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濾器用濾芯,特別是一種利用經過特殊工藝處理過的海綿活體為過濾材料的生物濾芯。
背景技術:
海水工廠化養殖是海水養殖生產的重要方式,而天然海水需要經過凈化處理才能用于工廠化育苗生產。目前大多數育苗水處理工藝采取砂濾、沉淀法清除懸浮顆粒物;利用臭氧、紫外線、藥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等方式。這些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砂濾沉淀法由于砂礫粒徑的限制和沉淀時間短暫,難以將水中極其微小的顆粒除去;而利用臭氧、紫外線、抗菌藥抑制病原菌則會影響親體的繁殖活動,并造成藥物殘留。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海水過濾方式或過濾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開發一種高效、經濟、安全的海綿生物濾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盡可能的降低病原微生物對育苗生產的危害程度。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綿生物濾芯通過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a、利用廣譜抗生素對繁茂膜海綿活體幼苗進行消毒處理,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X 10_6 到4X Kr6 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
b、用聚乙烯線將處理后的海綿活體幼苗固定在附著板上,然后同樣利用廣譜抗生素對該附著板進行消毒處理,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X10_6到4X10_6 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
c、將附有海綿的附著板放入單細胞藻密度為IXlO4個/ml的培養水槽內,在水溫 20-25攝氏度的環境下培養5-10天,培養期間利用循環水泵進行連續沖水,流速為lOcm/s, 光照控制為500-1000LUX,當海綿活體的根部出現擴展時,海綿生物濾芯制備完成。所述的附著板為PVC板。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海綿是一種具有極強濾水能力的多細胞動物,其身體內特殊的水管系統會在體內形成高強度負壓,從而大量濾取水中的細菌等微小有機顆粒作為食物,海綿每天的濾水量可達自身體積的兩萬倍,是天然的高效生物濾材。本濾芯材料正是利用了海綿的這種獨特功能, 將其轉化應用于生產實踐當中。利用本專利所述的方法制備而成的濾芯材料,可以實現高效、經濟、安全的將海水中的懸浮微粒清除的目的,為海水魚類工廠化養殖中細菌性病害的生態防治提供了新的過濾材料,同時培養和收獲海綿生物體還可以作為海洋生物制藥的藥源。而利用這種材料制作的海綿活體生物濾器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特別適合于在海產養殖行業中推廣應用,因此可以說這種海綿生物濾芯具備了多種優點,其市場前景CN 102524158 A
十分廣闊。
圖1是設置有本發明實施例海綿生物濾芯水產養殖濾器的主視圖。圖2是設置有本發明實施例海綿生物濾芯水產養殖濾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它通過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首先利用廣譜抗生素對繁茂膜海綿活體幼苗進行消毒處理,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 X 10_6到4X 10_6 mg/L,處理的時間為10-15分鐘;
然后將處理后的海綿活體幼苗利用聚乙烯線固定在附著板上,并對該附著板同樣利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消毒處理,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X 10_6到4X 10_6 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
將經過上述處理后的附著板放入單細胞藻密度為IXlO4個/ml的培養水槽內,在 20-25攝氏度的環境下培養5-10天,培養期間利用循環水泵進行連續沖水,沖水的流速為 lOcm/s,光照控制為500-1000LUX,當海綿活體的根部出現擴展時,即海綿生物量出現明顯增加時,即可認為海綿生物濾芯制備完成。這種濾芯在使用時,按照10g/m3的比例對養殖育苗水體進行過濾。利用這種海綿生物濾芯可以制作出便捷、安全、高效的水產養殖濾器,下面結合附圖公開一種使用了本發明實施例的海綿生物濾芯的水產養殖濾器。如圖1、圖2所示,在水產養殖濾器的殼體1內設置多個支承軸2,每個支承軸2的軸向上都設置有多個等距分布, 且與支承軸2的軸向相垂直的附著板,在殼體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在使用時可以將本種結構形式的水產養殖濾器的進水口與養殖水體的注水口直接連接,這樣養殖水體內注水或換水的過程中,可自動完成過濾工作;
使用時,要保證附著板上的濾芯材料與養殖育苗水體的合理過濾比例,這個比例應為 10g/m3。將本發明裝置應用于大菱鲆工廠化育苗水處理工藝,進水處理實驗結果表明,經過8h、16h、24h、32h、40h和48h處理后,水中細菌總數的清除率分別為23. 18%,47. 65%, 66. 09%,81. 57%,93. 80% 和 98. 96% ;弧菌的清除率分別為 48. 61%,56. 44%,78. 13%,92. 88%、 97. 10% 和 98. 56% ;大腸桿菌的清除率分別為 39. 51%,41. 90%,73. 24%,92. 29 %、97· 69% 和 99. 14%。出水處理24h實驗結果表明,水體中細菌總數、弧菌和大腸桿菌的清除率分別為 61. 38%, 50. 34% 和 93. 47%。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綿生物濾芯通過以下步驟制備而成a、利用廣譜抗生素對繁茂膜海綿活體幼苗進行消毒處理,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X 10_6 到4X l(T6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b、用聚乙烯線將處理后的海綿活體幼苗固定在附著板上,然后同樣利用廣譜抗生素對該附著板進行消毒處理,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X10_6到4X10_6 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c、將附有海綿的附著板放入單細胞藻密度為IXlO4個/ml的培養水槽內,在水溫 20-25攝氏度的環境下培養5-10天,培養期間利用循環水泵進行連續沖水,流速為lOcm/s, 光照控制為500-1000LUX,當海綿活體的根部出現擴展時,海綿生物濾芯制備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著板為PVC板。
全文摘要
一種水產養殖濾器用海綿生物濾芯,通過以下步驟制備而成利用廣譜抗生素對繁茂膜海綿活體幼苗進行消毒處理,廣譜抗生素的濃度為2×10-6到4×10-6mg/L,處理時間為10-15分鐘;用聚乙烯線將處理后的海綿活體幼苗固定在附著板上,然后同樣的消毒液和時間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將附有海綿的附著板放入單細胞藻密度為1×104個/ml的培養水槽內,在水溫20-25攝氏度的環境下培養5-10天,培養期間利用循環水泵進行連續沖水,流速為10cm/s,光照控制為500-1000Lux,當海綿活體的根部出現擴展時,海綿生物濾芯制備完成。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盡可能的降低病原微生物對育苗生產的危害程度。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2524158SQ20111040047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6日
發明者唐玲, 孫謙, 張弼, 蒲紅宇, 趙希波 申請人:大連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