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領域中,尤其是對于西瓜種植而言,西瓜屬于昆蟲傳粉植物,以8-11 時為最佳(4月),且花期短,花量大,授粉期相對集中,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授粉,很少采用蜜 蜂授粉,更沒有專門用于為西瓜授粉而設計的專用箱。目前,常見的蜂箱主要是為蜜蜂繁殖和生產蜂產品而設計的,簡稱生產蜂箱,蜂箱 都為木制結構,內部插有蜂脾,蜂脾通常為長方板狀物,一般以框為單位,生產蜂箱一般為 10框。一旦需要為作物授粉,則直接將生產蜂箱搬運目的地做授粉蜂箱使用,但是10框的 生產蜂箱蜂量大,會造成蜜蜂資源浪費,同時10框的生產蜂箱為木制蜂箱較笨重,搬運很 不方便。而且,生產蜂箱在授粉使用過程中,通常只能打開箱蓋將飼料放置在蜂箱內進行喂 養,既不科學,也容易造成浪費。同理,用戶若要檢查蜜蜂時也必須打開箱蓋,導致非專業人 員操作不便,增加了被蜜蜂蟄刺的危險。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結構新穎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使蜜蜂在授粉時能夠方便 地轉移、搬運,同時易于進行喂養及高效利用蜂群。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飼喂 蜜蜂方便且易于搬運,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種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包括箱體和箱蓋,所述箱體內插有蜂脾,所述蜂脾通過 帶有凹槽的支撐板支撐在所述箱體內,所述支撐板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兩側,所述箱 體側面位于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箱體內腔相通的可開啟的巢門及可開啟的飼喂口。其中,所述巢門與所述飼喂口分別位于所述箱體相對的兩側面上。其中,所述箱體兩側面分別設有可開啟的通風口,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通風口相對 的位置上設有透氣紗網。其中,所述箱體為瓦楞紙箱體,所述箱蓋為瓦楞紙箱蓋,所述支撐板為瓦楞紙板。其中,所述箱體內腔的底面上還設有防撞隔板,所述蜂脾下端卡在所述防撞隔板 的凹槽中。其中,所述箱體頂部的邊沿設有可向內翻轉的壓條,所述壓條上設有透氣孔。其中,所述箱體內腔的四側設有保溫隔板。其中,在所述壓條向內翻轉后,所述壓條下面設置有保溫隔板。其中,所述蜂脾為3個。其中,所述飼喂口內插有飼喂器,所述飼喂器包括一透明容器以及一飼喂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通過在箱體側面設置飼喂口,使蜂箱在授粉期間的喂養過程變的簡單、方便,提高了箱體使用的可靠性和靈活性。而在箱體兩側增 設通風口,易于觀察蜂群,相應提高了運輸和使用蜂箱的安全性。紙質的箱體不僅重量輕、 保溫性好,方便用戶定量飼喂,而且容易加工和制造,成本低,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整個結 構簡單、使用靈活、經濟實用、適應性強,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推廣和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包括箱體1和箱蓋2, 箱體1內插有蜂脾10,蜂脾10通過帶有凹槽的支撐板11支撐在箱體1內,支撐板11分別 位于箱體1內腔的兩側,箱體1側面位于箱體底部設有與箱體內腔相通的可開啟的巢門12 及可開啟的飼喂口 13。蜂脾10為長方板狀物,其兩面可以排列蜂房,蜂脾10可以參考現有技術得以理 解,對應的,容納有蜂脾10的箱體1通常也呈長方體形。巢門12可以理解為蜜蜂進出箱體 1的通道。箱體1內腔的底面上還可以設有防撞隔板14,蜂脾10下端卡在防撞隔板14的凹 槽中。這樣,通過支撐板11和防撞隔板14,蜂脾10在箱體1內位置相對固定,實現蜂脾10 之間及蜂脾10與箱體壁之間不會發生碰撞。優選的,防撞隔板14設置在箱體內腔的底面 中部。箱體1可以為瓦楞紙箱體,箱蓋2可以為瓦楞紙箱蓋,支撐板11可以為瓦楞紙板。 瓦楞紙重量輕,加工方便,保溫性能好,吸濕性好。不受限制的,其它的紙板等輕質材料也適 用于箱體1、箱蓋2、支撐板11,使得蜂箱重量輕、移動方便,可以輕松地進行搬運。較佳的,箱體1內的蜂脾10為3框,提供的蜂量適用于西瓜花期短,花量大的特 點,不會造成蜜蜂資源浪費,并且相對于10框等生產蜂箱,其蜂箱重量更輕、移動更方便。 可以理解的,適當的蜂脾個數是與需要提供的蜂量相適應的。具體的,巢門12與飼喂口 13可以分別位于箱體1相對的兩側面上。由于支撐板 11分別位于箱體1內腔的兩側,因此,支撐板11與巢門12與飼喂口 13對應位置提供有開 口。巢門12與飼喂口 13是可開啟的,如瓦楞紙的箱體1在加工時形成的與箱體1 一體且 可拉開、關閉的巢門12與飼喂口 13。配合于飼喂口 13,本實用新型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配 套提供一個飼喂器,飼喂器包括一透明容器以及一飼喂槽,透明容器內裝有喂料,飼喂槽插 入飼喂口 13內,透明容器內的喂料通過飼喂槽從飼喂口 13進入箱體1內腔,這樣,不需要 打開箱蓋2,通過開啟飼喂口 13就可以向箱體1內的蜜蜂喂食,避免非專業人員操作不便, 減少被蜜蜂蟄傷的危險,而在換喂料或轉移蜂群的時候飼喂口 13可以再關上。而且,飼喂 器透明,便于觀察所剩飼料的量。箱體1兩側面可以分別設有可開啟的通風口 15,通風口 15也是可開啟的,如瓦楞 紙的箱體1在加工時形成的與箱體1 一體且可拉開、關閉的通風口 15。由于支撐板11分別位于箱體1內腔的兩側,在支撐板11上與通風口 15相對的位置處設有透氣紗網111,這 樣,可以增加箱體1內的透氣性,并便于觀察蜂群,又避免箱體1內的蜜蜂爬出。尤其在長 途運輸中,利用通風口 15提供較好的透氣性,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箱體1頂部的邊沿可以設有可向內翻轉的壓條16,壓條16上可以設有透氣孔 160。在箱蓋2的作用下,壓條壓向蜂脾10上,壓條16上的透氣孔160可對箱體1內提供 頂部通風保障。為了增加保溫隔熱性能,箱體1內腔的四側均可以根據需要設有保溫隔板。如在 箱體1內腔的兩側增設保溫隔板,以提高箱體兩側面的保溫隔熱性能,保溫隔板可以設置 在箱體1兩側面和支撐板11之間,不受限制。另外,在壓條16向內翻轉后,壓條16下面可以設置有保溫隔板,增加保溫隔熱性 能,并阻隔蜜蜂從壓條16和箱蓋2爬出。或者,在箱蓋1和壓條16之間,設置保溫隔板,不 受限制。本實用新型所述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的各構成部分可以由瓦楞紙或紙板等紙質 材料加工而成,使得蜂箱重量輕、移動方便,可以輕松地進行搬運。使用中,將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放入大棚內,箱體1上的巢門12打開,通過箱體1 和支撐板11上的進出通道,蜜蜂可以自由地從箱體1內進出,為西瓜進行授粉。需要喂食 時,只需將箱蓋1上的飼喂口 13打開,將配備的飼喂器裝好喂料后通過飼喂口 13直接插入 到箱體1內腔,蜜蜂在箱體1內就可輕松完成進食,方便了喂養。需要搬運時,關閉巢門12,由于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為紙質產品,重量輕、移動方 便,可以輕松地進行搬運。同時,壓條16上的透氣孔160也可對箱體1內提供頂部通風保障。運輸和授粉過程中還可將箱體1兩側的通風口 15開啟,由于支撐板11上設有透 氣紗網111,支撐板11又與箱體1內壁相接觸,故箱體1內的蜜蜂不會有空隙爬出,保證了 透氣的完全性。若需保溫,則將箱體1兩側的通風口 15關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通過在箱體側面設置飼喂口,使蜂箱在 授粉期間的喂養過程變的簡單、方便,提高了箱體使用的可靠性和靈活性。而在箱體兩側增 設通風口,易于觀察蜂群,相應提高了運輸和使用蜂箱的安全性。紙質的箱體不僅重量輕、 保溫隔熱性好,吸濕性好,節約蜂量,高效利用,而且容易加工和制造,成本低,只有木制蜂 箱的1/10,標準規范,設置專門飼喂裝置,方便用戶定量飼喂;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整個結 構簡單、使用靈活、經濟實用、適應性強,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推廣和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包括箱體和箱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插有蜂脾,所述蜂脾通過帶有凹槽的支撐板支撐在所述箱體內,所述支撐板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兩側,所述箱體側面位于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箱體內腔相通的可開啟的巢門及可開啟的飼喂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門與所述飼喂口 分別位于所述箱體相對的兩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兩側面分別 設有可開啟的通風口,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通風口相對的位置上設有透氣紗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瓦楞紙箱 體,所述箱蓋為瓦楞紙箱蓋,所述支撐板為瓦楞紙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底面 上還設有防撞隔板,所述蜂脾下端卡在所述防撞隔板的凹槽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頂部的邊沿 設有可向內翻轉的壓條,所述壓條上設有透氣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四側 設有保溫隔板。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條向內翻轉后, 所述壓條下面設置有保溫隔板。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脾為3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飼喂口內插有飼喂 器,所述飼喂器包括一透明容器以及一飼喂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西瓜蜜蜂授粉專用箱,包括箱體和箱蓋,所述箱體內插有三框蜂脾,所述蜂脾通過帶有凹槽的支撐板支撐在所述箱體內,所述支撐板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內腔的兩側,所述箱體側面位于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箱體內腔相通的可開啟的巢門及可開啟的飼喂口。飼喂口使蜂箱在授粉期間的喂養過程變的簡單、方便,提高了箱體使用的可靠性和靈活性,整個授粉箱結構簡單、使用靈活、經濟實用。
文檔編號A01K47/00GK201690894SQ2010202264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7日
發明者徐希蓮, 楊甫, 王鳳賀, 陳強 申請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