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給料斗,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磚廠產磚過程中,粗、大的原料不僅會降低磚的質量,更會 使生產設備梗死,甚至損壞設備,給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磚廠產磚用的 原料必須使用細料,而且必須是大小均勻的細料,但是剛剛采集到的原料是不 符合這個要求的。所以在原料釆集回來后,必須要經過粉碎。目前,磚廠原料 粉碎工作在原料送入粉碎機前還主要依靠人力,即利用大量的人力來破碎原 料,然后由人使用斗車把初步破碎后的原料送入粉碎機進行粉碎。這樣的工程 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 人工運送原料需要很大的人力。
二. 人工運送原料會造成給料不均勻,造成其他設備出現故障,比如梗 死;同時人工送料速度受到限制,使得生產效率受到影響。
三. 整個生產過程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浪費更多的電能。
四. 粉碎機的進料口會出現飛料,可能擊傷現場送料人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取代人工送 料,均勻且持續地為粉碎機提供原料,提高原料的粉碎質量和粉碎效率,同時 提高使生產過程的安全性,達到省電、省工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包括料 倉8,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的下方設置一個電磁振動給料機9,電磁振動給料
機9的一端設有一個料槽10。
所述料槽10的開口方向為斜向下0度-45度。 所述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成倒置梯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磁振動給料機9的振動特性,通過一個控 制箱對電磁振動給料機9進行振動控制,使電磁振動給料機9受到均勻激振力, 從而使從料槽10出來的原料均勻地進入粉碎機。在整個過程中,采集回來的 原料先經過人工初步破碎,把大塊、粗塊的原料破碎到適合粉碎機進料口大小 的程度,裝載車把人工破碎后的原料送入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磚廠破碎自動 給料斗起臨時存放原料的作用,同時,原料持續地掉入電磁振動給料機9的料 箱10內,電磁振動給料機9受到激振力的作用,原料均勻且持續掉入粉碎機 內,整個過程持續不斷,實現了均勻且持續地為粉碎機提供原料的功能,從而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改變電磁振動機的激振力可以變化出料的速度,使 粉碎機達到一個最佳的工作效率。整個原料輸送過程只須一人操作,避免了人 工送料至粉碎機受到飛料擊傷的可能,達到了省工、省電、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通過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后,本實用 新型的其他特點、優點將會更加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生產流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2, 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包括料倉8,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的下方設置一個電磁振動給料機9,電磁振動給料機9內設有了一個料槽IO,料 槽10的開口方向為斜向下,整個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成倒置梯形狀。 電磁振動給料機9使用GZ系列電磁振動給料機。
如圖1,步驟2,用人工對大塊、粗塊原料進行破碎,將大塊的料粉碎到 能適合破碎機進料口大小;步驟3,由裝載車把經過人工破碎的原料送入磚廠 破碎自動給料斗,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起臨時存放原料的作用;步驟4,原料 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落入下方的電磁振動給料機9的料槽10內,通過控制 箱對電磁振動給料機9進行震動控制,使料槽10內的原料受到震動,原料均 勻地從料槽10開口處落入其下方的粉碎機;步驟5,粉碎機粉碎原料后,原料 進入滾筒篩;步驟6,滾筒篩對原料進行篩選,粗料反輸回粉碎機,細料輸送 到后續生產設備;步驟7,后續生產設備進行生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能夠持續為電磁振動給料機9提 供原料,使后續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由于施工過程不需要人在粉碎機附近協 助,所以施工安全性大大增加,最終達到了省工、省電的目的。
權利要求1. 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包括料倉(8),其特征在于,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的下方設置一個電磁振動給料機(9),電磁振動給料機(9)的一端設有一個料槽(1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10) 的開口方向為斜向下0度-45度。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磚廠破 碎自動給料斗為倒置梯形狀。
專利摘要一種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包括料倉,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的下方設置一個電磁振動給料機,電磁振動給料機的一端設有一個料槽,料槽的開口方向為斜向下,磚廠破碎自動給料斗為倒置梯形狀。利用控制箱對電磁振動給料機進行振動控制,使原料能夠均勻地進入粉碎機進行粉碎,整個原料輸送過程采用機械化自動施工,僅需要一人控制,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還提高了生產安全,實現了均勻高效供料,達到了省工、省電安全生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磚廠原料粉碎。
文檔編號B02C23/00GK201076829SQ200720080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6日
發明者張召才 申請人:張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