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裸苗自動分苗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移栽機具,具體是用于對成捆、成束、 成排的棵根作物幼苗實現自動逐一分開成單株苗的裸苗自動分苗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用勞動力的緊張和價格的上升,農業生產出現越來 越多的現代化種植新技術和農業現代化農機。育苗移栽是我國大田 作物和果樹蔬菜生產上的主要技術,實踐證明,育苗移栽有利于作 物生產的高產和早熟,近來無土化的基質育苗移栽可以實現裸苗移 栽,提高人工移栽的效率,還能進一步發展到機械化移栽,進一步 節省移栽時間和成本,爭取生長季節,提高作物產量。
而且,機械移栽更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已經研制出的單地半自 動裸苗移栽機,可以完成裸苗機械移栽,但是由于裸苗無土或基質育 苗,苗床上幼苗根系常相互糾纏在一起,所以在無載體移栽時需要分 苗分栽,若不借助機具無法自動分開,國內外多釆用人工分苗,這容 易造成移栽時間急迫,還需增加部分人員,因此急切需要進一步研發 能夠實現棉花裸苗移栽中的自動分苗的機具,以提高移栽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裸苗自動分苗器,以解決現有 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釆用 一種裸苗自動分
苗器,包括
雙列直板,設于基板之上,頂部設有若干落苗槽;
苗箱,為一中空腔體,內有若干折板,設于所述雙列直板之上, 相對所述雙列直板的長度方向做往復運動,底部設有裸苗落入口,苗
4箱內的裸苗通過所述裸苗落入口落入所述落苗槽內。
其中,所述落苗槽在所述雙列直板上成對設置,并且左右對應兩 對落苗槽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雙列直板的板面,并且所述若干落苗槽的 槽深相同。
其中,所述苗箱的的外側設有苗刷,用于將下落至所述雙列直板 頂端的裸苗刷入所述落苗槽內。
其中,所述苗刷不與所述雙列直板的頂端接觸。
其中,所述苗箱內設有若干折板,所述若干折板沿著苗箱的運動 方向并列排布,折板之間的空隙構成所述裸苗落入口。
其中,所述折板上設有缺口 ,與設在雙列直板外側的托苗板配合。 其中,所述托苗板位于落苗槽的下側。
其中,所述苗箱的兩側與苗箱支架相連,苗箱支架的另一端設有 滾輪,滾輪與設在所述基板上的導軌配合,所述苗箱通過所述滾輪與 導軌間的滾動做往復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能夠對成束或成排的裸根棉 花幼苗實現自動分苗,提高了移栽效率,節省了人員和人力。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裸苗自動分苗器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裸苗自動分苗器的苗箱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裸苗自動分苗器的苗箱的側視剖面圖。 圖中1、基板;2、雙列直板;3、落苗槽;4、苗箱;5、苗刷;
6、苗箱支架;7、滾輪;8、導軌;9、托苗板;10、折板;11、裸苗
落入口; 12、缺口; 13、裸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用平行放置的大小相等的兩塊板組成雙列直板2,并固定于基板l上,在其頂端開設若干落苗槽3,成對且均勻布置,兩側 對應的落苗槽3的連線與雙列直板2的板面垂直,且所有落苗槽3的槽
深一致。苗箱4為一中空腔體,置于雙列直板2之上,能夠沿著雙列直 槽2的長度方向做往復運動。
本實用新型中的苗箱4采用中空立方體,如圖2、圖3所示,苗箱4 的內部設置若干折板IO,朝苗箱4的運動方向平列排布,側面看呈倒 "八"字型形狀,折板10之間的縫隙構成裸苗落入口11,縫隙寬度略 大于裸苗的直徑。倒"八"字型的這種結構有利于裸苗13落入落苗槽 內。在折板10的兩側(即連接苗箱內壁的位置)設置缺口12,設置缺 口 12的目的在于使裸苗13的桿莖朝缺口 12處彎曲,有利于裸苗13的下 落。苗箱4的前后兩側(即與雙列直板2垂直的兩側面)設置苗刷5, 其與雙列直板2的頂端面平行,與頂端面的間距小于半個苗徑,作用 在于將未落入苗箱4中的裸苗13掃入落苗槽3中。雙列直板2的外側設 有托苗板9,其高度低于落苗槽3的高度。
苗箱4的左右兩側(即與雙列直板平行的兩側面)設置苗箱支架6, 苗箱支架6的另 一端設置滾輪7,滾輪7與設在基板1上的導軌8配合, 滾輪7通過滾輪7在導軌8上的滾動做往復運動。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進行一下說明
首先將粗分好的裸苗13放入苗箱4之中,裸苗13的一頭是根 系,為地下部分; 一頭是葉和枝,為地上部分,放入時,根系部分 和葉枝部分最好讓其對準缺口 12,苗箱4中的裸苗13在重力、壓力 或振動的作用之下,從苗箱4下部的窄縫(即裸苗落入口 11)中漏 出,此時裸苗13會落在落苗槽3中或其旁邊,隨著苗箱4的移動, 固定在苗箱4上的苗刷5,將裸苗掃入裸苗槽3中。裸苗槽3的間隔 是預先設定好,間隔均勻,便于將來的取苗機構取苗。
作物或果蔬幼苗無土化的基質育苗移栽技術可以得到大量的裸 根幼苗,幼苗人工移栽雖然比帶土移栽節省人力和成本,但是需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機械化移栽,而半自動移栽機器需要人工分苗, 只有實現了裸苗自動分苗,才可能實現全自動移栽裸苗。目前的半 自動裸苗移栽機包括可以用于裸苗移栽的所有半自動移栽機,如 撓性圓盤式半自動移栽機、鏈夾式半自動移栽機、皮帶式半自動裸
根苗移栽機,等等。目前的半自動移栽機的基本功能包括開溝、 栽苗、澆水、覆土、壓實五個基本功能。這些半自動移栽機工作時, 由經過培訓的栽苗人員坐于移栽機上,由手將成捆、成束、成排的 裸苗分開成一株株并用手將其放到傳送帶、鏈夾、導苗管,甚至用 手直接將苗插入溝中。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 足,提供一種可以保證幼苗在移栽過程中之前順利進行自動分苗, 保證移栽進一步暢通的全自動裸苗分苗器。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依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 容,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顯而易見地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 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雙列直板(2),設于基板(1)之上,頂部設有若干落苗槽(3);苗箱(4),為一中空腔體,內有若干折板,設于所述雙列直板(2)之上,相對所述雙列直板(2)的長度方向做往復運動,底部設有裸苗落入口(11),苗箱(4)內的裸苗(13)通過所述裸苗落入口(11)落入所述落苗槽(3)內。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落 苗槽(3)在所述雙列直板(2)上成對設置,并且左右對應兩對落苗 槽(3)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雙列直板(2)的板面,并且所述若干落苗 槽(3)的槽深相同。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 箱(4)的的外側設有苗刷(5),用于將下落至所述雙列直板(2)頂 端的裸苗(13)刷入所述落苗槽(3)內。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 刷(5)不與所述雙列直板的頂端接觸。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 箱(4)內設有若干折板(10),所述若干折板(10)沿著苗箱(4) 的運動方向并列排布,折板(10)之間的空隙構成所述裸苗落入口(11)。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 板(10)上設有缺口 (12),與設在雙列直板(2)外側的托苗板(9) 配合。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 苗板(9)位于落苗槽(3)的下側。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裸苗自動分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 箱(4)的兩側與苗箱支架(6)相連,苗箱支架(6)的另一端設有滾輪(7),滾輪(7)與設在所述基板(1)上的導軌(8)配合,所 述苗箱(4)通過所述滾輪(7)與導軌(8)間的滾動做往復運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裸苗自動分苗器,包括雙列直板,設于基板之上,頂部設有若干落苗槽;苗箱,為一中空腔體,內有若干折苗板,設于所述雙列直板之上,相對所述雙列直板的長度方向做往復運動,底部設有裸苗落入口,苗箱內的裸苗通過所述裸苗落入口落入所述落苗槽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能夠對成束或成排的裸根棉花幼苗實現自動分苗,提高了移栽效率,節省了人員和人力。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307997SQ2008201239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7日
發明者劉廣瑞, 李亞兵, 李小新, 毛樹春, 王國平, 韓迎春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