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免插直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精確,快速,直播,技術領域。特別 是一種在大田快速省時省力,成行成株的現代農業直播器。
背景技術:
水稻免插直播器外觀是由主軸,中套,外套,播種槽口, 垂直視線輪,擋輪,手柄,附后種子壓泥架等部件構成。直播 器的內部結構均由固定種子倉座和活動種子倉蓋組成。直播器 直播時,只需調節適宜的播種槽口。這樣可精確播種,提高工作效益,每小時可以播4-5畝。比原來手工插秧提高40-50倍 速度,比拋秧可提高15-20倍,同時能使行株均勻,生長合理, 提高產品質量。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髙農民功效的新技術。 直接到大田直播,播后精確,成行成株,壓泥定位,質量可靠 的水稻免插直播器。它克服了原來亂播稀密不勻,雨后漂浮的 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水稻免插直播器由若干個種子 倉組成為一部,包括主軸(1),中套(2)和外套(3)聯結種 子倉座(4),用固定螺絲(5)固定在主軸(1)兩端,再由中 套(2 )聯結活動種子倉蓋(6 )用調節螺絲(7 )插入外套(3 ) 內部,留出適宜的播種槽口 (8)為單獨一個種子倉,中間兩個 活動種子倉蓋(6 )分別聯結兩個垂直視線輪(9 ),再由主軸(1) 兩端裝上擋輪(10 ),再加裝轉動架(11)和手柄(12 )及壓泥架(13)壓泥架由主軸擋輪、中輪、化纖網,連接擋架構成,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的直播器。種子倉座(4)與活動種子倉蓋(6)合并使種子自然溜入 播種槽口 (8), 口徑為l厘米長,0.5厘米寬。配裝壓泥架(13)使播出的行株均勻的種子壓泥定位。有益效果:使用時調節適宜的播種槽口 8,使種子播出均句, 播后用壓泥架13壓泥,使種子定位利于生長。
圖l是本實用新型平面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水稻免插直播器由若干個種子倉組成一部, 包括主軸(1 ),中套(2 )和外套(3 )聯結種子倉座(4 ),用 固定螺絲(5)固定在主軸(1)兩端,再由中套(2)聯結活動 種子倉蓋(6)用調節螺絲(7)插入外套(3)內部,留出適宜 的播種槽口 ( 8 )為單獨一個種子倉,中間兩個活動種子倉蓋(6 ) 分別聯結兩個垂直視線輪(9 ),再由主軸(1 )兩端裝上擋輪(10 ), 再加裝轉動架(11)和手柄(12)及壓泥架(13)壓泥架由主 軸擋輪、中輪、化纖網,連接擋架構成,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的 直播器。主軸(l)采用鋼管,中套(2)外套(3)和種子倉座(4) 都采用塑管。活動種子倉蓋(5)釆用有機玻璃和透明材料,在 播種時能觀察到種子倉內種子播出的情況,以利于適時調節。使用方法拉開種子倉蓋,裝進種子,留出適宜的種子出口位置。再將種子倉蓋蓋好固定,防止種子出口縮小,影響播 種。直播器的定理要求a. 要求提前耕耙,宜早不宜遲。鏟草除根,除草及時;b. 要求四周開溝排灌,田平好管好除草;c. 要求種子破胸播,播時細致地差錯;d. 要求田平泥溶落好谷,免得風雨亂漂浮。注意事項1. 種谷只允許在破胸期播,如長根發芽,就只能用手播;2. 播后用除草劑,要求在農技部門的指導下使用,謹防傷 害禾苗;3. 播種時直播器不能沾水,種子也需要涼干才能夠提高直 播效果。
權利要求1. 水稻免插直播器,由若干個種子倉組成一部,其特征是包括主軸(1)、中套(2)和外套(3)聯結種子倉座(4)、用固定螺絲(5)固定在主軸(1)兩端、再由中套(2)聯結活動種子倉蓋(6)用調節螺絲(7)插入外套(3)內部,留出適宜的播種槽口(8)為單獨一個種子倉,中間兩個活動種子倉蓋(6)分別聯結兩個垂直視線輪(9),再由主軸(1)兩端裝上擋輪(10),再加裝轉動架(11)和手柄(12)及壓泥架(13)成為一部整體結構的直播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免插直播器,其特征是由 中套(2) —端連接外套(3)聯結種子倉座(4),再由中套(2) 另一端與活動種子倉蓋(6)連接,插入外套(3)內部,留出適 宜的播種槽口 (8) 口徑為1厘米長,0.5厘米寬。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免插直播器,其特征是配 裝壓泥架(13)與主軸(1)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水稻免插直播器由若干個種子倉組成為一部。包括主軸(1),中套(2)和外套(3)聯結種子倉座(4),用固定螺絲(5)固定在主軸(1)兩端。再由中套(2)聯結活動種子倉蓋(6)用調節螺絲(7)插入外套(3)內部,留出適宜的播種槽口(8)為單獨一個種子倉,中間兩個垂直視線輪(9)分別聯結兩個活動種子倉蓋(6),再由主軸(1)兩端裝上檔輪(10),再加裝轉動架(11)和手柄(12)再配裝壓泥架(13)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的直播器具有實用性強,操作方便,調節靈活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G16/00GK201107881SQ20062014775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9日
發明者黃冬元 申請人:黃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