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屬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處理劑。
背景技術:
三七根腐病是三七種植中對三七生長為害嚴重的一種病,多年來,尚未有通過土壤消毒處理對三七根腐病非常有效的農藥。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現有的農藥,發明一種對防治三七根腐病效果顯著的新的土壤消毒劑。
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由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組成,按重量百
分比,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所占比例分別為20%—42%、 40%—65%和8%_22%,在三七播種或移栽前,用10 20克/米2與適量干凈細土充分混勻后均勻撒施于墑面,耙入土中即可。
由于本發明將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以適當比例混合,從而本發明對真菌中的子囊菌綱、半知菌綱、卵菌綱引起的多數真菌性病害和假單胞桿菌、黃單胞桿菌屬細菌引起的病害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用該藥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出苗率平均96.92%,后期到三七采挖時防治效果仍可達到27.23 69.54%,平均43.8%。具有對人畜低毒、殘留毒性小的特點,作為土壤消毒劑,還可防治其它中藥材、蔬菜等多種作物的爛苗、根腐、疫病等。本發明與其它土壤消毒劑比較
1、敵克松+農用硫酸鏈霉素+辛硫磷1: 1: 1:用該配方進行土壤處
理,三七出苗率(%)僅32.35%,三七采挖時已無防治效果。"敵克松+
農用硫酸鏈霉素+辛硫磷"對真菌、細菌及地下害蟲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但在土壤中易分解而喪失防效,故該配方防治效果不理想。
2、惡霉靈+福鎂雙+青枯靈1: 1: 1:用該配方進行土壤消毒處理,三
七出苗率(%) 85.78%,在三七采挖時對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達到
19.43%。"惡霉靈+福鎂雙+青枯靈"對多種真菌及細菌均有一定的防治效
果,因此保苗效果較好,但在土壤中持效期不長,后期對三七根腐病控
制不明顯。
3、 98%大掃滅粉劑20g/ii^對土壤熏蒸處理用該藥劑進行土壤熏蒸滅菌處理,三七出苗率(%)為77.43%,到三七采挖時已無防治效果。該藥劑對土壤多種病蟲害有殺滅效果,但同時也對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產生殺滅作用。導致土壤微生物系統遭到破壞,后期各種病害猖獗。到三七采挖時根腐病發病率高于空白對照,已無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將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以33%、 53%和14%的比例拌勻即成,使用方法在三七種子播種或種苗移栽前,用本發明15克/米2與適量干凈細土充分混勻后均勻撒施于墑面,耙入土中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組成,按重量百分比,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所占比例分別為20%-42%、40%-65%和8%-2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 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 可濕性粉劑、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所占比例分別為30%—35%、 50%— 55%和10%—18%。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 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 可濕性粉劑和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所占比例分別為33%、 53%和14%。
4、 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 七播種或移栽前,用本發明按10 20克/米2與適量干凈細土充分混勻后 均勻撒施于墑面,耙入土中即可。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的使用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七播種或移栽前,用本發明按15克/米2與適量干 凈細土充分混勻后均勻撒施于墑面,耙入土中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土壤消毒劑及使用方法,由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鎂雙可濕性粉劑和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組成,對真菌中的子囊菌綱、半知菌綱、卵菌綱引起的多數真菌性病害和假單胞桿菌、黃單胞桿菌屬細菌引起的病害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用該藥進行三七播種或移栽前的土壤處理,出苗率平均96.92%,比不施藥對照處理平均出苗率68.14%高28.78%。當年對三七根腐病的累計防治效果為27.23~69.54%,平均43.8%。該土壤消毒劑具有對人畜低毒、殘留毒性小的特點,作為土壤消毒劑,還可防治其它中藥材、蔬菜等多種作物的爛苗、根腐、疫病等。
文檔編號A01P3/00GK101578991SQ200810058429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5日
發明者馮光泉, 劉云芝, 楊建忠, 勇 王, 陳昱君 申請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