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肥添加劑的添加裝置及方法,具體涉及的是化肥生產過程中 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及方法。
技術背景隨著國際能源問題的日益突出,節能降低耗是目前各個國家的當務之急; 另外隨著化學肥料用量逐年增加,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因此緩/控釋肥料的應用 既提高了有效養分的利用率(相當于減少了生產原料的投入),又減少了因肥料 有效養分的浪費對環境的污染。目前,緩/控釋肥料的種類很多,緩/控釋劑添加 的工藝也多種多樣,但是大多緩/控釋劑添加工藝復雜,且需要二次加工,緩/控 釋劑只是包衣或機械地混合在普通肥料的外表面上,不能與肥料微粒晶體形成 均一的混合體,因此,大大降低產品緩/控釋效果,而且生產成本較高。發明內容我們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于2007年5月9日申報了"肥料增效劑 合成方法"發明,申請號為200710011224.2。為使該發明發揮更大作用,我們進 行了深度開發。本發明的目的一個是提供一種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包括增效劑配料槽、計量控制器、 蒸發裝置、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混合液輸送管線、蒸發系統管線、蒸濃液輸 出管,其特征在于增效劑配料槽通過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與計量控制器連接, 計量控制器經混合液輸送管線與蒸發裝置連接,蒸發裝置安裝有蒸濃液輸出管, 混合液輸送管線安裝有蒸發系統管線?;噬a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包括在增效劑配料槽中配制增效 劑溶液,增效劑與溶劑的比例5—50wty。 50—95wt%;經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至計量控制器計量,來至計量控制器的增效劑溶液在混合液輸送管線中與蒸發 系統管線中的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輸送至蒸發裝置蒸發,增效劑溶液與化肥溶液的比例為0.005—5wty。 95—99.995wt%,蒸濃液經蒸濃液輸出管去造粒;采用的第二套技術方案是第二套技術方案與前述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 處在于不包括混合液輸送管線,增設有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計量控制器經 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與蒸濃液輸出管連接,蒸發系統管線肓接安裝到蒸發裝置 上,在計量控制器與蒸發裝置之間不設置混合液輸送管線。采用的第二套技術方案的添加方法與前述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經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直接輸送增效劑溶液至蒸濃液輸出管與蒸濃液混合后去 造粒,化肥溶液經蒸發系統管線直接輸送到蒸發裝置之中。上述的化肥包括尿素、復合肥。上述的增效劑包括申請號為200710011224.2號專利中所述的增效劑3,4-二甲基磷酸吡唑以及市售的增效劑或市售肥料增效劑如雙氰銨、N-甲基吡咯烷 酮、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等等。匕述溶劑包括甲醛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等,甲醛水溶液的屮醛含量 為0-37%。本工藝的主要用途是肥料增效劑的添加。與以前的那些增效肥料添加工 藝相比,本工藝具有工藝裝置投資少、操作簡便、運行可靠,可實現大規模工 業化生產,增效劑在肥料微粒晶體中分布均勻,產品具有均一的緩/控釋效果等 特點。目前國內尚無該工藝產業化裝置。于是我們開發出一種肥料增效劑添加 新工藝技術。該工藝獨立于原生產裝置之外,與原裝置可隨時連接,生產緩/控 釋肥料;且原生產工藝裝置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動,只需在肥料的生產過程中增 設增效劑的添加工序,在不生產緩/控釋肥料時,可切斷該工序,生產原來的肥 料。本發明的優點為增效劑在化肥微粒晶體中分布均勻,產品具有均一的緩/ 控釋效果,產業化投資改造成本低,緩/控釋肥料生產只涉及部分原牛產裝置, 生產切換方便;生產過程無三廢排放;易于與目前的化肥生產裝置結合。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實施例一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包括增效劑配料槽1、計量控制器2、 蒸發裝置3、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4、混合液輸送管線5、蒸發系統管線6、蒸濃液輸出管8,其特征為增效劑配料槽1通過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4與計量控制器2連接,計量控制器2經混合液輸送管線5與蒸發裝置3連接,蒸發裝置3安裝 有蒸濃液輸出管8,混合液輸送管線5安裝有蒸發系統管線6?;噬a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包括在增效劑配料槽1中配制增 效劑溶液,以37%的甲醛水溶液為溶劑,將甲醛水溶液、雙氰銨、N-甲基吡咯烷酮按 照重量比50:42: 8分別加入增效劑配料槽1混合均勻后,經增效劑溶液輸入管 線4至計量控制器2計量,來至計量控制器2的增效劑溶液在混合液輸送管線5 中與蒸發系統管線6中的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輸送至蒸發裝置3蒸發,增效劑 溶液與化肥溶液的比例為1.76wt。/。:98.24wt。/。,蒸濃液經蒸濃液輸出管8去造粒。實施例二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將水、3,4-二甲基磷酸吡唑 按照重量比78:22分別加入增效劑配料槽1混合均勻配制成增效劑溶液;增效劑 溶液與化肥溶液的比例為0.8wt%: 99.2wt%。實施例三實施例3與實施例l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將N,N-二甲基甲酰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按照重量比50: 50分別加入增效劑配料槽1混合均勻制成增 效劑溶液;經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7直接輸送增效劑溶液至蒸濃液輸出管8與 蒸濃液混合后去造粒,化肥溶液經蒸發系統管線6直接輸送到蒸發裝置3之中; 增效劑溶液與化肥溶液的比例為0.5wt°/。 99.5wt%。
權利要求
1. 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包括增效劑配料槽(1)、計量控制器(2)、蒸發裝置(3)、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4)、混合液輸送管線(5)、蒸發系統管線(6)、蒸濃液輸出管(8),其特征為增效劑配料槽(1)通過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4)與計量控制器(2)連接,計量控制器(2)經混合液輸送管線(5)與蒸發裝置(3)連接,蒸發裝置(3)安裝有蒸濃液輸出管(8),混合液輸送管線(5)安裝有蒸發系統管線(6)。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 于不包括混合液輸送管線(5),增設有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7);計量控制 器(2)經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7)與蒸濃液輸出管(8)連接,蒸發系統管線(6)直接安裝到蒸發裝置(3)上,在計量控制器(2)與蒸發裝置(3)之間 不設置混合液輸送管線(5)。
3、 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增效劑配料 槽(1)中配制增效劑溶液,增效劑與溶劑的比例為5—50wt%: 50^95wt。/。,經 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4)至計量控制器(2)計量,來至計量控制器(2)的增 效劑溶液在混合液輸送管線(5)中與蒸發系統管線(6)中的化肥溶液混合, 然后輸送至蒸發裝置(3)蒸發,增效劑溶液與化肥溶液的比例為0.005—5wtycK 95—99.995wt。/。,蒸濃液經蒸濃液輸出管(8)去造粒;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經增效劑溶液輸出管線(7)直接輸送增效劑溶液至蒸濃液輸出管(8)與 蒸濃液混合后去造粒,化肥溶液經蒸發系統管線(6)輸送到蒸發裝置(3)之 中。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化肥包括尿素、復合肥。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增效劑包括申請號為200710011224.2號專利中的增效劑3,4-二甲 基磷酸吡唑以及市售的增效劑或市售肥料增效劑如雙氰銨、N-甲基吡咯垸酮、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溶劑包括甲醛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醛水溶液的甲醛含量為 0—37%。
全文摘要
化肥生產過程中肥料增效劑添加裝置,包括增效劑配料槽、計量控制器、蒸發裝置、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混合液輸送管線、蒸發系統管線、蒸濃液輸出管,增效劑配料槽通過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與計量控制器連接,計量控制器經混合液輸送管線與蒸發裝置連接,蒸發裝置安裝有蒸濃液輸出管,混合液輸送管線安裝有蒸發系統管線。在增效劑配料槽中配制增效劑溶液,增效劑的含量為5-50wt%經增效劑溶液輸入管線至計量控制器計量,增效劑溶液在混合液輸送管線中與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輸送至蒸發裝置蒸發,增效劑溶液的含量為0.005-5wt%,蒸濃液經蒸濃液輸出管去造粒。本發明具有產業化投資改造成本低,緩/控釋肥料生產只涉及部分原生產裝置,生產切換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C05C9/00GK101279863SQ200810011159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3日
發明者張世強, 張玉軒, 徐立新, 焦曉云, 王君山, 王素巖, 費建民 申請人: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