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瓶栽灰樹花栽培技術,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
背景技術:
灰樹花是一種食、藥兼用蕈菌,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隔擔子菌亞綱,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樹花菌屬真菌。又名貝葉多孔菌、栗子蘑、云蕈等。子實體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狀、扇狀或舌狀的菌蓋重疊而成,菌蓋寬2-7厘米;現國內栽培品種以褐色為主。菌肉白色,厚1-3毫米;管孔延生,管口多角形。孢子無色,卵圓形至橢圓形。灰樹花目前在中國國內尚沒有進行工廠化生產的報道,而在河北的遷西,浙江的慶元等地出現了一些季節性栽培,以種植香菇菌棒類型的塑料袋進行仿野生栽培,第一潮菇出完后埋入地下進行覆土栽培出第二潮菇,此種栽培模式較為粗放,不能周年供應,通過覆土產出的灰樹花子實體經常帶有大量砂土,極難清洗,給灰樹花的品質帶來風險。 日本種植灰樹花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已經實現工廠化的生產,但是大多以2. 5公斤(濕料填充量)塑料袋為主的袋式栽培,基本工藝為攪拌,裝袋,殺菌,培養與出芽,生育,采收等步驟。由于為塑料袋栽培模式,每個袋子只能使用一次,無法重復利用;其次與塑料袋相關聯的裝袋機,袋式接種機,搬運機均因為塑料袋的柔軟不成型等原因而使機械化的難度成倍增加,而設備費用昂貴,但設備的效率僅為瓶式栽培的1/20或更低,同時塑料袋在日常搬運時經常被銳物刺破而造成潛在的污染危害。塑料袋栽培在原基發生時,需在透氣濾膜處用大量人工進行“人”字型割口工藝以促使灰樹花從袋中長出,由此造成大量的人工成本,且對工人的技能有較大的依賴。2. 5公斤袋式栽培產出的灰樹花平均產量為400-700克不等,而真正進入市場銷售的包裝則為100克,150克或200克,所以為達到市場標準的產量又需要進行大量的拆卸與稱量作業,給灰樹花的品質管理帶來不便。近年來,有栽培者開發出使用廣口瓶形狀的栽培瓶進行灰樹花的瓶式栽培。一般會在栽培瓶蓋子的中央設置灰樹花子實體原基形成的小徑孔,在菌絲培養過程中,子實體原基從該小徑孔中呈隆起形狀生長,栽培瓶蓋子采用透光材料制成,這種栽培方式存在如下問題(1)由于在生育階段栽培瓶敞口放置,且受到光照誘導,在生育階段會繼續有原基形成,而這個階段形成的原基也基本無法發育成有效的子實體,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培養基的營養,進而影響了單株灰樹花的品質;(2)由于在生育階段栽培瓶敞口放置,使得整個原基暴露于空氣中,這會造成原基又開始分散生長,由起初的“有形”又發育呈“無形”狀態,經常造成后期采收時灰樹花子實體外觀等同性較差,“花朵”大小不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使用該生育瓶蓋進行灰樹花的栽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培養基營養在生育階段的浪費,灰樹花成熟后的外觀等同性得到大幅度改善,而且同時大幅度提升了灰樹花的葉片分化率,有效改善了灰樹花品質。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所述生育瓶蓋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包括基部及設置于所述基部上方的漏斗型裝置,所述生育瓶蓋通過所述基部加蓋于栽培瓶口,所述漏斗型裝置與基部通過原基長出孔連通,所述漏斗型裝置包括菇蕾成形器及連接菇蕾成形器與基部的連接部,所述基部的內徑滿足56毫米< D < 64毫米,所述漏斗型裝置的高度滿足5毫米< Hl ( 20毫米,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滿足1. 6毫米^ H2 ^ 3暈米。所述漏斗型裝置與所述基部一體成型。所述漏斗型裝置與基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在一起。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在生育階段通過使用本發明生育瓶蓋,使栽培瓶在生育階段幾乎不再產生原基,提高了培養基營養的利用率,并通過對生育瓶蓋的結構及尺寸參數進行控制,在提高灰樹花成熟后外觀一致性的同時,大幅度提升了灰樹花在生育階段的葉片分化率,從而提升了灰樹花的品質。
圖1為本發明生育瓶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生育瓶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圖4為使用本發明生育瓶蓋的栽培方法中使用的培養瓶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為使用本發明生育瓶蓋的栽培方法中使用的培養瓶蓋的主體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圖2及圖3所示,本發明生育瓶蓋2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包括基部20及設置于基部20上方的漏斗型裝置21,所述漏斗型裝置21與基部20通過設置的原基長出孔22連通,所述漏斗型裝置21包括菇蕾成形器210及連接菇蕾成形器210與基部20的連接部211,所述基部20的側壁200的內側面201上設置有若干卡點202,以將生育瓶蓋2卡扣在栽培瓶瓶口 ;將所述基部20的內徑設置成54毫米< D < 62毫米,將所述漏斗型裝置21的高度設置成5毫米< Hl ( 20毫米,將所述連接部211的高度設置成1. 6毫米< H2 ( 3毫米。在本實施例中,將所述漏斗型裝置21與所述基部20 —體成型設置,當然也可以設置成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比如可以采用卡扣或者螺紋連接等現有的技術手段,這些技術手段以為現有技術所揭示,在此不再贅述。在整個灰樹花栽培過程中還有一與本發明生育瓶蓋2配合使用的培養瓶蓋1,請參閱圖4和圖5,所述培養瓶蓋I包括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的主體部10、過濾體11及由透光材料制成的蓋片12,所述主體部10整體基本呈空心圓柱狀,包括側壁100和頂壁101,所述頂壁101與側壁100 —體成型且將所述側壁100圍合而成的空間分隔為上空間102和下空間103兩部分,所述頂壁101中央向上膨出在所述上空間102內形成一通透的膨出體104,所述膨出體104大致呈空心圓柱狀,該膨出體104的頂端設置成透氣及透光的設計(比如設計成通孔),該膨出體104將上、下空間102、103連通,所述上空間102的側壁1020上設置有若干透氣孔1021,所述透氣孔1021鄰近頂壁101設置,所述膨出體104的側壁1040上設置有若干通氣槽1041,所述通氣槽設1041設置在所述膨出體104的側壁1040的頂端1042附近。所述膨出體104的側壁1040與上空間102的側壁1020之間形成過濾體收容空間105 ;所述過濾體11對應所述膨出體104的部分挖空形成一膨出體收容空間110,該過濾體11收容在所述過濾體收容空間105內;所述蓋片12施蓋在所述上空間102的頂部與所述上空間102的側壁1020的上端部扣合,且所述膨出體104的側壁1040的頂端1042與蓋片12之間形成有通氣間隙(未示出)。所述下空間103的內徑略大于栽培瓶(未示出)瓶口的直徑,以便培養瓶蓋I通過該下空間103套蓋在栽培瓶上,所述下空間103的側壁1030內側面1031上設置有若干凸起1032,以將培養瓶蓋I卡扣在栽培瓶瓶口 ;在所述下空間103的側壁1030的下端,所述下空間的側壁1030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支架外緣延伸部1033,該支架外緣延伸部1033的設置基于栽培工藝中自動化接種、搔菌去蓋工藝的設備附著點。使用本發明生育瓶蓋2及前述培養瓶蓋I進行灰樹花的工廠化栽培的流程如下
(1)裝瓶, 在栽培瓶中裝入培養料,施蓋上述培養瓶蓋I;
(2)殺菌,移入殺菌鍋中進行聞壓殺菌;
(3)冷卻,移出至冷卻室中進行快速冷卻;
(4)接種,冷卻后的栽培瓶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
(5)培養,將接種后的栽培瓶移入培養室進行培養,對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參數進行控制,在灰樹花菌絲基本吃透培養料時,給以散射光照射,直至原基限制形成在所述培養蓋I膨出體104所形成的膨出空間1043內,移出至搔菌室中,去除培養瓶蓋I。(6)搔菌,對培養料原基周圍進行環形搔菌,施蓋所述生育瓶蓋2 ;在施蓋所述生育瓶蓋2后,原本限制在膨出空間內的原基,被限制在生育瓶蓋的原基長出孔22內。(7)催蕾,將搔菌后的栽培瓶移入催蕾室中繼續發育,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的濃度、光照強度及時間參數進行控制,完成催蕾。(8)生育,將完成催蕾的栽培瓶移入生育室中繼續發育,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的濃度、光照強度及時間參數進行控制,完成生育;在生育過程中,由于整個生育瓶蓋均采用不透光的材料制成,所以除了培養階段形成的原基外,其他部分無法受到光照誘導,基本不會再產生新的原基,而在培養階段集中形成的原基在發育成子實體的過程中受到漏斗型裝置的制約,大幅度提高了灰樹花的花形一致性。(9)采收,對完成生育的灰樹花進行采收。以上提到的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參數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所揭露的數值,這些數值均已為現有技術所揭示,在此不再贅述。在上述工廠化栽培的流程中,培養步驟之前培養瓶蓋I所起的作用與現有瓶栽灰樹花栽培過程中使用的栽培瓶蓋的作用是一樣的,因此在培養步驟之前的步驟中也可以采用現有瓶栽灰樹花栽培過程中使用的栽培瓶蓋,培養瓶蓋I所起的不同作用主要體現在灰樹花栽培的培養階段。為了在施蓋生育瓶蓋2時不損壞原基,將所述原基長出孔22與所述膨出空間1043相對應設置,且將原基長出孔22的內徑設置成略大于等于所述膨出空間1043的內徑,這里的“略大于等于”是指使生育瓶蓋2施蓋于栽培瓶時,所述原基長出孔22能套裝在原基上且不損壞原基,比如可以將所述原基長出孔的內徑設置成比膨出空間內徑寬1-2毫米。當然,為了方便原基長出孔22能套裝在原基上且不損壞原基,也可以將所述膨出體104設置成上臺面至少部分開放的空心圓臺狀?;覙浠ㄒ话惆▔K狀組織部分和葉片部分,葉片部分不但口感好,而且干凈不易受污染,因此灰樹花以食用葉片部分為主,另外塊狀組織部分含水量較大,塊狀組織較大的鮮品不易保存。因此,提高灰樹花在生育階段的葉片分化率也是提高灰樹花品質的重要方面。在生育瓶蓋2的參數滿足下列條件時基部20的內徑54毫米< D < 62毫米,漏斗型裝置21的高度5毫米SHl <20毫米,連接部211的高度1. 6毫米< H2 < 3毫米,栽培獲得的灰樹花的葉片分化率在85%以上(重量百分比),大幅度提升葉片分化率。下表為栽培瓶容積為800毫升,瓶頸內徑為52毫米(生育瓶蓋內徑56毫米)的栽培瓶,按照本發明所述的栽培方法使用現有的培養基及灰樹花菌種進行栽培,生育瓶蓋2的參數對應的葉片分化率(重量百分比)。
權利要求
1.一種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育瓶蓋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包括基部及設置于所述基部上方的漏斗型裝置,所述生育瓶蓋通過所述基部加蓋于栽培瓶口,所述漏斗型裝置與基部通過原基長出孔連通,所述漏斗型裝置包括菇蕾成形器及連接菇蕾成形器與基部的連接部,所述基部的內徑滿足54毫米< D < 62毫米,所述漏斗型裝置的高度滿足5毫米< Hl ( 20毫米,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滿足1. 6毫米< H2 ( 3毫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裝置與所述基部一體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裝置與基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種灰樹花栽培用生育瓶蓋,所述生育瓶蓋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包括基部及設置于所述基部上方的漏斗型裝置,所述生育瓶蓋通過所述基部加蓋于栽培瓶口,所述漏斗型裝置與基部通過原基長出孔連通,所述漏斗型裝置包括菇蕾成形器及連接菇蕾成形器與基部的連接部,所述基部的內徑滿足56毫米≤D≤64毫米,所述漏斗型裝置的高度滿足5毫米≤H1≤20毫米,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滿足1.6毫米≤H2≤3毫米。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004460SQ2011102988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程繼紅, 張碩, 楊仁智 申請人: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