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幼苗剪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耕作器械,具體說是一種植物幼苗剪葉器。
二背景技術:
多種植物幼苗在移栽之前需要剪除部分葉片,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 提高成活率。手工剪葉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增加植株感染病菌的
可能性。實用新型專利號200520022310. x的"煙苗剪葉機"公開了一種 新型煙苗剪葉器械。它包括剪葉器、集葉器、橫梁、立柱、撐桿、滾輪、 導軌、螺紋桿、滑板、滑軌、滑輪、消毒藥瓶等部件,橫梁與位于兩端
的立柱固定連接構成n形機架,機架底部裝有能在導軌中移動的滾輪,可
剪切苗葉的剪葉器通過螺紋桿懸掛式連接在機架的橫梁上。該實用新型 雖然不需搬育苗盤就可以剪葉,但是,立柱和撐桿不能調節高度,不能 讓不同身高的操作者都減輕勞動強度,其剪下的碎葉也容易落入苗床, 而且結構復雜,制作成本較高,操作不方便,不易推廣。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植物幼苗剪葉器,它能克服上 述存在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它包括剪葉刀、電機、儲葉箱、拉桿,電機下方連接剪葉刀設于剪葉 器前端,儲葉箱設于剪葉器后端,所述拉桿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前端中間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后端;所述剪葉刀為對半反向對稱的前鋒后掠式 刀片,刀片上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剪葉器前端上設有電源插座,電源 插座與兩個電機連接;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旁設有兩塊擋板。
其中所述拉桿為可伸縮結構;所述儲葉箱上設有碎葉防濺蓋板。 由于本實用新型剪葉刀為對半反向對稱的前鋒后掠式刀片,刀片上 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旁設有兩塊擋板,能保證 剪下的葉片落入儲葉箱,避免剪下的葉片隨刀片落入苗床;儲葉箱上設 有碎葉防濺蓋板,能防止碎葉濺出;拉桿為可伸縮結構,可根據操作人 的身高調節拉桿的高度,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效;結構簡單,成本低, 操作方便。
四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附圖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識分別表示
l.剪葉刀 2.擋板 3.電機 4.拉桿 5.碎葉防濺蓋板 6.儲葉箱 五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和圖2可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剪葉刀、電機、儲葉箱、拉桿, 電機下方連接剪葉刀設于剪葉器前端,儲葉箱設于剪葉器后端,所述拉桿 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前端中間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后端;所述剪葉刀 為對半反向對稱的前鋒后掠式刀片,刀片上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剪葉器前端上設有電源插座,電源插座與兩個電機連接;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 旁設有兩塊擋板。其中所述拉桿為可伸縮結構;所述儲葉箱上設有碎葉防 濺蓋板。從圖2可看出,剪葉器剪葉刀1下方面板設為"W"形開口,有 利于剪葉時植物幼苗準確到位。
本實用新型電源可采用12V分體式蓄電池,使用時間較長,避免多 次充電。由于剪葉刀1為后掠式刀片,刀片上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 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3旁設有兩塊擋板2,能保證剪下的葉片落入儲葉箱 6,避免剪下的葉片隨刀片落入苗床;而且儲葉箱6上設有碎葉防濺蓋板 5,能防止碎葉濺出;拉桿4為可伸縮結構,可根據操作人的身高調節高 度,實現站立剪葉,進一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效。在剪葉的同時, 只要對刀片等接觸葉片的器械進行消毒,即能有效避免幼苗傳染病菌。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幼苗剪葉器,包括剪葉刀[1]、電機[3]、儲葉箱[6]、拉桿[4],電機[3]下方連接剪葉刀[1]設于剪葉器前端,儲葉箱[6]設于剪葉器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4]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前端中間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后端;所述剪葉刀[1]為對半反向對稱的前鋒后掠式刀片,刀片上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剪葉器前端上設有電源插座[7],電源插座[7]與兩個電機[3]連接;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3]旁設有兩塊擋板[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幼苗剪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 [4]為可伸縮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幼苗剪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葉 箱[6]上設有碎葉防濺蓋板[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幼苗剪葉器,它包括剪葉刀、電機、儲葉箱、拉桿,電機下方連接剪葉刀設于剪葉器前端,儲葉箱設于剪葉器后端,所述拉桿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前端中間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剪葉器后端;所述剪葉刀為對半反向對稱的前鋒后掠式刀片,刀片上設有碎葉助推與攔截板;剪葉器前端上設有電源插座,電源插座與兩個電機連接;剪葉器前端兩個電機旁設有兩塊擋板。其中所述拉桿為可伸縮結構;所述儲葉箱上設有碎葉防濺蓋板。本實用新型能保證剪下的葉片落入儲葉箱,并防止碎葉濺出;拉桿為可伸縮結構,可根據操作人的身高調節拉桿的高度,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效;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01G3/08GK201369949SQ200920136998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日
發明者曾德祥, 曾文龍 申請人:曾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