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配殺蟲劑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農作物的天敵有鱗翅目、雙翅目、纓翅目、同翅目和螨類等害蟲,目前防治農作物害蟲以化學農藥為主,嚴重污染環境和危及食品安全,造成了害蟲抗藥性增加。而大多數生物農藥對害蟲作用速度慢和殺蟲譜較窄。多殺菌素又名多殺霉素,是在刺糖多胞菌發酵液中提取的一種大環內酯類無公害高效生物殺蟲劑。多殺菌素的作用機制非常新穎和獨特,不同于一般的大環內酯類化合物, 其獨特的化學結構決定了其獨特的殺蟲機理。多殺菌素對昆蟲存在快速觸殺和攝食毒性, 殺蟲活性遠遠超過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環戊二烯和其它殺蟲劑,能有效控制的害蟲包括鱗翅目、雙翅目和纓翅目害蟲,同時對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翅目、蚤目、革翅目和嚙蟲目的某些特定種類的害蟲也有一定的毒殺作用,但對刺吸式口器昆蟲和螨蟲類防效不理想。印楝素具有很強的殺蟲、拒食、抑制生長發育、胃毒、忌避、抑制呼吸、抑制昆蟲激素分泌和降低昆蟲生育能力等作用,對高等動物無害,對昆蟲的天敵比較安全,不污染環境,是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農藥。據統計,印楝素可以防治的害蟲種類超過250 種,包括刺吸式口器昆蟲和螨蟲類,但與化學農藥相比較,殺蟲速度和大多數生物農藥一樣,比較緩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低污染、殺蟲迅速、廣譜性的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本發明有效成份為多殺菌素和印楝素,多殺菌素和印楝素的質量比為1 50 1。本發明將多殺菌素和印楝素以適當的比例配伍組成復配殺蟲劑,可應用于防治農作物上鱗翅目、雙翅目、纓翅目、同翅目和螨類等害蟲。其優點是
1、殺蟲譜廣。不僅可應用于防治農作物上鱗翅目、雙翅目、纓翅目昆蟲,而且也可以防治刺吸式口器昆蟲和螨類。2、作用速度快,與化學農藥速度相當。3、可延緩害蟲抗藥性和產生,同時降低原料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不同劑型的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具體配方及配制過程
1、可濕性粉劑
(1)稱量分別稱取多殺菌素1 2. 5kg、印楝素0. 05 0. 5kg,NNO (苯磺酸鈉鹽甲醛縮合物)3kg、BX (丁基萘磺酸鈉)3kg、高嶺土 91.5- 92. 5kg。(2)將以上各原料攪拌混合后,經氣流粉碎,再攪拌混合,分裝。
2、乳油(1)稱量分別稱取多殺菌素1 2. ^g、印楝素0. 05 0. 5kg,6k g芐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二甲苯91. 5 92. 5kg。(2)將以上各原料除乳油外攪拌混合后,經氣流粉碎,再加二甲苯乳油攪拌混合, 分裝。二、田間使用方法、劑量,及與單獨使用多殺菌素和印楝素的效果對比 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使用劑量1500g / hm 2,兌水450 L噴霧。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和其他殺蟲劑試驗在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灣頭基地進行。 水稻于2008年6月3日播種,水稻品種為揚輻粳8號。2008年7月沈日施藥。用工農—— 16型噴霧器噴細霧,藥液量為450 L / hm 2,10天后調查藥效。結果見下表。
權利要求
1.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其特征在于有效成份為多殺菌素和印楝素,多殺菌素和印楝素的質量比為1 50 1。
全文摘要
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涉及復配殺蟲劑生產技術領域。本發明有效成份為多殺菌素和印楝素,多殺菌素和印楝素的質量比為1~50∶1。本發明優點是殺蟲譜廣,作用速度快,可延緩害蟲抗藥性和產生,同時降低原料成本。可應用于防治農作物上鱗翅目、雙翅目、纓翅目、同翅目和螨類等害蟲。
文檔編號A01P7/02GK102511489SQ20111042490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劉建鳳, 劉懷阿, 吉春明, 呂敏, 張春梅, 朱錦磊, 蘇建坤, 陸玉榮 申請人: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