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牛鼻子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牛鼻子套,特別涉及一種波浪橫管兩頭帶圈套的牛鼻子套, 屬于牧牛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技術的牛鼻子套,是農民采用毛竹板削制,放在牛鼻子里,使牛感到非 常不舒服,也容易磨損牛鼻子鼻道,對牛的飼養和帶領造成許多不足,在本實用新型未作出 之前,市場上無波浪橫管兩頭帶圈套的牛鼻子套使用。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波浪橫管兩頭帶圈套的牛鼻子套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 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波浪橫管兩頭帶圈套的牛鼻子套,該牛鼻子套采用塑料擠壓成型,容易 穿入牛鼻子內,而且一旦穿入之后,不會掉出,能達到帶領耕牛或牧牛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左圈套、左孔洞、波浪管橫 道、右圈套、右孔洞組成,其特征在于波浪管橫道左邊留有有左孔洞的左圈套,波浪管橫道 右邊留有有右孔洞的右圈套,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擠壓而成,使用時把左圈套或右圈套用 手擠扁套入牛鼻孔的孔側道內,使波浪管橫道放在牛鼻橫鼻孔內,在左圈套內的左孔洞中 放入長繩子束縛打結,在右圈套內的右孔洞中放入短繩子束縛打結后,短繩子與長繩子打 結連接,即按俗話講牽牛要牽牛鼻子,而順利帶領牛的行進。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無毒無害,能使牛避免了 幾千年的痛苦,享受了新技術新材料的福祉,市場容量較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1中1.左圈套,2.左孔洞,3.波浪管橫道,4.右圈套,5.右孔洞。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左圈套1、左孔洞2、波浪管橫道3、右圈套4、右孔洞5組成,其特征 在于波浪管橫道3左邊留有有左孔洞2的左圈套1,波浪管橫道3右邊留有有右孔洞5的右 圈套4,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擠壓而成,使用時把左圈套1或右圈套4用手擠扁套入牛鼻孔 的孔側道內,使波浪管橫道3放在牛鼻橫鼻孔內,在左圈套1內的左孔洞2中放入長繩子束 縛打結,在右圈套4內的右孔洞5中放入短繩子束縛打結后,短繩子與長繩子打結連接,即 按俗話講牽牛要牽牛鼻子,而順利帶領牛的行進。
權利要求一種牛鼻子套,由左圈套(1)、左孔洞(2)、波浪管橫道(3)、右圈套(4)、右孔洞(5)組成,其特征在于波浪管橫道(3)左邊留有有左孔洞(2)的左圈套(1),波浪管橫道(3)右邊留有有右孔洞(5)的右圈套(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牛鼻子套,其特征在于采用塑料擠壓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牛鼻子套,屬于牧牛器械技術領域,它由左圈套、左孔洞、波浪管橫道、右圈套、右孔洞組成,其特征在于波浪管橫道左邊留有有左孔洞的左圈套,波浪管橫道右邊留有有右孔洞的右圈套,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擠壓而成,使用時把左圈套或右圈套用手擠扁套入牛鼻孔的孔側道內,使波浪管橫道放在牛鼻橫鼻孔內,在左圈套內的左孔洞中放入長繩子束縛打結,在右圈套內的右孔洞中放入短繩子束縛打結后,短繩子與長繩子打結連接,即按俗話講牽牛要牽牛鼻子,而順利帶領牛的行進,其有益效果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無毒無害,能使牛避免了幾千年的痛苦,享受了新技術新材料的福祉,市場容量較大。
文檔編號A01K15/00GK201667902SQ201020220828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8日
發明者吳旭貞 申請人:吳旭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