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聯合式丹參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收獲機,尤其是一種聯合式丹參收獲機。
技術背景
目前丹參的采收,大多采用先用人工把莖秧進行收割,再用人工進行刨出,再進行莖土分離,再進行收集的方法。也有采用根莖塊類作物收獲機來代替進行收割的,也是采用先收秧,再收獲根莖的方法,而且是先用人工把秧子割斷棄之一邊,再用人刨或機器整體翻出后,再用人進行二次收集,這樣收獲期較長,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聯合式丹參收獲機,該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具有莖秧、莖塊一起收獲,縮短收獲期,減輕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的特點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 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分別與拖拉機相連,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包括鏟形機頭外殼、螺旋絞龍、往復式切刀、輸送物料筒和儲物倉,所述的螺旋絞龍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內, 所述的往復式切刀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的前端,所述的往復式切刀前部設置有前挑條形鋼條,所述的鏟形機頭外殼的后部通過輸送物料筒與儲物倉相連,所述的輸送物料筒內設置有條形輸送帶,所述的儲物倉的左側設置有儲物倉卸料門;所述的丹參收獲機包括丹參收獲機機架、牽引架、立式三角梨刀、物料倉和物料輸送裝置,所述的牽引架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前部,所述的立式三角梨刀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前側下部,所述的物料倉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后部,所述的物料倉上設置有物料倉卸料門,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內,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和物料傳輸撥輪,所述的前撥輪和物料傳輸撥輪分別設置在地條鏈輸送裝置的前后兩端,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上設置有振蕩裝置,所述的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物料傳輸撥輪和振蕩裝置分別與動力裝置相連。
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第一斜斜齒輪、第二斜齒輪、動力輸出軸、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第四皮帶輪、第五皮帶輪、第六皮帶輪、第七皮帶輪和第八皮帶輪,所述的第一斜齒輪設置在動力輸入軸上,所述的動力輸出軸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斜齒輪,另一端設置有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和第四皮帶輪,所述的第二斜齒輪與第一斜齒輪相嚙齒,所述的第一皮帶輪與第五皮帶輪、第二皮帶輪與第六皮帶輪、第三皮帶輪與第七皮帶輪、第四皮帶輪與第八皮帶輪分別通過皮帶相連,所述的第五皮帶輪與振蕩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六皮帶輪設置在物料傳輸撥輪的物料傳輸撥輪軸上,所述的第七皮帶輪與地條鏈輸送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八皮帶輪設置在前撥輪的前撥輪軸上。
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包括主動輪、主動軸、從動輪、從動軸和地條鏈,所述的主動軸和從動軸分別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下部,所述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分別設置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上,所述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地條鏈,所述的第七皮帶輪設置在主動軸上。
所述的振蕩裝置包括振蕩塊和振蕩塊軸,所述的振蕩塊設置在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的振蕩塊軸上,所述的第五皮帶輪設置在振蕩塊軸上。
本發明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莖秧、莖塊一起收獲,能夠一次完成丹參的收獲,縮短收獲期,減輕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使用方便等特點。
附圖1是聯合式丹參收獲機的秧苗收割機結構示意附圖2是聯合式丹參收獲機的丹參收獲機主視結構示意附圖3是聯合式丹參收獲機的丹參收獲機俯視結構示意附圖標記說明1、儲物倉,2、輸送物料筒,3、鏟形機頭外殼,4、儲物倉卸料門,5、 條形輸送帶,6、螺旋絞龍,7、往復式切刀,8、前挑條形鋼條,9、牽引架,10、丹參收獲機機架, 11、皮帶,12、動力輸入軸,13、動力轉化箱,14、第二斜齒輪,15、第一斜齒輪,16、物料傳輸撥輪,17、第六皮帶輪,18、物料傳輸撥輪軸,19、物料倉,20、物料倉卸料門,21、地輪,22、主動軸,23、第七皮帶輪,24、第五皮帶輪,25、振蕩塊軸,26、振蕩塊,27、地條鏈,28、從動軸,29、 從動輪,30、立式三角梨刀,31、第四皮帶輪,32、第八皮帶輪,33、前撥輪,34、前撥輪軸,35、 動力輸出軸,36、主動輪,37、第一皮帶輪,38、第二皮帶輪,39、第三皮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1、附圖2和附圖3對本發明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其結構包括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分別與拖拉機相連,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包括鏟形機頭外殼3、螺旋絞龍 6、往復式切刀7、輸送物料筒2和儲物倉1,所述的螺旋絞龍6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3內,所述的往復式切刀7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3的前端,所述的往復式切刀7前部設置有前挑條形鋼條8,所述的鏟形機頭外殼3的后部通過輸送物料筒2與儲物倉1相連,所述的輸送物料筒2內設置有條形輸送帶5,所述的儲物倉1的左側設置有儲物倉卸料門4 ;所述的丹參收獲機包括丹參收獲機機架10、牽引架9、立式三角梨刀30、物料倉19和物料輸送裝置,所述的牽引架9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10的前部,所述的立式三角梨刀30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10的前側下部,所述的物料倉19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10的后部,所述的物料倉 19上設置有物料倉卸料門20,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10內,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前撥輪33、地條鏈輸送裝置和物料傳輸撥輪16,所述的前撥輪33和物料傳輸撥輪16分別設置在地條鏈輸送裝置的前后兩端,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上設置有振蕩裝置,所述的前撥輪33、地條鏈輸送裝置、物料傳輸撥輪16和振蕩裝置分別與動力裝置相連。
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12、第一斜斜齒輪15、第二斜齒輪14、動力輸出軸35、第一皮帶輪37、第二皮帶輪38、第三皮帶輪39、第四皮帶輪31、第五皮帶輪M、第六皮帶輪17、第七皮帶輪23和第八皮帶輪32,所述的第一斜齒輪15設置在動力輸入軸12上, 所述的動力輸出軸35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斜齒輪14,另一端設置有第一皮帶輪37、第二皮帶輪38、第三皮帶輪39和第四皮帶輪31,所述的第二斜齒輪14與第一斜齒輪15相嚙齒,所述的第一皮帶輪37與第五皮帶輪M、第二皮帶輪38與第六皮帶輪17、第三皮帶輪39與第七皮帶輪23、第四皮帶輪31與第八皮帶輪32分別通過皮帶11相連,所述的第五皮帶輪M 與振蕩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六皮帶輪17設置在物料傳輸撥輪16的物料傳輸撥輪軸18上, 所述的第七皮帶輪23與地條鏈輸送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八皮帶輪32設置在前撥輪33的前撥輪軸34上。
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包括主動輪36、主動軸22、從動輪四、從動軸28和地條鏈 27,所述的主動軸22和從動軸觀分別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10的下部,所述的主動輪36 和從動輪四分別設置有主動軸22和從動軸觀上,所述的主動輪36與從動輪四之間設置有地條鏈27,所述的第七皮帶輪23設置在主動軸22上。
所述的振蕩裝置包括振蕩塊沈和振蕩塊軸25,所述的振蕩塊沈設置在主動輪36 與從動輪四之間的振蕩塊軸25上,所述的第五皮帶輪M設置在振蕩塊軸25上。
使用時,將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分別與拖拉機的前橋和后部相連,首先利用拖拉機的動力,帶動前面一個秧苗收割機,切割收獲秧苗的莖秧,工作時,拖拉機前進,前挑條形鋼條8插入地面生長的莖秧中,往復式切刀7切斷莖秧,莖秧落入鏟形機頭外殼3中, 螺旋絞龍6把莖秧推送到輸送物料筒2內的條形輸送帶5上,沿輸送物料筒2落入儲物倉 1,當儲物倉1中莖秧滿箱時,人工打開儲物倉卸料門4把物料卸下;莖秧收割完成后,丹參收獲機工作,在拖拉機的牽引下,隨著拖拉機的運動,動力輸入軸12轉動,帶動動力輸入軸 12上的第一斜齒輪15轉動,第一斜齒輪15與第二斜齒輪14相嚙合,從而帶動第二斜齒輪 14轉動,與第二斜齒輪14相連的動力輸出軸35轉動,動力輸出軸35上的第一皮帶輪37、 第二皮帶輪38、第三皮帶輪39和第四皮帶輪31轉動,第一皮帶輪37、第二皮帶輪38、第三皮帶輪39和第四皮帶輪31分別通過皮帶11帶動第五皮帶輪M、第六皮帶輪17、第七皮帶輪23和與第八皮帶輪32轉動,第七皮帶輪23設置在主動軸22上,從而帶動主動軸22轉動,同時帶動主動軸22上的主動輪36轉動,從而帶動地條鏈27轉動,第五皮帶輪M設置在振蕩塊軸25上,從而帶動振蕩塊軸25轉動,同時帶動振蕩塊軸25上的振蕩塊沈轉動, 從而使地條鏈27產生起伏運動,第八皮帶輪32設置在前撥輪33的前撥輪軸34上,從而帶動前撥輪33轉動,第六皮帶輪17設置在物料傳輸撥輪16的物料傳輸撥輪軸18上,從而帶動物料傳輸撥輪16轉動,在拖拉機的牽引下,立式三角梨刀30插入土中,把立式三角梨刀 30以上的土壤連同丹參根莖一起翻起,利用前撥輪33將帶有軸頭的丹參播掛起,帶到后面的地條鏈輸送裝置上,物料在地條鏈27上傳輸過程中,由于振蕩塊沈的起伏振動,使丹參和土塊進行分離,當丹參和結合的土塊到達地條鏈輸送裝置的尾端時,物料傳輸撥輪16把丹參和土塊一起再次帶起,通過振動使已經松動的丹參和土塊結合體再次分離,當物料通過物料傳輸撥輪16后,墜落至物料倉19內,物料倉19達到滿箱時,人工打開物料倉卸料門 20進行卸載。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其特征是包括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分別與拖拉機相連,所述的秧苗收割機包括鏟形機頭外殼、螺旋絞龍、往復式切刀、輸送物料筒和儲物倉,所述的螺旋絞龍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內,所述的往復式切刀設置在鏟形機頭外殼的前端,所述的往復式切刀前部設置有前挑條形鋼條,所述的鏟形機頭外殼的后部通過輸送物料筒與儲物倉相連,所述的輸送物料筒內設置有條形輸送帶,所述的儲物倉的左側設置有儲物倉卸料門;所述的丹參收獲機包括丹參收獲機機架、牽引架、立式三角梨刀、物料倉和物料輸送裝置,所述的牽引架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前部,所述的立式三角梨刀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前側下部,所述的物料倉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后部,所述的物料倉上設置有物料倉卸料門,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內,所述的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和物料傳輸撥輪,所述的前撥輪和物料傳輸撥輪分別設置在地條鏈輸送裝置的前后兩端,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上設置有振蕩裝置,所述的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物料傳輸撥輪和振蕩裝置分別與動力裝置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第一斜斜齒輪、第二斜齒輪、動力輸出軸、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第四皮帶輪、第五皮帶輪、第六皮帶輪、第七皮帶輪和第八皮帶輪,所述的第一斜齒輪設置在動力輸入軸上,所述的動力輸出軸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斜齒輪,另一端設置有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和第四皮帶輪,所述的第二斜齒輪與第一斜齒輪相嚙齒,所述的第一皮帶輪與第五皮帶輪、第二皮帶輪與第六皮帶輪、第三皮帶輪與第七皮帶輪、第四皮帶輪與第八皮帶輪分別通過皮帶相連,所述的第五皮帶輪與振蕩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六皮帶輪設置在物料傳輸撥輪的物料傳輸撥輪軸上,所述的第七皮帶輪與地條鏈輸送裝置相連,所述的第八皮帶輪設置在前撥輪的前撥輪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地條鏈輸送裝置包括主動輪、主動軸、從動輪、從動軸和地條鏈,所述的主動軸和從動軸分別設置在丹參收獲機機架的下部,所述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分別設置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上,所述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地條鏈,所述的第七皮帶輪設置在主動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振蕩裝置包括振蕩塊和振蕩塊軸,所述的振蕩塊設置在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的振蕩塊軸上,所述的第五皮帶輪設置在振蕩塊軸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聯合式丹參收獲機,屬于收獲機,其結構包括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秧苗收割機和丹參收獲機分別與拖拉機相連,秧苗收割機包括鏟形機頭外殼、螺旋絞龍、往復式切刀、輸送物料筒和儲物倉,往復式切刀前部設置有前挑條形鋼條,輸送物料筒內設置有條形輸送帶,儲物倉的左側設置有儲物倉卸料門;丹參收獲機包括丹參收獲機機架、牽引架、立式三角梨刀、物料倉和物料輸送裝置,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和物料傳輸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上設置有振蕩裝置,前撥輪、地條鏈輸送裝置、物料傳輸撥輪和振蕩裝置分別與動力裝置相連。本發明具有莖秧、莖塊一起收獲,縮短收獲期,減輕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D27/02GK102487649SQ2011103963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日
發明者倪大鵬, 張鋒, 朱京斌, 朱彥威, 汝醫, 王志芬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