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捕魚籠具,特別是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屬于捕魚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捕捉黃顙魚時,一般使用傳統的掛網、粘網、端網、旋網、吊網等工具捕撈,由于黃顙魚喜歡生活在雜草叢生、亂石、木樁、較多的水域地區,使用傳統的網具很難捕到多少黃顙魚;由于傳統的捕撈網具過大、過重,捕撈作業時不但勞動強度大,網具損壞嚴重,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所漏捕的黃顙魚易受傷,易受驚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不受任何復雜水域的限制,捕獲量多, 捕魚效果好的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克服由于傳統的捕撈網具過大、過重,捕撈作業時不但勞動強度大,網具損壞嚴重,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所漏捕的黃顙魚易受傷,易受驚嚇的缺陷。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 它是由捕魚網具有一長方形骨架,在長方形骨架中間位置有一方形框,長方形骨架外包裹有網片,一端為集魚倉,一端為儲魚倉,儲魚倉的一端延伸有網袋,網袋端部扎有網繩,在集魚倉的端面和兩側面上有進魚口,進魚口上連接有倒須,倒須的端部有倒須口,倒須口為方形,方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固定;在集魚倉和儲魚倉內之間有內進魚口,內進魚口上連接有內倒須,內倒須端部的倒須口為扁形倒須口,扁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固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捕黃顙魚籠具內放入誘餌,黃顙魚類聞到誘餌發出的特香、特腥的誘餌后,會紛紛從四面八方游來,進入籠具,由于籠具的倒須為方形,所以各種黃顙魚類很容易進入,又由于倒須為前大后小,當進入籠具的黃顙魚發現上當后準備出去時,就很難從倒須口逃出去,全部再一次進入集魚倉,再進入儲魚倉中,即無路可走均被捉住了,該籠具捕撈時勞動強度小,捕撈效果好,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該籠具結構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易折疊,使用方法簡便,將籠具放入水中后,人即可離開,收籠具時一人操作,勞動強度小,捕撈效率高,有效的克服了由于傳統的捕撈網具過大、過重, 捕撈作業時不但勞動強度大,網具損壞嚴重,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所漏捕的黃顙魚易受傷,易受驚嚇的缺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圖中所示1、倒須;2、方形框;3、內倒須;4、倒須口繩;5、網袋;6、集魚倉;7、儲魚倉;8、網繩;9、長方形骨架;10、網片;11、進魚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
捕魚網具有一長方形骨架(9),在長方形骨架(9)中間位置有一方形框O),長方形骨架(9)外包裹有網片(10),一端為集魚倉⑴),一端為儲魚倉(7),儲魚倉(7)的一端延伸有網袋( ,網袋( 端部扎有網繩(8),在集魚倉(6)的端面和兩側面上有進魚口(11), 進魚口(11)上連接有倒須(1),倒須的端部有倒須口,倒須口為方形,方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4)固定;在集魚倉(6)和儲魚倉(7)內之間有內進魚口,內進魚口上連接有內倒須(3), 內倒須(3)端部的倒須口為扁形倒須口,扁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固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其特征是儲魚倉(7)的一端延伸有網袋(5),網袋(5)端部扎有網繩(8),集魚倉(6)的端面和兩側面上有進魚口(11),進魚口(11)上連接有倒須 (1),倒須的端部有倒須口,倒須口為方形,方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⑷固定。
全文摘要
一種專捕黃顙魚籠具,它是由捕魚網具有一長方形骨架,在長方形骨架中間位置有一方形框,長方形骨架外包裹有網片,一端為集魚倉,一端為儲魚倉,儲魚倉的一端延伸有網袋,網袋端部扎有網繩,在集魚倉的端面和兩側面上有進魚口,進魚口上連接有倒須,倒須的端部有倒須口,倒須口為方形,方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固定;在集魚倉和儲魚倉內之間有內進魚口,內進魚口上連接有內倒須,內倒須端部的倒須口為扁形倒須口,扁形倒須口由倒須口繩固定。
文檔編號A01K69/10GK102265809SQ20101020030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4日
發明者吳孝順 申請人:吳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