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產品屬于農用肥領域。
背景技術:
本發明產品采用多種天然有機物質為原料,根據土壤微生態學和植物營養生理學原理,利用先進技術精制而成。該肥料富含豐富的有機質、腐植酸及果樹生長所必需的有機養分,還含有氮、磷、鉀等無機物,并含有鈣、鎂、鋅、鐵、硼等多種微量元素;富含多種有益菌群,施入土壤后,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與合成大量維生素、核酸、抗病毒物質、生長調節物質以及各種特異酶,促進果樹健壯成長,加速土壤中原有的有機質分解,具有固氮、 解磷、解鉀的作用,從而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團粒化、松軟、增加土壤的保水力和通氣性, 并緩慢釋放果樹所需的營養元素,加強果樹的營養吸收,使果樹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抗旱防澇、保花保果、改善品質。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強果樹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發生。刺激果樹生長,提高果樹座果率。提高果實內含營養物質的積累,改善果實的口感。降解化肥、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使果實產品達到國際綠色食品標準。長期使用可提高果實的維生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長儲藏保鮮時間,降低硝酸鹽含量。本發明產品是根據我國果樹的生長特性來研制的,其有機質和無機質的比為1 1.2,氮、磷、鉀的比為 1 0.5 0.75,再加入適量的氨基酸生產廢液,提高肥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工業化生產果樹專用肥的方法,該產品是一種針對性強的果樹專用氨基酸有機無機復合肥,該肥料生產工藝簡單,養份全、肥效穩定持久,普遍適用于各種果樹。生產該產品使用的原料有植物秸稈8份、豆餅4份、酒糟10份, 干燥的畜禽糞便3份、干燥的河泥5份、有機肥發酵劑1份,除臭劑1份、味精下腳料4份、 氨基酸廢液4份;含量為46%的尿素27份、含氮10%含磷40%的磷酸二銨12份、含量為 51%硫酸鉀17份、氧化鋅2份,碳酸鈣1份、硫酸鎂1份。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有益效果是工藝簡單,成本低,肥效好,適宜于工業化生產,施用后能分泌與合成大量維生素、核酸、抗病毒物質、生長調節物質以及各種特異酶,促進果樹健壯成長。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第一步把植物秸稈8份、豆餅4份、酒糟10份,干燥的畜禽糞便3份、干燥的河泥5份、把味精下腳料4份,加入破碎機破碎,破碎后的物料送入腐化池加入有機肥發酵劑1 份,再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密封發酵10天以上。發酵完成后,加入除臭劑1-2份,攪拌均勻,除去臭味,加入氨基酸廢液3份,攪拌均勻。第二步把含量為46%尿素27份、含氮10%含磷40%的磷酸二銨12份、含量為51%硫酸鉀17份、氧化鋅2份,碳酸鈣1份、硫酸鎂1份加入破碎機破碎。第三步把發酵后的有機物、破碎后的無機物送入混合池份混合后攪拌均勻。第四步將上述物料用輸送機送入造粒機通入蒸汽進行造粒,造粒后送入烘干機烘干,烘干后的顆粒冷卻后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以植物秸稈8份、豆餅4份、酒糟10份、干燥的畜禽糞便3份、干燥的河泥5份、有機肥發酵劑1份,除臭劑1份、味精下腳料4份、氨基酸廢液4份;含量為46%的尿素27份、含氮10%含磷40%的磷酸二銨12份、含量為51% 硫酸鉀17份、氧化鋅2份,碳酸鈣1份、硫酸鎂1份。通過以下的生產方法來得到成品。
2.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第一步的特征是把植物秸稈8份、豆餅4份、酒糟 10份,干燥的畜禽糞便3份、干燥的河泥5份、把味精下腳料4份,加入破碎機破碎,破碎后的物料送入腐化池加入有機肥發酵劑1份,再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密封發酵10天以上。 發酵完成后,加入除臭劑1-2份,攪拌均勻,除去臭味,加入氨基酸廢液3份,攪拌均勻。
3.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第二步的特征是把含量為46%尿素27份、含氮 10%含磷40%的磷酸二銨12份、含量為51%硫酸鉀17份、氧化鋅2份,碳酸鈣1份、硫酸鎂1份加入破碎機破碎。
4.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第三步的特征是把發酵后的有機物、破碎后的無機物送入混合池份混合后攪拌均勻。
5.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第四步的特征是將上述物料用輸送機送入造粒機通入蒸汽進行造粒,造粒后送入烘干機烘干,烘干后的顆粒冷卻后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果樹專用肥的生產方法。該產品是根據果樹在生長時的特點而專門配制的,其有機質和無機質的比為1∶1.2,氮、磷、鉀的比為1∶0.5∶0.75,再配以適量的氨基酸。該肥料富含豐富的有機質、腐植酸及果樹生長所必需的有機養分,還含有氮、磷、鉀等無機物,并含有鈣、鎂、鋅、鐵、硼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固氮、解磷、解鉀的作用,并緩慢釋放果樹所需的營養元素,使果樹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生產該產品使用的原料有植物秸稈、豆餅、酒糟、干燥的畜禽糞便、干燥的河泥、味精下腳料、氨基酸廢液、含量為46%的尿素、含氮10%含磷40%的磷酸二銨、含量為51%硫酸鉀、氧化鋅、碳酸鈣、硫酸鎂等。
文檔編號C05F17/00GK102206115SQ201010142618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明者于雷 申請人: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