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場,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工業的發展,養殖業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生豬養殖上逐漸向工業化看起,因此為實現規模化養殖的目的,但現在的生豬養殖場主要是沿用傳統的沼氣厭氧發酵、糞便廢水干濕分離裝置實現糞污回收,采用這種方式對糞污進行回收利用時勞動強度大,產生的經濟效益差,而且對于生豬的肉質質量大大的降低,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底部鋪有墊料層,所述墊料層底部設有防滲漏層,所述圈舍頂部設有排風扇,所述圈舍內設有漏縫地板,所述圈舍兩邊墻體上開設有運輸墊料的進出通道,所述漏縫地板與防滲漏層之間設有多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底部為三角形,所述漏縫地板中間設有走道,所述漏縫地板上還設有圍欄與喂食槽。
所述漏縫地板與防滲漏層之間的距離為1-2米。
所述圍欄和喂食槽位于走道兩側。
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漏縫地板,將生豬與墊料層隔開養殖,使生豬的生長更為舒適,環境更好,清潔方便 ,支撐架底部采用三角式,穩定性高,結構簡單,頂部設有排風扇,使得圈舍內的空氣流通性能好,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圈舍,2、墊料層,3、防滲漏層,4、排風扇,5、漏縫地板,6、進出通道,7、支撐架,8、走道,9、圍欄,10、喂食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包括圈舍,圈舍I底部鋪有墊料層 2,墊料層2底部設有防滲漏層3,圈舍I頂部設有排風扇4,圈舍I內設有漏縫地板5,圈舍 I兩邊墻體上開設有運輸墊料的進出通道6,漏縫地板5與防滲漏層3之間設有多個支撐架7,支撐架7底部為三角形,漏縫地板5中間設有走道8,漏縫地板5上還設有圍欄9與喂食槽10,圍欄9和喂食槽10位于走道8兩側,漏縫地板5與防滲漏層3之間的距離為1-2 米,采用漏縫地板5,將生豬與墊料層2隔開養殖,使生豬的生長更為舒適,環境更好,清潔方便,支撐架7底部采用三角式,穩定性高,結構簡單,頂部設有排風扇,使得圈舍內的空氣流通性能好,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底部鋪有墊料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料層底部設有防滲漏層,所述圈舍頂部設有排風扇,所述圈舍內設有漏縫地板,所述圈舍兩邊墻體上開設有運輸墊料的進出通道,所述漏縫地板與防滲漏層之間設有多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底部為三角形,所述漏縫地板中間設有走道,所述漏縫地板上還設有圍欄與喂食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縫地板與防滲漏層之間的距離為1-2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欄和喂食槽位于走道兩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的生豬養殖場,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底部鋪有墊料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料層底部設有防滲漏層,所述圈舍頂部設有排風扇,所述圈舍內設有漏縫地板,所述圈舍兩邊墻體上開設有運輸墊料的進出通道,所述漏縫地板與防滲漏層之間設有多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底部為三角形,所述漏縫地板中間設有走道,所述漏縫地板上還設有圍欄與喂食槽。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漏縫地板,將生豬與墊料層隔開養殖,使生豬的生長更為舒適,環境更好,清潔方便,支撐架底部采用三角式,穩定性高,結構簡單,頂部設有排風扇,使得圈舍內的空氣流通性能好,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文檔編號A01K1/015GK102986544SQ2011102706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薛連花 申請人:薛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