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礁石,用于近海海珍品以及珍貴魚類的增 殖與保護,屬于水產品增殖設施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海珍品增殖人 工魚礁。
背景技術:
鮑魚是經濟價值很高的珍貴海產食品,其藥用價值也很高。鮑魚常 生活于有外海水涉及、水體交換條件較好的海區,多為流急水清、鹽度 高、透明度大、水質較肥沃、海藻叢生的巖礁地帶,尤喜棲息于巖礁裂 縫、石穴等底形復雜處。我國鮑魚的生產長期以來依賴采捕自然資源, 由于過度捕撈,加上鮑魚本身性成熟晚,生長周期長,致使自然資源遭 到嚴重破壞,產量大大下降,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增 加鮑魚產量,近年來我國在鮑魚的人工魚礁增殖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目前正在向實際生產階段轉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據鮑魚的生活習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要 求,提供一種適合于鮑魚生息、繁衍及資源保護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魚礁的礁體結構為 星型體,所述星型體是以礁體中間部位軸線為中心輻射狀設置矩形葉片 而成。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各矩形葉片至少為4片。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相鄰矩形葉片之間的夾角a為45° 90° 。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星型體礁體是軸向對稱體。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星型體礁體的端面形狀為"米" 字形。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星型體礁體是用混凝土澆注成型的一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實用新型平面夾縫多為鮑魚所喜愛,誘魚效果極佳,在水中可按
任意角度靈活擺放,有較大的平面,有一定的擋流能力,且制作工藝簡
單,成本低。可廣泛用于喜巖礁型的魚類以及海參、鮑魚等海珍品的增
殖保護,有利于漁業資源量的恢復與增加。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星型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 一種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礁體結構為星型體,所述星型 體是以礁體中間部位1軸線為中心輻射狀設置矩形葉片2而成。所述的 各矩形葉片2至少為4片,所述的星型體礁體是軸向對稱體。所述相鄰
矩形葉片2之間的夾角ot為45° 90° ,幾個經常采用的角度是為90 ° 、 55° 、 50° 、 45° 。
圖1所示星型體礁體的端面形狀為"米"字形,由8個矩形葉片2 匯聚而成的軸向對稱體。星型體礁體的高度約為600mm,葉片的厚度約為 60腿,長度為180mm。礁體是用混凝土澆注成型的一體結構。
礁體澆注后按混凝土的正常保養方法保養,36-48小時取模,取模后 的人工魚礁要放在露天場地,30天以后搬運,用機船運到礁區,投錨定 點,推放到海里,在水中可按任意角度靈活擺放。本實用新型投放到增 殖海域后,可為鮑魚海參等海珍品提供棲息場所,起到改善環境條件的 作用,有利于漁業資源量的恢復與增加。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 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 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魚礁的礁體結構為星型體,所述星型體是以礁體中間部位軸線為中心輻射狀設置矩形葉片而成。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各矩形葉片至少為4片。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 述相鄰矩形葉片之間的夾角a為45° 90° 。
4、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星型體礁體是軸向對稱體。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星 型體礁體的端面形狀為"米"字形。
6、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 述星型體礁體是用混凝土澆注成型的一體結構。
7、 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星 型體礁體是用混凝土澆注成型的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海珍品增殖人工魚礁,其特點是所述人工魚礁的礁體結構為星型體,所述星型體是以礁體中間部位軸線為中心輻射狀設置矩形葉片而成。所述星型體礁體是用混凝土澆注成型的一體結構。該魚礁夾縫多為鮑魚所喜愛,誘魚效果極佳,在水中可按任意角度靈活擺放,且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投放到增殖海域后,可為鮑魚海參等海珍品提供棲息場所,起到改善環境條件的作用,有利于漁業資源量的恢復與增加。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1341357SQ2008202275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8日
發明者關長濤, 勇 崔, 嬌 李, 濱 黃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