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沙質旱地改水田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旱地改水田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將閉孔型聚乙烯發泡片材與厚型塑料薄膜相結合的沙質旱地改水田技術。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旱地改為水田后,既能大幅度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又能拓展農田對作物種類的適應范圍。但是,旱地改水田不僅受水源的限制,更多的是受土質的限制,特別是我國北方大面積的沙質土壤,由于保水能力差,則無法實施此項改造工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沙質旱地改水田法,以適應沙質旱地改水田的需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采用厚度為5~8mm的閉孔型聚乙烯發泡片材和厚度為0.10~0.15mm的聚乙烯膜作待改田的保水層,根據發泡片材和聚乙烯膜的幅寬分步按至少2.5倍的幅寬將旱地泥土起至50cm的深度后,先鋪發泡片材后鋪膜,要求片材和薄膜能同時蓋住周圍田埂2/3的高度,在兩幅片材和兩幅膜的結合處,分別用中性耐候中性硅酮玻璃膠粘合,經24小時后回填泥土,直到完成整塊地的鋪填工作,最后將田埂培土、壓實至計劃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顯著效果1、在提灌設備已十分普及的情況下,旱地改水田的主要障礙在土質,由于沙質土壤的保水性差,所以只能種旱地作物,采用本方案后,能將大量的沙質土地改為水田,這將大幅度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土地的產值。
2、采用塑料薄膜墊底保水的方法是一種公知方法,但是由于薄膜經不起踩踏,特別是經不起砂粒、石子的擠壓,所以在旱地改水田的工程中單用它是起不到預期的保水作用的,然而將其與發泡片材結合后,則既保持了優良的隔水作用,又賦予了耐踩踏和耐薄膜上下砂粒、石子相互擠壓的能力,從而收到極為理想的保水效果。
3、水田的耕作深度為25~35cm,本方案將保水層設置在50cm深處,所以不會因耕作而受損。
4、用耐候中性硅酮玻璃膠作本方案的粘合劑,既便于施工,效果又好。
5、處于埋置狀態的聚乙烯塑料發泡片材和薄膜維持其正常功能的壽命在20年以上,所以本方案的產出投入比值是很高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沙質旱地改水田法,其特征是采用厚度為5~8mm的閉孔型聚乙烯發泡片材和厚度為0.10~0.15mm的聚乙烯膜作待改田的保水層,根據發泡片材和聚乙烯膜的幅寬分步按至少2.5倍的幅寬將旱地泥土起至50cm的深度后,先鋪發泡片材后鋪膜,要求片材和薄膜能同時蓋住周圍田埂2/3的高度,在兩幅片材和兩幅膜的結合處,分別用耐候中性硅酮玻璃膠粘合,經24小時后回填泥土,直到完成整塊地的鋪填工作,最后將田埂培土、壓實至計劃高度。
全文摘要
一種沙質旱地改水田法,通過在沙質旱地50cm深處埋置厚度5~8mm的閉孔型聚乙烯發泡片材和0.1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的方法,使沙質旱地能變為保水性極好的水田,使用本發明能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產量和產值。
文檔編號A01B79/00GK101084705SQ20071004940
公開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9日
發明者梁德富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