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植物源殺菌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6543閱讀:4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源殺菌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農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以蒼耳和瑞香狼毒提取物混合物為主要成分的植物源殺菌劑。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因其高效、速效、廉價和使用方便,在植物保護中處于壟斷在位。隨著大眾對健康和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化學農藥因其殘留、環境污染等問題備受人們質疑。特別是直接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食品,世界各國實行了“綠色貿易壁壘”, 對化學農藥的殘留量進行了限制。因此,尋求替代化學農藥進行植物保護成了當前世界各國科研工作者的前沿課題。研究較為成功的替代品為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是生物農藥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國內外對植物源農藥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是通過對植物中農藥活性成分的篩選和結構鑒定,利用有機合成手段合成植物源農藥活性成分作為商品農藥,或以該活性成分為先導化合物,通過合理的結構改造,模擬合成新的商品農藥。二是通過植物中農藥活性物質的提取、分離和篩選,直接應用植物資源開發植物源新農藥。國外農藥企業大多以前者為主,因為此種途徑必須以強大的人力、資金、技術和良好的研究條件為前提,并且研究周期太長;而我國則因為植物資源豐富,植物源農藥研究開發的周期較短,耗資也相對少,技術水平要求低等原因,多以后者為主。研制植物源殺菌劑在我國更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殺菌劑品種比例偏少,發達國家殺蟲劑與殺菌劑、除草劑的比例為30% 20% 46%,而我國為 67.3% 12.3% 20.4%,并且大部分殺菌劑品種都是仿制的。實際上我國也擁有很多能夠用來控制植物病害的植物資源等待人們的開發和挖掘。瑞香狼毒和蒼耳均屬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作為中藥在防治人類病害上已有悠久有歷史,如瑞香狼毒、蒼耳帶根全草可防人體各種病毒及細菌病害,并能殺滅大多數真菌病害。菊科植物體內所含的各種生物堿、黃酮類、香豆素、菊糖、有機酸等成分對多種植物的真菌、病毒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蒼耳全草有毒,幼苗、嫩芽、種子的毒性最大。蒼耳全草含黃質寧、蒼耳甙、蒼耳明和蒼耳亭(異名蒼耳素)。瑞香狼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增強免疫等方面的中藥藥理作用。中藥的清熱解毒,具有廣譜抗菌活性。瑞香狼毒煎劑對綠膿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種人體病原細菌有抑制作用;還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蒼耳和瑞香狼毒是一種有毒雜草,且在我國分布很廣,尤其是在我國北方,資源更為豐富。充分利用這一寶貴的植物資源,變害為利、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化學開發植物源殺菌劑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可以有效利用我國豐富的植物資源、替代高殘毒化學農藥、對果樹和蔬菜中重要的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的植物源殺菌劑。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植物源殺菌劑,包括如下體積百分含量的組分蒼耳提取物15%瑞香狼毒提取物5%農藥乳化劑600號8%農藥乳化劑0203B8%二甲基甲酰胺DMF14%二甲苯50%在上述植物源殺菌劑中,蒼耳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選取蒼耳莖、葉和/或根,其中蒼耳莖、葉以丙酮為最適溶劑,蒼耳根以甲醇為最適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瑞香狼毒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選取瑞香狼毒根以乙醇為最適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本發明將上述提取物在柱層析分離的基礎上采用活性示蹤法,以多級柱層析和薄層層析相結合,對蒼耳、瑞香狼毒的抑菌活性成分進行了分離純化,并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對其進行結構分析鑒定,獲得了蒼耳和瑞香狼毒根中的主要抑菌成分。其中,蒼耳莖葉中所分離出的主要物質有3-己烯-2-酮、2H-吡喃-2-酮、2, 2-亞甲基雙呋喃、3,3,4,7a-四甲基十氫化環戊烯并[a]戊搭烯_7_醇乙酸酯、3-甲基-2-(Z-2- 丁烯基)-2-環戊烯-1-酮(N,4,5-三甲基-1,2-苯二胺)、6_[(1_乙酰氧基)-3-氧代丁基]_3,3a,4,7,8,8a-六氫-7-甲基_3_亞甲基-5-環庚烯并二氫呋喃、 鄰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軟脂酸異丙酯、Z-2-十八碳烯酸己酸酯、4,7,7_三甲基-3-異丙基-3-羥基雙環[2,2,1]-2_庚酮、8S,13-雪松烷二醇、7-羥基-4-甲基-4-(2-氧代丙基)三環[3. 3.0,0(2. 8)-3-辛酮等12種。蒼耳根中所分離出的主要物質有0-(2-甲基丙基)_羥胺、2-甲基喹啉、反式-8a-甲基-3,4,4a,5,8,8a-六氫-1-萘酮、鄰苯二甲酸二丙酯、2,5-二甲基苯己烯、二氫木香內酯、1,4,9,9-四甲基-3a,7-甲撐十氫奧、鄰苯二甲酸丁基乙基)-己基二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4- 二甲基苯乙烯、4- (2,6,6-三甲基-1,3-環己二烯)-3- 丁烯-2-酮、 8-S-8,14-雪松烷二醇、N-苯基-β-萘胺、十一氫苯并[a]咔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2-氧代-十八碳酸甲酯、鄰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二酯、N-苯基- α -萘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乙酸_6,6- 二甲基-2-亞甲基-7- (3-氧代亞丁基)-3- (1,7-環氧己基)甲酯、3, 3,4,7a-四甲基十氫化環戊烯并[a]戊搭烯_7_醇乙酸酯等21種。瑞香狼毒根中所分離出的主要物質有1,7,7-三甲基-二環[2,2,1]_2_庚酮 (樟腦)、0-正葵基羥胺、鄰苯二甲酸單丁酯、鄰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3-呋喃甲醇、2- 丁烯腈、2-甲基-1-丙烯-1-酮、鄰苯二甲酸雙十二酯、苯并[h]鄰二氮雜萘、6-甲基-7-氧代雙環W,l,0]-2-庚酮、N-苯基-α-萘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E-3,7-二甲基-2, 6-辛二烯-1-醇甲酸酯、E-3-戊烯-1-炔、3,4- 二甲基-吡啶、9-氧雙環[3,3,1] 3,6-辛二烯-2-酮、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正庚酸丙酯、N-苯基-β -萘胺、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_己酯等21種。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為乳油制劑,主要是以蒼耳和瑞香狼毒的提取物混合物為主要成分,制劑中其它成分按如下方法進行選擇。(1)溶劑和助溶劑的選擇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中選擇了 5種溶劑(二甲苯、甲苯、苯乙酮、環己醇、石油烷)和5種助溶劑 (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苯酚、乙酸乙酯、正丁醇)進行了與植物提取物的互溶試驗。(2)乳化劑的選擇方法為了選出與蒼耳和瑞香狼毒混合提取物相適合的乳化劑,選用了種5種乳化劑 (農藥乳化劑500號,農藥乳化劑600號,農藥乳化劑0203B,吐溫-80,吐溫-60)進行組配。以蒼耳、瑞香狼毒混合有效抑菌成分為原料,通過互溶試驗,并在制劑配方還需考慮乳化劑的乳化性能和價格,因而我們選擇了溶解度較好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為助溶劑、二甲苯為溶劑,以農藥乳化劑600號+農藥乳化劑020 為混合型乳化劑,加工成了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乳油制劑)。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乳油制劑)經質量檢驗證實為合格制劑,可以從下面的質量檢驗實驗加以說明。(1)乳油制劑分散性檢驗方法將加工好的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配方制劑按照 GB1603-79《農藥乳劑穩定性測定方法》進行試驗,在量筒中有無懸浮物和沉淀(少許)析出,外觀為褐棕色油狀液體,乳油分散性合格。(2)乳油制劑熱儲穩定性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制劑取50ml于棕色玻璃瓶中, 置于M±rc恒溫箱中儲存兩周,由于活性成分是混合物,分析活性成分含量有難度,只能通過對供試病菌的進行離體生物測定來鑒別熱儲的穩定性,結果表明經討士 1°C熱儲的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對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為88. 78%,稍低于CK。(3)常溫儲存試驗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制劑50ml在室內常溫條件下儲存一年,然后對番茄灰霉病菌進行離體生物測定,抑制率為85. 8%,稍低于CK。(4)冷儲穩定性測定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制劑50ml在0 士 1°C條件下4 后觀察制劑中有結晶物析出,但經室溫放置后,能恢復原狀,因此冷儲穩定性試驗合格。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主要用于對果樹和蔬菜中重要的四種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具體防治效果可以通過如下實驗進行說明 1、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田間藥效評價(A)供試材料供試農藥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50%速克靈WP(日本位友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生產);50%撲海因WP(連云港市德倫農藥有限公司生產);50%多菌靈WP(天門易普樂農化有限公司生產)。Κ^πΧ ^(Alternaria solani (Elliset Martin) Jones et Grout); 黃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梨黑星病(Venturiapyrina Aderh.);蘋果斑點落葉病(Alternaria mali Robere ;Marssonina coronaria)。(B)試驗方法(1)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番茄早疫病試驗設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300倍、500倍三個濃度處理;50%速克靈 WP1000倍為藥劑對照;以清水處理為空白對照。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寬1. 2m,長20m,面積 24m2,重復4次,共20個小區。用新加坡生產的利農HD-400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小區均勻噴霧,每小區用水量2. 16kg。試驗期間除噴施供試藥劑外再未用任何農藥。在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第二次施藥前和施藥后14天分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病情調查。每小區隨機五點取樣,每點調查2株,每株分上、中、下調查10片葉,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GB/T 17980. 31-2000分級標準統計每小區15株的各級病葉數。計算病指和防效,并用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法對防效進行統計分析。試驗設在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柳家村,海拔為1250m。試驗地為日光溫室,土壤為紅粘土,有機質含量13.5g/kg,PH值7. 5。番茄于2003年于11月10日育苗,2004年1月 13日定植,定植株數54000株/ha,高壟雙行栽培,壟寬80cm,溝寬40cm,壟高25cm,株距 33cm,壟上覆120cm地膜,采用膜下暗灌技術。起壟前普施牛糞120t/ha,溝施磷二銨1. 5t/ ha、油渣 3t/ha。施藥時供試作物正處于果實膨大期,施藥前一周暗溝灌水一次,選擇發病均勻地段進行試驗,設保護行。試驗時供試作物上有葉霉病、灰霉病等病害以及白粉虱的輕度危害。(2)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黃瓜灰霉病試驗設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300倍、500倍三個濃度處理;50%速克靈 WP1000倍為藥劑對照;以清水處理為空白對照。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寬2. 4m,長7. 2m,面積 17. ^m2,重復4次,共20個小區。用新加坡生產的利農HD-400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小區均勻噴霧,每小區用水量2. ^cg。試驗期間除噴施供試藥劑外再未用任何農藥。在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第二次施藥前和施藥后14天分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病情調查。每小區采用五點取樣,每點調查3株,調查每株的全部葉片及全部果實,將調查株編號,固定掛牌、防前、防后調查同一植株葉片的嚴重度,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 GB/T 17980. 28-2000分級標準統計每小區15株的各級病葉(果)數。計算病指和防效,并用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法對防效進行統計分析。試驗設在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鄉城關村,海拔為1450m,屬黃灌區,試驗地為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脊高3. 3m,跨度7. 5m,長60m ;土壤為灌淤土,有機質含量13. 5g/kg,PH值7. 5, 地膜覆蓋,前茬作物為辣椒;2003年10月5日育苗;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定植時間為11月 25日,壟寬80cm,溝寬40cm,壟高20 25cm ;壟上行距40cm,壟間行距80cm,株距30cm,在壟上覆蓋IOOcm地膜,采用膜下暗灌技術;定植前施羊糞120t/hm2、二銨1. 8t/hm2、復合肥 1. 8t/hm2、硫酸鉀0. 45t/hm2、尿素0. 4t/hm2、油渣3t/hm2。施藥時黃瓜正處于結果盛期,周圍作物為溫室辣椒和黃瓜。定植前澆足定植水G50m3/hm2),由于地下水位高,到施藥時還未灌水。選擇發病均勻地段進行試驗,試驗時棚內還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以及枯萎病等病害以及斑潛蠅的輕度危害。(3)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梨黑星病試驗設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300倍、500倍三個濃度;50%多菌靈WP800倍為藥劑對照;以清水處理為空白對照。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面積31. 5m2,每小區3棵樹,重復4 次,共20個小區。用新加坡生產的利農HD-400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小區均勻噴霧,每小區用水量3. 75kg。試驗期間除噴施供試藥劑外再未用任何農藥。第一次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在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分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病情調查。每小區調查兩株,每株分東、南、西、北、中五點取樣,每點取當年生枝條的20片葉及20個果調查,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GB/T17980. 24-2000分級標準統計每小區15株的各級病葉(果)數。計算病指和防效,并用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法對防效進行統計分析。
6
(4)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蘋果斑點落葉病試驗設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300倍、500倍三個濃度;50%多菌靈WP800倍為藥劑對照;以清水處理為空白對照。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面積20m2,每小區2棵樹,重復4 次,共20個小區。用新加坡生產的利農HD-400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分小區均勻噴霧,每小區用水量3. 0kg。試驗期間除噴施供試藥劑外再未用任何農藥。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春梢停止生長后10天及末次施藥后10天調查防治效果。每小區兩株均調查,每株分東、西、南、 北、中五個方向各固定兩個新梢,定期調查其全部葉片,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GB/T17980. 124-2004記錄總葉數、各級病葉數。計算病指和防效,并用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法對防效進行統計分析。(C)實驗結果(1)對番茄早疫病的試驗結果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番茄早疫病具有較好的防效,其用量為5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達到50. 59%,70.四%,低于藥劑50%撲海因WP 600 倍的防效;其劑量為3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達到54. 45%, 76. 99%,與對照防效無顯著差異;其劑量為1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達到61. 31%,82. 50%,與對照藥劑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2)對黃瓜灰霉病的試驗結果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番茄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其劑量為1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達到73. 12 %、73. 01 %,與對照藥劑50 %速克靈WP 1000倍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其劑量為3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治效果分別達到67. 69%,66. 91%,與對照藥劑50%速克靈WP1000倍防效無顯著差異;其用量為500倍時,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達到56.30^^55.43 ^由此可見,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使用劑量為100-300倍時對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和持久性。(3)對梨黑星病的試驗結果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對梨黑星病防效優于對照藥劑50%多菌靈,在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防效分別為72. 05%,66. 41%,與對照藥劑50%多菌靈第一次藥后7天、第二次藥后14天的防效63. 67%,60. 64%均呈顯著差異;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300倍和500倍對梨黑星病防效在第一次藥后7天分別為54. 07%和40. 7%、第二次藥后14天則為53. 62%和37. 35,即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300對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雖低于對照藥劑50%的多菌靈,但對梨黑星病仍有較好的控制作用。(4)對蘋果斑點落葉病的試驗結果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500倍、300倍和100倍三種處理劑量在春稍停止生長后 10天的防效分別為69. 7%,81. 6%和85. 9%,其中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100倍液防治效果與藥劑50%的多菌靈防效80. 9%呈顯著差異;在末次施藥后10天供試藥劑三個處理劑量的防效分別為65. 5%、76. 2%和78. 8%,對照藥劑50%多菌靈則為77. 5 %,方差分析表明,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300倍、100倍液防效與對照藥劑防效相當。因此,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其在處理劑量為100倍時防效明顯優于對照藥劑50%多菌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發明從中藥開發應用中獲得啟示,中藥方劑對人體病原菌具有治療和抑制作用,其藥理作用主要是發揮了多種植物提取物中次生化合物的聯合作用,實現對病原菌的協同控制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農藥中是否也可以用兩種植物提取物純化出來的多種活性成分的聯合作用控制植物病原菌,成為本發明急于償試的初衷。因大量的研究報導證實分離純化出的單一活性成分導致殺菌活性降低。另外,由于植物體內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很低, 直接加工需要大量的植物材料,不僅原料的供應困難,容易出現與農業爭地問題,在工廠加工也存在原料運輸、儲存、廢渣處理和生產操作上的體積龐大臃腫等問題。本發明將蒼耳和瑞香狼毒提取物混合活性成分加工成植物性殺菌劑,也是直接利用植物資源開發植物源農藥的舉措,這在國內尚屬先例。2、本發明主要針對瑞香狼毒和蒼耳等植物在我國的分布極為廣泛,瑞香狼毒已成為西北草原生態退化的主要有害雜草之一,年產量非常大,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既可清除雜草,保護草原,又可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獲取直接的經濟效益。農藥乳化劑0203B由多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可溶于水、甲醇、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具有優良的乳化、潤濕、分散等性能,特別適用于多種有機磷、有機氯、除蟲菊酯和各種除草劑農藥乳油的配制,其特點是乳化穩定性高、分散性好、乳化劑用量適宜,用其配制的乳油穩定性好,不易發生沉淀、渾濁現象。農藥乳化劑600號主要成分是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與農藥乳化劑020 復配制成混合型乳化劑,具有用量少,適應性廣的特點,可降低乳化劑用量和本制劑的成本。二甲苯原料易得,價格低廉,是加工農藥常用的溶劑;二甲基甲酰胺(DMF)能和本制劑中的植物提取液中的水分及其它有機溶劑可互溶,是目前加工高效低毒和低成本農藥的主要助溶劑。本制劑以植物源提取物為有效成分,采用乳化性良好的多種陰離子和非離子混合的乳化劑和高效、低毒、低價格的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苯為助溶劑、溶劑,加工出了乳化性能良好和貯存穩定的20%的蒼耳素乳油。該制劑按照GB1603-79《農藥乳劑穩定性測定方法》對乳油的乳化性、分散性和制劑的熱貯、常溫貯和冷貯等穩定性檢測,制劑合格。3、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果樹和蔬菜中重要的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蔬菜和果樹、害蟲天敵和人畜安全,與環境相溶性好,且有兼治害蟲,是替代高殘毒農藥的新型植物源藥劑,對于我國入世后開發綠色食品,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農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對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可以參見本發明中的田間藥效評價結果。4、2004-2006年共完成新農藥示范推廣面積0.018萬畝。三年來共計完成蘋果斑點落葉病和梨黑星病防治面積0. 009萬畝,平均每畝挽回損失276. 5kg ;完成番茄早疫病和黃瓜灰霉病防治面積0.009萬畝,平均畝挽回損失557公斤。共計新增產值4. 79萬元。畝均增加純收入M7. 28元,獲經濟收益4. 451萬元,年經濟效益1. 82萬元,科研投資年均純收益率1 0.05。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A、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的配方(體積百分含量)如下蒼耳提取物15%狼毒提取物5%農藥乳化劑600號8%農藥乳化劑0203B8%二甲基甲酰胺DMF14%二甲苯50%上述組分按常規農藥加工方法拌勻即可。B、配方中主要組分的制備方法如下蒼耳提取物選取蒼耳莖葉和/或根,其中蒼耳莖葉以丙酮為最適溶劑,蒼耳根以甲醇為最適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瑞香狼毒提取物選取瑞香狼毒根以乙醇為最適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具體提取方法如下(1)冷浸法取植物樣品20g于具塞三角瓶中,在25°C條件下,分別用最適溶劑200ml、150ml、 150ml進行3d、2d、Id三次浸漬提取,合并三次濾液后減壓濃縮至少量轉入25ml刻度試管中,用丙酮定容為lg/ml,密封,0-4°C冰箱中保存備用。(2)連續回流提取法(索氏抽提器)取粉碎的植物樣品50g裝入濾紙筒中,在索氏抽提器中用最適溶劑提取36h,提取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少量轉入刻度試管中,用丙酮定容為lg/ml,密封,在0-4°C冰箱中保存備用。C、配方中其它組分均可市購得到。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體積百分含量的組分蒼耳提取物15% 5% 8% 8% 14% 50%。瑞香狼毒提取物農藥乳化劑600號農藥乳化劑020 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蒼耳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 選取蒼耳莖葉和/或根,其中蒼耳莖葉以丙酮為溶劑,蒼耳根以甲醇為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瑞香狼毒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選取瑞香狼毒根以乙醇為溶劑通過連續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進行提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源殺菌劑,包括如下體積百分含量的組分蒼耳提取物15%、瑞香狼毒提取物5%、農藥乳化劑600號8%、農藥乳化劑0203B 8%、二甲基甲酰胺DMF14%和二甲苯50%。本發明的植物源殺菌劑對果樹和蔬菜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如番茄早疫病、黃瓜灰霉病、梨黑星病、蘋果斑點落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蔬菜和果樹、害蟲天敵和人畜安全,與環境相溶性好,且有兼治害蟲,是替代高殘毒農藥的新型植物源藥劑,對于我國入世后開發綠色食品,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農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檔編號A01N65/08GK102342303SQ20101024359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日
發明者何靜, 張君霞, 張新虎, 彭建姝, 楊世蘭, 楊寶生, 楊順義, 梁巧蘭, 沈慧敏, 白文苑, 郭東艷 申請人:甘肅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隆德县| 陵川县| 左云县| 海晏县| 卫辉市| 凤翔县| 孝感市| 哈巴河县| 虎林市| 克拉玛依市| 枣庄市| 枣强县| 饶平县| 布尔津县| 托克逊县| 四平市| 中牟县| 越西县| 容城县| 高阳县| 营口市| 翁牛特旗| 寿宁县| 商城县| 竹溪县| 崇左市| 报价| 曲靖市| 沛县| 中方县| 沐川县| 内黄县| 荥阳市| 拜城县| 巴彦县| 合作市| 安顺市| 兴山县| 南平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