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牡丹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牡丹的種植方法,屬于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牡丹喜溫和,較耐寒及耐旱,對氣候適應性較強,分布較廣。安徽銅陵屬亞熱帶 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300 1480mm ;年平均氣溫 15 17°C,年平均無霜期220天,土壤肥沃。適宜藥用牡丹的生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收載的牡丹皮適用的物種為毛茛 Wl^tt^l·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以安徽銅陵、南陵和亳州傳統種植的“風丹”系列品種為種質資源。風丹的主要植 物形態特征落葉小灌木,高0.5 lm。根粗壯,皮厚肉質,具香氣,外皮灰褐色至紫棕色。葉互 生,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紊谥Χ?,大形;花萼5,綠色;花瓣5,白色,極少粉紅色或紫 紅色,頂端有不規則缺刻。雄蕊多數;雌蕊4 5(8),密生柔毛。瞢美果長卵形,密被黃褐 色硬毛?;ㄆ?月下旬 4月,果期5 8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牡丹的種植方法。本發明涉及牡丹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與整地步驟、大田移栽地步驟、種子繁殖方 法步驟、種植田間管理步驟、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和 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選地與整地步驟包括選地、整地和檢測步驟;分別對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進行選擇;對土壤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限量進行 檢測;分別對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進行整地;牡丹種子繁殖方法步驟包括種子選擇、浸種摧芽、育苗、種苗儲藏、移栽步驟;種植田間管理步驟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灌水排水、施肥、摘蕾與修剪步驟;對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包括采收、加工、留種技術步驟;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包括包裝、貯藏和運輸步驟。質量標準外觀性狀本品呈筒狀或半圓狀塊片,有縱剖開的裂縫,向內卷曲或略外翻,長短 不一,一般長5 25cm,筒徑0. 5 1. 2cm,皮厚2 4mm,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數橫長略凹陷 的皮孔痕及細根痕,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棕色,有明顯細縱紋理,常見無色結晶體。常為針狀、 片狀、柱狀的牡丹酚結晶。質硬脆,折斷面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粉紅色。有特殊香氣,味 苦而澀,有麻舌感。
分級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準,丹皮分“原丹 皮”、“刮丹” 二個品別,每個品別又分為4個等級。原丹皮一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6cm以上,中部粗2. 5cm以上,無木心、
青丹、雜質、霉變。二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5cm以上,中部粗1. 8cm以上,無木心、
青丹、雜質、霉變。三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4cm以上,中部粗Icm以上,無木心、 雜質、霉變。四等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但最小直徑不低于0.6cm,無木心、 碎末、雜質、霉變。刮丹皮一等呈圓筒狀,條均勻,刮去外皮。表面粉紅色,在節疤、皮孔根痕處,偶有未去凈 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質堅硬,斷面粉白色,有粉性。氣香濃,味微苦澀,長6cm以上, 中部圍粗2. 4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心、雜質、霉變。二等長5cm以上,中部圍粗1.7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 心、雜質、無霉變。余同一等。三等長4cm以上,中部圍粗0.9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
心、無雜質、無霉變。余同一等。四等凡不符合一、二、三等長度的斷支碎片均屬此等。但應無木心、無碎末、無雜
質、無霉變。銷售流通中常將不分級的丹皮,根據去皮與否,分成丹皮統貨或刮丹統貨。細小的 牡丹根條不去心,直接曬干,生產上稱為“丹須”,一般認為質量較次。但丹皮酚含量不低,可 作為提取丹皮酚的原料。質量標準《中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規定檢查水分照水分測定法(附錄IXH第 二法)測定,不得過13· 0%??偦曳植坏眠^5· 0% (附錄IX K)浸出物照醇溶性浸 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5. 0%。含量測定照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 D)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丹皮酚不得少于1. 20%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監測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X 6)有機氯類農藥殘留量測定法和(附錄IX) 重金屬檢查法。參照國家外經貿部2001頒布的《藥用植物及制品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規 定的限量。農藥DDT、六六六〔BHC〕和五氯硝基苯PCNB分別不得超過0. lmg/kg。艾氏劑 Aldrin不得超過0. 02mg/kg。重金屬總量< 20. Omg/kg。鉛(Pb) ^ 5. Omg/kg,鎘 Cd < 0. 3mg/ kg,汞 Hg < 0. 2mg/kg,砷 As ^ 2. Omg/kg。丹皮根腐病病防治方法,含有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步驟、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鑒定步驟、牡丹根腐病的殺菌劑篩選步驟和植物農藥“重茬靈”防治藥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治方 法步驟;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步驟采自田間發病后期的病根,室內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表面水漬。取病斑的病 健交界部分約1厘米見方,置于75%的醫用酒精消毒2-3分鐘,取出后用滅菌水沖洗3-4 遍,用手術刀將每一小塊組織切成3塊,晾干后接入PDA培養基中,25°C培養箱中培養,2天 后觀察有無菌落形成,并對初次分離得到的菌落進行純化。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純的牡 丹根腐病病原菌,雜菌少。經過純化的病原菌菌絲要注意及時轉接試管斜面,在25°C下培養 7-10天后置4°C下保存備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鑒定步驟分離純化到的根腐病病菌在PDA培養基上生長良好。25°C下培養2天,菌落直徑 1厘米左右。菌落圓形,氣生菌絲白色,菌絲具隔。菌絲生長、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5 30°C,分生孢子在濃度4%丹皮汁液中萌發 率高,鏡檢可見可產生大、小2種類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或鐮刀狀,稍彎,頂端 細胞短,具隔膜2 7個,多為3 5個。小型分生孢子多為橢圓形,單細胞,聚生在分生孢 子梗頂端呈假頭狀。厚垣孢子圓形或矩圓形,頂生或間生。我們鑒定為茄鐮孢(Fusarium solani (Mart. ) Sacc.)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真菌。牡丹根腐病的殺菌劑篩選步驟用Ippm濃度的多菌靈、世高等六種殺菌劑對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進行 了室內生物測定。六種殺菌劑中多菌靈、世高和愛苗對牡丹根腐病病菌的抑制作用較好,見
表aD植物農藥“重茬靈”防治藥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驟牡丹根腐病,藥農又稱爛根病,是藥用牡丹的重要病害,在丹皮產區普遍發生,主 要防治措施(1)實行輪作重病田提倡與水稻輪作(3年以上),伏天翻曬地塊,以壓低菌源。 (2)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并用1 100硫酸壓鐵溶液澆灌周圍的植株,以防 病害蔓延。(3)移栽時用36%甲基硫菌靈或25%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硫酸銅液,適 當加入肥土調成糊狀,蘸根后栽苗;發病初期可用上述藥劑灌根。生物防治用5406抗生菌 粉15kg/hm2,拌細餅粉150 300kg/hm2施在栽植穴中,有一定防效。2007年在銅陵風丹產區選擇了一塊重茬地,根腐病危害嚴重,屬重病區。2007年 6月,一部分用“重茬靈” 500倍液灌根,一部分作為對照沒用藥;2008年8月對防治效果進 行調查,結果灌根區,發病率100%,發病較輕的占24. 2 % ;不灌根區,發病率100 %,發病 較輕的占13. 3%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發明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于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牡丹種植基地的選擇按照中藥材GAP的要求,生產基地應選擇大氣、水質、土壤無污染的地區。生產基地應遠離交通干道或周圍設有防護林帶,周圍不得有污染源等。環境生態質量空氣環境應 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選地與整地步驟1 選地育苗地選地勢稍高,陽光充足,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大田移栽地牡丹喜溫暖濕潤環境,怕澇,適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 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及腐殖質土,以砂土為最好。選地勢高燥,以15 20度向陽緩坡地 為宜。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土壤,忌連作、粘重、低洼地,前作以種植芝麻、花生、黃豆、玉米 等為宜。平地選易排水的地塊。土壤農藥殘留量六六六的濃度不得超過0. 1毫克/千克,滴滴涕的濃度不得超過
0. 1毫克/千克。重金屬含量限量參考黃壤、黃綜壤土中允許的最大含量(單位毫克/升)汞0. 264毫克/升(黃壤),鎘0. 28毫克/升(黃綜壤、灰褐土),鉛82毫克/升 (黃壤),砷35毫克/升(黃壤),鉻131-198毫克/升(棕壤)整地育苗地播種前應先翻地30 50cm深,注意翻的地底子要平,不積水,以免爛根。施 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入有機肥4000 5000kg或餅肥300kg,深翻耙平,澆水保墑,然后耙 細整平作畦。理好四周排水溝。大田移栽地步驟整地時間選地后及時翻耕。栽種前1 2個月,一般分3次進行,于6、7、8月份各 進行1次。整地方法第一次翻地深度60 75cm,土塊可不打碎,以利曬地;第一次翻地深度 與第一次相同,邊翻地邊清除石塊、雜草、殘根等雜物;第三次翻地要細翻,深度50 60cm 即可。同時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和餅肥100 200kg,撒勻。翻地時山坡地先從中 間開始,然后逐漸向四周開挖;平地則從地塊的一端向另一端開挖。翻地時應將上層表土翻 入地下,下層土壤翻蓋在地面。整地標準在第三次翻地后及時將土塊打碎,整平作畦,總的原則要有利于排水。土 層深厚的山坡地,地表要做成饅頭形,中間稍高四周略低,并保持一定的坡度;土層較淺的 山坡地,可先整出地坎,然后順地形走勢,整平做成寬2m左右,長7 14m,的睦,畦面呈弧 形;平地則做成溝寬40cm,溝深30cm以上的高畦。并保持溝底平整,排水通暢。安徽銅陵 和南陵整地要求是一字坡,配成饅頭形,一方流水,四方浙水。坡地可只理好排水溝,不做 畦。輪作倒茬“風丹”連作極易誘發病蟲害,特別是牡丹根腐病發病嚴重。連作也會因土壤養分 供應不足,導致“風丹”生長不良。一般以芝麻、小麥和玉米等為主,也可與水稻進行輪作。 輪作的年限一般不應少于3年,最好是5年。繁殖方法步驟在我國牡丹栽培中,藥用品種鳳丹系列多采用種子繁殖。
種子選擇選擇牡丹種子宜選4 5年生,籽粒飽滿、無病蟲害植株的果實的當年種子作種。 種子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應將種子用濕潤砂土分層堆積于陰涼處,但貯藏時間不能 超過9月份,一般貯藏條件下貯藏期限為1年。浸種摧芽播種前應將種子放在水中進行選種,去掉浮水雜質及不成熟種子,取下沉、大粒飽 滿種子用50°C溫水浸種24小時,再與濕草木灰拌后立即進行播種。如因下雨不能播種,切 記勿將潮濕種子放在密閉容器中,以免種子霉爛。可將種子堆放在室內潮濕地面上,用濕布 蓋之,或將其用濕土或濕砂混拌后堆放,待天晴再播。育苗 一般8 10月份播種為宜,可采用田間開溝、筑畦進行條播或撒播。取出層積的種 子,或播前用50°C溫水浸種24 30小時,按行距15 20cm開深5 8cm淺溝,溝深5cm, 先在溝內施入適量腐熟的人畜糞,然后均勻播入種子。每畝播種量30 35kg。播種后覆 土 2cm,稍加鎮壓,淋水,再鋪蓋一層欄草,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溫過冬。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 12月下旬再澆一次凍水,第二年開春解凍后,應揭去覆草,以利幼苗出土。第二年3月底至 4月初即可發芽。一般生長2年后進行移栽。9-10月栽前,將第2或第3年生長的種苗按 大苗、小苗分開。種苗標準一級苗根莖直立無彎曲,側根數3根以上,單株重達20克以上,主根直徑1. 0厘 米以上,根長25厘米以上,地上部分長15厘米以上,芽飽滿,無病斑。二級苗根莖直立無彎曲,側根數2根以上,單株重達17克以上,主根直徑0. 8厘 米以上,根長20厘米以上,地上部分長10厘米以上,芽飽滿,無病斑。三級苗根莖直立無彎曲,單株重達15克以上,主根直徑0.5厘米以上,根長15厘 米以上,地上部分長5厘米以上,芽飽滿,無病斑。種苗儲藏種苗可立即下種,如不能立即移栽,要進行暫時貯藏,貯藏可按以下方法進行選高燥陰涼通風的室內,任選一角,在地上鋪上濕潤的細砂或細土 8 IOcm厚,將 種苗頭朝上,按順次傾斜堆放,厚約15 20cm,四周圍用磚或其它物體圍好?;蛟诘貏莞咴?的田地內,挖一寬70cm深20cm的坑,長度視種苗多少而定。先將坑底整平,然后將種苗頭 向上順序排放,再覆蓋一層厚6cm的細砂,填嚴空隙,種苗頭稍露出土面。層積期間經常翻 開檢查,過干時可適當澆水濕潤,發現霉變要及時用清潔重新層積砂藏。貯藏地不能曬到太陽,不能用堆放過化肥、農藥、石灰、水泥地作貯藏地。移栽 商品田使用的種苗應來源于優良種苗生產田。栽種時間幼苗于第2年9-10月移栽。栽前將大苗、小苗分開,分別移栽,便于管理。栽種密度每畝可栽苗3000-4000穴。約需種苗100kg。栽種方法在整好的地上按株行距40 X 50厘米打穴,穴深20厘米左右,穴長20厘 米左右,穴底先施入腐熟的堆肥,使其與底土混合,每穴栽大苗1株或小苗2株。栽植時向穴中填土,填至半穴時輕輕向上提苗并左右搖晃,栽后填土踏實。銅陵產區在牡丹幼苗期和 移栽后第1年常間作少量芝麻,以遮蔭防旱。田間管理步驟苗期管理播種后如遇天氣干旱,可向垅間或畦間溝內放水澆灌,但勿使大水漫灌,以免影響 幼苗出土。冬季地面上凍以前,再覆蓋一層馬糞或稻草以利種子越冬,同時再放一次過冬水。 來年地面解凍后,撤去覆蓋物及覆土,若墑情不好應再澆一次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適當 澆水并及時進行松土、除草和保墑。澆水若能與施肥同時進行效果更佳,一般在澆水前將腐 熟餅肥粉碎撒入土中再澆水,或將慪熟的人糞尿隨水澆入。幼苗生長期要經常拔草,松土保墑,3 5月間施稀薄糞水,或腐熟的餅肥2 3 次,促進幼苗的生長。注意做好雨季排水和暑季的灌溉工作。5月以后幼苗易受病蟲害侵染,可用160 2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預防,每隔半月 噴藥1次,一直到8 9月份為止。中耕除草牡丹萌芽出土和在生長期間,應經常松土除草,尤其是雨后初晴要及時中耕松土, 保持表土不板結。中耕時,切忌傷及根部。入冬后對外露的牡丹根部,要加強培土,防止凍 傷。灌水排水牡丹育苗期和生長期遇干旱,可在早、晚進行溝灌,待水足夠滲透后,應及時排除 余水。灌溉時最好能摻施一些稀薄糞水,以增強抗旱力。對剛植一年的苗地也可鋪草防止 水分蒸發。牡丹怕澇,積水時間過長易爛根,故雨季要做好排澇工作。施月巴牡丹喜肥,在我國栽培牡丹,通常一年施肥3次,每次施肥要結合澆水,移栽第一 年因已施有充足的基肥,而且移栽后牡丹有一復壯過程,所以第一年可不施肥,從第二年開 始每年施肥3次。每年開春化凍、開花以后和入冬前各施肥1次,若丹皮植株每畝3500株, 每年的需氮約1500克,需磷約160克,需鉀約640克。也可根據當地經驗每畝施腐熟的廄 肥500kg,或施腐熟的餅肥150 200kg,肥料可施在植株行間的淺溝中,施后蓋上土,及時 澆水。摘蕾與修剪為了促進牡丹根部的生長,提高產量,產區對1 2年生和不留種的植株花蕾全部 摘除,以減少養分的消耗。采摘花蕾應選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以防傷口感染病害。秋末對 生長細弱單莖的植株,從基部將其剪去,翌年春即可發出3 5枚粗壯新枝,這樣也能使牡 丹枝壯根粗、提高產量。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防治基本原則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按照病蟲害發生 的規律,確立應用農業“綜合防治”方法,科學地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技術, 有效控制病蟲為害。嚴禁使用中藥材GAP生產中禁止使用的農藥。嚴格按照農藥使用的間隔安全用藥。防治方法丹皮病害根腐病 Fusariumscirpi lamb, et fautr.防治方法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作高畦種植;徹底清除枯枝落葉,清潔田園, 清除病株,減少病源,防止病菌蔓延;與玉米等輪作。發病初期可選用“神農牌”重茬靈1000 倍液灌根,嚴重時,可用600 800倍液灌根。卩十斑病(tlMM ) Cladosporium paeonice Pass.防治方法早春牡丹發芽前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劑噴灑,殺 滅植株及地表病菌;其次要合理安排牡丹栽植密度,控制土壤濕度,適量使用氮肥,多用復 合肥和有機肥。另外應密切注意病情,發現病株、病葉立即除去,如果病情已經開始蔓延,可 噴灑160 200倍等量波爾多液,10 15天一次,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或65%代森鋅 500 600倍液,7 10天噴一次,連續噴3 4次。丹皮蟲害牡丹的根粗壯,有甜味,易遭蟲害侵襲,常見的蟲害有蠐螬等。蠐螬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機肥,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產卵。在田間出現蠐螬危害時,如 果蠐螬量少,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際附近的幼蟲。人工捕殺。如果蠐螬量多,每畝用90%晶體 敵百蟲100 150g,或50%辛硫磷乳油100g,拌細土 15 20kg做成毒土施用。或用50% 辛硫磷乳油,或用90%敵百蟲1000 1500倍液澆注根部,澆后覆土,也可用燈光誘殺成蟲。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采收丹皮一般在移栽后3 5年即可采收,考慮年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以枝葉枯萎 期即9 10月份采收較佳,此時丹皮酚含量僅次于花盛期,也符合傳統采收期。選擇晴天 采挖,采挖時先深挖四周將泥土刨開,將根全部挖起,抖去泥土,結合分株,將大、中根條自 基部剪下進行加工。加工牡丹皮由于產地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原丹皮和刮丹皮,原丹皮就是將收獲的牡 丹根堆放1 2天,待失水稍變軟后,去掉須根,用手緊握鮮根,用尖刀在側面劃一刀,深達 木部,然后抽去中間木心(俗稱抽筋)曬干即得。若趁鮮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表栓皮和抽 掉木心曬干者則稱刮丹皮。在曬干過程中不能淋雨、接觸水分,因接觸水分再曬干會使丹皮 發紅變質,影響藥材質量。若根條較小,不易刮皮和抽心,可直接曬干,稱為丹皮須。牡丹一 般畝產250 350kg,高產可達500kg,3kg鮮根能加工成Ikg丹皮。留種技術種子的采集選4 5年生丹皮,籽粒飽滿、無病蟲害植株的果實的種子作種。7月下旬至8月 初,當瞢美果表面呈蟹黃色時摘下,放室內陰涼潮濕地上,使種子在果殼內成熟,要經常翻 動,以避免堆積發熱燒壞,待大部分果殼裂開,剝下種子,置濕砂或細土,層積堆放于陰涼 處,或邊采收邊播種。牡丹種子的貯藏
牡丹種子宜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將種子用濕潤砂土分層堆積于陰涼處, 但貯藏時間不能超過9月份,一般貯藏條件下貯藏期限為1年。牡丹種子為下胚軸休眠類型,收獲時胚還未完全發育成熟,胚發育早期要求較高 溫度(15 22°C )30天,后期要求30 40天的10 12°C的低溫。胚形態上發育完成后 長根,又需要15 20天在0 5°C低溫條件下打破下胚軸休眠,下胚軸休眠打破后,可在 10 20°C溫度下長莖出苗。一般秋季生根,春季發芽。質量標準及監測質量標準外觀性狀本品呈筒狀或半圓狀塊片,有縱剖開的裂縫,向內卷曲或略外翻,長短不一,一般 長5 25cm,筒徑0. 5 1. 2cm,皮厚2 4mm,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數橫長略凹陷的皮孔痕 及細根痕,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棕色,有明顯細縱紋理,常見無色結晶體。常為針狀、片狀、柱 狀的牡丹酚結晶。質硬脆,折斷面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粉紅色。有特殊香氣,味苦而澀, 有麻舌感。分級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準,丹皮分“原丹皮”、“刮丹” 二個品別,每個品別又分為4個等級。原丹皮一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6cm以上,中部粗2. 5cm以上,無木心、
青丹、雜質、霉變。二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5cm以上,中部粗1. 8cm以上,無木心、
青丹、雜質、霉變。三等圓筒形,均勻微彎,兩端平,縱形刀口緊閉,皮細肉厚,表面褐色,質硬而脆, 斷面粉白色,粉質足,有亮銀星,香氣濃,味微苦澀。長4cm以上,中部粗Icm以上,無木心、 雜質、霉變。四等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細條及斷支碎片,但最小直徑不低于0.6cm,無木心、 碎末、雜質、霉變。刮丹皮一等呈圓筒狀,條均勻,刮去外皮。表面粉紅色,在節疤、皮孔根痕處,偶有未去凈 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質堅硬,斷面粉白色,有粉性。氣香濃,味微苦澀,長6cm以上, 中部圍粗2. 4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心、雜質、霉變。二等長5cm以上,中部圍粗1.7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 心、雜質、無霉變。余同一等。三等長4cm以上,中部圍粗0.9cm以上。皮刮凈,色粉紅,碎節不超過5%。無木
心、無雜質、無霉變。余同一等。四等凡不符合一、二、三等長度的斷支碎片均屬此等。但應無木心、無碎末、無雜
質、無霉變。
銷售流通中常將不分級的丹皮,根據去皮與否,分成丹皮統貨或刮丹統貨。細小的 牡丹根條不去心,直接曬干,生產上稱為“丹須”,一般認為質量較次。但丹皮酚含量不低,可 作為提取丹皮酚的原料。質量標準《中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規定檢查水分照水分測定法(附錄IXH第 二法)測定,不得過13· 0%。總灰分不得過5· 0% (附錄IX K)浸出物照醇溶性浸 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5. 0%。含量測定照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 D)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丹皮酚不得少于1. 20%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監測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X 6)有機氯類農藥殘留量測定法和(附錄IX) 重金屬檢查法。參照國家外經貿部2001頒布的《藥用植物及制品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規 定的限量。農藥DDT、六六六〔BHC〕和五氯硝基苯PCNB分別不得超過0. lmg/kg。艾氏劑 Aldrin不得超過0. 02mg/kg。重金屬總量< 20. Omg/kg。鉛(Pb) ^ 5. Omg/kg,鎘 Cd < 0. 3mg/ kg,汞 Hg < 0. 2mg/kg,砷 As ^ 2. Omg/kg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包裝丹皮晾干后,選用不易破損、干燥、清潔、無異味以及不影響品質的材料制成的專 用袋包裝,以保證藥材的運輸、貯藏、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包裝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護品 質。包裝材料應易回收、易降解。干燥后的牡丹皮可以裝入墊有防潮紙的木箱或紙箱中, 50kg。包裝箱上應貼上注有品名、規格、產地、批號、包裝日期、生產單位的標簽和附質量合 格的標志。出口牡丹皮,還應貼上出口標識。貯藏丹皮含揮發油,如果貯藏不當,藥材易變色,丹皮酚也會因貯藏時間延長而含量降 低。丹皮貯藏一般用內襯防潮紙的瓦楞紙箱盛裝,每件20kg左右,貯藏于陰涼干燥避 光處,溫度30°C以下,相對濕度70% 75%,商品安全水分10% 12%。經驗認為丹皮與 澤漆同貯不易生蟲。丹皮在貯藏期間,應定期檢查,先進先出,保存期不宜過久,貯藏條件應避免高溫 高濕,在高溫高濕或久存條件下,斷面顏色會變深、味變淡,影響丹皮質量。若發現藥材已吸 濕受潮,應及時翻垛通風或攤晾陰干,忌曝曬。高溫高濕季節前,有條件的最好進行密封抽 氧充氮養護。運輸牡丹皮氣味芳香,運輸時盡量不要與其它的藥材混裝。不能與其他有毒、有害的物 質混裝;運輸車輛和運載工具應清潔消毒、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途中應有防曬、防潮 等措施。不要淋雨受潮,盡可能地縮短運輸時間。丹皮根腐病病防治方法,根腐病是丹皮生產上的主要病害。牡丹根腐病,藥農又稱爛根病,是藥用牡丹的重 要病害,在丹皮產區普遍發生,常導致根部腐爛,植株枯死。一般
根腐病的癥狀與發病規律主要為害根部,主根、支根、和須根都能被感染發病,尤 其以老根為重。主根染病初在根皮上產生不規則黑斑,以后病斑不斷擴展,大部分根變黑, 向木質部擴展,造成全部根腐爛,植株萎蔫直至枯死。支根和須根染病,病根變黑腐爛,也能 擴展到主根。由于根部被害,病株地上部分生長衰弱,葉片變小發黃,蒸發量大時導致植株 失水萎蔫,發病重的植株枯死。發病規律病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在病殘根、土壤或肥料中越冬,從傷口等侵入。銅 陵丹皮采用育苗移栽,機械傷口較多,造成2年生丹皮發病重。丹皮田連作常出現大面積死 苗,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發病也重。施用未腐熟餅肥可誘導地下害蟲重發,加重發病。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步驟采自田間發病后期的病根,室內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表面水漬。取病斑的病 健交界部分約1厘米見方,置于75%的醫用酒精消毒2-3分鐘,取出后用滅菌水沖洗3-4 遍,用手術刀將每一小塊組織切成3塊,晾干后接入PDA培養基中,25°C培養箱中培養,2天 后觀察有無菌落形成,并對初次分離得到的菌落進行純化。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純的牡 丹根腐病病原菌,雜菌少。經過純化的病原菌菌絲要注意及時轉接試管斜面,在25°C下培養 7-10天后置4°C下保存備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鑒定步驟分離純化到的根腐病病菌在PDA培養基上生長良好。25°C下培養2天,菌落直徑 1厘米左右。菌落圓形,氣生菌絲白色,菌絲具隔。菌絲生長、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5 30°C,分生孢子在濃度4%丹皮汁液中萌發 率高,鏡檢可見可產生大、小2種類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或鐮刀狀,稍彎,頂端 細胞短,具隔膜2 7個,多為3 5個。小型分生孢子多為橢圓形,單細胞,聚生在分生孢 子梗頂端呈假頭狀。厚垣孢子圓形或矩圓形,頂生或間生。我們鑒定為茄鐮孢(Fusarium solani (Mart. ) Sacc.)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真菌。牡丹根腐病的殺菌劑篩選步驟用Ippm濃度的多菌靈、世高等六種殺菌劑對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進行 了室內生物測定。六種殺菌劑中多菌靈、世高和愛苗對牡丹根腐病病菌的抑制作用較好。植物農藥“重茬靈”防治藥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驟牡丹根腐病,藥農又稱爛根病,是藥用牡丹的重要病害,在丹皮產區普遍發生,主 要防治措施(1)實行輪作重病田提倡與水稻輪作(3年以上),伏天翻曬地塊,以壓低菌源。 (2)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并用1 100硫酸壓鐵溶液澆灌周圍的植株,以防 病害蔓延。(3)移栽時用36%甲基硫菌靈或25%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硫酸銅液,適 當加入肥土調成糊狀,蘸根后栽苗;發病初期可用上述藥劑灌根。生物防治用5406抗生菌 粉15kg/hm2,拌細餅粉150 300kg/hm2施在栽植穴中,有一定防效。對植物農藥“重茬靈”的防治效果進行了試驗。“重茬靈”是北京大興曉時生物研 究所研制和生產的一種以微生物發酵液、煙堿、紫蘇、蓖麻為原料的生物農藥,廣泛用于瓜 地的重茬病害防治。2007年我們在銅陵風丹產區選擇了一塊重茬地,根腐病危害嚴重,屬重病區。2007 年6月,一部分用“重茬靈”500倍液灌根,一部分作為對照沒用藥;2008年8月對防治效果 進行調查,結果灌根區,發病率100%,發病較輕的占24. 2% ;不灌根區,發病率100%,發
15病較輕的占13. 3%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見表a。表a六種殺菌劑對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Ippm) 如上所述,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發 明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 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選地與整地步驟、大田移栽地步驟、種子繁殖方法步驟、種植田間管理步驟、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和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選地與整地步驟包括選地、整地和檢測步驟;分別對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進行選擇;對土壤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限量進行檢測;分別對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進行整地;牡丹種子繁殖方法步驟包括種子選擇、浸種摧芽、育苗、種苗儲藏、移栽步驟;種植田間管理步驟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灌水排水、施肥、摘蕾與修剪步驟;對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包括采收、加工、留種技術步驟;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包括包裝、貯藏和運輸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地與整地步驟包括選地、整 地和檢測步驟;對育苗地選地勢稍高,陽光充足,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對大田移栽地牡丹喜溫暖濕潤環境,怕澇,適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 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及腐殖質土,以砂土為最好;選地勢高燥,以15 20度向陽緩坡地 為宜;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土壤,忌連作、粘重、低洼地,前作以種植芝麻、花生、黃豆、玉米 為宜;平地選易排水的地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地與整地步驟的整地;對育 苗地播種前應先翻地30 50cm深,注意翻的地底子要平,不積水,以免爛根;施足基肥, 每畝地施入有機肥4000 5000kg或餅肥300kg,深翻耙平,澆水保墑,然后耙細整平作畦; 理好四周排水溝;對大田移栽地步驟整地時間選地后及時翻耕;栽種前1 2個月,一般分3次進行,于 6、7、8月份各進行1次;整地方法第一次翻地深度60 75cm,土塊可不打碎,以利曬地;第一次翻地深度與 第一次相同,邊翻地邊清除石塊、雜草、殘根等雜物;第三次翻地要細翻,深度50 60cm即 可;同時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和餅肥100 200kg,撒勻;翻地時山坡地先從中間開 始,然后逐漸向四周開挖;平地則從地塊的一端向另一端開挖;翻地時應將上層表土翻入 地下,下層土壤翻蓋在地面;整地標準在第三次翻地后及時將土塊打碎,整平作畦,總的原則要有利于排水;土層 深厚的山坡地,地表要做成饅頭形,中間稍高四周略低,并保持一定的坡度;土層較淺的山 坡地,可先整出地坎,然后順地形走勢,整平做成寬2m左右,長7 14m,的畦,畦面呈弧形; 平地則做成溝寬40cm,溝深30cm以上的高畦;并保持溝底平整,排水通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方法步驟選擇4 5年 生牡丹種子,籽粒飽滿、無病蟲害植株的果實的當年種子作種;種子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 播種,應將種子用濕潤砂土分層堆積于陰涼處,但貯藏時間不能超過9月份,一般貯藏條件 下貯藏期限為1年;浸種摧芽播種前應將種子放在水中進行選種,去掉浮水雜質及不成熟種子,取下沉、 大粒飽滿種子用50°C溫水浸種24小時,再與濕草木灰拌后立即進行播種;育苗一般8 10月份播種為宜,取出層積的種子,或播前用50°C溫水浸種24 30小 時,按行距15 20cm開深5 8cm淺溝,溝深5cm,先在溝內施入適量腐熟的人畜糞,然后 均勻播入種子;每畝播種量30 35kg ;播種后覆土 2cm,稍加鎮壓,淋水,再鋪蓋一層欄草, 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溫過冬;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12月下旬再澆一次凍水,第二年開春解凍 后,應揭去覆草,以利幼苗出土 ;第二年3月底至4月初即可發芽;一般生長2年后進行移 栽;9-10月栽前,將第2或第3年生長的種苗按大苗、小苗分開; 種苗儲藏貯藏可按以下方法進行選高燥陰涼通風的室內,任選一角,在地上鋪上濕潤的細砂或細土 8 IOcm厚,將種苗 頭朝上,按順次傾斜堆放,厚15 20cm,四周圍用磚或其它物體圍好;或在地勢高燥的田地 內,挖一寬70cm深20cm的坑,長度視種苗多少而定;先將坑底整平,然后將種苗頭向上順序 排放,再覆蓋一層厚6cm的細砂,填嚴空隙,種苗頭稍露出土面;層積期間經常翻開檢查,過 干時可適當澆水濕潤,發現霉變要及時用清潔重新層積砂藏;移栽栽種時間幼苗于第2年9-10月移栽;栽前將大苗、小苗分開,分別移栽,便于管理;栽種密度每畝可栽苗3000-4000穴;約需種苗IOOkg ;栽種方法在整好的地上按株行距40 X 50厘米打穴,穴深20厘米左右,穴長20厘米左 右,穴底先施入腐熟的堆肥,使其與底土混合,每穴栽大苗1株或小苗2株;栽植時向穴中填 土,填至半穴時輕輕向上提苗并左右搖晃,栽后填土踏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間管理步驟播種后遇天氣 干旱,向垅間或畦間溝內放水澆灌,但勿使大水漫灌,以免影響幼苗出土 ;冬季地面上凍以前,再覆蓋一層馬糞或稻草以利種子越冬,同時再放一次過冬水;來 年地面解凍后,撤去覆蓋物及覆土,若墑情不好應再澆一次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適當澆 水并及時進行松土、除草和保墑;澆水與施肥同時,在澆水前將腐熟餅肥粉碎撒入土中再澆 水,或將慪熟的人糞尿隨水澆入;幼苗生長期要經常拔草,松土保墑,3 5月間施稀薄糞水,或腐熟的餅肥2 3次,促 進幼苗的生長;5月以后幼苗易受病蟲害侵染,用160 2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預防,每隔半月噴藥1 次,一直到8 9月份為止;中耕除草牡丹萌芽出土和在生長期間,應經常松土除草,尤其是雨后初晴要及時中耕 松土,保持表土不板結;中耕時,切忌傷及根部;入冬后對外露的牡丹根部,要加強培土,防 止凍傷;灌水排水牡丹育苗期和生長期遇干旱,可在早、晚進行溝灌,待水足夠滲透后,應及時 排除余水;灌溉時摻施一些稀薄糞水,以增強抗旱力;對剛植一年的苗地鋪草防止水分蒸 發;施肥一年施肥3次,每次施肥要結合澆水,從第二年開始每年施肥3次;每年開春化 凍、開花以后和入冬前各施肥1次,若丹皮植株每畝3500株,每年的需氮約1500克,需磷約 160克,需鉀約640克;每畝施腐熟的廄肥500kg,或施腐熟的餅肥150 200kg,肥料施在 植株行間的淺溝中,施后蓋上土,及時澆水;摘蕾與修剪對1 2年生和不留種的植株花蕾全部摘除;采摘花蕾選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秋末對生長細弱單莖的植株,從基部將其剪去。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 法步驟防治方法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作高畦種植;徹底清除枯枝落葉,清潔田園,清除 病株,減少病源,防止病菌蔓延;與玉米等輪作;發病初期可選用“神農牌”重茬靈1000倍液 灌根,嚴重時,用600 800倍液灌根;或防治方法早春牡丹發芽前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劑噴灑,殺滅 植株及地表病菌;其次要合理安排牡丹栽植密度,控制土壤濕度,適量使用氮肥,多用復合 肥和有機肥;另外應密切注意病情,發現病株、病葉立即除去,如果病情已經開始蔓延,噴灑 160 200倍等量波爾多液,10 15天一次,或50 %多菌靈1000倍液,或65 %代森鋅500 600倍液,7 10天噴一次,連續噴3 4次;或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機肥,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產卵;在田間出現蠐螬危害時,如果 蠐螬量少,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際附近的幼蟲;人工捕殺;如果蠐螬量多,每畝用90%晶體敵 百蟲100 150g,或50%辛硫磷乳油100g,拌細土 15 20kg做成毒土施用;或用50%辛 硫磷乳油,或用90%敵百蟲1000 1500倍液澆注根部,澆后覆土,也可用燈光誘殺成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丹皮在 移栽后3 5年即采收,9 10月份采收;選擇晴天采挖,采挖時先深挖四周將泥土刨開, 將根全部挖起,抖去泥土,結合分株,將大、中根條自基部剪下進行加工;牡丹皮分為原丹皮和刮丹皮,原丹皮就是將收獲的牡丹根堆放1 2天,待失水稍變軟 后,去掉須根,用手緊握鮮根,用尖刀在側面劃一刀,深達木部,然后抽去中間木心(俗稱抽 筋)曬干即得;若趁鮮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表栓皮和抽掉木心曬干者則稱刮丹皮;在曬干 過程中不能淋雨、接觸水分,因接觸水分再曬干會使丹皮發紅變質,影響藥材質量;若根條 較小,不易刮皮和抽心,可直接曬干,稱為丹皮須;留種方法選4 5年生丹皮,籽粒飽滿、無病蟲害植株的果實的種子作種;7月下旬至 8月初,當瞢美果表面呈蟹黃色時摘下,放室內陰涼潮濕地上,使種子在果殼內成熟,要經常 翻動,以避免堆積發熱燒壞,待大部分果殼裂開,剝下種子,置濕砂或細土,層積堆放于陰涼 處,或邊采收邊播種;牡丹種子的貯藏牡丹種子宜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將種子用濕潤砂土分層堆 積于陰涼處;牡丹種子為下胚軸休眠類型,收獲時胚還未完全發育成熟,胚發育早期要求較高溫度 (15 22°C ) 30天,后期要求30 40天的10 12°C的低溫;胚形態上發育完成后長根, 又需要15 20天在0 5°C低溫條件下打破下胚軸休眠,下胚軸休眠打破后,可在10 20°C溫度下長莖出苗;一般秋季生根,春季發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丹皮晾 干后,干燥后的牡丹皮裝入墊有防潮紙的木箱或紙箱中,50kg ;丹皮貯藏用內襯防潮紙的瓦楞紙箱盛裝,每件20kg左右,貯藏于陰涼干燥避光處,溫 度30°C以下,相對濕度70% 75%,商品安全水分10% 12% ;丹皮與澤漆同貯;丹皮在貯藏期間,定期檢查,先進先出,貯藏條件應避免高溫高濕;對藥材已吸濕受潮, 應翻垛通風或攤晾陰干,忌曝曬;高溫高濕季節前,進行密封抽氧充氮養護;運輸牡丹皮氣味芳香,運輸時不要與其它的藥材混裝;不能與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質 混裝;運輸車輛和運載工具應清潔消毒、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途中應有防曬、防潮措 施;不要淋雨受潮,縮短運輸時間。
9.丹皮根腐病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步驟、牡丹根腐病病 原菌的鑒定步驟、牡丹根腐病的殺菌劑篩選步驟和植物農藥“重茬靈”防治藥用牡丹根腐病 的防治方法步驟;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步驟采自田間發病后期的病根,室內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表面水漬;取病斑的病健交 界部分約1厘米見方,置于75%的醫用酒精消毒2-3分鐘,取出后用滅菌水沖洗3-4遍,用 手術刀將每一小塊組織切成3塊,晾干后接入PDA培養基中,25°C培養箱中培養,2天后觀察 有無菌落形成,并對初次分離得到的菌落進行純化;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純的牡丹根腐 病病原菌,雜菌少;經過純化的病原菌菌絲要注意及時轉接試管斜面,在25°C下培養7-10 天后置4°C下保存備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鑒定步驟分離純化到的根腐病病菌在PDA培養基上生長良好;25°C下培養2天,菌落直徑1厘米 左右;菌落圓形,氣生菌絲白色,菌絲具隔;菌絲生長、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5 30°C,分生孢子在濃度4%丹皮汁液中萌發率高, 鏡檢見大、小2種類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或鐮刀狀,稍彎,頂端細胞短,具隔膜 2 7個,多為3 5個;小型分生孢子多為橢圓形,單細胞,聚生在分生孢子梗頂端呈假頭 狀;厚垣孢子圓形或矩圓形,頂生或間生;鑒定為茄鐮孢(Fusarium solani (Mart. ) Sacc.) 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真菌;牡丹根腐病的殺菌劑篩選步驟用Ippm濃度的多菌靈、世高六種殺菌劑對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進行了室內 生物測定;植物農藥“重茬靈”防治藥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驟防治措施(1)實行輪作重病田提倡與水稻輪作(3年以上),伏天翻曬地塊,以壓低菌 源;(2)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并用1 100硫酸壓鐵溶液澆灌周圍的植株, 以防病害蔓延;(3)移栽時用36%甲基硫菌靈或25%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硫酸銅 液,適當加入肥土調成糊狀,蘸根后栽苗;發病初期用上述藥劑灌根;生物防治用5406抗生 菌粉15kg/hm2,拌細餅粉150 300kg/hm2施在栽植穴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牡丹的種植方法,屬于種植技術領域。牡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選地與整地步驟、大田移栽地步驟、種子繁殖方法步驟、種植田間管理步驟、丹皮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驟、采收與加工方法步驟和包裝、貯藏及運輸步驟和丹皮根腐病病防治方法。
文檔編號A01D91/04GK101889519SQ20101023132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0日
發明者張麗萍 申請人:安徽滬譙中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