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的生產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樹的肥料營養成分和含量,對茶葉的品質和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無機肥對茶樹產量促進作用大、但對茶葉品質會產生負面影響,有機肥對提高茶葉品質有很大的好處、但價格高。同時,我國多數地區缺硒,通過給茶樹土壤施入硒肥,可以達到茶葉富硒的目的。食用菌產業和茶葉生產是我國的傳統特色農業項目,其生產歷史悠久、規模大。據統計我國食用菌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年產量1200萬噸,每年產生的食用菌下腳料、菌渣達1400多萬噸,這些下腳料內含有豐富的N、C有機成分,是一種良好的有機肥料來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利用我國來源廣泛的食用菌下腳料,在合理添加亞硒酸鈉后,食用菌下腳料中的菌絲體會吸收亞硒酸鈉生成一定量的有機硒定型物,固定于土壤中便于茶樹吸收,既能增產又能提高茶葉品質的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其來源廣泛、市場前景廣闊、生態效應突出,能夠促進高檔茶葉的生產發展。四、具體實施方法1、食用菌下腳料發酵將收集來的食 用菌下腳料粉碎后,添加水、殼寡糖,水分保持在45 %左右,糖、下腳料比在1: 200,5噸料堆成一隴,在室外最低氣溫大于10°C的氣候條件下,覆蓋塑料薄膜,根據氣溫條件高低,發酵10 20天。發酵后,將發酵料曬干,再次粉碎成細顆粒。2、添加亞硒酸鈉將上述粉碎成細顆粒樣的食用菌下腳料干燥后,添加亞硒酸鈉,按重量添加比例為1000: I。添加后拌勻、封存。3、施用方法春茶采收2 3月前施用,每顆茶樹根下打孔20公分,施肥300克 600克。同時可使用在綠色蔬菜及果樹的種植上。4、效果分析本發明采用來源廣泛的食用菌下腳料作為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的有機成分主要來源,食用菌下腳料經菌絲體分解后,含有豐富的松軟的有機肥,可很好的改善土壤機構、提高肥力;同時添加入亞硒酸鈉,亞硒酸鈉可與食用菌下腳料中有機物在土壤反應生成有機硒,便于茶樹吸收,可有效茶樹的茶葉產量和品質。
權利要求
1.一種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環利用食用菌下腳料,通過食用菌下腳料的發酵和根據土壤檢測指標合理適量添加亞硒酸鈉后,制成一種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食用菌下腳料發酵方法是指將收集來的食用菌下腳料粉碎后,添加水、殼寡糖,水分保持在45%左右,糖、下腳料比在1: 200,5噸料堆成一隴,在室外最低氣溫大于10°C的氣候條件下,覆蓋塑料薄膜,根據氣溫條件高低,發酵10 20天。發酵后,將發酵料曬干,再次粉碎成細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書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亞硒酸鈉比例為將權利要求2所述粉碎成細顆粒樣的食用菌下腳料干燥后 ,添加亞硒酸鈉,按重量添加比例為1000: I。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的生產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發明循環利用我國來源廣泛的食用菌下腳料,根據土壤檢測指標合理適量添加亞硒酸鈉后,食用菌下腳料中的菌絲體會吸收亞硒酸鈉生成一定量的有機硒定型物,固定于土壤中便于茶樹吸收,既能增產又能提高茶葉品質的茶樹富硒有機復合肥,其來源廣泛、市場前景廣闊、生態效應突出,實現節約化生產富硒茶的目的。
文檔編號C05G1/00GK103172425SQ2011104448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魏曉燕 申請人:鎮江市丹徒區南山溪園茶葉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