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實驗磨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糧食加工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
背景技術:
實驗磨粉機是大、中型面粉廠、各級糧油品質監測站、所和國家糧食儲備庫、中轉庫等化驗室,以及大、中專院校與糧食科研單位等實驗室的關鍵設備。實驗磨粉機主要用來檢測小麥的出粉率等各項指標,通過檢測可評定小麥面粉的品質。目前市場上的實驗磨粉機大多還是三輥結構,及采用三個磨輥成三角形排列,三個磨輥對小麥進行兩次磨粉,其效率較低,不能滿足實驗需要,為達到實驗要求的面粉則需要多次的研磨,費工費時。實用新型內容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它是在原有三輥實驗磨粉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磨輥,采用四個磨輥對小麥進行磨粉,提高實驗磨粉機的效率,一次研磨就可得到實驗需要的面粉,節約實驗時間,減少實驗人員的
重復勞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包括底座、電機、殼體及傳動裝置,電機及殼體固定在底座上,電機設置在殼體內,其中殼體內設置有兩套磨輥系統,每套磨輥系統均包括四個磨輥軸,分別為第一磨輥軸、第二磨輥軸、第三磨輥軸及第四磨輥軸,四個磨輥軸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連接,第一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一磨輥、第二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二磨輥,第三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三磨輥,第四磨輥軸上設置有第四磨輥。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磨輥軸、第二磨輥軸及第三磨輥軸成三角形排列,第二磨輥軸、第三磨輥軸及第四磨輥軸成三角形排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三輥實驗磨粉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磨輥,采用四個磨輥對小麥進行磨粉,提高實驗磨粉機的效率,一次研磨就可得到實驗需要的面粉,節約實驗時間,減少實驗人員的重復勞動。[0012]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效果好,能夠提高實驗磨粉機的效率,保證實驗需要,保證實驗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圖2所示,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包括底座2、電機1、殼體3及傳動裝置13, 電機1及殼體3固定在底座2上,電機1設置在殼體3內,殼體3內設置有兩套磨輥系統, 每套磨輥系統均包括四個磨輥軸,分別為第一磨輥軸10、第二磨輥軸9、第三磨輥軸7及第四磨輥軸5,第一磨輥軸10、第二磨輥軸9及第三磨輥軸7成三角形排列,第二磨輥軸9、第三磨輥軸7及第四磨輥軸5成三角形排列,四個磨輥軸通過傳動裝置13與電機1連接,第一磨輥軸10上設置有第一磨輥11、第二磨輥軸9上設置有第二磨輥8,第三磨輥軸7上設置有第三磨輥6,第四磨輥軸5上設置有第四磨輥4。使用時,電機1通過傳動裝置13驅動兩套磨輥系統轉動,實驗用小麥通過進料口 12進入磨粉機內部,先經過第一磨輥11與第二磨輥8之間,進行第一次磨粉,再經過第二磨輥8與第三磨輥6之間進行第二次磨粉,最后經過第三磨輥6與第四磨輥4之間進行第三次磨粉,經過三次磨粉達到實驗需要。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現有技術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權利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包括底座(2)、電機(1 )、殼體(3)及傳動裝置(13),電機(1) 及殼體(3)固定在底座(2)上,電機(1)設置在殼體(3)內,其特征在于殼體(3)內設置有兩套磨輥系統,每套磨輥系統均包括四個磨輥軸,分別為第一磨輥軸(10)、第二磨輥軸 (9)、第三磨輥軸(7)及第四磨輥軸(5),四個磨輥軸通過傳動裝置(13)與電機(1)連接,第一磨輥軸(10)上設置有第一磨輥(11)、第二磨輥軸(9)上設置有第二磨輥(8),第三磨輥軸 (7)上設置有第三磨輥(6),第四磨輥軸(5)上設置有第四磨輥(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實驗磨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磨輥軸(10)、第二磨輥軸(9)及第三磨輥軸(7)成三角形排列,第二磨輥軸(9)、第三磨輥軸(7)及第四磨輥軸 (5)成三角形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實驗磨粉機,包括底座、電機、殼體及傳動裝置,電機及殼體固定在底座上,電機設置在殼體內,殼體內設置有兩套磨輥系統,每套磨輥系統均包括四個磨輥軸,分別為第一磨輥軸、第二磨輥軸、第三磨輥軸及第四磨輥軸,四個磨輥軸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連接,第一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一磨輥、第二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二磨輥,第三磨輥軸上設置有第三磨輥,第四磨輥軸上設置有第四磨輥,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三輥實驗磨粉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磨輥,采用四個磨輥對小麥進行磨粉,提高實驗磨粉機的效率,一次研磨就可得到實驗需要的面粉,節約實驗時間,減少實驗人員的重復勞動。
文檔編號B02C4/06GK202096974SQ20112018036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曹威, 楊箏, 王鳳成, 聶運強, 項文霞 申請人:國家糧食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開封市茂盛機械有限公司, 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