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冷卻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磨粉機,屬于磨粉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粉末生產過程中,經磨粉機生產出來的粉末,必須要溫度低、松散、不結塊,才能直接包裝。然而傳統的磨粉機,齒圈和導流圈都是直接安裝在磨體上,它們的外壁和磨體的內壁緊挨著,這樣非常不利于散熱;在夏天生產出來的粉末溫度較高,就容易結塊,不能直接包裝,尤其在南方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磨粉機生產出來的粉末溫度較高、容易結塊和不能直接包裝的不足,提供一種磨粉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磨粉機,包括磨體、磨蓋、進料管、吸風機和支架,磨體固定在支架上,磨蓋、進料管和吸風機安裝在磨體上;磨體內部設有磨芯組件、磨盤組件、齒圈、導流圈和分級器,磨盤組件安裝在磨芯組件上;磨蓋外部連通有出粉管;所述磨體內固定有齒圈固定座,齒圈和導流圈安裝在齒圈固定座上;所述磨體與齒圈和導流圈之間設有空腔;所述齒圈固定座將磨體的進風口分為上進風口和下進風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齒圈和導流圈安裝在齒圈固定座上, 從而可以與磨體之間形成空腔;齒圈固定座的設置,將進風口分為上進風口和下進風口, 使得它們與內腔間由原來的一個風道分為兩個風道。一個風道可以用于引風機;另一個風道用于在空腔內圓周流動,這部分風起到了冷卻降溫的作用,有效地保證了,生產出來的粉末溫度低、不結塊,可直接進行包裝。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3為圖1的B處局部放大圖。在圖中,1、磨體;2、磨芯組件;3、磨盤組件;4、齒圈;5、導流圈;6、分級器;7、磨蓋;8、出粉管;9、齒圈固定;10、空腔;11、上進風口 ;12、下進風口 ;13、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一種磨粉機,包括磨體1、磨蓋7、進料管、吸風機和支架13,磨體固定在支架13上, 磨蓋7、進料管和吸風機安裝在磨體1上;磨體1內部設有磨芯組件2、磨盤組件3、齒圈4、導流圈5和分級器6,磨盤組件3安裝在磨芯組件2上;磨蓋7外部連通有出粉管8 ;所述磨體1內固定有齒圈固定座9,齒圈4和導流圈5安裝在齒圈固定座9上;所述磨體1與齒圈 4和導流圈5之間設有空腔10 ;所述齒圈固定座9將磨體1的進風口分為上進風口 11和下進風口 12。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由上進風口 11進入磨體1內的風用于磨碎物料安裝在磨芯組件2上的磨盤組件3高速旋轉,喂料機輸送進齒圈4內腔的片狀物料在引風機的吸引下,撞擊齒圈4,同時磨盤組件3上的擊柱也不斷擊打物料,被粉碎的粉末狀的物料,經分級器6、磨蓋7及出粉管8進入到分離器及旋轉篩中,經進一步的篩分加工成成品粉末;由下進風口 12進入的風用于冷卻降溫這部分風在空腔10內沿著齒圈4和導流圈5的外壁圓周流動,起到冷卻降溫的作用,有效地保證了生產出來的粉末溫度低、不結塊,可直接進行包裝。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磨粉機,包括磨體(1)、磨蓋(7)、進料管、吸風機和支架(13),磨體固定在支架 (13)上,磨蓋(7)、進料管和吸風機安裝在磨體⑴上;磨體(1)內部設有磨芯組件O)、磨盤組件(3)、齒圈G)、導流圈(5)和分級器(6),磨盤組件(3)安裝在磨芯組件(2)上 ’磨蓋(7)外部連通有出粉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體(1)內固定有齒圈固定座(9),齒圈 ⑷和導流圈(5)安裝在齒圈固定座(9)上;所述磨體(1)與齒圈⑷和導流圈(5)之間設有空腔(10);所述齒圈固定座(9)將磨體(1)的進風口分為上進風口(11)和下進風口 (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粉機,其屬于磨粉機械制造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磨粉機生產出來的粉末溫度較高、容易結塊和不能直接包裝的缺陷,其主要包括磨體、磨蓋、進料管、吸風機和支架,磨體固定在支架上,磨蓋、進料管和吸風機安裝在磨體上;磨體內部設有磨芯組件、磨盤組件、齒圈、導流圈和分級器,磨盤組件安裝在磨芯組件上;磨蓋外部連通有出粉管;所述磨體內固定有齒圈固定座,齒圈和導流圈安裝在齒圈固定座上;所述磨體與齒圈和導流圈之間設有空腔;所述齒圈固定座將磨體的進風口分為上進風口和下進風口。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物料磨粉。
文檔編號B02C7/11GK202087345SQ2011200796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5日
發明者于吉棣 申請人:于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