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皮石斛的栽培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為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巖石上,喜溫暖濕潤氣候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_5°C的低溫。石斛可分為黃草、金釵、馬鞭等數十種,鐵皮石斛為石斛之極品,它因表皮呈鐵綠色而得名。鐵皮石斛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以其莖入藥,中藥名石斛,屬補益藥中的補陰藥,《中國藥典》益胃生津, 滋陰清熱。鐵皮石斛等少數品種之嫩莖,扭成螺旋狀或彈簧狀,曬干,商品稱為耳環石斛,又名楓斗。根據2010年下半年浙江省的鐵皮石斛的銷售價格,野生的鐵皮石斛鮮貨是種植的鐵皮石斛鮮貨的8倍,野生石斛資源更顯得日益緊張,供需更加矛盾突出。因此,我們進行仿野生鐵皮石斛的栽培其意義重大,前景廣闊。這是農業產業化中一項有超前性,戰略性,基礎性的開發項目,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市場與引導市場消費,帶動中藥及保健品產業的良性發展。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栽培方法主要有大田大棚栽培技術。大田大棚栽培方法中大棚的造價高,一畝大棚造價低則三五萬,高則二十余萬元,前期的投入太大,不利于農民的推廣使用。另外,大棚大田的環境易生細菌性和真菌性病癥。因為鐵皮石斛喜潮濕,又怕水過多,水多,通氣不良會爛根,水少,過干,又會干死,石斛雖然有較強的抗旱性,但是長期缺水,表面溫度過高會把石斛基部烤死,過濕,時間過長,根就會爛死,生長旺盛期又怕干旱和怕積水。加上大田的環境容易產生更多的病蟲害,這些都是造成細菌性和真菌性病癥的原因。因此,農民在防治時需要較高的技術和較豐富的經驗,這也不利于農民的推廣使用。大田大棚栽培在種植的過程中,由于缺少了天然的環境,大田種植出來的鐵皮石斛在品質上很難達到15%以上的石斛粗多糖含量,口感上也缺少了野生鐵皮石斛特有的香味。另外,在煎泡的過程中,大田種植的鐵皮石斛無法達到數次煎泡的目的。總之,大田種植的鐵皮石斛大大降低了石斛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為仿野生種植。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鐵皮石斛組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選擇樹皮表面有紋理的樹種為附生樹,選擇經過馴化后的鐵皮石斛苗為附生苗,選擇草繩為綁繩;2)將附生苗置于附生樹的樹干表面,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數圈將其固定;3)樹培濕度控制在70-85 %。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附生樹為細紋理的樟樹或柏樹。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附生苗至少離地1 米,每間隔30-50cm設置一圈附生苗。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中所述綁繩纏繞圈數為3-5圈。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綁繩橫截面直徑為 l-2cm。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其具體纏繞位置為根須部,露出根基部。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每年4月中旬至6月底為定植時間。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中所述樹培濕度控制在 75%。鐵皮石斛屬于附生草本植物,其根群附著在其它樹的枝干上生長,利用雨露、空氣中的水汽及枝干表面的腐殖質(腐爛的枯枝殘葉或動物排泄物等)為生,由于鐵皮石斛對生長環境要求的特殊性,所以在自然環境下,能符合鐵皮石斛生長樹木環境非常少,這也是野生的鐵皮石斛稀缺的主要原因。發明人利用鐵皮石斛在其它樹上附生這一習性,經過大量實驗,總結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通過本發明能實現在所有表面有紋理的樹種上種植鐵皮石斛。本發明利用草繩將附生苗定植在枝干上,草繩可有效的儲存鐵皮石斛苗生長所需的水分及根部透氣的要求,同時草繩會慢慢腐化,釋放出鐵皮石斛生長所需要的養份,另通過對附生樹、附生苗的選擇,濕度的控制,這些對鐵皮石斛的成活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本發明還減少了因缺水或積水造成的損失,保證了鐵皮石斛半陰濕環境的需要。同時,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從而保證了品質和口感的優異。本發明的種植,不用土、不用肥、不用藥,在這樣的野生環境中栽培出來的鐵皮石斛粗多糖含量比大田大棚種植的要高得多,而且種植成本較低,有利于廣大農民的種植。并且,我國的林下資源大多無法利用, 本方法利用廣大山區的林下自然條件為基礎,利用科技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出發點,開展鐵皮石斛產業化生產,是適應市場需求的趨勢。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將馴化過的鐵皮石斛苗用草繩將其定植在枝干上的狀態圖。圖2為馴化過的鐵皮石斛苗。其中,1-草繩、2-樹干、3-樹紋、4-附生苗、Hl-附生苗間距、H2-附生苗離地距離、
A-綁繩纏繞位置區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樹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樹皮表面有紋理的樹種為附生樹,選擇經過一年左右時間馴化(煉苗)的鐵皮石斛苗為附生苗,選擇草繩為綁繩,所述草繩是以稻草秸稈為原料經過專用的草繩機加工或人工編織而成的草制品;2)將多棵附生苗置于附生樹的樹干表面,在樹干上呈圓周排列,然后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數圈后,將其捆綁固定在樹干上;3)附生苗固定好后,馬上開始澆水,使濕度控制在75%,經過2個月左右時間培養,附生苗開始生根長枝,并攀附于樹干上,經過1年左右時間培養,鐵皮石斛成熟,可以采收。鐵皮石斛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用土、不用肥、不用藥,主要是水分的管理。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所述的附生樹為細紋理的樟樹或柏樹,原因有二 其一,紋理過粗的樹種樹皮老化,表面過干,且不易保持濕度,不是很利于鐵皮石斛的生長,而細紋理的樹種樹皮能夠較好提供水份,且能較好的保持濕度;其二,鐵皮石斛根較細,不容易攀附在紋理較粗的樹皮中,而恰好能攀附在細紋理樹皮的紋理中,但無紋理樹種,其表面太光滑,其根部無法攀附, 也不能生長。經過長期試驗,其中,干徑在10-30cm之間的樟樹或柏樹,最適宜鐵皮石斛的生長,但也不限于此。所述附生苗離地距離H2為1米,其原因是為了防止普通病蟲害的侵襲;附生苗間距Hl為30-50cm,其原因是由鐵皮石斛生長的高度所決定,間距過寬不能充分利用樹干資源,過密會影響鐵皮石斛生長。所述綁繩截面直徑為1cm,纏繞圈數為5圈,其原因是在草繩能包覆住鐵皮石斛大部分根系的同時,又能鎖住適量的水分和提供適當的透氣性,能滿足鐵皮石斛生長對水分和透氣性的要求,不然會影響其生長和成活率。所述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其具體纏繞位置為根須部,露出根基部,其原因是因為根基部是鐵皮石斛新芽萌發的位置,捆綁位置過高,會導致鐵皮石斛不易芽萌, 影響其生長和成活率,捆綁位置過低,會導致鐵皮石斛根須部不能充分吸引綁繩上的水分, 也會影響其生長和成活率。本發明選擇每年4月中旬至6月底為定植時間,其原因是鐵皮石斛發芽期為每年的4月中旬至六月底,這時候定植,鐵皮石斛成活率最高,生長速度最快。通過上述方法樹培鐵皮石斛,其成活率達98%以上。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綁繩橫截面直徑為2cm,纏繞圈數為3圈,水分控制在 70%或85%時,鐵皮石斛也能良好生長。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樹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樹皮表面有紋理的樹種為附生樹,選擇經過馴化過的鐵皮石斛苗為附生苗,選擇草繩為綁繩;2)將附生苗置于附生樹的樹干表面,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數圈將其固定;3)樹培濕度控制在70-8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附生樹為細紋理的樟樹或柏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附生苗至少離地1米,每間隔30-50cm設置一圈附生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綁繩纏繞圈數為3-5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綁繩橫截面直徑為l-2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其具體纏繞位置為根須部,露出根基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每年4月中旬至 6月底為定植時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樹培濕度控制在7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皮石斛的栽培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鐵皮石斛的樹培方法,為仿野生種植。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鐵皮石斛組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選擇樹皮表面有紋理的樹種為附生樹,選擇經過馴化后的鐵皮石斛苗為附生苗,選擇草繩為綁繩;2)將附生苗置于附生樹的樹干表面,在附生苗的根部處用綁繩纏繞數圈將其固定;3)樹培濕度控制在70-85%。通過本發明能實現在所有表面有紋理的樹種上種植鐵皮石斛。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2499038SQ20111034205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宋仙水, 章仲建, 章洪鴻, 諸顯孟, 金傳高 申請人:浙江雁蕩山生態鐵皮石斛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