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藤本類蔬菜的栽培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藤 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蔬菜嫁接栽培技術,主要應用在初期育苗階段,應用的 范圍大多是藤本類蔬菜,其藤蔓生長到一定長度后,根系、藤蔓 逐漸老化,輸導組織太長,營養消耗太大,新稍向前生長受到了 限制,繼續生長出現障礙,最后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直至死去 拔除。這種栽培方法,不僅增加了勞動強度,而且還增加了生產 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及時啟用異 根苗多次更新根系、縮短老蔓、與新稍結合生長、縮減營養生長 時間及播種栽培次數,充分利用其藤蔓增加其生殖生長時間,追 求產量最大化,達到持續生產目的,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 培方法。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該方法采用抗病害 能力強,根系發達,具有親合力的非同種蔬菜種子育苗做砧木, 與其藤蔓蔬菜的新梢,進行嫁接異位栽培,啟用新根,去除老蔓 和老根,重新恢復到生殖生長狀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驟
a、栽培條件
①溫室條件溫度控制在13-30。C、濕度60 — 85%、光照時
間為每天不少于8小時;
② 藤蔓條件藤蔓類蔬菜的老蔓長度達10米以上,運輸養分 能力下降,新梢生長勢頭開始放緩,葉片薄且小、結果能力下降, 藤蔓和根部木栓化,藤蔓無病蟲傷害;
③ 培育砧木苗采用無土育苗法培育健壯大苗做砧木苗,待 新苗莖節長到兩節時,開始摘心,促控莖節加粗生長,要求莖的 直徑達到l一1.5cm、育苗溫度為15—30。C;
b、栽培方法
① 嫁接前,將育好的秧苗提前4一5天在株間換位處栽好;
② 換根方法選留30 — 50 cm長的藤蔓新梢做接穗,在其兩節 間,用刀片由下向上斜切,切口長度1.5 — 2.5 cm,其深度不超過 其直徑的二分之一;在砧木苗的第二節葉片中間,用刀片將其兩 側削成尖楔型,其長度與接穗的切口深度一致,然后與接穗采用 倒插接法對接,用嫁接固定器件固定;
③ 后期管理,待傷口愈合一個月后,解開固定器件,視其愈 合程度,從嫁接傷口下2 cm處剪斷老蔓,并連老根一同拔起,移 出溫室外。
本發明的栽培原理
1、 非同種的藤本類蔬菜,如同科或同屬間,進行嫁接,存在 著一定的親合力。在內部組織結構上、生理和遺傳上,彼此相近, 兩個傷面的靠近并扎緊在一起,其結果因細胞增生,彼此愈合同 樣能成為維管輸導組織而成一個整體。
2、 多數藤本植物薪稍部分的頂端屬于無限生長類型;再有側 芽萌發長成新梢,代替主蔓繼續向前生長的特性。只要養分充足、 環境、生長條件適宜,存在連續生長的可能。
3、 藤本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斷的加長生長,運輸養分距離 加長,根部、莖蔓逐漸老化,吸收養分能力逐漸下降,直接影響 果實的質和量,最后由于季節周期性變化,促使其停止生長或進 入休眠狀態。
本發明依據藤本類蔬菜的固有特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突破了傳統的栽培模式,將培育的砧木壯 苗與接穗嫁接,充分利用現有的植物組織,發揮其潛能,及時更 新根系、縮短老蔓、啟用新稍生長、縮減營養生長時間及播種栽 培次數,增加其生殖生長時間,其栽培方法簡單,嫁接的秧苗成 活率高,產量高,達到持續生產目的。為實現蔬菜工廠化栽培提 供了一種新方法,開辟了一種新思路,尤其適用葫蘆科或藤本類、 及番茄屬等蔬菜的栽培。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是以"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為栽培基礎(地下 部分),整個栽培過程一年四季均可在溫室內進行,本實施例以溫
室黃瓜持續栽培為例,栽培方法如下
1、 異根苗換位栽培條件
① 、溫室溫度控制在13 — 30QC、濕度60 —85%左右、光照時 間每天不少于8小時。
② 、藤蔓條件藤蔓類蔬菜的老蔓長度達10米以上,運輸養 分能力開始下降,新梢生長勢頭開始放緩,葉片薄且小,結果能 力下降,藤蔓老化,根部木栓化,且保證藤蔓無病蟲傷害。
③ 、培育砧木苗培育換根用的砧木苗(一般用黑子南瓜種 子育苗)與普通嫁接砧木苗不同點, 一是要培育健壯大苗,新苗 莖節長到兩節時,開始摘心,促控莖節加粗生長,莖的直徑達1 一1.5cm左右;二是要適當提高育苗溫度,要求達到15—30。C,促 使莖節伸長,接近新稍直徑,便于嫁接時使用。三是采用無土育 苗法育苗。
2、 換位栽培方法
① 移植異根苗在異位時,去除老蔓和老根,為在老蔓附近 移栽異根苗提供換位環境,在嫁接前4一5天,將異根苗移栽至老
蔓附近的位置中進行栽培。
② 換根方法嫁接方法適宜采用倒插接法,其接穗與砧木的 接口與公認的果樹嫁接采用插接法的接口位置相反。黃瓜藤蔓一般選留30 — 50 cm長,在兩節間部位,用刀片由下向上斜切,深度 1.5 — 2.5cm左右,直徑不超過1/2,這部分組織相當于接穗部分; 用移栽的異根苗作砧木,砧木苗的橫截面直徑盡可能相當于接穗 部分或不低于接穗直徑的1/2,保留第二節葉片,取第二節以上中 間部分,用刀片削兩側成尖楔型,長度盡可能與接穗的切口深度 一致。然后與接穗對接,并用嫁接夾固定或用塑膠條綁縛。
③后期管理待傷口愈合一個月后,解開綁縛,視其愈合程 度,從嫁接傷口下2 cm處剪斷老蔓,并連老根一同拔起,移出溫 室外。剛開始有一段時間為緩苗期,暫時可能影響結果,這個時 期要加強水肥管理,很快就會恢復結果。
去蔓前、后的管理去蔓前對新換根的基部追施一些磷鉀肥及 適量的灌水;去蔓后剪斷老蔓后,拔出老蔓、揀出老葉、及其它 植物殘體,同時進行一次空間消毒和栽培有機質全面徹底消毒處 理,然后添加有機肥,以備下次換根之用。去蔓后的根系還要追 加一次速效氮肥,并及時灌水,盡可能做到新栽苗與秧苗生長一 致,并促其營養生長向其生殖生長轉化。如果新栽苗與秧苗出現 長勢不一致或出現病蟲危害的植株,且不可隨意去除,加強單獨 管理,可考慮根外追肥及配合農藥的使用。 一般到下次要全面進 行換根時,提前1一2周給它換根。每次換根后,生長勢再次出現 減弱后,持續結果能力再次下降,老蔓長度達到10米后,再次換 根。如果新稍確實沒有向上生長能力了,啟用備用植株替代。
3、 啟用備用苗.
備用植株(苗)的培育,既可采用苗圃地培育的秧苗,也可 采用嫁接苗。備用植株是在每次換根前,提前2個月育好的壯苗, 壯苗的標準參照無土育苗技術。
備用植株(苗)的啟用時機,應放在每次全面換根期,如果 備用植株偏弱于正在生長的植株新梢,可在全面換根期,提前幾 天換位栽好,盡可能做到新栽備用苗與秧苗生長一致。
4、 基質更換
當有機基質連續換根栽培使用4一5次以上的,應徹底清除, 更換新鮮的有機栽培基質。清除后與更換新基質前,對栽培槽進 行一次徹底消毒殺菌和蟲卵的殺滅,必要時可考慮換掉底層地膜 或重鋪一層新膜。根據病害和蟲害狀況,有針對性的使用藥劑。
5、連續換根
當第一次換根,持續結果后,生長勢再次出現減弱后,老蔓 再次長到10米左右后,就可以考慮再次換根,其換根方法,后期 管理等同以上方法。只要新梢有向上生長能力,就可以實現連續 換根。
本方法適應其它葫蘆科、番茄屬等栽培,本發明的"有機生 態型無土栽培基質"部分屬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公知技 術。
權利要求
1、一種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該方法是采用抗病害能力強,根系發達,具有親合力的非同種蔬菜種子育苗做砧木,與其藤本蔬菜的新梢,進行嫁接異位栽培,啟用新根,去除老蔓和老根,重新恢復到生殖生長狀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栽培條件①溫室條件溫度控制在13-30℃、濕度60-85%、光照時間為每天不少于8小時;②藤蔓條件藤本類蔬菜的老蔓長度達10米以上,運輸養分能力下降,新梢生長勢頭開始放緩,葉片薄且小、結果能力下降,藤蔓和根部木栓化,藤蔓無病蟲傷害;③培育砧木苗采用無土育苗法培育健壯大苗做砧木苗,待新苗莖節長到兩節時,開始摘心,促控莖節加粗生長,莖的直徑為1-1.5cm,育苗溫度為15-30℃;b、栽培方法①嫁接前,將育好的秧苗提前4-5天在株間換位處栽好;②換根方法選留30-50cm長的藤蔓新梢做接穗,在其兩節間,用刀片由下向上斜切,切口長度1.5-2.5cm,其深度不超過其直徑的二分之一;在砧木苗的第二節葉片中間,用刀片將其兩側削成尖楔型,其長度與接穗的切口深度一致,然后與接穗采用倒插接法對接,用嫁接固定器件固定;③后期管理待傷口愈合一個月后,解開固定器件,視其愈合程度,從嫁接傷口下2cm處剪斷老蔓,并連老根一同拔起,移出溫室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換根后,生長勢再次出現減弱后,持續結果能力再次下降,老蔓長度達到10米后,再次換根。
全文摘要
一種蔬菜栽培方法,特別是藤本類蔬菜的異根苗持續栽培方法,該方法在溫室內進行,溫室溫度為13-30℃、濕度60-85%、光照時間每天為8小時;嫁接前將育好的砧木苗提前4-5天在換位處栽好;選留30-50cm長的藤蔓新梢做接穗,在其兩節間,用刀片由下向上斜切,深度1.5-2.5cm;在移栽砧木苗的第二節葉片中間,用刀片將其兩側削成尖楔型,其長度與接穗的切口深度一致,然后與接穗對接、綁縛;待傷口愈合一個月后,解開綁縛,從嫁接傷口下剪斷老蔓,并連老根一同拔起,移出溫室外;剪斷老蔓后,拔出老蔓、揀出植物殘體,進行消毒處理,然后添加有機肥。本方法嫁接的秧苗成活率高,產量高,達到持續生產目的。
文檔編號A01G1/06GK101341833SQ20081007928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3日
發明者馬新增 申請人:馬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