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穿心蓮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穿心蓮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穿心蓮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以全草或葉入藥,是中醫臨床應用較多的藥材,也是許多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制劑有穿心蓮片、穿心蓮內酯片、亞硫酸鈉穿心蓮內酯注射液等。穿心蓮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8 9月,果期10月。穿心蓮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干旱,如果長時間干旱不澆水,則生長緩慢,葉子狹小,早開花,影響產量。植株生長最適溫度25 30°C,溫度27°C左右有足夠的雨水時植株生長迅速,枝葉繁茂;當氣溫下降 15 20°C,生長緩慢,只開花不結實或不能開花;當降至7 8°C時,生長停止,葉片變成紫紅色;遇到霜凍或低溫期較長時,植株全部枯死;冬季遇輕霜時間短的年份,僅枝條枯萎, 第二年春可重新抽芽。穿心蓮現有常用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一般用育苗移栽方法種植,長江以南也可露地直播。一般4 5月播種,留種地宜于3月初播種,氣溫較低的地區要適當提早播種并用加溫方法育苗。穿心蓮多采用當年種植當年采收的種植模式,一般要適當早播來延長生育期。穿心蓮生長過程中怕旱,不耐強光照射,尤其是苗期受強陽光暴曬,葉片易灼傷而生長不良, 產量低,質量差。在生產上采用搭遮陽網的方式防暴曬,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投資較大,經濟效益低,不利于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不足,提出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可在超過35°C高溫下生長,且節約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選用穿心蓮種子籽粒飽滿,千粒重在0. 93g以上,40 50°C下浸泡M 30小時;育種苗至10 15cm ;②、做寬1. 3 1. 5m,高15 20cm的畦,在畦兩側點種玉米,每穴1 2粒,株距 20 25cm ;③、步驟①穿心蓮幼苗移栽在畦中央處,每穴栽苗1 2株,株距為20 30cm,澆一次定根水;④、對步驟③的穿心蓮和玉米的間種,進行田間管理,至穿心蓮長至離地面3 5cm處割取地上部分。優選的,步驟③穿心蓮的移栽為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優選的,步驟②玉米為生育150 200天的品種。
優選的,步驟③的穿心蓮用量為2. 0 2. 5kg/667m2。優選的,步驟②玉米播種早于步驟③穿心蓮移栽30 40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穿心蓮與玉米的套作方式,來種植穿心蓮,能充分的發揮高稈玉米與矮稈穿心蓮生長空間和時間的優勢,高稈的玉米在穿心蓮生長期,尤其是苗期遮陽的作用,發揮了高稈玉米早播遮陰的優勢,很好的運用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 玉米和穿心蓮搭配,能有效的減少穿心蓮移栽后光照強度,防止陽光灼傷穿心蓮,促進穿心蓮生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于保存土壤濕潤;還能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提高經濟效
■、Λ
frff. ο穿心蓮與玉米套作的優點1、遮陰護苗當移栽地的春玉米長至1米多時,套種穿心蓮,玉米的稈和葉可為穿心蓮移栽苗遮陰,解決了穿心移栽苗怕高溫曝曬(穿心蓮苗超過35°C,烈日暴曬,出現灼苗現象)的問題。2、錯開生長期7-8月穿心蓮進入生長盛期時,玉米采收了,不影響穿心蓮的生長 (穿心蓮在過度蔭蔽的條件下生長,植株高而纖弱,開花結果較遲)。3、成本低有玉米為穿心蓮移栽苗遮陰,減少人工遮陽及澆灌費用。澆灌次數減少,松土的次數也可減少,從而減少了人工費用。4、增加收益穿心蓮與玉米套種,增加了玉米的收益(約500元/畝),穿心蓮還
保質保量。本發明套作方式的機理如下1、穿心蓮與玉米套作能夠取代遮陽網的作用穿心蓮的生長特性是喜溫、喜光、怕干旱、怕強光,尤其是苗期遇高溫和強光照,穿心蓮幼苗極易死苗。以往多以覆蓋遮陽網的方式來防止強光照射至幼苗死亡,成本高而且費時費力,嚴重限制了穿心蓮藥材的大面積種植。通過穿心蓮玉米套種能很好的解決苗期強光照射至幼苗死亡的問題,同時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2、穿心蓮玉米套作與其他套作模式利用光照的差異其他套作模式原理多是以提高資源(土地、溫度、光、水)利用率,其中對光照要求是下位均勻照射,防止遮蔭,達到上位和下位作物都能很好的利用光能,而穿心蓮套作玉米是防止光照射到穿心蓮葉片上,是以套作的手段來達到遮陰的目的,同時,兼顧了套作的經濟效益。因此,穿心蓮玉米套種與其他套作模式在對光照利用方式上存在差異。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良種選擇選擇玉米的品種要求為緊湊型、抗倒伏的品種,玉米品種生育要求在150天左右, 種子飽滿、發芽率高;穿心蓮為淺黃色和黃棕色籽粒飽滿,千粒重在0. 93g以上。播種前要暴曬1-2天。2、整地大田施腐熟作基肥,深翻土地,耙細平整,做寬1. 3 1. 5m,高15 20cm的畦,畦四周開深20cm的溝。
3、穿心蓮育苗育苗床整地要求精細整地,作寬1. 2 1. 5m,高10 15cm畦。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和鈣鎂磷肥20kg。將精選的穿心蓮種子40 50°C的溫水浸泡M小時, 浸泡好的種子用布包好,揉搓,以蠟質層部分磨損即可。播種后覆蓋遮陽網,苗期要注意水肥管理及除草。穿心蓮育苗用種量為2. 0kg/667m2,播種時可與細沙混勻后撒播。4、玉米播種在做好的畦兩側采用穴播的方式點種玉米,每穴1 2粒,株距25cm。玉米播種時間要比穿心蓮移栽期早35天左右。5、穿心蓮移栽在穿心蓮幼苗長到IOcm左右時,選擇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每穴栽苗1 2株,適當深栽,移栽后要澆一次定根水。6、田間管理移栽后及時查缺補苗,整個生長發育期要注意肥水管理,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注意排水防澇,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防治病蟲害,除草。穿心蓮不能單一追施氮肥,尤其是尿素,要氮磷鉀配合施用。最后一次追肥應在收割前30天進行。穿心蓮要采用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劑。病蟲害要采用綜合防治方法, 不使用“三高”“三致”農藥。7、采收玉米成熟后,采收玉米穗,也可將莖稈割除。選晴天,在離地面約3cm處用鐮刀割取穿心蓮地上部分。收割后應及時干燥,曬干。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實施例1試驗地概況清遠穿心蓮基地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為主要的氣候特征,夏長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 200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000 1200毫米,屬濕潤地區。年平均氣溫的20°C左右,最低氣溫為1月份,在8 21°C,最高氣溫為7月份,在月27 ^TC,極端最低氣溫0°C左右,極端最高溫35°C左右;無霜期長,霜雪天氣極少,年無霜期平均為314. 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自北而南增加,年平均日照1950小時。于2009年在清遠大灣鎮矛塘村穿心蓮GAP基地進行,套作玉米品種為緊湊型掖單 12號。1、種子處理將精選千粒重大于0. 93g的穿心蓮種子暴曬2天,用40 50°C的溫水浸泡M小時,中間換水2次。浸泡好的種子用布包好,揉搓5min。套作玉米品種為緊湊型掖單12號。2、整地大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 3000kg、鈣鎂磷肥10kg,深翻土地,耙細平整,沿坡地橫向做寬1. 5m,高15 20cm的畦,畦四周開深20cm的溝。3、玉米播種
4月18日,在做好的畦兩側采用穴播的方式點種玉米,每穴1-2粒,株距25cm。4、育苗移栽育苗床整地要求精細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和鈣鎂磷肥20kg作基肥,作寬 1. 5m,高10 15cm畦。在4月13日播種,播種量為2. 5kg/667m2,穿心蓮種子與細沙混勻后撒播。播種后覆蓋一層稻草,苗期保存土壤濕潤、及時除草。5月M日,苗高要求達到10cm,6-8片真葉時,在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每穴栽苗1 2株,適當深栽,移栽后要澆一次定根水。移栽行株距為20CmX20Cm。5、田間管理移栽后及時查缺補苗,整個生長發育期要追肥3次,移栽20天追氮肥^g,分別在 50天和80天追氮肥Ag,復合肥IOkg ;注意排水防澇,保持土壤濕潤;采用人工除草。6、采收玉米收獲后,將莖稈割除。在穿心蓮盛蕾期,選晴天,在離地面約3cm處用鐮刀割取地上部分。收割后應及時干燥,曬干。實施例2于2008年在清遠大灣鎮鄧古塘村穿心蓮GAP基地進行,套作玉米品種為緊湊型掖單13號。1、種子處理將精選千粒重大于0. 93g的穿心蓮種子暴曬2天,用40 50°C的溫水浸泡M小時,中間換水2次。浸泡好的種子用布包好,揉搓5min。套作玉米品種為緊湊型掖單13號。2、整地大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 3000kg、鈣鎂磷肥10kg,深翻土地,耙細平整,沿坡地橫向做寬1.細,高15 20cm的畦,畦四周開深20cm的溝。3、玉米播種4月15日,在做好的畦兩側采用穴播的方式點種玉米,每穴1-2粒,株距25cm。4、育苗移栽育苗床整地要求精細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和鈣鎂磷肥20kg作基肥,作寬 1. 5m,高10 15cm畦。在4月15日播種,播種量為2. 5kg/667m2,穿心蓮種子與細沙混勻后撒播。播種后覆蓋一層稻草,苗期保存土壤濕潤、及時除草。5月22日,苗高要求達到10cm,6-8片真葉時,在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每穴栽苗1 2株,適當深栽,移栽后要澆一次定根水。移栽行株距為20CmX20Cm。5、田間管理移栽后及時查缺補苗,整個生長發育期要追肥3次,移栽20天追氮肥^g,分別在 50天和80天追氮肥Ag,復合肥IOkg ;注意排水防澇,保持土壤濕潤;采用人工除草。6、采收玉米收獲后,將莖稈割除。在穿心蓮現蕾期,選晴天,在離地面約3cm處用鐮刀割取地上部分。收割后應及時干燥,曬干。將上述實施例1和2產品進行相關性能比較,如下表1和2所示,其中不套種方式是指按常規方式單獨種植穿心蓮。表1套作穿心蓮農藝性狀比較
林高一級分支葉重葉占比例穿心蓮產量玉米產量(cm)(個/林)(g)(%)(kg/667m2)(kg/667m2)實施例167. 833. 923. 4551. 2437. 6398. 2實施例269. 034. 124. 5452. 1438. 5463. 7不套種65. 934. 619. 8546. 6423. 30由表1可知,采用本發明套作方式得到的穿心蓮,在株高、葉重以及葉占比例上明顯高于不套種方式的;并且在穿心蓮和玉米的產量上有得到提高。表2套作穿心蓮有效成分含量比較
穿心蓮內酯含量(%)脫水穿心蓮內酯含量(%)總內酯(%)
實施例1 2Λ ^52/n
實施例 2 2. 19 0. 432.62
不套種2.120. 322.44由表2可知,采用本發明套作方式種植得到的穿心蓮,在有效成分上也有明顯提高,如內酯含量、脫水穿心蓮內酯含量和總內酯,都明顯高于不套種方式的。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選用穿心蓮種子籽粒飽滿,千粒重在0.93g以上,40 50°C下浸泡M 30小時; 育種苗至10 15cm ;②、做寬1.3 1. 5m,高15 20cm的畦,在畦兩側點種玉米,每穴1 2粒,株距20 25cm ;③、步驟①穿心蓮幼苗移栽在畦中央處,每穴栽苗1 2株,株距為20 30cm,澆一次定根水;④、對步驟③的穿心蓮和玉米的間種,進行田間管理,至穿心蓮長至離地面3 5cm處割取地上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③穿心蓮的移栽為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②玉米為生育150 200天的品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③的穿心蓮用量為2.0 2. ^g/667m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②玉米播種早于步驟③穿心蓮移栽30 40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選用穿心蓮種子籽粒飽滿,千粒重在0.93g以上,40~50℃下浸泡24~30小時;育種苗至10~15cm;②做寬1.3~1.5m,高15~20cm的畦,在畦兩側點種玉米,每穴1~2粒,株距20~25cm;③步驟①穿心蓮幼苗移栽在畦中央處,每穴栽苗1~2株,株距為20~30cm,澆一次定根水;④對步驟③的穿心蓮和玉米的間種,進行田間管理,至穿心蓮長至離地面3~5cm處割取地上部分。本發明采用穿心蓮與玉米的套種,發揮高稈玉米與矮稈穿心蓮生長空間和時間的優勢,高稈的玉米在穿心蓮生長期,發揮了高稈玉米早播遮陰的優勢,能有效的減少穿心蓮移栽后光照強度,防止陽光灼傷穿心蓮,促進穿心蓮生長。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422768SQ20111028214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徐友陽, 李楚源, 王德勤, 蔡玉輝, 鄧喬華, 黃勇 申請人: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