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黃芪種衣劑及其包衣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衣劑及其包衣方法。技術背景目前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種衣劑已有許多,如玉米種衣劑、35%多'克-福大豆種衣劑、大豆生化長效種衣劑、烯唑醇種衣劑等;但由于這些現有的種衣劑都含有藥用植物中禁用的成分,其殘效期過長,且多數屬于劇毒成分、對人畜與環境安全性差,因此不能作為藥用植物種衣劑,否則會影響中藥品質。黃芪作為一種藥用植物無法使用現有的種衣劑。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黃甚作為一種藥用植物無法使用現有的種衣劑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及其包衣方法。黃甚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5-30份的殺菌劑、5~10份的殺蟲劑、0.0010.05份的植物調節劑和110份的助劑組成;其中所述殺菌劑由多菌靈和福美*組成;殺蟲劑為吡蟲啉;助劑由膠粘劑、表面活性劑和滲透劑按1:1:1的質量比組成。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一)黃芪種子在41士2。C的溫水中清洗次24次,然后在41士rC的水中浸種4士0.5h,之后再用41±1"的水清洗1次;(二)在20土0.5t:的條件下悶種8士0.5h,之后自然干燥種子表面水分;(三)將質量為黃芪種子干重"/。~3%的黃芪種衣劑放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將黃芪種子放入攪勻、攤開、風干,即完成黃芪種子包衣;其中黃芪種衣劑與水按15:8090的質量比混合。本發明黃芪種衣劑針對黃芪的生長特點和苗期多發性病蟲害而設計,殺蟲劑吡蟲啉和殺菌劑多菌靈、福美霜都高效低毒,對環境和人畜安全,適用性好;吡蟲啉還具有內吸性強,殺蟲譜廣的特點。本發明黃芪種衣劑成膜速度快,不沉淀、不分層,包衣均勻,在土壤中遇水只能吸脹而不溶解脫落,脫落率小于0.2%。本發明黃芪種衣劑防效持久穩定達兩年,生物活性高,且對作物安全。使用本發明黃芪種衣劑的黃芪根系壯,根冠比提高30%,生長旺盛。由于黃芪種子外皮堅實而厚,并有膠質層,透性不良,因此采用常規包衣技術難于萌發。本發明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可以除去黃芪種子外皮的膠質層,打破種皮障礙,在溫湯浸種的基礎上采用變溫處理既有利于除去種子表面的部分病原菌,又能滿足種子萌發對溫度的特殊需要,提高黃芪萌發率2(K45個百分點。圖1是普通的未作處理的黃芪種子在染有腐生菌的培養基中的生長圖;圖2是經過黃芪種衣劑包衣的黃芪種子在染有腐生菌的培養基中的生長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530份的殺菌劑、510份的殺蟲劑、0.0010.05份的植物調節劑和110份的助劑組成;其中所述殺菌劑由多菌靈和福美霜組成;殺蟲劑為吡蟲啉;助劑由膠粘劑、表面活性劑和滲透劑按1:1:1的質量比組成。對比抑菌試驗表1是不同濃度下本實施方式黃芪種衣劑和ND種衣劑(大豆種衣劑)抑制黃芪主要致病菌一尖孢鐮刀菌的抑制效果。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試驗數據說明本實施方式黃芪種衣劑能有效的抑制黃芪主要致病菌(尖孢鐮刀菌)的生長,抑菌效果明顯優于大豆種衣劑。圖1和圖2是黃芪種子在染有腐生菌(黃芪另一種主要致病菌)的培養基中的生長圖片,其中圖i中黃芪種子未作處理,圖2中黃喪種子經過黃茛種衣劑包衣。根據圖片對比說明本實施方式黃芪種衣劑能有效的抑制腐生菌的生長。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629份的殺菌劑、6~9份的殺蟲劑、0.010.04份的植物調節劑和29份的助劑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7份的殺菌劑、8份的殺蟲劑、0.03份的植物調節劑和5份的助劑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0.020.04份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由鉬、硼和錳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本實施方式微量元素鉬、硼和錳之間的比例根據栽培土壤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微量元素的加入更有利于黃芪根系的生長。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四的不同點是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0.03份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由鉬、硼和錳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四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黃蔑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0.10.5份的指示染料,指示染料為酸性大紅或次甲基藍。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本實施方式可以改變包衣后種子的顏色,使其更為醒目,便于識別,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兔兒童或禽類誤食。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六的不同點是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OJ份的指示染料,指示染料為酸性大紅或次甲基藍。其它與實施方式六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多菌靈與福美霜的重量比為3:4。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本實施方式抑菌效果比其它比例高5個百分點以上。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縮節安(DPC)按1:1的質量比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黃芪以根入藥,本實施方式植物調節劑有利于黃芪的根系生長。具體實施方式十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膠粘劑為聚乙烯醇。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本實施方式膠粘劑可促進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效果。具體實施方式十一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吐溫80按1:1的質量比組成。其它與實施方式--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十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滲透劑為聚乙二醇。其它與實施方式一相同。本實施方式中滲透劑可使黃芪種衣劑中的抑菌成分更好的穿透黃芪種皮,抑制黃芪種皮內有害菌的生長。具體實施方式十三本實施方式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一)黃芪種子在41士2i:的溫水中清洗次24次,然后在4i土rc的水中浸種4士0.5h,之后再用41士rC的水清洗1次;(二)在20士0.5。C的條件下悶種8士0.5h,之后自然干燥種子表面水分;(三)將質量為黃芪種子千重1%3%的黃芪種衣劑放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將黃芪種子放入攪勻、攤開、風干,即完成黃芪種子包衣;其中黃芪種衣劑與水按15:8090的質量比混合。本實施方式悶種后干燥種子可以增加黃甚種衣劑的附著力。具體實施方式十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十三的不同點是步驟(一)黃芪種子在4rC的溫水中清洗次3次,然后在4rC的水中浸種4h,之后再用4rc的水清洗i次。其它步驟與實施方式十三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十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十三的不同點是步驟(二)在2(TC的條件下悶種8h。其它步驟與實施方式十三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十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十三的不同點是其中黃芪種衣劑與水按15:85的質量比混合。其它與實施方式十三相同。本實施方式種衣劑粘稠度和吸附度最佳。具體實施方式十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十三的不同點是黃種衣劑用量為黃芪種子干重的2%。其它與實施方式十三相同。對比試驗1、種子萌發率種子萌發率對比試驗數據如表2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2、幼苗胚根長度幼苗胚根長度對比試驗數據如表3所示。表3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3、幼苗胚根干物質積累幼苗胚根干物質積累對比試驗數據如表4所示。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4、幼苗子葉干物質積累幼苗子葉干物質積素對比試驗數據如表5所示。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對比試驗數據說明本實施方式效果最為理想權利要求1.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5~30份的殺菌劑、5~10份的殺蟲劑、0.001~0.05份的植物調節劑和1~10份的助劑組成;其中所述殺菌劑由多菌靈和福美霜組成;殺蟲劑為吡蟲啉;助劑由膠粘劑、表面活性劑和滲透劑按1∶1∶1的質量比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7份的殺菌劑、8份的殺蟲劑、0.03份的植物調節劑和5份的助劑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0.020.04份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由鉬、硼和錳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0.10.5份指示染料,指示染料為酸性大紅或次甲基藍。5、根據權利要求1所逑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多菌靈與福美霜的重量比為3:4。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植物生長調節劑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和縮節安按1:1的質量比組成。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膠粘劑為聚乙烯醇。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吐溫SO按1:1的質量比組成。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其特征在于滲透劑為聚乙二醇。.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一)黃芪種子在41土2'C的溫水中清洗次2~4次,然后在41士rC的水中浸種4士0.5h,之后再用41士rC的水清洗1次;(二)在20士0.5。C的條件下悶種8士0.5h,之后自然干燥種子表面水分;(三)將質量為黃芪種子干重1%~3%的黃芪種衣劑放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將黃芪種子放入攪勻、攤開、風干,即完成黃芪種子包衣;其中黃芪種衣劑與水按15:8090的質量比混合。全文摘要一種黃芪種衣劑及其包衣方法,它涉及一種種衣劑及其包衣方法。它解決了黃芪作為一種藥用植物無法使用現有的種衣劑的問題。黃芪種衣劑按重量份數比主要由25~30份的殺菌劑、5~10份的殺蟲劑、0.001~0.05份的植物調節劑和1~10份的助劑組成。包衣方法1.清洗、浸種再清洗種子;2.悶種,干燥;3.將黃芪種衣劑放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將黃芪種子放入攪勻、攤開、風干,即完成黃芪種子包衣。本發明黃芪種衣劑針對黃芪的生長特點和苗期多發性病蟲害而設計,脫落率小于0.2%,壯苗、促進根系,黃芪根冠比提高30%。本發明黃芪種衣劑的包衣方法可除去黃芪種子外皮的膠質層,打破種皮障礙,利于除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又滿足種子萌發對溫度的需要,提高黃芪萌發率20~45個百分點。文檔編號A01N47/40GK101218920SQ20071007161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申請日期2007年1月8日優先權日2007年1月8日發明者崔崇士,楊傳平,梁喜龍,王喜軍,鄭殿峰,偉馬,鈴馬申請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