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尤其是一種可以在大水面或水庫中養殖花鰱的方法。
背景技術:
花鰱是我國淡水水域主產的魚類品種,同時也是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淡水魚類。該魚具有生長快,養殖成本低的特點,適量放養花鰱可起到降低水中浮游動物數量的作用,有利于水域生態的平衡。花鰱的食性以浮游動物為主,同時也能攝取水中的有機碎屑,因此在養殖過程中通常將施肥作為增殖天然餌料以滿足花鰱食物需求的重要手段,但施肥會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而且有機肥中的病菌也極易隨著養殖廢水的排放而擴散。為保護飲用水源和防止養殖廢水對環境生態造成污染和破壞,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及周邊水系施肥的措施已在國內普遍實行。由于水體肥力下降,浮游生物的數量顯著減少,花鰱因天然餌料缺乏而生長緩慢,許多養殖戶因魚產量下降而虧損。為提高大水面養殖的魚產量,許多養殖采用人工投喂飼料的方法進行養殖,但效果不佳,其原因是1.投喂的飼料在水中懸浮的時間較短, 飼料沉入水底后則無法為花鰱所利用;2.普通顆粒飼料誘食性差,飼料利用率低;3.普通飼料受成本的限制,飼料的必須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較低;4.普通顆粒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差,極易散失。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致使采用現有的花鰱大水面養殖方法所養成的商品魚規格小、產量低,養殖效益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該生物飼料可以提高花鰱養成規格、養殖產量和效益;該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中含有經過益生菌發酵的豆粕、花生粕、棉粕和菜粕,上述原料中的大分子蛋白被轉化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并富含多種酶類,有利于花鰱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提高,植物蛋白經過發酵后可轉化為效價較高的微生物蛋白,餅粕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毒素經發酵后可得到消解,有利于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按本發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特征是包含以下組份, 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數計
取豆粕150 — 300、花生粕200 — 350、棉粕150 — 300、菜粕100 — 300、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2 — 0. 7、α淀粉80 — 150、膨化玉米粉150 — ;350、麥粉250 — ;350、黃酒糟50 — 300、魚用預混料15 — 30 ;
取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進行攪拌和發酵,經2 - 7天發酵后取出50 - 450,添加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經調質后加入魚用預混料,攪拌均勻后用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生物飼料。所述生物飼料顆粒為0. 2 — 0. 6厘米。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數計(1)生物飼料制作
取豆粕150 - 300、花生粕200 - ;350、棉粕150 — 300、菜粕100 — 300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2 — 0. 7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為50°C -80°C,經2 — 7天發酵后取出50 - 450,添加α淀粉80 — 150、膨化玉米粉150 — 350、麥粉250 - 350、黃酒糟50 - 300混合,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15 - 30,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2 — 0. 6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生物飼料投喂在由窗紗制成的食臺上,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2 — 6次。所述窗紗的網目為10 — 15目。所述食臺是用作投放花鰱飼料的網箱,當花鰱用嘴碰觸網箱時就會有飼料從網眼里漏出而被攝取。所述食臺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長方形食臺的規格為長1. 0 — 20米,寬 0. 3 — 1.0米,高0.3 — 1.0米,正方形食臺的邊長是0.2 — 2.0米,高0.3 — 1. 0米,圓形食臺的直徑是0.2 — 2.0米,高0.3 — 1.0米。所述食臺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相連,可以漂浮于水面上,下綱上有沉子,漂浮式食臺可用地錨或繩索固定,也可以將食臺懸掛在離岸5. 0 - 20米的樁或支架上, 箱底至水底的距離不小于1. 0米。所述一種可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使用方法,采用在食臺內投飼的飼養方式,可以增加花鰱的采食量,減少飼料的浪費和加快其生長速度,從而使養成規格和產量得到提高。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優點1、采用生物飼料飼養花鰱可以解決大水面浮游生物數量不足造成花鰱生長緩慢、養成規格小和產量低的難題;2、生物飼料具有易消化和誘食效果好的特點,可促進花鰱生長,提高養殖產量;3、采用網箱承載飼料可防止飼料投喂后沉入水底;4、花鰱受網箱內生物飼料的誘導而碰觸網片時就會有飼料從網眼里漏出并被攝取,飼料的利用率高;5、食臺可漂浮在深水區,也可以懸掛在靠近岸邊的淺水區,設置方法簡單,易于推廣使用。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五大優點,因此,應用本發明進行花鰱養殖具有養成規格大、產量高和經濟效益好的特點。本發明將網箱作為承載飼料的食臺,可避免飼料投喂后沉入水底。食臺可漂浮于水面或設置在靠近岸邊的淺水區,當花鰱受到食臺內食物的誘導碰觸網片時,生物飼料即從網箱內漏出并被攝取,該方法可避免飼料的浪費,在合理投餌的前提下,花鰱的生長速度可以提高一倍以上,經濟效益顯著。本發明改變了采用施肥養殖花鰱的傳統方法,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本發明采用在食臺內投飼的飼養方式,可以增加花鰱的采食量,減少飼料的浪費和加快其生長速度,從而使養成規格和產量得到提高。
圖1、圖2為本發明生物飼料投喂食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本發明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 圖2所示包括漂浮式食臺1,浮子2,用樁固定的食臺3及樁4。實施例一
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采用以下投喂步驟 (1)生物飼料制作
生物飼料由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魚用預混料組成,分別按重量份數比進行配比。先取豆粕300份、花生粕300份、棉粕200份、菜粕200份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7份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為 60°C,經3天發酵后取出100份,添加α淀粉100份、膨化玉米粉350份、麥粉300份、黃酒糟130份,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20份, 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6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在食臺3上,食臺由窗紗制成,網目為12目。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2次。用樁固定的食臺3為長方形,規格為長5.0米,寬0.5米,高0.8米。將用樁固定的食臺3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2相連,下綱上加裝沉子。將用樁固定的食臺3 懸掛在離岸10米的樁4上,箱底至水底的距離不小于1. 0米。生物飼料投喂在用樁固定的食臺3內,陰雨天投喂量可適當減少。實施例二
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采用以下投喂步驟 (1)生物飼料制作
生物飼料由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魚用預混料組成,分別按重量份數比進行配比。先取豆粕250份、花生粕350份、棉粕200份、菜粕200份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5份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50°C, 經4天發酵后取出80份,添加α淀粉80份、膨化玉米粉350份、麥粉370份、黃酒糟100 份,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20份,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5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在食臺上,食臺由窗紗制成,網目為12目。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2次。漂浮式食臺1為長方形,規格為長10米,寬0. 5米,高0. 8米。用樁漂浮式食臺1 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2相連,下綱上有沉子,并用地錨和繩索固定。生物飼料投喂在漂浮式食臺1內,陰雨天投喂量可適當減少。實施例三
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采用以下投喂步驟 (1)生物飼料制作
生物飼料由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魚用預混料組成,分別按重量份數比進行配比。先取豆粕300份、花生粕350份、棉粕200份、菜粕150份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7份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為 70°C,經2天發酵后取出80份,添加α淀粉80份、膨化玉米粉350份、麥粉350份、黃酒糟 110份,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20份,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4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在食臺上,食臺由窗紗制成,網目為15目。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3次。漂浮式食臺1為方形,邊長為2. 0米,高0. 8米。漂浮式食臺1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2相連,下綱上綁有沉子,并懸掛在離岸20米的支架上,箱底至水底的距離不小于1.0米。生物飼料投喂在漂浮式食臺1內,陰雨天投喂量可適當減少。實施例四
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采用以下投喂步驟 (1)生物飼料制作
生物飼料由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魚用預混料組成,分別按重量份數比進行配比。先取豆粕250份、花生粕350份、棉粕250份、菜粕150份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6份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60°C, 經3天發酵后取出100份,添加α淀粉100份、膨化玉米粉350份、麥粉330份、黃酒糟100 份,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20份,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6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在食臺上,食臺由窗紗制成,網目為10目。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2次。漂浮式食臺1為長方形,規格為長10米,寬0. 5米,高0. 8米。漂浮式食臺1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相連,下綱上有沉子,并用地錨和繩索固定。生物飼料投喂在漂浮式食臺1內,陰雨天投喂量可適當減少。實施例五
本發明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及其投喂方法,采用以下投喂步驟 (1)生物飼料制作
生物飼料由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魚用預混料組成,分別按重量份數比進行配比。先取豆粕300份、花生粕350份、棉粕200份、菜粕150份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耐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6份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為 50°C,經5天發酵后取出80份,添加α淀粉100份、膨化玉米粉350份、麥粉350份、黃酒糟100份,經蒸汽調質后加入由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用預混料20份, 攪拌均勻后用正昌飼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5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在食臺上,食臺由窗紗制成,網目為10目。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每天投喂2次。
漂浮式食臺1為圓形,直徑是1.0米,高0.8米。漂浮式食臺1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2相連,下綱上有沉子,并用地錨和繩索固定。生物飼料投喂在漂浮式食臺 1內,陰雨天投喂量可適當減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其特征是包含以下組份,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數計取豆粕150 — 300、花生粕200 — 350、棉粕150 — 300、菜粕100 — 300、高溫枯草芽胞桿菌0. 2 — 0. 7、α淀粉80 — 150、膨化玉米粉150 — ;350、麥粉250 — ;350、黃酒糟50 — 300、魚用預混料15 — 30 ;先將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進行混合,在混合料中加入枯草芽胞桿菌進行攪拌和發酵,經發酵后取出50 — 450,添加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經調質后加入魚用預混料,攪拌均勻后用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生物飼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其特征是所述生物飼料顆粒為0. 2 — 0. 6厘米。
3.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數計(1)生物飼料制作取豆粕150 - 300、花生粕200 - ;350、棉粕150 — 300、菜粕100 — 300進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料中加入枯草芽胞桿菌0. 2 — 0. 7進行攪拌和發酵,發酵溫度為50°C — 80°C,經 2 - 7天發酵后取出50 - 450,添加α淀粉80 — 150、膨化玉米粉150 — 350、麥粉250 — 350、黃酒糟50 - 300,經蒸汽調質后加入魚用預混料15 — 30,攪拌均勻后用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顆粒為0. 2 — 0. 6厘米的生物飼料;(2)飼料投喂生物飼料投喂在由窗紗制成的食臺上,投喂量控制在投喂后2小時內花鰱吃完為宜, 每天投喂2 — 6次;所述食臺是用作投放花鰱飼料的網箱,當花鰱用嘴碰觸網箱時就會有飼料從網眼里漏出而被攝取。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窗紗的網目為10 — 15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臺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長方形食臺的規格為長1. 0 — 20米,寬0. 3 — 1. 0米,高0. 3 — 1. 0米,正方形食臺的邊長是0. 2 — 2. 0米,高0. 3 — 1. 0米,圓形食臺的直徑是0. 2 — 2. 0 米,高0. 3 — 1. 0米。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臺的上綱固定在竹竿上,竹竿與浮子相連,漂浮于水面上,下綱上有沉子,漂浮式食臺用地錨或繩索固定,將食臺懸掛在離岸5. 0 — 20米的樁或支架上,箱底至水底的距離不小于1. 0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用于花鰱養殖的生物飼料的投喂方法,特征是先將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進行混合,在混合料中加入枯草芽胞桿菌進行攪拌和發酵,經發酵后取出,添加α淀粉、膨化玉米粉、麥粉、黃酒糟,經調質后加入魚用預混料,攪拌均勻后用顆粒飼料成型機制成生物飼料;將網箱作為承載飼料的食臺,可避免飼料投喂后沉入水底;食臺可漂浮于水面或設置在靠近岸邊的淺水區,當花鰱碰觸食臺時,生物飼料即從網箱內漏出并被攝取。本發明可大幅度降低飼料的浪費,在合理投餌的前提下,花鰱的生長速度可提高一倍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293351SQ20111028504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3日
發明者周鑫, 徐增洪, 徐跑, 水燕, 趙朝陽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