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喂入脫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中的脫粒機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全喂入脫粒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全喂入脫粒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脫粒機具。現在使用的全喂入脫粒機采用傳統型式的軸流滾筒脫粒,這樣的軸流滾筒由安裝在滾筒軸兩端的幅盤、齒桿(或齒板)和桿齒組成,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直線安裝在幅盤上,桿齒固定在齒桿上,為了保證在脫粒過程中作物沿滾筒軸線方向流動,齒桿上的桿齒多按螺旋線排列,并在脫粒室的頂蓋內壁設有螺旋線導向板。由于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直線安裝,而導向板又是固定的,使滾筒的軸向輸送能力較弱,在機器作業過程中,人工喂入經常出現喂入量過大的情況,這時負荷曾大導致滾筒轉速下降,就會產生作物秸稈在滾筒末端出口處堵塞,甚至造成滾筒損壞。因此,存在著工作可靠性差,生產效率低的問題。另外,現有全喂入脫粒機沒有二次復脫裝置,經軸流滾筒脫粒后的作物秸稈直接通過滾筒末端排出口排出機外,排出的作物秸稈中含有未脫下的籽粒和夾帶的籽粒。因此,存在著脫粒損失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工作可靠性高、脫粒損失少、生產效率高的全喂入脫粒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全喂入脫粒機,包括機架和安裝在機架上的喂入裝置、軸流滾筒、凹板、清選篩、清選風機、除雜風機、升運器、復清篩、糧箱、地輪以及傳動系統。所述軸流滾筒為三段式結構,由滾筒軸、幅盤、桿齒和斜線齒桿、螺旋齒桿、直線齒桿組成,六個幅盤套裝在滾筒軸上,所述四根斜線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傾線安裝在幅盤上,該四根斜線齒桿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構成所述軸流滾筒的首段;所述四根螺旋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在幅盤上,該四根螺旋齒桿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構成所述軸流滾筒的中段;所述四根直線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直線安裝在幅盤上,該四根直線齒桿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構成所述軸流滾筒的末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軸流滾筒的末段出口處安裝有復脫裝置。該復脫裝置由兩個復脫滾筒和殼體、傾斜振動板組成,所述兩個復脫滾筒并列支承安裝在殼體上,并與上述軸流滾筒軸線平行,所述前復脫滾筒的幅盤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六根齒桿,該六根齒桿上徑向固裝兩排桿齒;所述后復脫滾筒的幅盤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四根齒桿,該四根齒桿上徑向固裝三排桿齒,所述傾斜振動板傾斜安裝在兩個復脫滾筒的下方,并通過連桿與偏心輪連接,該傾斜振動板下出口端伸入所述機架內,并位于所述清選篩上方。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喂入脫粒機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軸流滾筒設計為三段式結構,即首段為斜線齒桿,中段為螺旋齒桿,末段為直線齒桿。脫粒作業時,旋轉的螺旋齒桿增加了軸流滾筒的軸向推進輸送能力,當出現喂入量過大滾筒轉速下降的情況時,不會產生作物秸稈在滾筒末端出口處堵塞,更不易造成滾筒損壞,使脫粒機工作更加平穩可靠;又由于在滾筒末端出口處安裝有二次復脫裝置,對經軸流滾筒脫粒后的作物秸稈進行二次復脫和分離,提高了脫凈率,減少了夾帶損失。從而得到工作可靠性高、脫粒損失少、生產效率高的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全喂入脫粒機的結構主視圖;圖2是圖1所示全喂入脫粒機的右側視圖;圖3是圖1所示軸流滾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沿圖4中B-B線的剖視圖。
圖中機架1 喂入裝置2 軸流滾筒3 凹板4 清選篩5 清選風機6 除雜風機7 升運器8 復清篩9 糧箱10 傳動系統11 地輪12 滾筒軸13 幅盤14、24、25 桿齒15、16、17、26、27 斜線齒桿18 螺旋齒桿19 直線齒桿20 復脫裝置21 復脫滾筒22、23 齒桿28、29 殼體30 傾斜振動板31 連桿32 偏心輪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和圖2中,所示全喂入脫粒機,包括機架1和安裝在機架1上的喂入裝置2、軸流滾筒3、凹板4、清選篩5、清選風機6、除雜風機7、升運器8、復清篩9、糧箱10、地輪12以及傳動系統11。如圖3所示,所述軸流滾筒3為三段式結構,即首段為斜線齒桿,中段為螺旋齒桿,末段為直線齒桿,該軸流滾筒3由滾筒軸13、幅盤14、桿齒15、16、17和斜線齒桿18、螺旋齒桿19、直線齒桿20組成,六個幅盤14套裝在滾筒軸13上,所述四根斜線齒桿18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傾線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斜線齒桿18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5,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首段;所述四根螺旋齒桿19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螺旋齒桿19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6,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中段;所述四根直線齒桿20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直線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直線齒桿20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7,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末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圖4、圖5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全喂入脫粒機復脫裝置21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復脫裝置21安裝在所述軸流滾筒3的末段出口處,該復脫裝置21由兩個復脫滾筒22、23和殼體30、傾斜振動板31組成。所述兩個復脫滾筒22、23并列支承安裝在殼體30上,并與上述軸流滾筒3軸線平行,所述前復脫滾筒22的幅盤24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六根齒桿28,該六根齒桿28上徑向固裝兩排桿齒26;所述后復脫滾筒23的幅盤25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四根齒桿29,該四根齒桿29上徑向固裝三排桿齒27,所述傾斜振動板31傾斜安裝在兩個復脫滾筒22、23的下方,并通過連桿32與偏心輪33連接,該傾斜振動板31下出口端伸入所述機架1內,并位于所述清選篩5上方。
全喂入脫粒機工作時,作物被喂入到喂入裝置2內,在輸送鏈耙作用下,被強制喂入到脫粒室內,作物在滾筒桿齒的沖擊和凹板的揉搓復合作用下脫粒,在軸流滾筒中段螺旋齒桿19的強力推進下沿軸向向末端輸送,并經軸流滾筒末段直線齒桿20上的桿齒強制排出,此時脫粒后的作物秸稈被送入二次復脫裝置,經二次復脫和分離后排出機外,脫出物經清選和復清后籽粒進入糧箱,完成一次脫粒作業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全喂入脫粒機,包括機架(1)和安裝在機架(1)上的喂入裝置(2)、軸流滾筒(3)、凹板(4)、清選篩(5)、清選風機(6)、除雜風機(7)、升運器(8)、復清篩(9)、糧箱(10)、地輪(12)以及傳動系統(11),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流滾筒(3)為三段式結構,由滾筒軸(13)、幅盤(14)、桿齒(15、16、17)和斜線齒桿(18)、螺旋齒桿(19)、直線齒桿(20)組成,六個幅盤(14)套裝在滾筒軸(13)上,所述四根斜線齒桿(18)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傾線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斜線齒桿(18)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5),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首段;所述四根螺旋齒桿(19)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螺旋齒桿(19)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6),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中段;所述四根直線齒桿(20)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直線安裝在幅盤(14)上,該四根直線齒桿(20)上徑向均布固裝桿齒(17),構成所述軸流滾筒(3)的末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喂入脫粒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軸流滾筒(3)的末段出口處安裝有復脫裝置(21),該復脫裝置(21)由兩個復脫滾筒(22、23)和殼體(30)、傾斜振動板(31)組成,所述兩個復脫滾筒(22、23)并列支承安裝在殼體(30)上,并與上述軸流滾筒(3)軸線平行,所述前復脫滾筒(22)的幅盤(24)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六根齒桿(28),該六根齒桿(28)上徑向固裝兩排桿齒(26);所述后復脫滾筒(23)的幅盤(25)上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四根齒桿(29),該四根齒桿(29)上徑向固裝三排桿齒(27),所述傾斜振動板(31)傾斜安裝在兩個復脫滾筒(22、23)的下方,并通過連桿(32)與偏心輪(33)連接,該傾斜振動板(31)下出口端伸入所述機架(1)內,并位于所述清選篩(5)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喂入脫粒機,旨在提供一種工作可靠性高、脫粒損失少、生產效率高的全喂入脫粒機。包括機架和安裝在機架上的喂入裝置、軸流滾筒、凹板、清選篩、清選風機、除雜風機、升運器、復清篩、糧箱、地輪以及傳動系統。所述軸流滾筒為三段式結構,所述四根斜線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傾線安裝在滾筒首段的幅盤上;所述四根螺旋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安裝在滾筒中段的幅盤上;所述四根直線齒桿沿滾筒軸線方向均布直線安裝在滾筒末段的幅盤上;在所述軸流滾筒的末段出口處安裝有復脫裝置。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大豆等農作物的脫粒作業。
文檔編號A01F12/44GK2917245SQ200620021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3日
發明者張繼文 申請人:張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