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作物育苗或花木栽培大棚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大棚薄膜揭蓋方便度和抗風能力的壓膜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大棚在種植蔬菜、花木或農作物育苗如棉花育苗中廣泛應用,利用塑料大棚可以對溫度、水肥等環境因子進行有效控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塑料大棚的抗風問題一直是困擾人們的難題,一般都是從左至右用多根繩子攔住塑料薄膜,從而提高其抗風性能,然而由于在作物生長過程中需要經常揭膜通風,這時就需要把繩子一根一根解開,通風后又需要一根一根栓好繩子,非常繁瑣費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便于壓膜和揭膜又提高抗風能力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它包括兩根連接桿,兩連接桿的長度與棚架的長度或寬度相一致或基本相致,壓膜繩或壓膜網的一端連接在一根連接桿上,壓膜繩或壓膜網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根連接桿上。
在上述壓膜裝置中,在至少一根連接桿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為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
在上述壓膜裝置中,所述的壓膜網由經線方向的壓膜繩與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相互纏結而成。
利用上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進行壓膜時,將壓膜裝置放置于已覆蓋在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上面,將一根連接桿兩端利用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用重物壓實,另一根兩端也利用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直接埋入土中或用重物壓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還可包括一根連接桿,連接桿的長度與棚架的長度或寬度相一致或基本相一致,壓膜繩或壓膜網的一端連接在連接桿上,壓膜繩或壓膜網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或連接在一連接繩上。
在上述壓膜裝置中,在連接桿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為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
在上述壓膜裝置中,所述的壓膜網由經線方向的壓膜繩與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相互纏結而成。
利用上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進行壓膜時,將壓膜裝置放置于已覆蓋在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上面,將連接桿的兩端利用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用重物壓實,壓膜繩或壓膜網另一端直接與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相連或系在重物上,或通過連接繩兩端系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系在重物上。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一根或兩根連接桿與壓膜繩或壓膜網組成壓膜裝置,這樣在壓膜時可以直接把壓膜裝置覆蓋在塑料薄膜上,連接桿與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相固定,壓膜繩或壓膜網在塑料薄膜的整體長度方向上形成束縛力,既大大提高了塑料薄膜的抗風能力,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是采用連接桿與多根壓膜繩或整體壓膜網形成一個整體,因此壓膜方便快速,揭膜時只需把連接桿兩端從預埋在地中的連接件上取下,由兩個人分別在大棚兩頭手拿連接桿,即可把壓膜裝置從薄膜上整體打開,再把塑料薄膜掀開即可,因而揭膜也十分迅速方便。
圖1是壓膜裝置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實施例1所示的壓膜裝置在使用狀態下的示意圖;圖4是壓膜裝置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壓膜裝置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壓膜裝置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壓膜裝置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實施例5所示的壓膜裝置在使用狀態下的示意圖;圖9是壓膜裝置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壓膜裝置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壓膜裝置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2所示,這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包括兩根連接桿1,兩連接桿1的長度與塑料大棚棚架的寬度相一致或者基本相一致,壓膜繩2的一端連接在一根連接桿1上,壓膜繩2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根連接桿1上。為了便于連接桿在使用時與地相連,在兩根連接桿1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可以是如圖2所示的勾掛部件3,也可以是可打結的繩索,所述的繩索可以是尼龍繩、塑料繩、草繩,也可以是鋼絲、鐵絲等。當然也可以在另外一根連接桿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也設置連接部件。
如圖3所示,用實施例1所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壓膜的方法是將壓膜裝置放置于已覆蓋在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上面,兩根連接桿1分別位于棚架長度方向的兩側,將兩根連接桿1兩端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4上。如另一根連接桿的兩端不設置連接件,則把該連接桿直接埋入土中或用重物壓實。這樣,壓膜繩2在棚架的長度方向也即經線方向上對塑料薄膜形成束縛。為使對塑料薄膜形成更好的束縛,同時為了防止經線方向上的壓膜繩2向下滑,可在緯線方向上設置數根壓膜繩2’,每根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2’與經線方向上的壓膜繩2相互纏結形成壓膜網。
在上述方法中,連接桿兩端也可利用可打結繩索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僅僅用重物壓實。
為使塑料薄膜更方便和快速揭開,將塑料薄膜的兩邊的薄膜邊緣沿薄膜長度方向各放置一繩索翻邊后進行熱合,該繩索兩端系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將一邊不熱合直接埋入土中或用重物壓實。
揭膜時,如兩根連接桿均與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4相連接,則把兩根連接桿的兩端從連接件4上脫開,由兩個人分別從兩側手持連接桿1的一端,將連接桿連同壓膜繩向相反方向全部揭開,再將塑料薄膜揭開即可。這樣就克服了目前需逐根解開壓膜繩的繁瑣做法,速度大大提高,十分方便,同時由于有一個整體的壓膜裝置進行壓膜,與現有技術相比,也大大提高了抗風能力。
實施例2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所述的壓膜裝置不同的是,在緯線方向上也設置數根壓膜繩2’,每根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2’與經線方向上的壓膜繩2相互纏結形成壓膜網。
實施例3與實施例1、2不同的是,本實施例只采用一根連接桿1,連接桿的長度與棚架的寬度相一致或基本相一致,壓膜繩2的一端連接在連接桿1上,壓膜繩2的另一端連接在一連接繩6上。在連接桿1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為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連接部件的設置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用本實施例進行壓膜時,將壓膜裝置放置于已覆蓋在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上面,將連接桿1的兩端利用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壓膜繩的另一端通過連接繩6兩端系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系在重物上。
同樣,可將塑料薄膜的兩邊的薄膜邊緣沿薄膜長度方向各放置一繩索翻邊后進行熱合,該繩索兩端系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將一邊不熱合直接埋入土中或用重物壓實。
同樣如實施例2一樣,也可在緯線方向上也設置數根壓膜繩,每根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與經線方向上的壓膜繩相互纏結形成壓膜網。
實施例4與實施例3不同的是,壓膜繩2的另一端為自由端,用本實施例壓膜時,連接桿的連接方法同上述實施例,將每根壓膜繩的自由端直接與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相連或系在重物上。
實施例5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只不過連接桿1的長度與棚架的長度相一致或基本相一致。
用本實施例壓膜時,如圖8所示,是將連接桿1沿棚架的長度方向安放,壓膜繩在緯線方向上對塑料薄膜進行束縛。連接桿的固定方式和其它方面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6與實施例5不同的是,兩根連接桿1之間是如圖9所示的壓膜網2-1。當然,前述實施例也可采用這樣的壓膜網。
實施例7本實施例的壓膜繩一端為自由端,其壓膜方法除壓膜的方向不同外,與實施例4基本相同。
實施例8與實施例5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壓膜繩另一端連接在一連接繩6上。本實施例的壓膜方法除壓膜方向不同外,其它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兩根連接桿,兩連接桿的長度與棚架的長度或寬度相一致或基本相致,壓膜繩或壓膜網的一端連接在一根連接桿上,壓膜繩或壓膜網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根連接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根連接桿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為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膜網由經線方向的壓膜繩與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相互纏結而成。
4.一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連接桿,連接桿的長度與棚架的長度或寬度相一致或基本相一致,壓膜繩或壓膜網的一端連接在連接桿上,壓膜繩或壓膜網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或連接在一連接繩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連接桿的兩端或靠近兩端處設置有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為勾掛部件或可打結繩索。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膜網由經線方向的壓膜繩與緯線方向上的壓膜繩相互纏結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棚薄膜壓膜裝置,壓膜裝置包括兩根連接桿,壓膜繩或壓膜網的一端連接在一根連接桿上,另一端連接在另一根連接桿上;或包括一根連接桿,壓膜繩或壓膜網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或連接在一連接繩上。壓膜時,將壓膜裝置放置于塑料薄膜上面,將一根連接桿兩端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用重物壓實,另一根兩端也連接在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上或直接埋入土中或用重物壓實;或將壓膜繩或壓膜網另一端直接或通過連接繩與預埋在土中的連接件相連或系在重物上。本實用新型的采用既便于壓膜和揭膜,又提高了抗風能力。
文檔編號A01G9/22GK2935787SQ2006200310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11日
發明者楊鐵鋼, 王軍亮, 郭紅霞, 代丹丹 申請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