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果樹的栽培技術領域,其特征是涉及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枇杷屬常綠小喬木,樹冠呈圓狀,樹干頗短,一般樹高3至6米。小枝密生銹色絨毛,葉厚,深綠色,邊緣成鋸齒狀。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花期在11月至翌年2月。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孰,果熟期5月-6月。比其他水果都早,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果實黃色或桔黃色。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掛在樹上,每個果子長3至5厘米,成圓形、橢圓、或長狀。成熟的枇杷味道鮮美,營養(yǎng)頗豐,富含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等,胡蘿卜素含量在各種水果中為第三位,果肉軟而多汁。中醫(yī)認為枇杷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效,枇杷葉亦是中藥的一種,以大塊枇杷葉曬干入藥,有清肺胃熱,降氣化痰的功用,常有與其他藥材制成“川貝枇杷膏”等藥物。枇杷在年平均溫度15攝氏度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結果,平均氣溫12°C度以上的地區(qū)能生長,而且抗寒能力甚強,成年樹可抵抗_18°C度的低溫,花能抵抗-4°C度的低溫,較少全受凍害。黃五星枇杷是最新選育而成的優(yōu)良品種,其特點是果實大,商品性能好;樹勢中庸,早果性能好;風味濃甜,糖度高;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管理簡便,病蟲害少,生產(chǎn)成本低;果實硬度高,果皮韌性強,耐貯藏;可食率高,色澤金黃,外觀誘人。枇杷原產(chǎn)亞熱帶,要求較高的溫度,進行經(jīng)濟栽培的年平均氣溫應在15 17°C,且不能有極端低溫天氣,枇杷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廣,一般土壤均能生長結果,但以含砂或石礫較多疏松土壤生長較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大面積種植黃五星枇杷樹的方法,該方法經(jīng)實踐檢驗,效果良好。首先要選擇土地,枇杷種植宜選擇平整,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歷年耕種的高產(chǎn)旱地,以土壤的PH為6-6. 5為最適宜,選地必須考慮水源,保證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園能灌溉,不宜選用地勢低平容易積水的土地,種植前要全面深耕 30cm以上。根據(jù)不同地形、地塊確定種植密度,種植密度一般為株行距3. 5mX3. 5m,種植時間為有灌溉條件宜在2-3月份種植;沒有灌溉條件的應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種植。種植3年后可產(chǎn)果。在種植時要開挖深0. 6m、口寬0. 8m、底寬0. 7m的穴,同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每穴施入30kg有機肥、Ikg磷酸一銨作基肥,與表土混合后施入樹穴,再將原底土全部回填。回填工作必須在種植枇杷苗2個月前結束,以使基肥充分腐熟、填土沉實。移栽苗應選無病蟲、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嫁接口粗度要在I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的樹苗。種植時,苗株根頸部應以地面平齊,不能過深,應剪去部分葉片、嫩枝,以減少蒸發(fā)。種植時讓細土和根系充分接觸,壓實根部周圍土壤,澆足水,待水滲下后再蓋一層細土。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有益效果是能培養(yǎng)出健壯的黃五星枇杷樹,并可生產(chǎn)出個大味美高質量的黃五星枇杷。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加強幼樹管理,做好施肥工作,種植后第1年需施濃度為20%的人糞尿3次;第 2年株施有機肥15kg和復合肥1kg,第三年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平衡施肥。每年株施有機肥25kg和含N、P、K的復合肥^g。比例為9-10月花穗開始出現(xiàn),施肥量要占全年施肥量 20% ;疏果后,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鉀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30% ;大量采果前后1周,以有機肥為主配施氮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50%。2.剪枝,幼樹當年抽發(fā)的枝梢,選1枝作主干,留4 5枝培養(yǎng)為第1層主枝;主干生長距第1層主枝50cm摘心,促使萌發(fā)輪生枝培養(yǎng)第2層主枝3 4枝。主干生長距第 2層主枝50cm再摘心,促使萌發(fā)輪生枝培養(yǎng)第3層主枝3 4枝;主枝再生長到70cm時拉成水平枝并摘心,促進副主枝萌發(fā),使樹冠矮化。在年初要疏花芽,骨干枝以每20cm左右距離留一個花芽的密度為宜,保留葉芽。冬季修剪時若疏花芽工作未進行,可在開花前,進行疏花蕾補救,疏蕾標準一般在25cm左右保留一個花蕾。疏蕾原則是疏弱留強,疏小留大, 疏密留疏,疏下留上;疏蕾后還需疏果,應根據(jù)樹勢、花期、氣候而定,花量多,樹勢弱,著果率高的應早疏,花量少的幼樹、旺樹應遲疏或少疏,其原則是每個果實應具備35張葉片。3.防治病蟲害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污葉病、枝干褐腐病、枇杷斷梢蟲、梨小食心蟲、紅蜘蛛。預防葉斑病、污葉病,一般用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或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15天噴一次,共2次。預防枝干褐腐病,要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發(fā)現(xiàn)病斑及早刮除并把病皮燒毀,在刮凈的傷口上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 干后再涂波爾多液有利傷口愈合;病斑面積大,刮除困難的,可用利刀在樹皮上每隔2cm縱劃1道深達木質部的傷口,涂上1 15的濃堿水;未發(fā)病的枝干可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15天噴一次,連續(xù)3次,予以預防。冬季使用石灰漿刷白樹干,使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可有效防治害蟲。4.適期采收,果實全面著色,充分成熟,品質最佳時采收。烈日下不采果。采果必須輕拿輕放,用手捏住果柄,小心用果剪剪下,避免擦掉果面茸毛,不能碰傷果實,以免產(chǎn)生褐變,影響外觀,降低商品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要選擇平整,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歷年耕種的高產(chǎn)旱地,以土壤的PH為6-6. 5為最適宜,選地必須考慮水源,保證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園能灌溉,種植前要全面深耕30cm以上,種植密度一般為株行距3. 5mX 3. 5m,種植時間為有灌溉條件宜在2 3月份種植;沒有灌溉條件的應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種植。在種植時要開挖深0. 6m、口寬0. Sm、底寬0. 7m的穴,同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每穴施入30kg有機肥、Ikg磷酸一銨作基肥,與表土混合后施入樹穴,再將原底土全部回填。移栽苗應選無病蟲、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嫁接口粗度要在Icm 以上,接口愈合良好的樹苗。種植時,應剪去部分葉片、嫩枝,以減少蒸發(fā),壓實根部周圍土壤,澆足水,待水滲下后再蓋一層細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第一步的特征在于做好施肥工作,種植后第1年需施濃度為20%的人糞尿3次;第2年株施有機肥15kg和復合肥 Ikg,第三年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平衡施肥。每年株施有機肥25kg和含N、P、K的復合肥^g。 比例為9-10月花穗開始出現(xiàn)時,第一次施肥,總量要占全年施肥量20% ;疏果后,第二次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鉀肥,總量占全年施肥量30% ;大量采果前后1周,進行第三次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配施氮肥,總量占全年施肥量5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第二步的特征在于剪枝, 幼樹當年抽發(fā)的枝梢,選1枝作主干,留4 5枝培養(yǎng)為第1層主枝;主干生長距第1層主枝50cm摘心,促使萌發(fā)輪生枝培養(yǎng)第2層主枝3 4枝。主干生長距第2層主枝50cm再摘心,促使萌發(fā)輪生枝培養(yǎng)第3層主枝3 4枝;主枝再生長到70cm時拉成水平枝并摘心, 促進副主枝萌發(fā),使樹冠矮化。在年初要疏花芽,骨干枝以每20cm左右距離留一個花芽的密度為宜,保留葉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第三步的特征在于防治病蟲害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污葉病、枝干褐腐病、枇杷斷梢蟲、梨小食心蟲、紅蜘蛛。預防葉斑病、污葉病,一般用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或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15天噴一次,共2次。預防枝干褐腐病,要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發(fā)現(xiàn)病斑及早刮除并把病皮燒毀,在刮凈的傷口上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干后再涂波爾多液有利傷口愈合;病斑面積大,刮除困難的,可用利刀在樹皮上每隔2cm縱劃1道深達木質部的傷口,涂上1 15的濃堿水;未發(fā)病的枝干可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15 天噴一次,連續(xù)3次,予以預防。冬季使用石灰漿刷白樹干,使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可有效防治害蟲。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其第四步的特征在于適期采收,果實全面著色,充分成熟,品質最佳時采收。烈日下不采果。采果必須輕拿輕放,用手捏住果柄,小心用果剪剪下,避免擦掉果面茸毛,不能碰傷果實,以免產(chǎn)生褐變,影響外觀, 降低商品價值。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黃五星枇杷樹的栽培方法,該方法是針對大面積種植黃五星枇杷樹使用的方法,該方法經(jīng)實踐檢驗效果良好,能培養(yǎng)出健壯的黃五星枇杷樹。栽培黃五星枇杷樹的主要方法是首先要選擇平整、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歷年耕種的高產(chǎn)旱地,以土壤的pH為6-6.5為最適宜,還要做好施肥、剪枝、防治病蟲害、選擇正確的采摘方法,即可收獲個大味美高質量的黃五星枇杷。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2369863SQ20101025204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林光德 申請人:林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