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稻麥秸稈切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的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農用機械的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農民在收割完水稻或小麥后,秸稈堆積在田里,因秸稈被切的較短,不易收集,農民只好將秸稈焚燒;大面積的秸稈焚燒,即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產生大霧天氣,對交通帶來不便,人呼吸被污染的空氣,也會產生疾病;還有就是焚燒過秸稈的土地會變得板結,引響下一宿農作物的生長,草木灰的存在使得農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變弱,影響收成。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在秸稈焚燒造成污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稻麥秸稈切碎機。本發明包括頂板,上側板、下側板、底板、中軸、刀片,所述上側板為兩個,所述頂板設置在所述一對上側板的右側,所述一對上側板的下端分別連接下側板,在所述一對下側板的前端設置底板,在所述一對下側板的上部分別設置軸承,所述中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軸承上,所述刀片垂直固定在中軸上,在所述頂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擋板,所述擋板布置在頂板和刀片之間。本發明在頂板與刀片之間設置擋板,使得秸稈在進入切碎機時,不會從刀片和頂板之間的空隙直接排除切碎機外,提高了切碎率。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1、頂板,2、上側板,3、下側板,4、底板,5、中軸,6、刀片,7、軸承,8、擋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述,本發明包括頂板1,上側板2、下側板3、底板4、中軸5、刀片6,上側板 2為兩個,頂板1設置在一對上側板2的右側,一對上側板2的下端分別連接下側板3,在一對下側板3的前端設置底板4,在一對下側板3的上部分別設置軸承7,中軸5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軸承7上,刀片6垂直固定在中軸7上,在頂板1的內表面上設置擋板8,擋板8 布置在頂板1和刀片6之間。
權利要求
1. 一種稻麥秸稈切碎機,包括頂板,上側板、下側板、底板、中軸、刀片,所述上側板為兩個,所述頂板設置在所述一對上側板的右側,在所述上側板左側設置進料口,所述一對上側板的下端分別連接下側板,在所述一對下側板的前端設置底板,在所述一對下側板的上部分別設置軸承,所述中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軸承上,所述刀片垂直固定在中軸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擋板,所述擋板布置在頂板和刀片之間,所述擋板朝向進料口。
全文摘要
一種稻麥秸稈切碎機,涉及一種農用機械的制造技術領域,包括頂板,上側板、下側板、底板、中軸、刀片,上側板為兩個,頂板設置在所述一對上側板的右側,一對上側板的下端分別連接下側板,在一對下側板的前端設置底板,在一對下側板的上部分別設置軸承,中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軸承上,刀片垂直固定在中軸上,在頂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擋板,擋板布置在頂板和刀片之間。其在頂板與刀片之間設置擋板,使得秸稈在進入切碎機時,不會從刀片和頂板之間的空隙直接排除切碎機外,提高了切碎率。
文檔編號A01D82/00GK102369818SQ20101025136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2日
發明者仁明忠, 高宏軍 申請人:仁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