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動物喂食器托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物喂食器,尤其是一種動物喂食器的托盤結構。
背景技術:
動物喂食器是在動物飼養行業中常用到的一種設備,它減輕了飼養員的勞動強度。現有的動物喂食器一般配有自動控制裝置,包括給料裝置和動力控制裝置,動力控制裝置包括電機等,以驅動給料裝置的下料口下方的托盤,電機帶動托盤旋轉,將其上的飼料自動撒落出去。本申請人的授權公告號為CN101233830B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自動開關的動物喂食器托盤,托盤包含底框,底框具有多邊形底板,在底板的中間設有與電機軸相固定用的軸孔,在底板的每一邊上有向上折起的固定擋板,且相鄰固定擋板之間均留有一開口, 并且在每一開口處均設有一可關閉該開口的活動擋板,該活動擋板與固定擋板轉動連接, 并在連接處設有扭簧。使用時,活動擋板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開從而撒出飼料。然而,這樣的托盤機構,由于采用合頁式的開閉方式,會存在夾料而導致活動擋板與固定擋板關閉不可靠,也無法做到下料口和托盤完全密閉,最終導致漏料;并且對于草籽 /油菜籽之類,油性表面(表面摩擦力很小)的小顆粒,合頁式的結構不能使這類顆粒拋灑的較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拋灑效果更好的動物喂食器托盤,且能有效地解決托盤夾料和漏料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動物喂食器托盤,包括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包括上蓋,所述上蓋的中心設有進料口,還包括下蓋,所述下蓋與所述上蓋形狀對應并且密閉連接,所述托盤的中間設有與電機輸出軸相固定用的軸孔, 所述托盤從所述進料口呈放射狀徑向延伸形成具有弧度的輸出通道,而每一所述輸出通道的末端側面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上蓋上,所述出料口的下底面設有通槽,所述下蓋與所述通槽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突出的固定平臺,所述固定平臺上固定有具有刷毛的毛刷,所述刷毛穿過所述通槽置于所述出料口內。刷毛的設置,可以使得顆粒飛行的旋轉增加,從而提升顆粒的飛行距離。所述下蓋的底面中心設有向上凸起的圓柱形柱臺,所述柱臺中間設有所述軸孔, 所述柱臺外露于所述下蓋的底面,并且在所述位于下蓋底面外的柱臺部分裝有用于固定所述電機輸出軸的螺栓。將電機的輸出軸與托盤固定,使得電機可以帶動托盤旋轉,從而將顆粒拋灑出。在所述下蓋的所述柱臺周向和所述下蓋的側壁之間一體成型有至少三個旋葉狀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托盤內的空間均勻分隔成所述的至少三個具有弧度的輸出通道。增加顆粒初始的旋轉,進一步提升飛行的距離。所述固定平臺兩側上設有定位柱,所述通槽兩側與所述定位柱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定位孔;所述上蓋的邊緣設有嵌槽,所述下蓋的邊緣與所述嵌槽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凸邊; 所述定位柱與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嵌槽與所述凸邊配合由此使得所述上蓋和所述下蓋密閉連接。上蓋和下蓋相互配合的結構,使得兩者可以密閉連接從而防止夾料、漏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上蓋和下蓋密閉結合可以防止夾料,而在上蓋上設置進料口,可以使得托盤與料桶的下料口銜接,避免了飼料等顆粒的泄露;在出料口設置毛刷,既可以在不使用時起到封閉托盤防止漏料的作用,也可以在使用時彎曲以增加飼料等顆粒的旋轉,從而使得顆粒拋灑的更遠;在下蓋上設置旋葉狀隔板,可以增加顆粒初始的旋轉,進一步提升飛行的距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托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托盤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托盤的上蓋倒置的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托盤的下蓋倒置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托盤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一種動物喂食器托盤,托盤包括互相密閉連接的上蓋1和下蓋2。參見圖2和圖3,上蓋1的中心具有與料桶的下料口銜接的進料口 11,優選的,為圓筒形,下蓋2的形狀與上蓋1相對應且密閉連接。托盤的三個輸出通道12從進料口 11呈放射狀徑向延伸并具有一定的弧度,輸出通道12的末端可以是方形,其側面設有供飼料、 種子或其他顆粒等從托盤向外撒出的出料口 121,在本實施例中,出料口 121設在上蓋1上, 其下底面設有通槽122。參見圖2和圖4,下蓋2與通槽122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突出的固定平臺21,固定平臺21上固定有具有刷毛31的毛刷3。刷毛31穿過通槽122,設置在出料口 121內。固定平臺21兩側上設有定位柱211,通槽122兩側與定位柱211對應的位置設有定位孔123 ;上蓋1的邊緣設有嵌槽13,下蓋2的邊緣與嵌槽13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凸邊25 ; 定位柱211與定位孔123配合、嵌槽13與凸邊沈配合由此使得上蓋1和下蓋2密閉連接。可替代地,也可以將出料口 121設置在下蓋2上,而將固定平臺21設置在上蓋1 上,由此刷毛31由上至下穿過通槽122設置在出料口 121內。并且嵌槽13和凸邊25也可以互換設置,而并不影響上蓋1和下蓋2的密閉連接。下蓋2的底面中心有一向上凸起的圓柱形柱臺22,柱臺22穿過下蓋2外露于下蓋 2的底面外。在柱臺22中間設有軸孔221,電機輸出軸穿入軸孔221內,并通過裝在底面外的柱臺22部分的螺栓23固定,使得托盤與電機輸出軸固定在一起。托盤內的柱臺22部分的周向和下蓋2的側壁之間一體成型有三個旋葉狀分布的隔板M,將托盤內的空間均勻分隔為上述的三個輸出通道12。[0024]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使用時,先將托盤裝在電機軸上,通過支架再安裝在料桶的下料口處。下料口與上蓋的進料口 11連通。在電機轉動時,帶動整個托盤旋轉,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毛刷3的刷毛31向外彎曲,打開出料口 121,參見圖5,料從出料口 121穿過毛刷3的刷毛31撒出。當電機停止轉動時,刷毛3恢復成初始直立的狀態關閉出料口 121,下料口所掉下的料就被關住。由于對于飛行中的顆粒而言,飛行距離的遠近受初始速度、自身密度、飛行旋轉、 外部風速等條件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毛刷3可以使物料顆粒在滾過彎曲的刷毛31時增加顆粒的旋轉,從而提升飛行距離10% -15%,對于小密度的顆粒,因其受空氣阻力影響較大,提升尤其明顯。并且旋葉狀隔板M也可以在顆粒飛行時增加初始的旋轉,從而進一步提升飛行距離。可替代地,本實用新型的輸出通道12也可以為4個、5個或更多,相應的與其數量一致的隔板M也可以設為4個、5個或更多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動物喂食器托盤,包括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包括上蓋(1),所述上蓋(1) 的中心設有進料口(11),還包括下蓋0),所述下蓋O)與所述上蓋(1)形狀對應并且密閉連接,所述托盤的中間設有與電機輸出軸相固定用的軸孔021),所述托盤從所述進料口(11)呈放射狀徑向延伸形成至少三個具有弧度的輸出通道(12),而每一所述輸出通道 (12)的末端側面設有出料口(12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喂食器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1)設置在所述上蓋(1)上,所述出料口(121)的下底面設有通槽(122),所述下蓋( 與所述通槽(122)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突出的固定平臺(21),所述固定平臺上固定有具有刷毛(31)的毛刷 (3),所述刷毛(31)穿過所述通槽(122)置于所述出料口(121)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物喂食器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的底面中心設有向上凸起的圓柱形柱臺(22),所述柱臺02)中間設有所述軸孔021),所述柱臺02) 外露于所述下蓋(2)的底面,并且在所述位于下蓋(2)底面外的柱臺02)部分裝有用于固定所述電機輸出軸的螺栓03)。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物喂食器托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蓋的所述柱臺 (22)周向和所述下蓋( 的側壁之間一體成型有至少三個旋葉狀分布的隔板(M),所述隔板04)將所述托盤內的空間均勻分隔成所述的至少三個具有弧度的輸出通道(12)。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喂食器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臺兩側上設有定位柱011),所述通槽(12 兩側與所述定位柱011)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定位孔(123); 所述上蓋(1)的邊緣設有嵌槽(13),所述下蓋( 的邊緣與所述嵌槽(1 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凸邊0 ;所述定位柱(211)與所述定位孔(12 配合、所述嵌槽(1 與所述凸邊05) 配合由此使得所述上蓋(1)和所述下蓋( 密閉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動物喂食器托盤,包括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包括上蓋,所述上蓋的中心設有進料口,還包括下蓋,所述下蓋與所述上蓋形狀對應并且密閉連接,所述托盤的中間設有與電機輸出軸相固定用的軸孔,所述托盤從所述進料口呈放射狀徑向延伸形成具有弧度的輸出通道,而每一所述輸出通道的末端側面設有出料口。該托盤不僅可以避免飼料等顆粒漏出,也可以加大顆粒的飛行距離。
文檔編號A01K39/012GK202172697SQ2011202645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
發明者曹進軍 申請人:曹進軍