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漁用過濾設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漁業養殖 生產中的漁用過濾設施。
背景技術:
在工業化養魚等新技術產業中,直接分離污物是封閉循環用水最經濟 有效的措施。在漁業循環用水過濾系統中,按所分離的對象(污染物)可分為液-液相、液-固相、液-氣相三種。由于固體污染物所占比例大, 又是液態、氣態污染物的重要來源,所以迅速分離固態污染物是水質凈化 的首選措施。在液-固相分離設施中,最常用的是機械式濾器,主要利用 溶液中組成物顆粒大小不同的特點,通過強迫流體穿過一種多孔介質而使 流體中的懸浮物分離,從而達到過濾目的。過濾是一種物理方法,當流體 穿過介質時,懸浮物顆粒被截留在介質表面和或在介質內。迫使流體穿過 介質的壓力可以有重力、正壓力或真空產生。而過濾介質可以是一種粒狀 的原阻攔層,如砂、焦煤或多孔陶瓷,或是一種細阻攔層,如過濾布或撅 網,或由一種經處置材料組成的原阻攔層,如粉狀硅藻土隻。由于漁業污水的特點,采用重力和簡單過濾介質更為實用。釆用濾布 過濾的優點是過水量較大,易清洗,缺點是強度較差,易堵塞損壞。目前在漁業養殖技術領域,釆用最多的液-固相分離設施是直立式過 濾設施。其濾網釆用直立式結構(濾網面與大地呈90°夾角),實際應用 中極易出現污物"貼網"現象,濾水效率較差。過濾時網目逐漸堵塞,當 濾水量小于用水量時,會在網衣兩側形成明顯的水位差,增大網衣受力強 度,極易發生濾網損壞事故,而且刷網清洗勞動強度大。實踐證明直立 式過濾設施,雖然網高可達2米多,但是運行時真正濾水量大的部分是近水面處的網衣。雖然濾網本身面積大,但真正有效的過濾面積較小,以致 網衣的受力狀況較差、易損壞。另外,由于濾網本身面積大,對其進行更 換及清洗的工作難度都較大,而且在更換及清洗的同時,必須停止所有過 濾工作,不能連續、穩定運作,因而工作效率低、綜合效益低。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 供一種漁用過濾設施,該過濾設施中的濾網傾斜設置、過濾池單元縮小且 數量增i,實踐中投資小、效率高,便于生產管理而且實用性強、綜合效 益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漁用過濾設施, 依次由蓄水池1、粗過濾池2、過濾池3、集水池4以及閥門池5組成,其 中過濾池3中設置有多個上部開口的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在每個 過濾池單元6底部設有常閉的排污口 17,以及位于排污口 17上方用于密 封的排污口蓋板閥18;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粗過濾池2之間設有淺"U" 形連通管7,其穿越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而且淺"U"形連通管 7的出水口 11位于每個過濾池單元6正中央且開口豎直向上,而進水口 8 端部設有蓋板閥12;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集水池4之間設置有"L"形 連通管9,其穿越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L"形連通管的出水口 IO開口豎直向上且出水口 IO端部設有蓋板閥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蓄水池1與粗過濾池2之間的 墻體中分段設置有直立式粗過濾柵網13,且其數量是過濾池單元6總數量 的一半,每兩個過濾單元6對應設置一個粗過濾柵網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蓋板閥12上均連接設置有 帶螺母絲杠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過濾池3包括6個呈倒漏斗 狀的過濾池單元6,其底部為一個邊長為1. 8-2. 5m的小方池。所述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中,用于支撐的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的底部為一邊長為1.9-2.4m的正方形開口 23,頂部為由c]) 10-巾14mm鋼 筋連接組成的0.4-0. 6m的正方形鋼筋開口 25;且在底部正方形開口 23 與頂部正方形鋼筋開口 25對應的四個頂點、四個邊中點之間,用8根4> 10-cJ)"隨的鋼筋支撐架26連接固定。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中, 用角鋼制成的直角形鋼筋框架27將鋼筋支撐架26連接固定在過濾池單元 6的底部邊沿上,首先在需要安裝鋼筋支撐架26的位置,先用螺栓20將 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水平邊加緊固定過濾池單元6的底部邊沿上,且該 水平邊上對應設置有對應的螺栓留孔24,再在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豎直 邊頂端焊接固定鋼筋支撐架26。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所 支撐的倒漏斗狀濾網14的濾網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在45 — 60°之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優選方案,所述倒漏斗狀濾網14的網衣尺 寸按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尺寸縫制,網衣連接處用布料加固,網衣下端 四周邊緣均用布料縫制帶螺孔的墊邊,其寬度大于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 的角鋼寬度,墊邊螺孔間距與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對應。綜上,采用本實用新型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具有以下優點1、濾網 面呈倒漏斗狀傾斜設置以及進水豎直上噴具有沖洗作用,能夠減輕污物的"貼網"堵塞,提高過濾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延長濾網使用壽命;2、 倒漏斗狀濾網增大了單位過濾面積,如對于一個2. Ox 2. (W的過濾池,當 高度為1.2米時,本過濾池濾網過水面積約為直立式濾池的2. 9倍。在本 設施中濾網架高度設計為1.2米,即使按水面處濾網長度計,設計水位為 過濾池上口緣下10厘米處,經過計算得出水面處濾網最小長度仍高于直 立式濾網(濾池網長2米)。3、投入小、效率高、綜合效益好、可進行 持續穩定供水,本過濾設施吸取了底部進水型濾池防堵性能好的優點,改 善了網衣受力狀況,提高了設施壽命,另外過濾池體積小減輕工作難度、數量多則可分別清洗、維修,保障連續、穩定運作,同時從網架上口可方 便地清洗網衣下部,運行管理非常方便。4、該設施在去除大型浮游動物 的同時,對殘餌和糞便微顆粒等懸浮物也有較好的過濾作用,尤其適用于 北方缺水地區漁業用水的循環使用及封閉式集約化養殖工程的水質處理, 在集約化漁業生產中,可作為沉淀前的濃縮處理設施。5、本設施設計雖 然產生于我國北方缺水地區家魚人工繁殖生產中,它有效地實現了水資源 的循環利用,對污水中懸浮物去除具有普遍應用價值。該漁用過濾設施適 用面較廣,如果濾網等釆用耐腐蝕材料,其結構可推廣應用到其他過濾技 術領域。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l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過濾池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過濾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過濾架底部鋼筋固定部分沿B-B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l一蓄水池; 4一集水池; 7 —淺"U"形連通管;10— "L"形連通管的 出水口;13—粗過濾柵網; 16 —帶螺母絲杠;2—粗過濾池; 3—過濾池;5—閥門池; 6—過濾池單元; 8 —淺"U"形連通管的進9一 "L"形連通管; 水口 ;11 —淺"U"形連通管的12—蓋板閥; 出水口;14 一倒漏斗狀濾網; 15 —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7—排污口; 18—排污口蓋板閥;19一排污管道;22—閥門;25 —正方形鋼筋開20—螺栓; 23—正方形開口 26—鋼筋支撐架21—傳輸管道; 24—螺栓留孔; 27—直角形鋼筋框架;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所述漁用過濾設施,依次由蓄水池l、粗過濾池2、過濾 池3、集水池4以及閥門池5組成。污水經粗過濾柵網13過濾后,通過淺 "U"形連通管7進入過濾池3中,經過濾池單元6過濾后,流入集水池4 中,最后再通過閥門池5供各用水單元使用。在蓄水池1與粗過濾池2之間的墻體中設置有直立式粗過濾柵網13, 且其數量是過濾池單元6總數量一半,每兩個過濾池單元6對應設置一個 粗過濾柵網13,且位于兩個過濾池單元6中間的正上方處。該粗過濾柵網 13可以用普通鐵絲網制作,主要濾阻大型固體雜物進入過濾池,如樹枝、雜草以及養殖動物等,網目規格可根據實際需要選用。結合圖l、圖2,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粗過濾池2之間設有淺"U" 形連通管7,穿越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而淺"U"形連通管出水 口 ll位于每個過濾池單元6正中央且開口豎直向上,且該出水口端豎立 段管長應在100亳米以上。在實踐中,為了保證淺"U"形連通管7固定 穩固,常在其出水口 11端部下方設置一支撐墻體。水流在過濾池單元6 中部豎直上噴,然后在周邊自然下流(池中水流形態如噴泉狀),下流水 可不斷沖洗濾網,減輕了污物"貼網"狀況。除此之外,在淺"U"形連 通管進水口 8端部設蓋板閥12,其上覆密封橡膠板,作用是在清洗過濾池 3時防止污水進入,而蓋板閥12由帶螺母絲杠16控制關閉,該蓋板閩12 為常開狀態。污水經粗過濾柵網13過濾后,通過淺"U"形連通管7進入過濾池3。而過濾池3中包含有6個上部開口的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每兩個過濾池單元6之間的間距為0. 5m。每個過濾池單元6為2. 0x 2. 01112小方 池,內設倒漏斗狀濾網14,而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用普通角鋼、鋼筋焊 制而成,架內覆以尼龍篩絹布(可根據需要選擇網目)。在圖3所示的過 濾池部分的結構示意圖中,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底部墻體的四周用20個過 濾網加固螺栓即(J)10mm螺栓20加緊固定倒漏斗狀濾網14以及漏斗狀濾網 支架15,而內部的淺"U"形連通管7釆用cJ) 150-200mm的鋼管。該六單元 過濾設施可滿足年產一億尾家魚苗繁殖孵化所需用水。實際應用中,可根 據用水量大小設計過濾單元數量。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集水池4之間設置有"L"形連通管9,在穿越 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L"形連通管出水口 IO位于集水池4內 部的墻體中,開口豎直向上且該出水口端部設蓋板閥12。每個過濾池單元 6過濾之水經"L"形連通管匯入集水池4中,其"L"形連通管9可選用 塑料管。結合圖3,將每個過濾池單元6底部靠近集水池4的三側經倒漏 斗狀濾網14過濾之水,經過cj) 150-200mm塑管都匯集到"L"形連通管9, 從而將所有經過濾的水都經過"L"形連通管9流入集水池4內。另外,"L"形連通管9的進水口端設于過濾池池壁上(濾網外),出水口端位 于集水池內,上設蓋板閥12。蓋板閥12的作用是在清洗過濾池時防止集 水池4內的水倒流,蓋板閥12上覆密封橡膠板,蓋板閬12由與其連接設 置的帶螺母絲杠16控制關閉,該蓋板閥12也為常開狀態。過濾池單元6 底部設有排污口17,其上用覆密封橡膠的排污口蓋板閥18密封,該排污 口蓋板閥18用繩索或鐵絲手工控制,該排污口蓋板閥18為常閉狀態。在集水池4的一側設置有接熱水源的熱水管道14,用以調節集水池4 內的水溫。而在與閥門池5相鄰的集水池4的外側池壁上,設置若干出水 管道21,用于將集水池4傳送進入閥門池5以供各用水單元使用,同時在 閩門池5中設置閩門22進行用水控制。在圖2所示的剖視結構圖中,在過濾池3內,淺"U"形連通管7以及"L"形連通管9都固定在過濾池3內壁的墻體中,而且在"U"形連通管的進水口 11端部、"L"形連通管的出水口 IO端部與兩個蓋板閩12連 接設置有cj)30,的帶螺母絲杠16,控制兩個常開的蓋板閥12進入關閉狀 態。在集水池4與閥門池5之間的墻體中,穿越墻體底部水平設置若干傳 輸管道21,將集水池4內的水經傳輸管道21傳送到閥門池5以供各用水 單元使用。如圖4所示,每個過濾池單元6中,倒漏斗狀濾網14都是靠倒漏斗 狀濾網支架15支撐固定。以2. 0x2. 0ni2的過濾池單元6為例,倒漏斗狀 濾網支架15高為1.2m,底部為1.94xl.94m2的正方形開口 23,頂部為由 d)10mm鋼筋焊接而成的0. 4x0. 4m2的正方形鋼筋開口 25,底部正方形開 口23用L40x5角鋼焊制而成,在底部正方形開口 23與頂部正方形鋼筋 開口25的對應四個頂點、四個邊中點之間,用8根d)10mm鋼筋支撐架26 連接固定,并使得所支撐的倒漏斗狀濾網14的濾網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 角在45 — 60。之間。圖5中,在過濾池沿上需要安裝cj)10mm鋼筋支撐架 26的位置,用d)10mm螺栓20將用L40 x 5角鋼制成的濾網支架15的底座 固定在過濾池單元6的底部邊沿上。該直角形鋼筋框架27 (濾網支架15 的底座)的水平邊上對應設置有對應的c))14mm螺栓留孔24,墊上海綿后, 用d)10mm螺栓20將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水平邊固定,此固定方式可以起 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再在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豎直邊頂端焊接固定鋼筋 支撐架26。而在安裝使用倒漏斗狀濾網14時,網衣下端四周邊緣均縫制有織布 且其寬度大于過濾池單元6的底部邊沿,將網衣下端四周邊緣夾在內緣帶 螺栓的底部邊沿臺面與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之間,同時墊以海綿,用d) 10mm螺栓20固定。這樣不但網衣固定方便,而且能夠保證整個網衣網衣 受力更均勻。網衣的上端用繩索簡單固定于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的上段 鋼筋上即可。所述的漁用過濾設施在正常的過濾污水過程中,淺"U"形連通管7的進水口 8端部與"L"形連通管9的出水口 IO端部的蓋板閥12都處于 常開狀態,污水經粗過濾柵網13過濾后,通過淺"U"形連通管7進入過 濾池3中,經過濾池單元6過濾后,再通過"L"形連通管9流入集水池4 中,最后再通過閥門池5提供給各用水單元使用。而當需要清洗某個過濾池單元6的倒漏斗狀濾網14時,則需要關閉 上述兩個蓋板閥12,而開啟過濾池單元6底部的排污口蓋板閥18,這樣 可對這一過濾池單元6進行清洗或更換網衣,而不影響其他過濾單元的正 常工作。這樣即可實現逐個清洗倒漏斗狀濾網14、過濾池單元6或逐個更 換倒漏斗狀濾網14。而當對網衣的進行日常清洗時,可用長柄毛刷從倒漏 斗狀濾網支架15的正方形鋼筋開口 25伸入清洗網衣下部,方便易行。由 此可見,該過濾設施由多個過濾池單元6構成,可分別清洗、維修,保障 連續、穩定運作。該過濾設施利用水的重力(水位差)過濾,水下閥門均 釆用簡單蓋板閥。具有過濾效率高、運行費用低、簡單耐用、方便易修的 特點。該過濾設施可用于常規生產,過濾后的水可直接使用(如孵化魚苗); 也可用于工業化養魚中,作為污水中固體污物過濾設施,濃污水進入沉淀 處理路徑、清污水進入下一步凈化處理路徑。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漁用過濾設施,依次由蓄水池(1)、粗過濾池(2)、過濾池(3)、集水池(4)以及閥門池(5)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3)中設置有多個上部開口的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底部設有常閉的排污口(17),以及位于排污口(17)上方用于密封的排污口蓋板閥(18);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粗過濾池(2)之間設有淺“U”形連通管(7),其穿越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且淺“U”形連通管的出水口(11)位于每個過濾池單元(6)正中央且開口豎直向上,其進水口(8)端部設有蓋板閥(12);在每個過濾池單元(6)與集水池(4)之間設置有“L”形連通管(9),其穿越兩池之間的墻體底部水平設置,“L”形連通管的出水(10)開口豎直向上且該出水口(10)端部設有蓋板閥(12)。
2.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 池(1 )與粗過濾池(2 )之間的墻體中分段設置有直立式粗過濾柵網(13 ), 且其數量是過濾池單元(6)總數量的一半,每兩個過濾池單元(6)對應 設置一個粗過濾柵網(13)。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 述蓋板閥(12)上均連接設置有帶螺母絲杠(16)。
4.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 述過濾池(3)包括6個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其底部為一個邊 長為1. 8-2. 5m的小方池。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倒 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6)中,用于支撐的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的底 部為一邊長為1.9-2.4m的正方形開口 (23),頂部為由(M0-c()14mm鋼筋 連接組成的0. 4-0. 6m的正方形鋼筋開口 (25);且在底部正方形開口 ( 23 ) 與頂部正方形鋼筋開口 (25)對應的四個頂點、四個邊中點之間,用8根 *10-4)14隨的鋼筋支撐架(26)連接固定。
6. 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中,用角鋼制成的直角形鋼筋框架(27)將鋼筋支 撐架(26)連接固定在過濾池單元(6)的底部邊沿上,首先在需要安裝 鋼筋支撐架(26)的位置,先用螺栓(20)將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水 平邊加緊固定在過濾池單元(6)的底部邊沿上,且該水平邊上對應設置 有對應的螺栓留孔(24),再在直角形鋼筋框架(27)的豎直邊頂端焊接 固定鋼筋支撐架(26)。
7. 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倒 漏斗狀濾網支架(15)所支撐的倒漏斗狀濾網(14)的濾網面與水平面之 間的夾角在45 —60°之間。
8. 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漁用過濾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倒 漏斗狀濾網(14)的網衣尺寸按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尺寸縫制,網衣 連接處用布料加固,網衣下端四周邊緣均用布料縫制帶螺孔的墊邊,其寬 度大于倒漏斗狀濾網支架(15)的角鋼寬度,墊邊螺孔間距與倒漏斗狀濾 網支架(l5)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漁用過濾設施,該設施依次由蓄水池、粗過濾池、過濾池、集水池以及閥門池組成,其過濾池中包含有多個上部開口的呈倒漏斗狀的過濾池單元,在每個過濾池單元底部設有常閉的排污口,以及位于排污口上方用于密封的排污口蓋板閥;在每個過濾池單元與粗過濾池之間設有淺“U”形連通管,其出水口位于每個過濾池單元正中央且開口豎直向上,而進水口端部設有蓋板閥;在每個過濾池單元與集水池之間設置有“L”形連通管,其出水口開口豎直向上且出水口端部設有蓋板閥。本過濾設施能夠大大減輕污物的“貼網”堵塞,增大單位過濾面積、提高過濾效率,延長濾網使用壽命,其投入小、效率高、實用性強且綜合效益好,能進行持續穩定供水。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1097561SQ20072003277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7日
發明者杜漢斌 申請人:杜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