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腸胃式腐化過濾、生態式凈化綠化養殖系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生物鏈領域,尤其涉及到腐化、過濾、凈化、綠化、養殖等等,具體體
現在生態球、生態畫、生態景觀、生態養殖、生態別墅等相關系列產品。
背景技術:
目前,與本發明有點類同的有"生態球燈"(專利號89212026. 6),有著類同的水、 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和微生物等組成的生態鏈。但其缺點是,水體沒能有序流動,沒有過濾 和循環系統,生物鏈難以形成或形成后容易斷裂,而且結構不成一體,不實用,沒有拓展空 間。也有一種"生態球",是本人發明的,其新型專利還在申請中,但還沒有從生物鏈角度加 以具體描述。還有一種類同的"超薄型壁畫魚缸"(專利號03221301. 8),其實只是個薄薄的 魚缸而已,外型美觀,雖具備了循環和過濾系統,但還沒有從生物鏈的角度加以全盤設計, 所以其中之水無法做到永遠清澈見底,換水和清理便成為很大的難題。而且,其中使用,也 是目前通用的過濾裝置就是用"海綿"等機械性地過濾掉水中的雜物,既浪費殘渣,又容易 受堵,還要經常清洗"海綿",還需要足夠大的過濾空間,因而存在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其 結構、外型尺寸和外觀無法做到更薄更好。目前,有很多的室內外景觀景點,由假山、假草和 池中的魚水組成,或由噴泉構成。看似美觀,但時間一長,循環系統必受阻或因用電過度而 長時間停止使用。其中之水因沒有處在生物鏈中,容易變臟變臭,必須經常地換水或清理。 目前,不少所謂的"立體養殖",只不過是多種動物混養而已,根本沒有建立完善的生物鏈體 系,要么沒有循環系統,要么沒有完善的過濾系統,要么沒有植物體系,其生存環境極易惡 化,殺菌、抗菌或換水清理不可或缺。目前,很多別墅中的游泳池只是一潭清水或一潭死水, 換水或清洗或發臟發臭是常有的事。而有的別墅周邊布滿水溝,形成護房水溝,但同樣一溝 的死水,變臟變臭也成為必然,清洗換水或填平是最終的結局。而有的別墅沒有水資源設 置,干燥傷身。總之,沒水干燥,有水必臟或臭,風水始終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充分借鑒了宇宙空間的無限循環、大自然的無限循環、地球生物鏈的無限 循環以及腸胃巨大的腐化過濾能力和過濾模式,發明了腸胃式腐化過濾、生態式凈化綠化 養殖系列,該系列中的如腸胃般的過濾模式,是本發明的核心部份,因有著巨大的可縮性, 可以廣泛地利用在相關的生物鏈系列產品。如生態球、生態畫、生態養殖、生態景觀和生態 別墅等等。所有這些都利用了相同的原理和模式,都能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無限循環運動的宇宙空間中,地球之水,上天入地下海,無限循環往復,始終保 持清澈見底,縊育了無數的生命,產生了環環相扣、互為生死、無限循環的地球生物鏈。為能 簡單又科學地仿制地球生物鏈,本人把上述現象歸結為建立生物鏈必備的三個系統,即曝 氣系統、動植物生態系統和過濾系統。 無限循環的地球之水在上天或下落或流動過程中融進無限循環中的宇宙之氣,簡 稱為曝氣。曝氣后的地球之水養育著世間萬物,或說進入了動植物生態系統。地球之水經萬物內部無限循環后,與萬物糞便和殘渣等回歸大地,經大地分離分化凈化,再回歸江河大 海或直接蒸發。這其間的大地如同本發明的過濾系統一樣在腐化分化凈化著一切糞便和食 物殘余。 但本發明并非模仿大地,而是模仿人類的腸胃,主要是一張或一張張有彈性而且
密集的過濾網。這張或這些過濾網以及相關的附助設施就是本發明的過濾系統。該過濾系
統與動植物生態系統和曝氣系統共同建立無限循環的生態體系,利用此原理,可以創造出
各種各樣的系列產品,在此稱為腸胃式腐化過濾、生態式凈化綠化養殖系列。 本發明核心的部份是腸胃式腐化過濾系統,該系統結構十分簡單,成本極低,安裝
十分方便,主要是利用一張或一張張密集的彈性的網。該網網眼不受力則緊閉,受水壓力后
張開滲水。其大小和容積可大可小,可收緊如袋,也可張開成平面;可多張并列使用,也可
首尾相通如腸道一般。該網如腸胃置于體內一樣置于箱內,置于水中,所有的水和雜質如
從口中進食一樣進入網內,所有的水和細微物質如同食物中的水從腸胃中滲出一樣從網中
滲出,并被箱內的潛水泵抽出箱外,如同進入口中的是水和各種食物,而排出體外的是被腐
化、分化、分離和吸收過后的汗、尿等。本過濾系統的外部結構是過濾箱,箱的側面有一個或
多個入口處,入口處外面安裝有隔離裝置,入口處的里面安裝了過濾網。箱的內部安裝有潛
水泵,將箱內經過濾網的水抽出箱外,而潛水泵和過濾網之間安裝有隔離裝置。最終的結果
是保證流經過濾系統的水永遠暢通無阻,而水中的雜物則被過濾或腐化并融入水和水的流動中。 本發明不可或缺的部份是曝氣系統,該系統沒有特別的固定模式,一般采用的是 噴泉或噴射方式或流動方式。 本發明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是動植物生態系統,該系統由流動的水、水生動物、水生 植物和微生物等所組成。最理想的是動植物多樣化。同時,兼顧到美觀或實用或相生相克, 所以,根據需要有所取舍。也就是在顧全大局或有所取舍的前提下,力求動植物多樣化。
本發明在無限循環的宇宙中,在無限循環的水和氣的運動中,在無限循環的地球 生物鏈中,進行著無限循環。在無限循環中,水和水中的微量或微生物質在過濾系統的過濾 箱中被抽取,并送到遠處的曝氣系統中曝氣容進宇宙之氣,經動植物生態系統凈化、綠化或 養殖,再回到過濾系統中過濾網中來,經過濾網過濾后,再由潛水泵再次抽取,循環往復。
本發明最有益的效果是不換水、不清洗,水質始終清澈見底。做到在珍惜每一個生 命的同時,充分利用每一具死體和食物殘余。建立生得其死,死為其生,適者生存的生物鏈。
附圖1為本發明的過濾系統示意附圖2為本發明的本發明系列基本原理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例之一-附圖4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例之一-附圖5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例之一-附圖6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例之一-附圖7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例之一-
-生態球示意圖; -生態畫示意圖; -生態養殖示意圖; -生態景觀側視示意-生態別墅示意在附圖1中,l為潛水泵,2為出水通道,3為過濾箱體,4為隔離箱,5為過濾網,6
4為隔離管,7為進水通道。 在附圖2中,8為過濾系統,9為曝氣系統,10為動植物生態系統。
在附圖3中,11為底座,12為拐彎管道,13為隔離球(或管),14為潛水泵,15為 堵口物件,16為進水管道,17為透明球體,18為動植物生態系統,19為隔離網,20為過濾網, 21為隔離球(或管),22為拐彎管道。 在附圖4中,23為過濾網,24為進水管道,25為沙石,26為隔離墻,27為動植物生 態系統,28為出水管道,29為電熱棒,30為潛水泵,31為隔離管,32為隔離管。
在附圖5中,33為潛水泵,34為曝氣口,35為隔離網,36為過濾網,37為進水口 , 38 為隔離網,39為動植物生態系統。 在附圖6中,40為潛水泵,41為曝氣管,42為隔離箱,43為過濾箱體,44為過濾網, 45為進水口,46為隔離管,47為動植物生態系統。 在附圖7中,48為潛水泵,49為隔離網,50為過濾網,51為進水口,52為隔離網,53 為生態游泳池,54為動植物生態系統,55為別墅樓房,56為曝氣口 。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1,圖示為本發明中的過濾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水被潛水泵1抽取,并從
出水通道2排出,進入曝氣系統和動植物生態系統后再從隔離管6中進入,再由進水通道7
進入過濾網5,再由過濾網5中滲出,進入隔離箱4,最后,再次進入潛水泵1循環往復。其
中,隔離管6主要用于隔離水中較大的飄流物,還防止飄流物快速集中于洞口 ;而隔離箱4
的目的是防止過濾網5堵塞潛水泵l,還保證潛水泵1周邊有足夠的水。 參見附圖2,圖示為本發明系列的基本原理地球生物鏈在宇宙循環運動中無限
循環,本發明系列離不開宇宙中無很循環之氣,也離不開地球生物鏈中無限循環之水,其中
過濾系統8中的潛水泵將水和水中的微量元素或微生物經管道送到曝氣系統9中曝氣,經 曝氣容氧融氣后進入動植物循環系統10,供動植物們休養生息后,再流入過濾系統8中。其 主要特點是,過濾系統8置于動植物生態系統10之中或下面,曝氣系統9位于動植物生態 系統10之上,但盡可能地遠離過濾系統8。過濾系統8、曝氣系統9和動植物生態系統10 在潛水泵的推動下,形成水在其中循環往復的統一整體。 參見附圖3,圖示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之一——生態球,具體實施方式
是透明球體 17安裝好隔離球(或管)13、21 (本圖示為兩個出口,但可以兩個以上)和拐彎管道12、 22 (本圖示兩個出口 ,但可以為兩個以上)以及動植物生態系統18后,將安裝有潛水泵14、 進水管道16、隔離網19和過濾網20的堵口物件15封住(使用螺口或卡口或防水膠帶)透 明球體17的開口處。用具有圓槽的底座ll罩住,但留有透氣孔。最后,倒立過來(可以在 水中操作,以免漏水)。也就是透明球體17倒置于底座11上面,并用螺口或卡口或玻璃膠 固定成一體。當潛水泵14通電后,其周邊的水經進水管道16被抽進動植物系統18中,再 經隔離球(或管)13、21從拐彎管道12、22出來,在此曝氣后流到底座11上的圓槽中。因 拐彎管道12和22等呈現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所以出來的水必在底座11上面打轉,邊打 轉邊進入過濾網20,再經隔離網19后進入潛水泵14。由此無限循環往復。即,其中同樣包 括過濾系統(由潛水泵14、堵口物件15、進水管道16、隔離網19和過濾網20所組成)、曝 氣系統(水在拐彎管道12、22處往下流和在底座上打轉時曝氣)和動植物過濾系統18。
5
參見圖4,圖示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之一——生態畫,具體實施方式
為由玻璃或塑 料等組成了超薄型魚缸,安裝了相關物件,構成了由過濾系統、動植物生態系統27和曝氣 系統組成的生態畫。過濾系統由隔離墻26、進水管道24、過濾網23、隔離管31和32、潛水 泵30、出水管道28,以及所在的相應空間所組成;曝氣系統很簡單,其實只是位于出水管道 28的出水口,水在噴射時曝氣。當潛水泵通電抽水后,水從出水口由高往低噴射時,則形成 極其簡單和實效的曝氣容氧容氣過程,并進入動植物生態系統,經隔離墻26,再經進水管道 24進入過濾網23中過濾;過濾后的水經隔離管31和32進入潛水泵30并無限循環往復。 如果該生態畫底部粘貼在較寬的玻璃或塑料片上,形成倒T字形,即可立于桌面上;如于背 部上端加固并打孔,即可掛在墻面上。因水生動物和沉水植物有的非常小,本生態畫的厚度 可根據實際需要或盡可能地縮小,目前可以達到厚度3公分以內,因此,不論放在桌上或掛 在墻上,其承受力不成問題。 參見附圖5,圖示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之一——生態養殖,具體實施方式
是將養殖 場面分割成線,即單一通道,水在通道內無限循環,即水經過濾系統中的潛水泵33抽取并 從曝氣系統中的曝氣口 34流出并曝氣,曝氣后進入動植物生態系統39,然后,回流到過濾 系統中來。無限循環往復。其中,過濾系統包括隔離網34和38、進水口 37、過濾網36、潛水 泵33 ;而曝氣系統十分簡易,其實僅僅是一個曝氣口 ,當然可以在曝氣口上安裝些簡單的 曝氣裝置,如扇形噴射裝置等;動植物生態系統就是養殖區,可以以養水生植物為主,也可 以以養水生動物為主,或二者兼顧,能達到生態平衡即可。 參見附圖6,圖示為本發明系列實施之一——生態景觀,具體實施方式
是在假山 上布上曝氣管41,形成曝氣系統,并與遠處的過濾系統相通,其中經過動植物生態系統47, 三者間在潛水泵的作用下,無限循環往復。其中,過濾系統包括過濾箱體43,箱體內的潛 水泵40、隔離箱42、過濾網44,箱體外有隔離管46,還有連接隔離管46和過濾網44的進水 口 45。動植物生態系統47其中的水生植物,可以根據設計需要與假山連成一體,流水從其 中經過,也可以在池中,與水生動物形成互為依存的生物鏈。 參見附圖7,圖示為本發明系列之一——生態別墅,具體實施方式
是把別墅中的 游泳池分割成條狀結構,并融進動植物生態系統54 (護房水溝)中,并與過濾系統和曝氣系 統建立永遠流動的生物鏈。本發明的過濾系統在橋下(過道),包括隔離網52和49、進水 口 51、過濾網50、潛水泵48。本發明的曝氣系統為曝氣口 56及相關設施,如噴頭等。
權利要求
一種腸胃式腐化過濾、生態式凈化綠化養殖系列,其特征是過濾系統8與曝氣系統9相連相通,曝氣系統9與動植物生態系統10相連相通,動植物生態系統10與過濾系統8相連相通,水體在過濾系統8中的潛水泵1帶動下,在三者間進行無循環運動,并建立相應的生物鏈。
2. 根據權利1所述的"系列",其特征是過濾系統8主要是由彈性的密集的過濾網5、 提供動力的潛水泵1、保證暢通的隔離裝置如隔離體4和隔離管6、與外界分離的過濾箱體 3等所組成,水在無限循環中必須經過濾系統8過濾。
3. 根據權利1所述的"系列",其特征是曝氣系統9的曝氣方式一般采用噴射、噴泉或 流動式。
4. 根據權利1所述的"系列",其特征是動植物生態系統10主要包括流動中的水、水 生動物、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等。
5. 根據權利l所述的"系列",其特征是利用過濾系統8有著極大的可縮性,利用相 同的原理和類同的裝置或增加相應的附助設施,可以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可長可短、可大可 小、可薄可厚的系列產品。
6. 根據權利1所述的"系列",其特征是在已經創造的系列產品中,有生態球(圖3)、生態畫(圖4)、生態養殖(圖5)、生態景觀(圖6)、生態別墅(圖7)。
全文摘要
一種充分借鑒宇宙空間的無限循環、地球生物鏈的無限循環和人類腸胃的巨大腐化凈化能力和過濾模式,創建了以過濾系統8、曝氣系統9和動植物生態系統10為一體的生態基本原理,并利用此原理,發明創造了腸胃式腐化過濾、生態式凈化綠化養殖系列,該系列發明以腸胃式過濾系統為核心,以無限循環往復為根本,以建立生物鏈為保證,用同一原理,類同的部件,融進了各式各樣的產品,形成了利用同一原理,達到不同用途的系列產品,其中在此展示的有生態球、生態畫、生態養殖、生態景觀和生態別墅等,還可以展示的有生態樹、生態農業和生態城市等等。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790971SQ20101014715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8日
發明者王晉壽 申請人:王晉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