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栽培介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栽培介質,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能夠長時間保持充足水分、養分及透氣度,且能夠生物降解的植物栽培介質。
背景技術:
植物的生長階段一般可區分為幼苗根系發展、生長階段、花芽分化期、開花期、結果期等,其中,幼苗定植或植株移植時的根系發展以及植物生長階段更是決定日后是否能栽種出質量優良的植物的關鍵階段,因此如何配合植物生長階段,注重機能發展方向需求給予適當的養分即顯得重要,而為了提供充足的養分及水分并能支持植物根系發育完整, 選擇適合的栽培介質便成為影響植物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臺灣外銷花卉之一要角-蘭花(orchids)為例,其對于栽培介質的要求主要是通氣性、飽水性良好、養分容易附著、PH值(酸堿度)、EC值(可溶性鹽濃度)穩定等,最重要的是栽培介質必須清潔而無病蟲害。目前,栽種者多以蛇木、水苔作為主要栽培介質,也有以椰子殼進行栽培的;然而,上述栽培介質皆是以天然植物加工后所形成,因此容易附帶有害于蘭花生長的細菌或病蟲害,必須經消毒及滅菌程序后方能栽種使用,此外,蛇木塊或蛇木屑由于組織間的空隙大而存在養分不易附著、增加施肥難度的問題,水苔則由于吸水性過于良好,反而造成透氣性不足,容易因長時間過于潮濕導致蘭花爛根,至于椰子殼雖能使根系發展良好,但不易腐爛而不符合環保的要求,除此之外,當椰子殼酸度過強時需要調整,同時其有機質分解時,會與植物對氮質產生競作用,需要注意氮質肥料的補充,上述種種皆增加蘭花種植的困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介質,該植物栽培介質能夠長時間保持充足水分、養分及透氣度,且能夠生物降解。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物栽培介質,所述植物栽培介質是具有交聯結構的具親水性的發泡體,所述交聯結構具有若干孔徑為30微米 5毫米的孔隙。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植物栽培介質的開孔率為75 95%。所述孔隙分為三種不同孔徑范圍的孔隙,分別是第一孔隙、第二孔隙和第三孔隙, 三者中孔徑較大的為第三孔隙,孔徑較小的為第一孔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栽培介質是具有交聯結構的具親水性的發泡體,交聯結構具有若干孔徑為30微米 5毫米的孔隙,植物栽培介質的開孔率為 75 95%,由于具有高密度的孔隙,使植物栽培介質具有良好的保水效果,其具有其自身干燥質量4 9倍的含水倍數,并得以通過控制附著于該植物栽培介質的水量,達到平衡保濕度與透氣性,該植物栽培介質能夠長時間保持充足水分、養分及透氣度,以支持植物根系發育完整,達到強化植物生長機能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栽培介質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植物栽培介質1,所述植物栽培介質是具有交聯結構的具親水性的發泡體,所述交聯結構具有若干孔徑為30微米 5毫米的孔隙,且開孔率為75 95%,又如圖1所示,所述孔隙分為三種不同孔徑范圍的孔隙,分別是第一孔隙11、第二孔隙12和第三孔隙13,三者中孔徑較大的為第三孔隙,孔徑較小的為第一孔隙。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栽培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介質是具有交聯結構的具親水性的發泡體,所述交聯結構具有若干孔徑為30微米 5毫米的孔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介質的開孔率為 75 9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分為三種不同孔徑范圍的孔隙,分別是第一孔隙、第二孔隙和第三孔隙,三者中孔徑較大的為第三孔隙,孔徑較小的為第一孔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栽培介質,該植物栽培介質是具有交聯結構的具親水性的發泡體,交聯結構具有若干孔徑為30微米~5毫米的孔隙,植物栽培介質的開孔率為75~95%,由于具有高密度的孔隙,使植物栽培介質具有良好的保水效果,其具有其自身干燥質量4~9倍的含水倍數,并得以通過控制附著于該植物栽培介質的水量,達到平衡保濕度與透氣性,該植物栽培介質能夠長時間保持充足水分、養分及透氣度,以支持植物根系發育完整,達到強化植物生長機能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G31/00GK201947750SQ2011200320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王萬玉 申請人:昆勤清潔用品(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