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播種機,特別是一種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種子質量的提高,使用穴播播種方法的逐漸增多,且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在農業上已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為農作物的增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各種膜上播種機械 也應用而生。現有的膜上播種機械在取種上為了達到精量取種,主要采用負壓式取種裝置, 如中國專利號為200520115561. 2,公開了一種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該專利雖然較好實 現了精量穴播的排種問題,種子播入后不會擠成一堆,同時調節吸種盤的轉速就能調整穴 距,調節刮種板的位置就能調整下種量。但由于其接種口和輸種盒設計不合理,存在籽種定 時到位差、工作效率低等缺陷,因而未能普遍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了 一種改進的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包括種箱、分種氣腔、接種口 、播種滾筒及其上設置的鴨嘴總成,且在播種滾筒的 圓周上均勻設有輸種盒,每個輸種盒均與鴨嘴總成的一個鴨嘴對應相連的氣吸式精量取種 穴播器,其結構特點是種箱和分種氣腔設置在播種滾筒的上方,鴨嘴式接種口固定在分種 氣腔的排種口上;輸種盒為"L"型,且其前部為長方形盒體、后部為輸種通道,并在每個輸 種盒前部的長方形盒體上方設有一可撥開鴨嘴式接種口的滾針。 滾針設置在輸種盒前部的長方形盒體的前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分種氣腔的排種口上固定了鴨嘴式 接種口 ,并且輸種盒為"L"型,且其前部為長方形盒體、后部為輸種通道,并在每個輸種盒前 部的長方形盒體上方設有一可撥開鴨嘴式接種口的滾針。因而具有籽種準確定時到位、工 作效率高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種氣腔傳動鏈條,2、分種氣腔支架,3、種箱,4、氣吸管,5、撥種爪,6、吸 種盤,7、回位頂簧,8、接種口,9、滾針,10、鴨嘴總成,11、輸種盒,12、主動齒輪,13、播種滾 筒,14、被動齒輪,15、吸風機,16、分種氣腔。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所示,包括種箱3、分種氣腔支架2、分種氣腔16、接種口 8、氣吸管4、吸風
3機15、撥種爪5、吸種盤6、播種滾筒13及其上設置的鴨嘴總成IO,且在播種滾筒13的圓周 上均勻設有輸種盒ll,每個輸種盒11均與鴨嘴總成10的一個鴨嘴對應相連的氣吸式精量 取種穴播器,其結構特點是設置在播種滾筒13中心軸上的主動齒輪12與設置在分種氣腔 16傳動軸上的被動齒輪14通過分種氣腔傳動鏈條1相連,種箱3和分種氣腔16設置在播 種滾筒13的上方,設有回位頂簧7的鴨嘴式接種口 8固定在分種氣腔16的排種口上;輸種 盒11為"L"型,且其前部為長方形盒體、后部為輸種通道,并在每個輸種盒11前部的長方 形盒體上方設有一可撥開鴨嘴式接種口 8的滾針9。所述滾針9設置在輸種盒11前部的長 方形盒體的前上方。
權利要求一種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包括種箱(3)、分種氣腔(16)、接種口(8)、播種滾筒(13)及其上設置的鴨嘴總成(10),且在播種滾筒(13)的圓周上均勻設有輸種盒(11),每個輸種盒(11)均與鴨嘴總成(10)的一個鴨嘴對應相連,其特征在于種箱(3)和分種氣腔(16)設置在播種滾筒(13)的上方,鴨嘴式接種口(8)固定在分種氣腔(16)的排種口上;輸種盒(11)為“L”型,且其前部為長方形盒體、后部為輸種通道,并在每個輸種盒(11)前部的長方形盒體上方設有一可撥開鴨嘴式接種口(8)的滾針(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滾針(9)設置在 輸種盒(11)前部的長方形盒體的前上方。
專利摘要一種氣吸式精量取種穴播器,涉及一種農用播種機。其種箱和分種氣腔設置在播種滾筒的上方,鴨嘴式接種口固定在分種氣腔的排種口上;輸種盒為“L”型,且其前部為長方形盒體、后部為輸種通道,并在每個輸種盒前部的長方形盒體上方設有一可撥開鴨嘴式接種口的滾針。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籽種定時到位差、工作效率低等缺陷。本實用新型具有籽種準確定時到位、工作效率高,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實用性強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C7/18GK201509417SQ2009201775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4日
發明者郭存文 申請人:郭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