大于30%條件下,用一價離子取代風化煤腐殖酸中的Ca2+、Mg2+,同時通過加入穩定劑,使得被交換下來的Ca2+、Mg2+失活而不再與腐殖酸絡合,并且使烘干后水溶性腐殖酸比例提高到總含量的80%以上,之后,以水溶性腐殖酸含量很高的風化煤為材料,接種土壤微生物菌群進行好氣降解,使腐殖酸進一步分解為較小的分子,最后,將發酵材料按一定比例加入無機氮、磷、鉀肥料中,制成可以促進土壤團聚體形成的腐殖酸生物肥料。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生物肥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風化煤粉碎,過2mm篩,選用<0.5mm的風化煤顆粒進一步處理;調節風化煤顆粒含水量到30%,加入風化煤量10%的一價離子及其載體和20%的穩定劑,混合均勻,室溫下放置1至2天,其間每6小時攪拌1次;均勻噴灑0.01%肥沃土壤水浸提液(水∶土=10∶1,稀釋100倍)和0.1%活性引物,20-30℃培養7天,之后在60℃下烘干;處理后的風化煤與尿素、硫酸鉀混合制成肥料。
全文摘要
一種新型肥料的生產方法,在風化煤含水量不大于30%條件下,用一價離子取代風化煤腐殖酸中的Ca2+、Mg2+,同時通過加入穩定劑,使得被交換下來的Ca2+、Mg2+失活而不再與腐殖酸絡合,并且使烘干后水溶性腐殖酸比例提高到總含量的80%以上,之后,以水溶性腐殖酸含量很高的風化煤為材料,接種土壤微生物菌群進行好氣降解,使腐殖酸進一步分解為較小的分子,最后,將發酵材料按一定比例加入無機氮、磷、鉀肥料中,制成可以促進土壤團聚體形成的腐殖酸生物肥料。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既可提供養分,又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做到肥、水同步。
文檔編號C05F11/02GK101081777SQ20061001400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日
發明者杜云福 申請人:天津市漢沽區福祥肥料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